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2期 2015年6月 黔南 民族 医 专 学报 Journal of 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Vo1.28 No.2 Jun.2015 某食品药品检验所药品检验报告书底稿 及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质量评价 尤榕,叶文武,许倩,黄媛,胡闰男,蒋立娜,黎明 (黔南州食品药品检验所,贵州都匀558000) 【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我所检验报告书底稿及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质量,找出书写存在的问 题,有针对性的加强书写培训,提高书写质量,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性。方法:对2010—2014年黔 南州食品药品检验所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从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测数据、项目结论和检验记录 5个方面的书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0—2014年5年的检验报告书底稿在检验项目、标准规定、 检测数据、项目结论及原始记录书写笔误率分别为3.7%、21.2%、19.6%、2.2%和45.2%,呈现 上升趋势;不规范修改率达到29.4%、排版不规范率达到3.1%;不同年龄段检验者在检验项目、标 准规定、项目结论和原始记录书写上的笔误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态势。结论:加强对报告书底 稿及原始记录书写质量的监督、检查与培训是强化检验人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书写质量的一 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报告书底稿;原始记录;书写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83(2015)02一IX ̄/'9—03 药品检验报告书是对药品质量做出的技术鉴 题,笔误内容包括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测数 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是药品监督管 据、项目结论和原始记录(修改、排版)5个方 理部门的执法依据和司法部门裁判的依据。药品 面的书写情况,同时收集检验人员的性别、年龄 检验报告书来源于报告书底稿,报告书底稿来源 和参加工作时间等。 于检验原始记录。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的质 1.3统计处理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 量,直接关系到药品检验报告书的准确性及人民 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用药安全有效。笔者就黔南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2结果 2010—2014年4 007份检验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 2.1书写描述笔误情况从2010—2014年 录的书写质量进行分析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报告 5年的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书写描述来看,检 书书写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验项目、标准规定、检测数据、项目结论和原始 1资料与方法 记录书写笔误率分别为3.7%、21.2%、 1.1资料资料来源于我所2010—2014年5年 19.6%、2.2%和45.2%。除原始记录外,其他 药品检验报告书底稿和原始记录。共计4 007 项目描述笔误率呈现上升趋势。5年间检验项目 份,其中2010年598份,2011年892份,2012 书写笔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 = 年843份,2013年878份,2014年796份。检 26.195,P=0.ooo);标准规定笔误率比较,具 验人员共21人,男性13人,女性8人,平均年 有统计学意义(x =190.28,P=0.000);检测 龄(37.4±10.1)岁,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 数据修改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 : 龄23岁。报告书来自中药检测室、生测药理检 179.76,P=0.000);项目结论书写笔误率比 测室和化学检测室。 较,具有统计学意义()(2=14.75,P=0.005); 1.2方法与调查内容收集2010—2014年5年 原始数据书写笔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报告书底稿和原始记录书写方面存在的笔误问 (x =132.50,P=O.000),见表1。 作者简介:尤榕(1963一),女,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中药检验和质量控制。 ・79・ 第28卷 黔南 民族 医 专 学报 第2期 表1 2010—2014年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书写描述情况 2.2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的规范修改和排版 (X2=50.61,P=0.000)。5年间,不规范修改 情况从5年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的规范修改 率呈现上升态势,2014年不规范修改率达到 和排版情况来看,不规范修改率达到29.4%、 37.1%;不规范排版情况同样存在上升的态势, 排版不规范率达到3.1%。5年间规范修改情况 以2013年最高(5.7%),其次为2014年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99,P= (4.3%),见表2。 0.000);规范排版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2010—2014年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的规范修改和排版情况 2.3不同年龄段书写笔误情况5年间不同年 比较,50岁以上的笔误率低于3O岁以下,检验 龄段检验者在检验项目、标准规定、项目结论和 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值分别为99.78、 原始记录的书写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态 101.41、33.72,P均=0.000);项目结论书写 势。在检验项目上50岁以上的笔误率低于3O岁 笔误率同样以50岁以上的笔误率(1.7%)低 以下,无统计学意义(X2=5.265,P=0.072); 于30岁以下为(3.2%),无统计学意义( = 在标准规定、检测数据、原始记录各年龄段进行 4.16,P=0.125),见表3。 表3 2010—2014年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中不同年龄段的书写描述情况 ・80・ 第28卷第2期 黔南 民族 医 专 学报 V01.28 No.2 2015年6月 Journal of 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Jun.2015 2.4不同年龄段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的规范 下不规范率最高(39.4%);规范排版情况比 修改和排版情况不同年龄段5年问报告书底稿 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60.76,P=0.000), 及原始记录规范修改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O岁以下检验者在排版方面好于其他年龄段, (X2=72.40,P=0.000),50岁以上者在检验记 见表4。 录方面较为规范,不规范率为21.6%,30岁以 表4 2010—2014年不同年龄段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的规范修改与排版情况 3讨论 是检验人员对报告书规范书写方面的知识欠缺, 从检验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的书写质量可 单位对新进岗同志开展报告书书写培训不够。三 看出检验人员的责任心与细心程度,同时也表现 是质量保证科的督查与指导不到位也是导致报告 出检验人员对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书写的认识 书底稿及原始记录书写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程度。药品检验报告是对药品质量作出的技术鉴 针对检验人员在书写报告书存在的质量问 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J,它将直接 题,我们将采取:一是完善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 影响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 录常用表格,固化常用检验方法、步骤及描述形 药品质量事故的分析、定性和行政处理决定,关 式 J,节省手动记录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工作 系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利益和声誉,甚至影响 效率,避免和减少书写错误。二是严格按照中国 其生存。药品检验报告书来源于报告书底稿,报 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制定的《中药检验报告书 告书底稿来源于原始记录。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 格式及书写细则实施规范(试行)》及《化学药 录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药品检验报告书的准确性 品检验报告书格式及书写细则实施规范(试 及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行)》,加强对报告书书写规范的培训和监督检 从统计结果看,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书写 查,将该项工作纳入个人年终考核:使之常规 描述有误或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多字、漏字或错 化、制度化。三是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充分认识 别字,在报告书底稿“标准规定”项最为多见; 报告书的法律地位,不断提高报告书书写的责任 检测数据描述不准确,如标准规定“应在1 h以 意识。四是严格执行报告书审核制度,确保报告 内”,检测数据描述为“45 min以内”,没有准 书底稿及原始记录的书写质量。 确描述到几小时几分钟;原始记录检验数据填写 参考文献 有误,此项笔误率最高,达45.2%;涂改处未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 签名或签章;排版不规范,年轻同志好于老同 印发《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 志,老同志因电脑操作不熟练,排版不够整齐美 通知[S].国药管¥. ̄.-[ ̄2000 3403号,2000. 观。 [2] 高志峰,林兰.浅谈药品检验业务管理中报告书的 报告书底稿及原始记录书写不规范的原因, 书写规范[J].新药研坛,2014,23(I):17一l9 (2015—01—06收稿) 主要表现在:一是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细心度 不够,对报告书属于法定性文件的认识不足。二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