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对二氧化硫溶于水及漂白性实验教学
的改进 人教版
摘要:利用了废矿泉水瓶和注射器代替试管和水槽,比原设计更有创意,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组织教学;调整了溶液的滴加顺序,连气球的带支管的试管代替普通试管,操作简单,现象更加明显,没有污染,符合绿色理念。
关键词 二氧化硫溶于水 漂白性实验 改进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不合理的开发和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已”,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更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研究和探讨二氧化硫的性质,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点。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原型:
不足之处:二氧化硫气体逸出,污染环境。
三、实验器材及药品
矿泉水瓶(1个)、注射器(1个)、带支管的试管(1支)、橡皮塞(2个)、 气球(1个)、烧杯(1个)、胶头滴管(1支)、试管夹(1个)、试管架(1个)、品红溶液(1瓶)。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四、实验原理及改进装置说明(包括装置平面图)
原理:1、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SO2 + H2O 生成原有色物质和SO2气体。
H2SO3
2、SO2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又容易分解
改进装置
五、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对二氧化硫溶于水及漂白性的实验,我认为教材上的设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同组教师的共同探讨,对这个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创新之处是:
1.利用了废矿泉水瓶和注射器代替试管和水槽,比原设计更有创意,现象更明显,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组织教学。
2.调整了溶液的滴加顺序,连气球的带支管的试管代替普通试管,操作简单,现象更加明显,没有污染,符合绿色理念。
思路是:用一个矿泉水瓶在实验前收集一瓶二氧化硫气体待用,做实验时用注射器吸取约20ml水从橡皮塞处注入瓶中,由学生观察瓶子形状的变化,并由学生得出结论(SO2易溶于水);然后用胶头滴管在连有气球的带支管的试管中滴入4~5滴品红溶液,塞紧橡皮塞,再用注射器从瓶中吸取约10ml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从橡皮塞处小心地注入连有气球的带支管的试管中,轻轻地振荡,直至红色刚好消失,由学生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得出结论(SO2具在漂白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性),强调,其实是H2SO3的漂白性,简单介绍可逆反应。加热,发现又变成了红色,气球鼓起。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二氧化硫与氯气漂白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再分析、归纳漂白原理的不同之处以及SO2在工业上的应用。
六、实验过程
一)、步骤(实验前用矿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硫,塞紧橡皮塞待用) 1、用注射器吸取约20ml水从橡皮塞处注入瓶中,振荡 。
2、用胶头滴管在连有气球的带支管的试管中滴入4~5滴品红溶液,塞紧橡皮塞,再用注射器在矿泉水瓶中吸取约10ml溶液,从橡皮塞小心地注入连有气球的带支管的试管中,振荡,直至红色刚好消失,加热。 二)、现象
1、注入20ml水后矿泉水瓶变瘪了。
2、注入SO2的水溶液时溶液逐渐由红色变无色。 3、加热后,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又变红色,气球鼓起。
三)、结论
1、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具有漂白性。
2、SO2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又容易分解生成原有色物质和SO2气体。
七、实验效果
设计思路清晰、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没有污染,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八、自我评价
该实验设计符合创新性原则、简约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同时也符合绿色理念,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学易懂。
用心 爱心 专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