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西部探矿工程 2010年第4期 提高苏里格气田钻井速度的探讨 李 清 ,杨锁卫 ,喻智勇 ,田 锐 (1.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2.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工程监督中心,河北唐山063200) 摘要:苏里格大气田属于非均质性极强的致密岩性气田,经济有效开发难度非常大。在钻井过程 中,时常发生的井斜、井漏、井塌等事故和不完善的处理技术制约着该地区钻井速度。提高苏里格气 田的钻井速度成为低成本高效率开发该气田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钻进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复杂事故 和技术难点,并根据现场钻井实践经验,从PDC钻头优选、分段钻进措施、钻井液调配技术等方面出 发,提出了避免钻进复杂事故和克服技术难点的各项技术措施,最终实现提高该地区的钻井速度。 关键词:井斜;垮塌;PDC钻头;钻进;钻井液;欠平衡 中图分类号:TE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04—5716(2O10)O4一O074—03 1苏里格气田地质概况 理泥浆约lOh。 苏里格大气田位于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处内 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境内,勘探范围约2×10 km。,是 我国陆上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天然气气田。苏里格气 田地质构造隶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是发育 于上古生界碎屑岩系中的大型砂岩岩性圈闭气藏[1]。 造成的卡钻、卡套管、基础下沉等事故频频发生,2007 上古生界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石炭系本溪组、二叠系太原 年仍然发生了2口井的流砂垮塌。 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其中, 上、下石盒子组自上而下可划分为盒 至盒s的8个含 气层段;山西组则可划分为山 、山z这2个层段。苏里 格气田主力含气层段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s段和山 西组山 段河流相三角洲砂岩储层。这个气田属于非 均质性极强的致密岩性气田,呈现出典型的“低渗、低 压、低丰度、低产”特征,有效开发的难度非常大。 2技术难点及提速潜力分析 2.1技术难点 (2)易斜:2007年尽管使用了双稳定器钻具结构,但是 二开上部白垩系中部地层700 ̄l100m井段仍然出现井斜 问题,需要在该井段实施吊打控制井斜,影响了机械钻速。 (3)流砂层易垮塌:在该地区的施工中,流砂层垮塌 (4)由于完钻层位延伸至太原组,PDC钻头钻穿山 西组困难,2007年的两只钻头完钻的井少,苏里格完成 86口井,两只钻头完成二开井段的井31口,仅占38%。 (5)苏36井区靠近苏米图的井和尚沟一刘家沟存 在区域性井漏。 (6)苏6井以东的井地层可钻性差,延长底部钻穿 更困难,和尚沟一石千峰钻速低(6 ̄8m/h)。 2.2提速潜力分析 通过对常规钻头的机械钻速统计分析可知,延长组 以下地层(2200m左右以下)的纯钻时间占全井纯钻时 间的7O 左右,延长组以下地层的机械钻速大大低于 上部的机械钻速。机械钻速明显降低,因此延长组以下 (1)电测遇阻严重:电测遇阻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 钻井速度,在2007年中,电测一次成功率仅为76 ,此 外完钻实施电测对策占用时间较长,平均每口井完钻处 [9]万曦超.油气井固井水泥环力学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 2006. [13]Thiercelin,M,J.,Baret,J.,Dargaud,B and Ro— driguez,、V.J.,“Cement design based on cement me- chanieal response”,SPE Drilling and Completion,De— cember,1998:266-273. [-lO]R E.Zinkham,R J.GoodwirL Burst Resistance of Pipe Cemented Into the Eart11.SPE291.1962. [11]v.Gonzalo,13.Aiskely,c.Alicia.A Methodology to Eval— uate the Gas Migration in Cement Slurries.SPE94901. 2005. 收稿日期:2009—02-27 [12]马旭,龚伟安,谢建华,赵文.套管水泥环的室内破坏试验 第一作者简介:汪汉花(1984一),女(汉族),湖北省黄冈市人,助理工程师, 现从事固井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及力学分析D].石油机械,20OO,28(4):15—18. 2010年第4期 西部探矿工程 75 的井段是影响钻井周期的主要井段,但也预示着下部井 复合片,具有齿柱,逐渐向4刀翼结构转化。减少刀翼 段(2400---,3400m)选用5刀翼×19复合片。刀翼厚度 减小,提高机械钻速,可修复性好。 斜问题,可以进一步强化参数,提高机械钻速;抓好下套 二开钻进过程中,白垩系中部地层容易出现井斜, 管及固井施工质量,杜绝固井质量问题损失时间;全井 为了有效防止井斜,全井段使用双稳定器塔式钟摆防斜 段存在提高钻井速度的巨大潜能。如果改进钻井泥浆 体系或引进防塌性能好的泥浆药品,从根本上解决上部 地层的垮塌问题;再提高电测一次成功率,还可以缩短 完井时间;试验三稳定器钻具结构,解决上部井段的井 实现提高水马力、提高机械钻速、双极切削提高钻头寿 命实现两只钻头快速完成二开井段。和尚沟组到完钻 段试验四刀翼双极切削结构钻头,上部地层尽可能提高 水马力,可以达到既提高钻速又提高两只钻头完钻比 例。 3提速途径 3.1 PI)C钻头优选 通过对苏里格地层岩石可钻性分析,在苏里格气田 白垩系~纸坊组(约650 ̄2300m)井段,PDC可钻性级 别基本在2~2.5之间,可钻性比较好;和尚沟一石千峰 (2400 ̄3100m)井段,PDC钻头可钻性显著升高,最高 达到4~4.5,可钻性变差;石盒子一山西组井段(3100 ̄ 3450m),PDC钻头可钻性级别在2.5左右,可钻性较 好。在PDC钻头选型时,根据地层的抗压强度确定 PDC切削块直径。根据实践经验,对于软到中硬地层, 选用直径较大的PDC复合片,采用低密或中密布齿的 钻头;对于中硬到坚硬地层,选用直径较小的PDC复合 片,采用中密或高密布齿的钻头。对于研磨性强的地 层,如果岩石内摩擦角持续在4o。以上时,选用天然金刚 石钻头或特殊加工的PDC钻头;岩石内摩擦角在36。~ 40。,则须根据实际岩性选用不同功能的PDC钻头;如果 岩石内摩擦角在36。以下,可选用普通的PDC钻头钻 进。PDC钻头钻进井段较长,穿越的层位比较多,应按 照预期钻遇强度最高的地层进行选型l_2]。 3.2分层段钻进技术 ’ 3.2.1表层钻进 表层采用复合钻井技术,机械钻速明显提高,2007 年某井队采用复合钻进,机械钻速达到50.33m/h。采 用钻具组合: 311mm钻头+51z一203螺杆+j2『165mm DC24+ 127加厚DP;选择钻进参数:钻压4~16t,转 速60r/rain,泵压12MPa,排量38L/s。 该井段技术注意事项:采用每50 ̄100m测斜一次, 用以及时防止井斜;起钻过程中连续灌浆,始终保持液 面在井口;水不能直接人井,需用聚合物胶液,同时粘度 达到要求,以利于携砂,防止钻头泥包;若流砂层太厚, 需用白土浆全部钻穿流砂层后再逐步转为低固相聚合 物泥浆;记录钻头使用时间,仔细检查钻头轴承及外观。 3.2.2二开钻进 二开开钻到纸坊组(300 ̄2400m)选用5刀翼×19 打快钻具结构;钻进过程中坚持均质地层加大钻压,提 高转速,不均质地层降低转速、适当钻压的原则;第一只 钻头优化喷嘴,尽可能提高水马力;增大排量、提高粘 度,降低环空钻井液的当量密度对井底产生的压持效 应,全井段使用180mm缸套,试验双泵140mm缸套。 该井段技术注意事项:白垩系中部地层容易出现井 斜,需要按要求测斜,保证自垩系中部每50m测斜一次, 及时调整参数;下部纸坊、和尚沟、刘家沟、石千峰地层 交界面用自浮式测斜仪测斜;钻具组合中加回压凡尔, 定期用胶液清扫井筒,下钻分段循环,缓慢开泵,尤其是 深井段,以防止堵水眼;严格落实钻头初始钻进的井底 造型,防止井底形状对PDC钻头的干涉,造成先期破 坏;任何时候在钻头接近井底时开足钻井泵排量,使井 底泥浆充分循环,缓慢接触井底后开启转盘,杜绝边高 速旋转、边下放操作,特别是下部硬地层,更要注意这项 精细的操作,以防止接触井底瞬间对钻头损坏。 3.3泥浆技术 3.3.1表层钻进中泥浆防塌技术及措施 苏里格区块表层流砂层厚度一般为20 ̄50m,流砂 层的特点是胶结性能差,尤其表层3~5m范围内基本呈 流体状,钻进中极易坍塌,对于流砂层防塌,从泥浆上讲 必须做好物理防塌和泥浆造壁;打导管前地面提前配置 白土+CMC泥浆,配置好后充分循环30min左右,要求 所测得泥浆性能达到:密度≥1.04g/cm3,粘度≥40s, pH值8~9。 苏里格区块表层施工应把防流砂层坍塌作为重中 之重,首先落实“大钻头(480mm以上)、白土浆,小循 环、钻穿、焊直、座实、校正、水泥浆回填、灌满、放挂”等 施工措施,确保安全施工。其次强化转速及水力参数、 应用复合钻井、提高表层钻速。 一开钻井中逐步转化为清水聚合物体系,要求泥浆 性能达到:密度1.01~1.04g/cm。,粘度30~35s,失水 量8 ̄10mL,pH值7~8。表层钻完后用白土泥浆充分 循环2~3周,然后起钻,并用白土泥浆连续灌浆,防止 流砂层坍塌。 3.3.2二开钻进中泥浆技术及措施 二开钻进中泥浆体系选型为“四聚氯化钾”体系,即 76 西部探矿工程 2010年第4期 PAM+ZNP一1+KPAM+CMP,体系复配特点为:絮 50 ̄60m开始处理泥浆,适当提高密度和粘切,改善泥 凝、防塌、提粘。通过复配提高体系防塌絮凝能力,有利 浆流动性,完钻后充分循环后才能起钻。 于井眼规则,有利于防塌,提高完钻电测一次成功率,有 3.4天然气欠平衡钻井技术的探索 利于无固相体系顺利钻到石盒子下部底层,提高机械钻 如何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以及打开储层 速。 后,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储层,是高效开发苏里格气田 二开前配足胶液,循环均匀后要求性能达到:密度 所面临的两个重要技术。地层出水和井壁坍塌是天然 1.00~1.01g/cm3,粘度30 ̄31s,pH值7.0;性能循环 气欠平衡钻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如果不能克服,就很 均匀后加入KC1,以提高聚合物体系的防塌能力。 安定组是主要塌层,也是电测遇阻的主要井段,为 防止该段坍塌和避免形成“大肚子”,钻井中在确保泥浆 量的情况下,以调节性能为主,即勤测性能,如果发现粘 度≤30s,立即用漏斗加主要防塌剂ZNP一1和KPAM, 确保钻井中聚合物体系粘度≥30s,然后加入KC1辅助 防塌。直罗组钻井中如果泥浆量充足,则性能维护以调 节为主,即干加防塌剂;300 ̄2000m井段地层为安定、 直罗和延长等主要坍塌层,由于机械钻速快,钻井中泥 浆中的聚合物因井壁吸附、絮凝钻屑、地层渗漏低等因 素、泥浆中的聚合物浓度下降很快,因此,泥浆的防塌能 力下降很快,为确保防塌,要求每200m补充一次聚合物 (于加和胶液)。 聚合物体系维护中在确保地面泥浆量充足的情况 下,性能突出强抑制、全絮凝、无固相的特点;聚合物体 系钻井中,若井下发生严重坍塌则必须及时转化泥浆; 起钻或测斜前首先清洗井眼,始终确保井眼清洁,预防 沉砂卡钻。 聚合物体系补充做到以下几点:(1)“等浓度预备”, 即严格执行“四聚”体系配方,确保体系具有强的防塌抑 制能力;(2)“充分水化”,即每次配置的聚合物胶液必须 水化4h以上,确保充分溶解,降低胶液的瞬时失水,提 高胶液与体系的相容性;(3)“循环加入”,即胶液的加人 必须均匀加入,防止性能波动。 3.3.3钻穿储层泥浆技术 进入气层前50m完成泥浆转化,三磺泥浆性能能突 出“低固相、适当密度、低失水、良好的流变性和造壁性” 的特点,确保所钻井眼规则、光滑,有利于各种施工顺利 和完钻电测的一次成功。转化泥浆时选3种以上的三 磺,同时要求药品加量必须足够,转化后要求性能达到: 密度≥1.06,粘度≥55s,失水量≤6.0mL;pH值9~1l。 钻井中三磺性能突出密度满足井控、低固相、低失 水、良好的流变性;为携砂、提高泥饼质量,应用般土替 代品SM一1/XK—O1,在保持低失水和良好的造壁性的 前提下要降低固相含量,确保较低的漏斗粘度;高结构 粘度和良好造壁能力,有利于造壁、防塌、携砂;完钻前 难顺利进行气体钻进。即天然气欠平衡钻井技术并不 是对任何地质层位都适应,在易坍塌、水层发育的层位 不适合。苏里格气田上部层位安定、直罗组存在坍塌问 题,故在上部地层的钻进中尽量不采用欠平衡钻井技 术,以免发生地层坍塌引起井下事故。通过对苏里格气 田储层敏感性伤害的室内评价表明:该地区具有强水 锁、中偏弱速敏、弱水敏、元酸敏特征;同时岩心试验证 明,储层遇水后,使得气相渗透率急剧下降,当含水饱和 度超过6O 时,天然气的渗透率降到原来的1/6~1/8, 甚至为0,且很难恢复。从苏里格气田的储层特性分析 可以看出,水对储层有一定的伤害,尤其是渗透率相对 较好的储层[3]。这就为天然气欠平衡钻进提高了可行 性,在合适的层段采用天然气欠平衡钻井既能够有效达 到机械提速的目的,同时还能达到保护储集层的目的。 4结论 (1)提高苏里格气田的钻井速度是项系统工程,只 有从钻头优选、分层段钻进技术、泥浆合理调配等众多 方面出发,形成综合配套技术,才能有效的提高该地区 的钻井速度。 (2)在苏里格气田的钻井中,竭力避免钻进中容易 出现的各种复杂事故是有效提高该地区的钻井速度的 重要策略。 (3)合理应用天然气欠平衡钻井技术也是实现苏里 格气田钻进速度的一个途径。 参考文献: [1]何自新,付金华,等.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J].石油 学报,2003,24(2). [2]欧阳勇,吴学升,等.苏里格气田PDC钻头的优选与应用 [J].钻采工艺,2008,31(2). [3]赵业荣,刘硕琼,等.长庆苏里格气田天然气欠平衡钻井实 践[J].2004,26(4). 收稿日期:2009-03—02 第一作者简介:李清(1983一),男,四川广元人,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 院油气井工程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井简信息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