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通分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3号考生,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分式的通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来说一说教材:本节是青岛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分数的通分,分式的基本性质,为学好本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本节课也为今后学习分式的加减做铺垫,所以,本节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再谈一谈学情: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有分析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加强,但是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相对薄弱,考虑问题不全面,上课容易走神分心,基于此,本节课,我将注重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在课堂当中。
根据教材分析,学生特点及新课标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三个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求分式的最简公分母,能对分式进行通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由以上分析:
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分式的通分。
难点确定为:确定最简公分母。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法上我将采用讲练结合,情景创设,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我将让我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大家各种感官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厚积而薄发,再做完一系列准备活动之后,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多媒体上展示课本中交流与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代数式的知识列出算式,得到1/x、1/x-1,并提出问题,你能把这两个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吗?通过设疑,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出课题,同时为下面的探究指明了方向,自然过度到下一个环节: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为了更好的形成分式的概念,我又列出了3/a,c/a+b这两个式子,由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归纳式子的特点,通过讨论师生共同得到分式的定义:把A除以B写成A/B,其中A,B都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时,我们就把代数式A/B叫做分式。为了加深学生对分式的理解,我在多媒体上出示下列代数式,判断下列代数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时间,然后采用抢答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以往的经验,3/π是个易错点,我会对这一题进一步分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分式的概念。
活动2:引导学生回想代数式求值的过程,一代入二计算,让学生黑板板演课本例题1,当V=30,S=600时,求600/V+20,S/V-20的值,对学生的板演过程进行指导,同时我进行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对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很好,很规范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活动3:在多媒体上出示例2,当a取何值时,4a-3/3-2a无意义,教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类比除法运算中除数不能为0,分式中分母也不能为0,从而得到分式中分母为0时分式没有意义,让学生动手实践,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最后点评。接下来,让学生去做第二问,学生可能会感到一筹莫展,无从下手,教师引导学生,师生共同得到分式的分母不为0,分子为0时,分式的值为0,两者缺一不可。
鉴于本节课是初中阶段的重点,我会把本节课做成微视频的形式放在我的平台,让当堂不能掌握的学生再进一步巩固提高。(这个环节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运用新知、巩固练习
我事先在学案上准备了第一题:基础题,下列各式哪些是分式,第二题,提升题,当分式值为0时,求x的取值。先由学生完成,然后实行组内批阅,相互交流,并要求学生探讨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并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错误整理到笔记上,加强对知识的掌握,两道题目由浅入深,各有侧重,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4、课堂总结、形成体系
关于课堂总结,我打算呢,让学生以分享的方式来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帮助我第一时间去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请况,更好的调整我的课堂节奏。
5、布置作业、拓展应用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将布置两类作业,第一类是基础题型,来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类是综合题型,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说课的最后,我来谈一谈我的板书设计,我将黑板分为三部分,右边是多媒体展示区域,中间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左边是学生板演区域,这样设计力求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原则进行设计,通过启发式教学共同推进教学活动。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老师的倾听(擦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