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课堂改革与学生发展现场会 编号:20 第九课 第二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14周第2课时 编写人:贾如红 审核人:贾如红 审批人: 使用人: 班组: 组评: 师评:
情境二:材料一:有人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比喻为“两只手”:一只看得见的手,一只看不见的手,并形象的形容“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材料二:领悟——宏观连出“组合拳”确保经济平稳运行:(1)国家采取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等方式,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2)2010年10月份以来,央行已连续采取加息、全面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3)会议强调,要扎实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4)于2010年11月20日正式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5)国家修订了《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将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的行为纳入价格监管范围,增强处罚的针对性,加大处罚力度。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两只手”各代表什么?在市场经济中,“两只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2)材料二中的措施体现了哪些宏观手段? 使用要求:1.依据自主探究题目通读教材,勾画好课本重点内容,并用红笔标注出疑难问题,完成教材助读的相关题目(可写关键词),在预习的同时熟记重点基础知识。 2.在熟记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探究案,做好总结巩固,画出知识网络图,认真完成当堂检测,并做好训练案的题目,提升理解能力。 3.附必须熟记的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基本特征、意义),宏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一、把握目标、明确方向: 1、熟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意义,宏观的含义、目标、原因、手段;提高分析当前经济现象的能力。(ABC) 2、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大胆质疑,体会国家宏观的多种方法。(AB) 3.、以极度的热情参与课堂,体验学习的快乐,领悟当前宏观的合理性。(A) 【学习重点】宏观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国家宏观三种手段的区别。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根据提示自学,特别要记下不明白的问题,以备课内交流讨论解决。) 情境一: 材料一:普通百姓买空调已经不再是新鲜事,这得益于我国空调行业的迅速发展。空调行业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有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各显神通。销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10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5元,较2009年增加1566元,增长11.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1%;2010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达到4105元,同比增加667元,增长19.4%,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2%;2011年上半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46元,同比增长15.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 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23元,同比增长25.3%,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较快。 材料三:2011年1月11日,中国的新一代战斗机——歼20试飞成功。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办。11月1日我国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成功对接。 上述材料分别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三、及时梳理,理清线索(ABC) 四、合作探究,提升能力(ABC) 1.探究环节(ABC):先独学,自主审题、回归教材研究题干,梳理思路;再对学,A-A,B-B,C-C,交流自我学习中的困惑和看法,相互,解决部分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再群学,即A帮B,B帮C先解决个别问题,再探讨共性问题,并形成对该问题的答案,还有疑问的留在展示点拨环节予以解答。 2.展示环节(A):由指定小组的指定同学,上台展示各小组讨论成果。要做到言简意赅,条理清楚,有理有据。 3.点评质疑环节(BC):点评时,要先说自己的答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再去分析点评展示组的答案是否符合要求,根据这个标准和是否规范给出等级赋分;其他同学要勇于质疑,积极参与,可以从方法和思路上提出不同意见,或者从内容上,对那些方面不是很理解提出质疑和看法,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人们对近些年来我国人才以及其他经济资源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这种经济现象的形象说法。 成功伴随着艰辛,谁不努力谁落后!
“一股暖风向西吹”,这是当前中西部地区人民对党和国家确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感受。 如何正确认识上述经济现象? 五、当堂检测 体验成功(ABC)(完成检测题,小组交流、展示答案,纠错订正。)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 ( )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为根本目标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 D.社会主义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在国家宏观下实现的 2、我国之所以要进行宏观,是因为( )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自身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③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④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增加投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是以为目标 C.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4、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得更好,从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这是因为( ) A.我国的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我国的市场经济受价值规律支配 C.我国的市场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D.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 5、国家将出口退税率由17%降为12%不等,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价格。这运用的是(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市场调节的手段 D.经济手段 6、2011年7月15日,民航价格听证会在北京举行。有人说,民航价格听证会是“有形手”和“无形手”完成的一次真诚的握手。这里的“握手”是指 ( ) A、市场机制与价格杠杆相结合 B、宏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C、经营者的长远利益与消费者的当前利益结合 D、国家的整体利益与消费者的当前利益结合 7.我国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 ①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 ②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④以宏观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六、巩固总结 深化提升(反思、整理、总结) 1、有重点的巩固基础知识 2、整理荟萃本(重点,难点、疑点、缺漏点) 成功伴随着艰辛,谁不努力谁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