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和“文气”兼融的书者 ——马良书先生书法之管见
马良书先生是一位纯粹的学者型艺术家。他总是站在世界美术史的高度和学术前沿,来反复审视和虔诚探寻自己的绘画主张和艺术追求,是当代画坛真正的学院派,也是名副其实的潜力派、实力派。近日,有幸得见仁兄书法玉成,更令我感佩之至。 古人讲,书画同源。这实际上是在揭示艺术互通相融之规律。仁兄在专攻经典书法碑帖的同时,有意参入中西绘画的高妙境界和技法意趣,使他的书法呈现了更为强烈的艺术张力和意蕴内涵,不失笔墨,骨力遒劲,结体灵动,自成画境。他的书法实践,本质上即是融汇古今、中西线条艺术滋养之尝试,是在探寻一条既契合艺术内在规律、又承载自由心境的书法创作新路,尤为可贵。
如何评判书法的水准?一看“古”意,二看“文”气。古不古,靠功力,文不文,靠学养。这是当代文人书法领军人物、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张辛教授的观点。我很赞同,更感之用于品评仁兄书法,甚是恰
到。
细观仁兄之书法,内敛雄强,古意盎然。其大字行书,以篆籀笔法入书,运笔万毫齐力,线条扎实浑厚,外拓韵味十足。转折处以扛鼎之力,纵横使转,无一点羸弱,足见其传统笔墨功力。同时,仁兄之深厚学养,自然促其书法嵌入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和书卷气,清逸典雅,随性脱俗,不激不厉。尤为精彩之处,是笔断意连、精致入微的细节处理,点画简省,笔墨精到,充盈着独特的人文气质。这无不使他的书格,彰显出人文与艺术、古典与现代默相交映之气象。在当代书家中,实属难得。
艺术家的内心,往往是孤独的。作为一个有信仰的、执着的艺术朝圣者,想必马良书先生也期待有知音。笔墨共鸣觅知音,希望更多的朋友关注他、认知他、研究他的艺术创作,去见证一个真正艺术家的成长足迹!
(王浩雷,马工程课题组主要成员,北京大学李志敏书法艺术研究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