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游戏运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类别:┊作者:宿方彬┊发布日期:2010-10-18 15:51:00
对体育游戏运用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在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由于健身效果好、趣味性强,同时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正成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全镇体育教师运用体育游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重视,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而在应用过程中体育教师选择固定游戏的比例略高于自编游戏。普遍认为在课堂的准备部分运用效果好,却忽视了在课堂的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功效,而在游戏强度的把握和安排上也能体现体育游戏的运用价值。本文针对大多数体育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建议: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使用传统固定的体育游戏,平时多加积累对体育游戏深入研究创新自编,不断以新颖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将体育游戏融入到课堂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注意游戏的负荷,重视安全问题,保证体育游戏顺利进行。关键词: 体育游戏 趣味性 教育功能一、引言游戏早在人类社会初期就作为教育和体育的手段,人们借助游戏对自己的后代进行教育、传授各种社会活动的经验,首先是劳动的经验。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如原始社会末期的鄂温克儿童经常进行的“打熊游戏”正是鄂温克人游猎生活的反映。现代儿童乐园里那些大型的电动游戏、电子游戏等则是现代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新发展的反映。游戏是一种普遍现象,孩子们在自然玩耍中随心所欲,超越了历史及风土规矩,所以游戏含有玩耍、消遣和娱乐的意思。正如荷兰文史学家浩依金在《游戏与人》中写到:“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已除去了那种认为玩是一种恶习的意识,从身心健康出发,玩耍不仅是对孩子,还是对大人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体育活动”。 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种,它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和主动性的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大众性、普及性和娱乐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游戏活动与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竞技运动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竞技运动是从单独的游戏发展起来的,譬如球类运动就是球类游戏的高级发展,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体力的增强、运动技能掌握的提高以及智力的发展,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难度和强度也不断提高,这表明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游戏[1]。体育游戏又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组织形式分可分为不分队游戏和分队游戏;按活动项目可分为奔跑游戏、跳跃游戏、投掷游戏等;按发展身体素质可分为速度游戏、耐力游戏、力量游戏等;按游戏性质可分为一般游戏、球类游戏、军事游戏等[2]。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游戏贯穿于教学内容中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充分发展儿童、青少年的体力和智力,促进其身心健康,与当下新课标所提倡的快乐体育相辅相成,成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但如何更好的将体育游戏融入教学中,如何合理的运用体育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目前的问题所在。本文以全镇体育教师及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研究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现状,为体育教学提出有效的建议,使其合理的运用体育游戏,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全镇体育教师及全镇中小学学生,初中生100人、小学高年级100人,小学低年级100人,教师16人。对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体育游戏与体
育教学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0份,有效问卷261份,回收率90%,有效率87%。(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得来的相关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处理,得出相应结果,并进行分析。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体育游戏的运用频率和运用价值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于我镇现实情况对于课堂的组织和气氛的调动比较困难,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体育游戏却恰恰能帮助老师们解决这些问题。从表1、表2可看出大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体育游戏,普遍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非常有价值。表1 体育游戏的使用频率 经常 偶尔 从不初中小学高年级小学低年级 72.1% .3% 63.7% 27.9% 29.6% 29.9% 0 6.1% 6.4%表2 体育游戏在课堂上的实用价值 非常实用 一般 不实用初中小学高年级小学低年级 84.4% 82.8% 83.1% 15.6% 17.2% 16.9% 0 0 0 2、对体育游戏的选择与分析 虽然体育游戏形式多样,但并不是所有都适合教学活动,为了便于教学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应注意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游戏的动作、情节、规则和组织方法都要与学生的身体条件、认识能力和心理态度相适应。只有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然而传统的体育游戏大家经常接触,必然失去了它的新鲜感,很多同学就可能不愿意参加到游戏中来。例如,我们“贴膏药”游戏就会经常出现只有几个同学在跑、追,而其他人则是站在原地不动,这样就不能达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兴奋点的目的,也就必然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调查可知(见表3),选择固定游戏的比例大于选择自编游戏的比例,有很多学生都选择了没有新意的“喊数抱团”、“贴膏药”等传统游戏,之所以频繁的使用这些游戏一是因为对这些游戏非常熟悉,二是平时的积累太少,不愿开动脑筋去创新。表3 对体育游戏的选择系别 自编游戏 固定游戏初中小学高年级小学低年级 46.4% 446% 44.2% 53.6% 56.4% 56.8% 3、体育游戏中在教学各个阶段的运用情况分析 通过表4可看出,大多数学生选择在准备部分运用体育游戏,普遍认为在准备部分运用体育游戏的效果最佳。 根据调查可知,大多数实习生把体育游戏用于准备活动,通过准备活动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况,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准备[4]。在准备部分选择一些体育游戏代替传统的慢跑,如跑动中的“听数抱团”、“蛇形跑”、“螺旋形跑”等,让学生在跑动找提高兴奋点,有效的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但是在课堂的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使用体育游戏所占的比例很少,大家都忽视了体育游戏在这部分的功效。表4 在各个阶段的运用情况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初中小学高年级小学低年级 62.4% 72.8% 73.4% 18.4% 12.8% 13.4% 19.2% 14.4% 13.2%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调查和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了体育游戏有以下几点功能,具体如下:表5 体育游戏在准备部分的效果效果 热身 营造教学气氛 培养活动兴趣 发展情趣 85.1% 71.3% 65.8% 31.4% (1) 体育游戏在准备部分所具有的功效 在准备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快乐刺激中尽快进入运动状态。同样是跑动,但相对于传统的慢跑来说,大大的避免学生感到枯燥、厌倦的心情,使学生在变化中体验快乐,跑出兴趣[5]。从而营造了活跃的教学气氛,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从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表6 体育游戏在基本部分的效果效果 学会配合 提高注意力 激发兴奋点 拓展教学空间 活跃气氛 调动练习激情 51.4% 50.9% 68.5% 62.1% 69.7% .2% (2) 体育游戏在基本部分所具有的功效 基本部分是整堂课的重心,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体育课教学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否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
极性,以及掌握动作技术程度如何。动作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具备良好的机能和心理状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6]。体育游戏的运用可以改善教学气氛,使单调、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各个项目的基本技术教学都可以通过丰富的游戏内容来进行选择和创编。例如“运球接力”、“一人运球两人接力”等游戏不仅有效的增添了练习的趣味性,而且使学生在相互配合中巩固了运球技术,提高了控球能力。再例如体操教学中的前滚翻技术教学,反复的练习学生就还会感到枯燥无味,在适当的时机就需要教师来增加一点“兴奋剂” [7],可以利用“翻滚接力”游戏来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从而使学生的动作技术得到巩固和提高。另外还可以改进授课方法,拓展教学空间,教师可以把学生认为难的、累的一些内容都编导游戏中去练习,并给这些游戏取一些新鲜的名字,例如把追逐跑起名为“三国争霸”,分三组进行比赛,并说明胜利者和失败者有怎样的奖励与惩罚,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练习热情,虽然在游戏中训练、流汗,但是兴趣浓,气氛活跃,积极性高,也就顾不得了。但是教师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负荷过大,防止发生意外。表7 体育游戏在结束部分所具有的效果效果 放松身体 恢复体力 消除疲劳 愉悦心情 保持运动热情 84.6% 44.1% 65.2% 68.5% 49.8% 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游戏法应用于整理活动,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尽快恢复,在大脑皮质引起的兴奋可以加深运动中枢的抑制,促进其恢复[8]。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轻松、活泼、精彩幽默。安排一些小负荷的游戏活动,对于心理、机体的放松具有独特的功效,可以使人更快的由紧张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例如“背背悠”、“冥想”等小游戏,使运动器官和肌肉得到放松,使学生体恢复到良好状态,以较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其它课程的学习。 4、对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分析 由表8可知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主要有辅助、健身、教育功能。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调查,普遍认为在课堂中运用体育游戏效果较好,但也有少数认为效果一般,原因一则因为频繁使用传统游戏,使游戏本身失去了新鲜感,二则是由于器材少而人数多,在进行游戏时不能每个学生都均等的参加到游戏中去,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兴趣。表8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效果 很好 一般 不明显初中小学高年级小学低年级 76.4% 72.8% 73.1% 23.6% 27.2% 26.9% 0 0 0 5、对运用体育游戏适度性的分析由表9可知,大多数的教师把体育游戏的时间控制在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即10分钟以内。体育游戏是一种运动形式,进行游戏的过程也是一种体能的运用过程所以需要把握体育游戏的“度”。否则会使学生的兴趣减弱,使体育游戏本身的应用价值收到损害。表9 体育游戏所用时间调查结果 1-10分钟 10-15分钟 15分钟以上初中小学高年级小学低年级 51.2% 56.0% 55.7% 22.9% 29.5% 29.9% 15.9% 14.5% 14.4%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时还应注意游戏负荷的适宜性。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身心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方法,要达到身心协调发展,必须合理安排好运动负荷。当游戏以基本教材出现时,应将几个不同活动量的游戏“轻重缓急”交叉排开,基本符合小---大---小的规律,以使负荷处于高低不断变化之中[9],这样即不影响活动气氛,又可以调节节奏。一般活动的节奏主要是由教师来控制,当发现学生呼吸急促、脸色红涨、动作失调等现象时,表明负荷过大;当出现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时,则可能是负荷过小。无论负荷的大小,都可以通过调整游戏内容或方式、增减活动次数或时间来加以控制。四、结论与
建议 1、结论 (1) 体育游戏的实用价值得到全镇师生的认可,并受到重视,被作为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广泛频繁的运用。 (2) 在运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由于平时学习积累有限,选择固定游戏的比例要高于自编游戏。 (3) 普遍师生认为在准备部分运用体育游戏的效果最佳。事实上体育游戏在课堂上的各个环节都有较好的效果,而大家都忽略了体育游戏在课堂的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功效。 (4) 体育游戏的运用价值还体现在“度”的把握和运动负荷的安排上。 2、建议通过对体育游戏在全镇师生中的运用现状调查可知,大多数教师在选择与使用体育游戏上都存在一些不足,针对以上结论总结出的问题,本人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合理、有效地利用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气氛中去实践,必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将游戏融入到教学中去,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得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同时教师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2)科学的组织体育游戏。在进行体育游戏是要做到科学、准确、有针对性到热身、活动筋骨的效果,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兴趣都得到针对性,有利于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10]。同时游戏的组织应具有普遍性,引导人要定时、定次轮换,避免由少数人包揽的现象发生,以确保每个学生参加游戏练习的机会均等。 (3)根据各个阶段的出发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游戏。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对体育游戏深入研究,平时多加积累、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创编一些游戏运用到教学中去,并不断提高体育游戏的质量,努力使之成为体育教学中有效地辅助手段。 (4)体育游戏与创新教学相结合。在准备活动部分运用体育游戏既能够达提高;在基本部分穿插体育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调动了学生的练习热情,同时使学生学会了相互配合,明白了体育不仅代表着竞争,也需要互助;在结束部分运用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情绪上得到调节,同时也能尽快消除疲劳。所以将体育教学与体育游戏有机结合在一起,无论在哪个环节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5) 把握体育游戏的“度”,注意游戏负荷的适宜性。游戏的趣味性主要来源于其竞争性。竞争性越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但在强调竞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安全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游戏内容的组合、方法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天气、场地等情况,全面观察及时,采取有效地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 奚吉贺.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8,(01):24-27. [2] 高红梅.浅谈体育游戏在新课改中的作用和意义[J].河套大学学报,2007,4(2):36-42. [3] 李实盼.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1):12-16 [4] 庞国忠.谈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太原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8. [5] 莫少强.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运用的分析[J].体育科技,2005,26(2). [6] 郑柏强.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运用的探讨[J].龙岩学院学报,2005,23(6):1-2 [7] 顾志勇.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2). [8] 郑岩平.素质教育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37-42. [9] 孟刚.体育游戏与人的社会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5). [10] 王爱云.浅谈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 对体育游戏运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宁阳县葛石镇教研室郭广猛 宿方彬二0一0年四月 7.附录:调查问卷调查中运用体育游戏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这份问卷,这份问卷目的为了解全镇体育教师在上课期间运用体育游戏的情况,以及与其相关的调查,为了能够获
得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本问卷采用匿名形式。诚挚的希望您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填写这份问卷,在与自己意见相符的字母前打“√”,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您的学段: A 初中 B 小学高年级 C 小学低年级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1. 是否在体育课中使用体育游戏: A.是 B.否 2.体育游戏在课堂中是否有用: A.有用 B.没用 3.觉得体育游戏是否有实用价值: A.有 B.没有 C.一般 4.使用体育游戏的频率: A.经常 B.偶尔 C.一次也没有 5.使用体育游戏的类型: A.自编 B.固定 6.觉得体育游戏该放在课堂的哪个部分合适: A.准备部分 B.基本部分 C.结束部分 7.在使用了体育游戏后效果如何: A.很好 B.一般 C.无明显效果 D.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每次使用体育游戏的时间: A.1-10分钟 B.10-15分钟 C.15分钟以上 9.在准备部分安排体育游戏的目的:(可多选) A.热身、活动筋骨 B.营造教学气氛 C.培养学生活动兴趣 D.其它_______________ 10.在基本部分安排体育游戏的目的:(可多选) A.活跃气氛 B.培养开朗性格 C.学会相互配合 D.强健身体 E.拓展教学空间 F.激发兴奋点 G.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结束部分安排体育游戏的目的:(可多选) A.放松身体 B.恢复体力 C.消除疲劳 D.愉悦心情 E.保持运动热情 F.完成教学目标 G.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请您畅所欲言,写下您使用过或听说过关于体育游戏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