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以时求实”的进行教学研究
曲艳芬
本阶段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小学数学 “单元四段教学模式”的实践,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进行研究思考,进行单元备课、上课。因为我们无论怎样改革,都不能忘记教学的“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始终铭记单元四段告诉我们的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正因为这样,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以时求实。
1、单元准备指导课中,“准备指导”落到实处。准备指导的内容是什么,准备指导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去准备,等等,这一切都是我们在单元备课中需要思考的。首先,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学会读书的方法才是学生终生受益的,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单元准备指导课中,我们引领学生由粗读到细读;从块读到线,从线读到点;从整体感知到细细品位,就这样经过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逐步学会了如何去读书。第二,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通览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学会这些知识点的方法。学生逐渐明白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习新知识需要准备哪些素材。第三,我们教学生学会交流。学生没有合作的能力,原因之一是不会交流;相反学生不会交流,就没有合作的能力。在合作准备这一阶段,我们要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学会同学之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和社会不同人群的交流。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比如学生在搜集准备一些学习资料时,他可能会和不同人群打交道。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不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不会与社会脱轨。
2、重点导学课中,“重点导学”落到实处。有人说重点导学和以前我们上课没什么区别,应该还是那样一个知识点接一个知识点的讲。我们经过实践研究认为四段中的导学和以前是有异同的。单元重点导学课是在单元准备指导课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和教
师的教学都是有基础的。在这样坚实的基础下,去上导学课感觉是很特别的。“特别”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上。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教师的“导”要恰到好处;在教师“导”的基础上,学生的“学”要实实在在,受益一生。
3、在单元主题活动课中,“活动”落到实处。本阶段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使学生在实践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发展数学、掌握数学,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在主题活动课中,“活动”是有目的的,有它所承载的任务的,于是我们根据单元主题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身边资源的情况合理设计实效的主题活动。
4、在单元双向评价课中,“评”落到实处。评什么、如何评、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评价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年级间的评价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以及评价课在四段中的地位,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那么我们的评价素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1)以教材为载体,选取评价点。(2)从学生学习动态中获取评价点。(3)从学习结果中发现评价点。(4)从数学情感价值观上发现评价点。不认真思考这些,我们的评价课就会流于形式,变成固定模式,这样的课无疑就是师生共同受罪。所以,要想此课上实、上精,我们必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使评价具有多元化,让评价成为数学思想的体现,成为师生情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