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黄山,咫尺之遥。一直以来总是以为黄山随时可去,所以好多次放弃了去爬山的机会。却不知光阴如梭,转眼之间我已经快到退休之年,正好今年休养线路中有黄山旅游线,心想工作再忙今年也把黄山拿下,再如错过,或许真的爬不动山了,所以报名参加黄山疗养。
是初冬,银杏叶黄。在阴雨之日,背上行囊,带上特地为去黄山准备的两个宝贝——广角镜头和登山扙,踏上黄山之旅。
我挑了个中门上去后第一个座位,这样可以离前排的座位相对远些,主要是怕这两天有一点咳嗽打扰到别人。大巴从嘉兴南上高速,潮湿的空气,凝结在车窗上,让车外的景色更为朦胧。喝一口事先泡好的乌龙茶,在导游的 叽里咕噜声中,一路向西南。
黄山确实不是太远,4个多小时的车程,车子就开到了第一站--安徽龙川。这四个多小时中,大多是看着沿途的秋色。远处的山峦和眼前快速掠过的秋景,让我的心情从繁重的事务中彻底解脱出来。
关于黄山周边的其它景点,空的时候慢慢道来。写这个日志,主要是写上黄山的感觉。
第二天一早,因天气相对较好,改变行程直接去黄山,在去黄山的路上,导游一直在说,登黄山能够看到云海的概率是很低的,加之前我个人的运气也是很差的(吉林的长白山、武隆的仙女山草原都是因大雾没有看到),前些天气候又是阴雨
,所以这次来黄山也做好了心里准备,大不了什么也看不到,但总归
是来到了黄山。就这么一路想着,车子下了高速,来到汤口小镇,换乘中心换了黄山景区的中巴车,踏上了一山之路。
上山,盘山公路险峻,景区专车司机熟练掌控中巴,一路摇摆有惊无险,上到登山索道口。这时,天空虽是没下雨,但是云厚无日。不是周末,又是旅游淡季,乘索道缆车的人不多。拿着导游给的缆车票鱼贯而入,坐上缆车开始登山。 都说黄山就是要爬上去才好,但坐缆车也有奇妙之处,几分钟的缆车过程如在影院观看了一部IMAX大片。与影院不同的是,影院是人不动,场景在动;而缆车里看是场景不动人在动,那真是一个超级大片呀。鸟在身边飞过,人在松树上飘过,一片片树林向后退去……,从山脚到山顶的过程更是气象万千。山脚是阴天,周围的一切都是灰灰的,我的心情更多的
是期待;随着缆车的上升,来到了云雾中,刚才看脚下的树林和周围的山峰被埋进了雾气之中,尤如进入一个仙境;我还在恍惚梦境时,云雾渐渐稀少,一缕阳光不知什么时候照到了缆车上,整个人被那阳光包围,青山绿树就在我的眼前清晰可见,这是时候你想不尖叫也难——哗!太美了,这一切太美了!。
下了缆车,气温明显比山脚要低了许多,好在有阳光,也没感到特别冷。整理好背包,调整好相机,拿出登山扙,开始7.5公里的徒步。
也许是人品大爆发,也许是老天也顾惜我,黄山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天是蓝的,云海是白的,山是青的,树是绿的,空气是清心的,这个时候,行走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梁之上,我的心灵也放空了。
我手拙,黄山的美景描写不出来。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那是那仙境般的云海和蓝蓝的天,传说中的奇松反而显的不是想象中那么好看,也许是悬崖上
的松与云海和蓝天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
一路风景,是山,是云,是松。一路山径,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放眼看去,茫茫的山梁与蓝天碧云。越过山坳,是松林青青。光明顶,海拔1860米,是黄山的著名景点。当我走到光明顶时,
云海渐渐退去,站在这山顶之上,伸出双手,是在触摸蓝天,阳光像一把利剑从天空直插到山间。这里,只能感叹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
我们行进的路线是倒的,最后一个要看的景点是迎客松,那棵饱经风霜的迎客松在一个悬崖边,四周有铁架支撑着,一大堆人在前面排队与迎客松合影。我绕到边上,用相机拍了几张便与迎客松告别,因为这棵松没有之前想象中高大,也没想象中那么美。(照片中已经尽可能地隐去了铁架子)
还是索道下山,再次观看了一个IMAX大片,这次是更加清晰。太阳从山的那边斜照而下。几分钟的时间里,我从童话里的天堂回到了云雾弥漫的人间。
一次等待几十年的黄山之旅,在这一天里了却,假如有时间和机会,我还要再次去黄山。再次去黄山,我的目标是登上天都峰,征服黄山!
黄山 我来了 迟到了几十年 错过了春天的你 雨润青松的季节 错过了夏天的你 热情似火的高山 错过了秋天的你 风里飘着成熟的味道
黄山 我来了 今天你青春依然 停一下脚步 能听到你的呼吸 坐下来息一会儿 仔细打量你的美丽 蓝天是你的长发 白云是你的披肩
黄山 我来了 想躺在你的胸膛 休息 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