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德讲堂仁

道德讲堂仁

来源:九壹网
 道德讲堂之“仁”

我们这期的道德讲堂的主题是“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什么是“仁”,怎样才能做到“仁”,《论语》中有这样几句经典的话,我们来一起诵读: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取近 譬,可谓仁之方也。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的去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老师说: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那么怎么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孔子说,你自己想要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 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马上就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推已及人,替别人着想,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全仁德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杀身成仁”。

爱别人,能够替别人着想,就做到了仁。孟子说,仁者爱人,仁者就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我们知道春秋末年的军事家孙武,他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士兵呢?他在兵法中写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倶死。将帅对待自己的士兵能够像对侍婴儿一样,士兵就可以跟随将帅赴汤蹈火;将帅对待士兵能够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士兵就可以与将帅同生共死。孙武虽是一个身经百战的人,却是一个仁者,懂

1

得体恤自己的士兵。正是将帅的仁爱给了士兵无往不胜的力量和勇气。同样,我们做老师的,如果也能把学生看作婴儿,看作爱子,凡事能够多替学生着想,那么学生也许会从情感上更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

真正的仁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对他人真诚的爱。大家应该听说过最美教师张丽莉的故事 。2012年5月8日,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的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作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车轮从她的大腿上碾压过去,肌肉翻卷起来,场面惨不忍睹。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有人问她,你后悔吗,她说,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那些孩子还小,她们的快乐人生才刚刚开始。多么朴实的话语啊,这位年轻的女老师,用行动写下“杀身成仁”这四个大字,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最伟大的爱的赞歌。所以经典离我们并不遥远,圣贤也就在我们的身边。老师们,让我们做一个爱别人的人吧,因为,满怀爱意的人才是最美的人!

谢谢大家!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