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堰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2.浙江土力勘测院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 3.工程有关的招标文件及预算书
4.我单位设备物资资源,经济技术实力及类似大型市政工程施工经验。 5.本工程涉及的施工技术、质量验收、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国家和浙江省制定的规范、标准、法规文件等,公司现行的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6.依据现场调查情况和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等。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镜湖新区洋江西路延伸3#桥工程,桥梁中心桩号K1+7.503,全长255米,桥宽36米,跨径组合为2*25+(35+60+35)+3*25,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结构,引桥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板。桥梁下部结构:
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根据本工程桥梁施工特点,为考虑通航要求,同时作为防汛通道,在3#桥5-6#墩间设置通道,全桥围堰一旦完成,由原水上施工作业转化为全陆地施工,增加了承台、立柱墩台,主跨拱梁施工安全性。
三、围堰方案 1、围堰、便道布置
1)围堰位置确定及便道、排水边沟布置 a、围堰位置
1 / 5
本工程桥梁全宽36米,工程围堰采用双排圆木桩围堰,木桩围堰宽度4米,内侧填筑上口宽度6米,边坡1:1.5,河床底(0.00m)宽度19.5米围堰塘渣便道,同时考虑桥梁下部工程施工工程车辆通行需要,在围堰便道内侧填筑上口宽6米,厚2米的施工临时便道。
为保证桥梁承台开挖工作面及施工时减少对围堰的影响,施工临时便道距承台(承台总宽32米)边线4.5米以上,本次围堰总宽度为100米(即南北侧围堰外侧),距桥梁边线各32米(4+19.5+2.5+6=32m)。
(详见后附图)
b、由于本工程道路段业主部分征地未落实,围堰工程车辆无法进入,根据实际情况,在道路南侧边线外填筑施工车辆进出便道一条,便道长度为200米(K1+300—K1+500),便道上口宽6米,底宽8米厚度为1米,与围堰便道相连接。围堰内各便道相互连接。陆上便道宽度均为6米,厚度为1米。
c、围堰内施工便道(南北向便道)
本工程桥梁承台顶高程0.8米,高度2.5—3米,挖土方量较大,均需外运。在单排桩承台外3米,填筑施工便道,双排桩承台外两侧便道各一条,便道上口宽度4米,下口宽度6米,厚1米,便道长度
41.3米,并与东西向施工临时便道连接,形成方格网状施工便道。南北向便道同时作为桥桩大应变测试通道。d、边沟:
在围堰内东西向施工临便道内侧各设置50cm宽排水沟一条,每50米设置集水井,以备雨天雨水及围堰渗漏水量的排放。
2、主体围堰
由于本工程围堰使用周期长,而且围堰工程完成后,围堰内需进行桥梁下部结构工程及桥梁主跨施工,堰体整体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及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本工程采用双排圆木桩围堰与塘渣便道组成堰体,
A、围堰尺寸确定 1)堰体高度:
2 / 5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规范要求,围堰堰顶高程需高出最高水位0.5-0.7m。本地区最高水位为4.5m,现取堰顶高程5.0m2)堰体宽度、高度:
圆木桩围堰宽度4米,堰体顶高程为5.0米,河床底高程为0.8米,淤泥厚为0.8米,堰体高为5.0米。
3)围堰xx渣便道:
南北两围堰内侧各填筑塘渣便道一条,考虑到土方运量较大,便道作为填筑围堰土方所需车辆的通行以及桥梁材料运输的通道。便道上口宽6米。
3)剖面尺寸:4米宽,深5米的土回填围堰,两侧密布脚手片,两侧打梢径为14CM,长7米的双排松木桩,松木桩中心间距按30CM,梢径16CM,长6米圆木连接,并用D8间距120CM网状拉法钢筋;圆木桩围堰内侧填筑塘渣便道,便道按上口宽6米,坡度按1:1.5设置,塘渣便道顶高程为4.5M,考虑塘渣填筑后,原河道内淤泥,沉降量大较,塘渣底高程按-1.0m考虑,塘渣高度为5.5 m。
B、围堰计算: 计算:
⑴、最高水位时每米宽度的压力(水平推力): Ea=r·h=1×4.0=4.0(吨/m2) N = Ea·h·b/2=4.0×4.0×吨) ⑵、塘渣同河床的摩阻力
桥涵设计规范中土体同塘渣的摩阻系数为0.2~0.3,河床处土体含水分较大取低值u=0.20,塘渣比重1.7吨/m3。每米宽度的摩阻力:
W=(b xx+b
下)·h·r /2=(6+18.6)×5.5×吨)P= u·W=115×0.2=23(吨)
3 / 5
P﹥N,能满足水平推力的要求。 围堰断面图、平面图(附后) 3、通道围堰及临时便桥
根据本工程桥梁施工特点,为考虑通航要求,同时作为防汛通道,在3#桥5-6#墩间设置8米宽通道,通道两侧设置为宽3米双排圆木桩围堰。同时为保证东西两侧贯通,在通道处搭设临时便桥一座,便桥宽6米,全长12米,桥梁下部采用直径为60cm的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采用贝雷架拼装,便桥为采用单层双排国产贝雷片(规格为150cm×300cm)贝雷桁架,上铺1.2cm厚印花钢板。
A、通道两侧围堰
通道围堰采用双排圆木桩围堰,木桩采用7米长的梢径为14cm的松木,围堰宽度为3米,木桩间距为30cm,南北通道各长100米,围堰高度尺寸做法同南北围堰。在围堰外侧填筑塘渣。塘渣宽度为2米,高度为5.5米,坡度按1:1.5计算。为同时考虑到承台开挖时引起围堰堰体的影响,在5#墩、6#墩承台开挖前,围堰两侧均打设钻孔灌注桩,以保证承台开挖及围堰的安全。(围堰处钻孔桩设置在基坑施工方案)
B、临时便桥方案另述 四、围堰施工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本次围堰土方量较大,施工进度紧,现场无可用土方,所有土方均按运入考虑,所以必须先填筑河中塘渣便道,便道考虑南北两侧同时施工,填筑一段便道后,再进行围堰木桩打设。
1、准备工作
a、根据方案计算围堰所需材料数量,组织人员。并对施工班组进行方案施工交底。
b、据专项方案,测量人员测设围堰线路,确定围堰位置,并50米设置一个定位桩。
4 / 5
2、便道填筑
根据工程情况,便道填筑采用塘渣一次性填筑,由工程运输车辆与挖机配合填筑。填筑时,为保证车辆通行,每20米设置会车场,并保证便道上口宽度不小于6米。
3、双排圆木桩围堰施工
a、根据现场测量人员测设的线路打设木桩。
b、木桩采用梢径14cm的松木桩,松木桩间距为30cm。木桩通过船只运输到打设地点,打桩采用专门打桩机械打设。为保证工程进度,南北围堰各配打桩机械一台。
c、木桩打设过程中,保证松木桩入土深度,并由专人负责进行测量。木桩入土深浅直接影响到围堰的牢固性。
d、打设完成一段木桩后及时进行后道工序施工,在木桩内侧安设脚手片,塑料膜。木桩用梢径16cm松木桩进行连接,并对两侧木桩用对拉钢筋固定。
e、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围堰内所需土方均由外运入,土方选择粘土为宜,回填时按分层填入,并由专人对回填时木桩情况进行检查。
回填土方采用运输车与挖机配合。
f、围堰完成后必须经3-4天后方可进行堰内抽水工作。抽水时不得一次性抽完。
五、xx
1、现场围堰施工时,在施工点前50米处,做好安全警示标志,夜间设置红灯警示,并由专人负责。
2、便道塘渣填筑时,由于运输车辆需倒车填筑,必须由专人负责指挥交通安全。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