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一年级语文《长歌行》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长歌行》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长歌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长歌行》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十三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时间”为主题,告诉学生要树立时间意识,珍惜时间。本篇课文是节录自我国古代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讲的是时间如流水,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是许多人少年励志的座右铭。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时间是宝贵的,一去不复返。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处在听力强、记忆力强的黄金时期,能很快地背下一首诗。但同时他们也表现出自制力较差,缺乏时间意识。如果要摘出诗中生字,他们大多不认识,对诗意也基本一无所知。而且背起来像小和尚念经似的,缺乏诗韵。这样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应把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了解诗意和感知诗的韵律美上。

三、设计思路:

对本篇课文的教学处理,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本校是所内山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的现实,充分利用一些传统的教具,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朗读比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图文结合来理解课文内容;在已有的识字、写字的基础上,通过“认识新朋友”等游戏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词。

四、教学目标:

第1页 共6页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书写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读懂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

(1) 猜谜激趣,质疑揭题,图文结合,自读古诗。

(2) 自学展示,读通诗句,把握节奏,理解内容。

(3) 练习巩固,指导背诵,识字学词,练习书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懂得珍惜时间。

六、教具准备:

第2页 共6页

《长歌行》教学课件。

七、教学用时: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质疑揭题,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

1、出示课件,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时间)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时间

3、质疑:你们知道时间是什么吗?有没有听过关于时间的故事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珍惜时间的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二)、图文结合,自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1、出示课件,朗读。仔细观察;出示小黑板,讨论:(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2)他们在干什么?

第3页 共6页

2、学生边看边说,小组讨论。

3、组织在班内交流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与同桌赛读,展示自读成果。

(三)、训练节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课件出示标明停顿。

2、学生根据停顿,练习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3、朋友互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4、老师过渡:小朋友们越读越好了,那你们知道诗句的意思吗?

5、出示译文,学生自读。

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就来不及了。

6、将译文与诗句相结合,逐句说意思。

7、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第4页 共6页

(四)游戏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2、 “认识新朋友”游戏,看谁认的朋友多——扩词、造句。

3、把“新朋友”带回家——写生字:川、努、力

(1)川:第一笔是竖撇,中间竖较短,最后一笔竖长。

(2)努:上方“奴”写紧凑,下方“力”居中写。

(五)、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认识了本课生字,还书写了3个生字;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第5页 共6页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珍惜时间 从小努力)

第6页 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