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工作后对输液处方的影响

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工作后对输液处方的影响

来源:九壹网
240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

·药事管理·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工作后对输液处方的影响

尹春华

(南宁市武鸣区妇幼保健院,广西 南宁 530199)

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工作后对输液处方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至2018年我

院门诊输液内容完整的处方4125张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我院开始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和干预工作,记录2015年我院输液处方不合格原因及占比并统计2015年至2018年我院门诊输液处方的不合格率。结果 2015年输液处方不合格种类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书写不规范、溶媒不当、浓度不当、频次不当、配伍不当、无适应症用药等,输液处方不合格率为9.03%,2016年为6.57%、2017年为4.70%、2018年为2.66%,相较于2015年明显降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工作可明显减少输液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提高输液处方质量。

关键词:前置性处方审核;干预;输液处方

中图分类号:R826.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162

本文引用格式:尹春华.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工作后对输液处方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40-241.

0 引言

依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统计注射剂占据按药品剂型分类的所有药品不良反应的50%以上[1]。由此可知注射剂安全性较低,在临床应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提示医院应重视注射剂的应用,强化输液处方质量管理。本研究探讨了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工作后对输液处方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2018年我院输液处方不合格率相较于2015年明显减少,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2 2015年至2018年我院输液处方不合格情况对比年份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

数量(张)不合格(张)不合格率(%)103010351032828

93684222

9.036.574.702.66

χ2-4.34120.88032.101

P-0.0330.000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5年至2018年我院门诊输液处方4125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030张、2016年1035张、2017年1032张、2018年828张。纳入处方记录完整、清晰、详细,包括剂量、溶媒、频次、配伍等。

1.2 方法。2015年我院开始尝试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和干预工作,在患者缴费取药前完成处方审核。工作流程为医生将处方提交至审方系统后由药师负责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药师确认并提交至收费系统;如果审核不通过则退回由医生修改并再次提交药师审核。

1.3 观察指标。记录2015年输液处方我院输液处方不合格原因及占比,统计对比2015年至2018年我院输液处方不合格率。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输液处方中不合格原因及占比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0.01)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显著性)。

3 讨论

处方是一种与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性直接相关的法律文件[2]。《处方管理办法》中强调了药师在处方审核与干预中的义务与责任。要求药师在患者调剂处方之前对处方进行审核,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则联系处方医师进行反馈从而防范用药差错和不良事件的有效措施。处方点评是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药品管理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医院处方质量的主要途径[3]。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的处方点评存在滞后性的缺陷,合理的处方点评应在患者取药前完成即前置性点评从而尽早进行处方干预提高处方质量及确保安全[4-5]。

医院处方行为过程中的3个要素为“医生”、“药师”、“患者”,不合理处方的产生与以上3个要素均具有密切关联[6]。临床关于临床药师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工作对输液处方的影响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知我院输液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书写不规范、溶媒不当、浓度不当、频次不当、配伍不当、无适应症用药等,其中书写不规范占比高达29.03%,其原因多是临床医生的粗心大意,常见的错误有由于医生的粗心大意导致录入数量、单位、给药途径错误等;其次是溶媒不当,占比为20.43%。溶媒不当问题处方的产生主要为患者疾病的因素或医生不熟悉药品溶媒使用,如合并糖尿病患者不可采用葡萄糖注射液,另有部分医生沿袭常年用药习惯坚持使用的问题。剂量(浓度)不当处方产生的原因经与医生沟通知病人心肺功能差需要对输液量进行有效,也有部分医生认为有必要该患者加大剂量等;对于大部分无适应症用药的处方产生原因为医生诊断录入不全。临床药师对处方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干预并反馈相关意见后不合理之处均得到改善。

基于原因分析采取的干预对策为:①完善医院处方审核系统拦截不合理处方,实施“实时审核和干预”。明确设定药品最大用量、给药途径,由专职药师负责处方审核(患者

2 结果

2.1 输液处方不合格原因及占比。2015年1030张输液处方中经由临床药师审核不合格退回修改者93张,不合格率为9.03%,不合格原因及占比如表1所示。

表1 2015年输液处方不合格种类及占比(n,%)

种类书写不规范溶媒不当剂量(浓度)不当

频次不当配伍不当无适应症用药

其他(重复用药、药品不适等)

合计

数量(张)

27191311108693

占比(%)29.0320.4313.9811.8310.758.606.45100.00

2.2 2015年至2018年我院输液处方不合格率。2016年至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期

缴费前完成),一旦发现不合格系统给予提示退回修改。②医院应酌情减少医生的工作量,避免因为繁杂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影响处方质量。③对于医生注明的剂量、溶媒选择原因者应依据医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系统对处方进行系统评价,并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商议。④强化临床药师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分析不合格处方,明确责任,降低个人失误率。⑤加强医生与临床药师的沟通为药师审核意见得到医生认可创造条件,提高医生药学知识和合理用药水平。

在未实行前置性医嘱审核干预之前,我院药师发药时也会对处方进行常规的“四查十对”,但是由于工作量大审方时难免会出现疏漏导致不合理处方率较高。而在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后,由专职药师在缴费之前负责完成处方审核,从而在源头上遏制了不合理处方的出现。从结果来看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工作后相较于2015年,2016年至2018年我院输液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表明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使得不合理处方得到及时干预和控制,有利于输液处方质量的持续改进。临床药师的处方审核(上接第187页)

灸取穴路线)约12分钟;腰骶部棘突呈内凹形纵沟者予以仰卧位双下肢屈髋屈膝向腹部轻压3次,腰骶部呈棘突后凸纵形隆起者予以轻柔俯卧位双下肢伸髋伸膝拔伸并同时向下按压腰骶部3次,术后平卧休息3-5分钟;以上治疗7 d为一疗程。B组仅外用骨通贴膏。C组仅予以针刺治疗。D组仅推拿治疗。完成3个疗程后30日内进行疗效评估。

1.3 统计学处理。采集数据后统一采用SPSS 13.0软件包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1

和干预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使医生重视处方开具的严谨性与合理性,继而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综上所述,实施前置性处方审核及干预工作可明显减少输液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提高输液处方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东肃,赵曼曼,杨梅,等.基于人工智能的门诊处方前置干预工

作实践[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15(12):45-48.

[2] 林,林琦,张金,等.医院自主的门诊处方审核干预系统的建

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1):943-946.

[3] 叶政春,胡志坚.基于知识库的处方审核干预系统建设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2016,11(9):53-55.

[4] 季宏建,岳峰,朱宏亮,等.我院门/急诊电子处方事前审核模式

的建立及完善[J].中国药房,2017,28(1):80-83.

[5] 李鑫,廖丽娜,陈燕红,等.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门诊处方审核中

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3(4):475-479.

[6] 王娟,崔晓辉,姜德春,等.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模式的建立

对处方质量的影响[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8,16(09):74-77.

予一次性干棉棒按压2-3分钟后即可消肿,偶有次日出现皮下瘀青,无需处理,约5-7日可自行消退。

3 讨论

慢性腰腿痛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常见病,大多是由肝肾亏虚并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常由西医诊断中的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髂胫束劳损、坐骨结节滑囊炎、腓肠肌损伤、坐骨神经炎、骶髂关节脂肪疝等同时存在。在《内经中》就有对痹证的记载,《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而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痛也。”《内经.素问.刺腰痛篇》:“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俯仰,不可以顾;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所述症状,部分与腰突症类似。故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是其主要治疗原则,针灸可以双向调节肝肾功能,针刺肝俞、肾俞等背俞穴即可调补肝肾,推拿予以疏通经络,结合针灸促进气血运行,滑利关节;骨通贴膏主要成分为丁公藤、麻黄、当归、干姜、白芷、海风藤、乳香、三七、姜黄辣椒、樟脑、肉桂油、金不换、薄荷脑等组成,可发挥温通经络、活血除痹之功效,外用可直达病所,又可避免口服对中老年人肝肾功能的损害,故与针刺组、推拿组疗效相当,又使用方便,对局部皮肤刺激小,极易为患者接受,同时结合针刺、推拿治疗,对中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小,适合作为常规治疗方法于临床推广[4]。

2 结果

2.1 疗效。本次研究,A组取得了满意疗效,有效率为95%,较B、C组有明显差异(P<0.05),B、C组疗效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疗效比较[n(%)]

组别A组B组C组D组

例数40404040

治愈21(52.5)13(32.5)12(30)11(27.5)

好转17(42.5)21(52.5)23(57.5)22(55)

无效2(5)6(15)5(12.5)7(17.5)

总有效率38(95)33(85)35(87.5)33(85)

注:AB组、AC组、AD组比较P<0.05;B、C、D组比较P>0.05。

2.2 安全性评价。A组晕针1例,因推拿后腰骶部不适1例,发生5%;B组无不良反应。C组中晕针1例,皮下血肿2例,发生7.5%;D组推拿后腰骶部局部皮肤破损1例,发生2.5%,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均较低,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晕针患者起针后出现头痛、呕恶症状,按晕针处理,予以去枕仰卧位,口服温糖水5分钟后症状消失,并嘱其治疗前需进食,且保持充足睡眠,患者至此以后再未出现晕针现象;推拿后腰骶部不适予以仰卧休息处理并密切观察,15分钟后症状有所缓解,故未作处理,次日来诊述不适感消失,并予治疗时控制推拿力度并嘱其肌肉放松,此后再未出现此类状况; 腰骶部皮肤破损给予破损局部碘伏常规消毒2次,并外敷创可贴保护创面,并休息5日,5日后来诊局部皮肤恢复良好,并嘱其治疗时不能主动要求医师增加推拿力度,因为其腰骶部疼痛日久,局部感觉功能减退,其感受到的合适力度已经超过局部皮肤所能承受最大值,此后患者未再出现此类现象;皮下血肿是起针后针孔按压不及时造成的,给

参考文献

[1] 王王灵君.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

合杂志,2010,19(33):4365-4367.

[2]  李国锐.《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出台[J].标准化信

息,1995(02):5.

[3] 万义文.腰椎间盘突出症社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研究[D].成

都中医药大学,2011.

[4] 李宁,薛爱荣,徐鹏,等.薛氏三步调衡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医学报,2019,34(06):1330-1333.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