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 生药学:
答: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基源) 、生产(栽培)、采制(采集、加工、炮制)、鉴定(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 、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科。
2. 生药:
答: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具有“生 货原药”之意。 3. 草药:
答:通常是指以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 . 进行炮制 . 加工和使用的药物,是天然药物的一部分。
4. 来源或基源
答:生物来源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拉丁学名和药用部位。
5. 初生代谢产物:
答: 物合成必要的生命物质 ( 原生质 )的过程为初生代谢,所生成的物质 ( 蛋白质、 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脂类、糖类、氨基酸等 ) ,称为初生代谢产物。 6. 初生代谢:
答: 植物合成必要的生命物质 (原生质 ) 的过程为初生代谢。 7. 次生代谢:
答:利用这些初生代谢产物,产生对植物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如:甙类、生物碱类、
萜类、内酯类、酚类化合物等,称为次生代谢产物 (secondary metabolites) ,这个代谢过程称次生代谢。
8. 次生代谢产物
答:用这些初生代谢产物,产生对植物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如:甙类、生物碱类、 萜类、内酯类、酚类化合物等,称为次生代谢产物。 9. 生药鉴定:
答:指依据国家药典或有关资料规定的药用标准,对商品生药和检品生药作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鉴定。 10. 生物合成:
答:是指以生物体内的生物酶系为催化剂,催化化合物前体物质按照一定的合成顺序,最终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过程。 11. 原植(动)物鉴定:
答:是应用分类学的方法把各种植 (动)物药的植 (动)物来源鉴定清楚, 确定学名。 12. 煨:
答: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或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 13. 炙:
答: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14. 生药性状鉴定
答:生药鉴定是指依据国家药典、 有关资料规定或有关专著对生药作真实性、 纯度及品质优良度 的检定。生药鉴定的方法有:原植(动、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
15泛油:
答:又称“走油” ,是指某些含油天然药物的油质泛于药物表面,或药物受潮、变色、 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二. 三. 简答题
1. 生药的分类方法:
答:按药用部位分类法,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再依
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类、根茎类、皮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和全草类等。按自然系统分类法,根据生药的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别来分类。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根据生药的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来分类。其它分类法 2. 生药的拉丁名的构成:
答:生药的拉丁名是国际上通用的名称。 生药的拉丁名通常有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药用部位的名称,用第一格表示,常见的有:根 Radix,根茎 Rhizoma,茎 Caulis ,木材 Lignum,枝 Ramulus,树皮 Cortex ,叶 Folium ,花 Flos ,花粉 Pollen ,果实 Fructus ,果皮Pericarpium ,种子 Semen ,全草 Herba,树脂 Resina,分泌物 Venenum等。第二部分有多种形式:⑴原植(动)物的属名(第二格) ,⑵原植(动)物的种名(第二格) ,⑶兼用原植(动)物的属名和种名(第二格),用以区别同属他种来源的生药,⑷原植物(第二格)和其他附加词,用以说明具体的性质或状态。 有些生药的拉丁名中没有药用部位的名称, 直接用原植(动)物的属名或种名。⑴某些菌藻类生药; ⑵由完整动物制成的生药。 有些生药的拉丁名采用原产地的土名或俗名。 矿物类生药的拉丁名,一般采用原矿物拉丁名。 3. 生物碱的鉴别方法:
答:(1)沉淀反应:大多数生物碱在酸性水溶液中,能与一些特殊的试剂(生物碱沉淀剂)作用,生成沉淀。碘化铋钾试剂 (Dragendoff 试剂,BiI3 ·KI) 、碘- 碘化钾试剂 (Wagner试剂,I2 ·KI) 、碘化汞钾试剂 (Mayer 试剂,HgI2·KI) 、硅钨酸试剂 (Bertrand 试剂,SiO2·I2WO3)、磷钼酸试剂 (Sonnenschein 试剂,H3PO4 ·I2MoO3)。(2)显色反应:生物碱能与某些试剂 (显色剂)生成特殊的颜色,可供生物碱的识别。矾酸铵 - 浓硫酸溶液 (Mandelin 试剂、钼酸铵(钠) - 浓硫酸溶液(Frobde 试剂)、甲醛 - 浓硫酸试剂 (Marquis 试剂、浓硫酸、 浓
4. 黄酮的分类法:
答:(1)根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 B-环连接位置( 2-或 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如下: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查耳酮、二氢异黄酮类、二氢查耳酮、花色素、黄烷 -3- 醇等。(2)两分子黄酮按 C—C3或 C—O—C键方式连接而成的双黄酮类化合物。 5. 生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答:根和根茎类,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初春发芽前采集。叶和全草类, 宜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 或花蕾将开放时, 或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树皮和根皮,树皮多在春夏之交来采收,根皮多在秋季采收。花类,一股在花刚开放时采收。果实类,果实应在已成熟或将成熟时采收,少数用未成熟的果实,如枳实。种子类 ,应在完全成熟后采收。菌、藻、孢粉类,采收情况不一,如麦角在寄主 (黑麦等 ) 收割前采收,生物碱含量较高;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飞散。动物类, 昆虫类生药必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动季节。 以卵鞘入药的如桑螵蛸, 宜在三月收集, 过时则虫卵孵化成虫影响药效;以成虫入药的均宜在活动期捕捉。
6. 生药的记载项目:
答:名称、 : 来源或称基源、植(动)物形态、 药用植(动)物的培育、采制、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功效、附注等内容。 7. 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答: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生药中可能混入的杂质与药品质量有关的项目。根据检查项目性质分为限量检查和定量检查。限量检查,指常规检查项目, 多数生药均可使用,即共性内容。如:水分的限量、灰分的含量、浸出物的含量、挥发油的含量、有害物质的限量、杂质的限量等。定量检查,是指与生药临床疗效直接相关的项目,即个性内容。如,有效成分的含量,生物活性的强度等。
8. 显微鉴定常用的方法:
答:横切片或纵切片,选取生药适当部位,用徒手或滑走切片法制作切片,用甘油醋酸试液、 水合氯醛试液或其它试液处理后观察。 必要时可选用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 表面制片,鉴定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类生药,可取叶片、萼片、花冠、果皮、种皮制表面片,加适宜试液,观察各部位的表面(皮)特征。粉末制片,粉末生药可选用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或其他适当试液处理后观察。为了使细胞、组织能观察清楚,需用水合氯醛液装片透化。 方法为水合氯醛液,在小火焰上微微加热透化。 9.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答: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主要依据三级标准,即一级为国家药典标准,二级为局(部)颁标准,三级为地方标准。国家药典,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局 (部) 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颁发的药品标准, 简称局颁标准。 地方标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 ( 局) 审批的药品标准简称地方标准。 此标准系收载中国药典及局 ( 部)颁标准中未收载的本地区经营、 使用的药品,或虽有收载但规格有所不同的本地区生产的药品,它具有本地区性的约束力。 10. 药材炮制的目的:
答: 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1)降低有毒中药的毒性; (2)消除或减弱副作用。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 (1)可以转变药物的 “四气五味 ”;(2)可以转变药物的作用趋势(升降沉浮) ,影响药物的归经:通 过炮制可引药入经,改变作用部位及趋向; (3)炮制可缓和药性;(4)炮制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炮制可改变药物质地,使其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成分的煎出而提高疗效; (5)炮制利于药材的贮藏,保存药效:①药物经过于燥处理,使药物含水量降低,避免霉烂变质,有利于贮存,②一些昆虫类药物经过热处理,⑦植物种子类药物经过蒸、炒、惮等的加热处理,能防止种子发芽,便于贮存而不变质,④加热处理可杀酶保苷,防止有效成分水解而降低药效。 (6)利于调剂制剂和有效成分的煎出:矿物类、贝壳类及动物甲骨类药物,必须经过煅、煅淬、砂烫等,使其质地变为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 (7)炮制可以娇臭娇味,利于服用:动物类药物或其他有特殊臭味的药物,炮制后均能起到矫味矫臭的效果。 11. 生药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的必须同时具有三个要求:
答:指纹图谱必须同时具有系统性、特征性、重现性。系统性,是指指纹图谱反映的化学成分应包括有效组分群中的主要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全部。如大黄的有效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则其指纹谱应尽可能多地反映蒽醌类成分。特征性,是指指纹图谱中反映的化学成分信息(具体表现为保留时间或位移值)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这些信息的综合结果能特征地区分中药的真伪与优劣。如 HPLC中峰的顺序、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是固定的。 重现性,指在规定的方法与条件下, 不同的操作者和不同的实验室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的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12. 性状鉴定内容:
答:形状,与生药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大小 ,指生药的长短、粗细、厚薄等。色泽,各种生药的颜色不同, 同一生药的色泽变化与生药的质量有关。表面特征 ,生药表面的特征不尽相同,如光滑、粗糙、皱纹、皮孔或毛茸等。质地 ,生药的质地特征可分软硬、坚韧、疏松、致
密、黏性或粉性等。 断面,一是指生药的自然断面, 二是指用刀横切 (或削)成的断面。 易折性、粉尘性、响声、断面特征。气 ,挥发性物质。味 ,口尝的实际滋味。水试法,利用生药在水中发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透明度、膨胀性、旋转性、粘性、酸碱变化等现象进行鉴别。火试法,利用生药受火燃烧后产生的颜色,烟雾、响声、膨胀、熔融聚散等变化现象进行鉴别。 13. 生药的干燥的方法:
答:干燥,生药干燥的方法,通常有阳干法、阴干法和烘干法。阳干法,直接利用日光晒干,可将生药置于搭架的竹席、竹帘上晒在日光下,或铺于河滨砂砾地, 其干燥时间可显著缩短,适用于肉质根类。阴干法,是将生药置于通风室内或屋檐下等阴凉处使水分自然散发,主要用于芳香性花类、叶类、草类生药。烘干法,可不受天气的,加温时要注意富含淀粉的生药,烘干温度须慢慢升高,以防新鲜生药遇高热淀粉发生糊化。新技术的应用,远红外干燥:25-500( 或 1000) m的电磁波。具有速度快、脱水率高、加热均匀、节约能源、灭菌灭虫等优点;微波干燥:频率 300MHz-300GHz 、波长 1m-1mm的高频电磁波。具有速度快、加热均匀、灭菌灭虫等优点。 14. 给出下列生药的来源:苍术、当归、番泻叶、吴茱萸、灵芝
答: 苍术: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 . 的干燥根茎。前者习称“茅苍术”或“南苍术”, 后者
习称“北苍术”。
当归: 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番泻叶: 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
吴茱萸: 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的果实。 灵芝: 多孔菌科真菌灵芝 (赤芝) 的干燥子实体。 15. 给出下列生药的来源:远志、川芎、牡丹皮、菊花、细辛 答:远志 :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
川芎: 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牡丹皮: 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菊花: 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细辛: 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北细辛) 、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16. 给出下列生药的来源:三七、丹参、蒲黄、薏苡仁、五倍子 答:三七 :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丹参: 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蒲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 、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薏苡仁 :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五倍子:倍蚜科昆虫五倍子蚜或倍蛋蚜等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 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所
形成的干燥虫瘿
17. 给出下列生药的化学成分和功效:川乌、黄芪、大黄、川贝、丁香
答:川乌: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棕色木栓化细胞,皮层薄壁组织偶见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
群。形成层类多角形,其内外偶有 1 至数个异型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多为数列呈径向或略呈 V型排列。髓部明显,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
黄芪: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栓内层厚角细胞,切向延长。韧皮射线外侧常弯曲,
有裂隙,韧皮部外侧可见单个或成群的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韧皮纤维成束,常断续排列成环。 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或相聚,木纤维成束,木薄壁细胞有的壁稍厚,有多数单纹孔。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粉末:粉末黄白色。纤维细长,弯曲,多碎断壁极厚,非木化,胞腔线形,孔沟不明显,纤维处常纵裂成帚状。具缘纹孔导管,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有时 3-10 纹孔口连接成线状,亦可见较细的网纹导管。淀粉粒较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或类肾形,复粒由 2-4 个分粒组成。木栓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或类方形垂周壁较薄,有时细波状弯曲。石细胞较少,类三角形或类方形,壁较薄可见层纹,胞腔大,孔沟稀少。
大黄:木栓层与皮层大多以除去,偶有残留。韧皮射线 3-4 列细胞,内含棕色物。近形成层的
韧皮部中有时可见大型粘液腔。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径向稀疏排列,不木化。髓部宽广,散有多数异型维管束(星点) ,髓部周边星呈环状排列,形成星点环。星点由外木式维管束组成,形成层类圆形,射线呈芒状射出,弯曲或向一侧偏斜,内含棕色物,韧皮部可见粘液腔。粉末特征:棕黄色。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 21-135mm,棱角大多短钝。网纹导管具缘纹孔导管大型非木化或微木化,螺纹导管细小。淀粉类球形
川贝: 粉末:类白色 松贝、青贝:淀粉粒甚多,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
平整或略作分枝状,脐点短缝状、点状、人字形、马蹄状,层纹隐约可见,半复粒较多,可见 2~4 个脐点,复粒少,由 2 分粒组成。偶见不定式气孔,圆形或扁圆形。 螺纹导管。草酸钙结晶细小。炉贝:淀粉粒广卵形、贝壳形、肾形,脐点人字形、星状或点状,层纹明显。 丁香:化学成分 丁香花蕾中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
酚、葎草烯、β-丁香烯;还含微最的丁香烯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酸甲酯、甲基正戊基甲酮、甲基正庚基甲酮、2-庚醇、2-壬醇、糠醛、糠醇、香草醛、乙酸苄酯、胡椒酚、18-桉叶素等。花中含齐墩果酸、鼠李素、山奈素、山柰酚及其苷、槲皮素及其苷,以及丁香色原酮、甲基丁香色原酮等。 药理作用 丁香浸出液灌胃能显著增加犬胃酸排出量和胃蛋白酶活力。水提取物灌胃对小鼠水浸应激溃疡、醚提取物对消炎痛诱发溃疡、水提取物和醚提取物对盐酸所致胃粘膜损伤,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煎剂、醚提取物及水提取物灌胃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热板法痛觉反应潜伏期,也能显著减少小鼠因化学刺激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水提取物灌胃,能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动作时间,中毒小鼠存活时间和常压密闭缺氧存活时间,醚提取物能延长亚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丁香水提取物及丁香油对电刺激大鼠动脉血管所致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者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延长。丁香乙醇浸液及丁香油稀释液对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丁香油、丁香酚对星形奴卡菌、许兰毛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丁香煎剂及乙醇浸剂在体外杀死猪蛔虫。
18. 简述人参、甘草的性状鉴别要点
答:人参: 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内侧有数列栓内层细胞。韧皮部中有树脂道散布,内含
黄色分泌物,近形成层处有较多树脂道环列。初生韧皮部常有裂隙。韧皮射线宽 3~5 列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多成单列,径向稀疏排列;木射线宽广,可见初生木质部导管。栓内层、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中含有草酸钙簇晶。粉末: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 。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色滴状或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 20μm~68μm,棱角锐尖。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复粒由 2~6 个分粒组成。(红参中淀粉粒已糊化)导管多网纹或梯纹,稀有螺纹,直径 17μm~50μm。根茎中导管旁偶有木纤维。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呈波状弯曲。 甘草:木栓层为数层棕色木栓细胞;栓内层较窄。韧皮射线宽广,多弯曲,有裂隙;韧皮纤
维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其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 3-5 列细胞。木纤维成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也含草酸钙方晶。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粉末:粉末淡黄棕色。纤维成束,壁稍厚,微木化,周围
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具缘纹孔导管较大,微现黄色,具缘纹孔较密,对列或互列。木栓细胞红棕色,多角形,微木化,淀粉粒众多。
19. 简述丁香、黄柏、柴胡、黄芩的性状鉴别要点
答:丁香:化学成分 丁香花蕾中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酚,乙酰丁香
油酚、葎草烯、β-丁香烯;还含微最的丁香烯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酸甲酯、甲基正戊基甲酮、甲基正庚基甲酮、2-庚醇、2-壬醇、糠醛、糠醇、香草醛、乙酸苄酯、胡椒酚、18-桉叶素等。花中含齐墩果酸、鼠李素、山奈素、山柰酚及其苷、槲皮素及其苷,以及丁香色原酮、甲基丁香色原酮等。 药理作用 丁香浸出液灌胃能显著增加犬胃酸排出量和胃蛋白酶活力。水提取物灌胃对小鼠水浸应激溃疡、醚提取物对消炎痛诱发溃疡、水提取物和醚提取物对盐酸所致胃粘膜损伤,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煎剂、醚提取物及水提取物灌胃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热板法痛觉反应潜伏期,也能显著减少小鼠因化学刺激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水提取物灌胃,能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动作时间,中毒小鼠存活时间和常压密闭缺氧存活时间,醚提取物能延长亚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丁香水提取物及丁香油对电刺激大鼠动脉血管所致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者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延长。丁香乙醇浸液及丁香油稀释液对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丁香油、丁香酚对星形奴卡菌、许兰毛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丁香煎剂及乙醇浸剂在体外杀死猪蛔虫。
黄柏:黄柏: 横切面 关黄柏:木栓层多列,类长方形。木栓形成层明显。皮层较窄,石细胞
较少,韧皮部外侧无石细胞,石细胞分枝状,壁极厚,层纹明显,木化。韧皮射线稍平直,宽 1-4 列细胞,先端略弯曲;韧皮部纤维束(硬韧部)与韧皮薄壁组织及筛管群(软韧部)交互断续成层排列。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石细胞及纤维均呈鲜黄色。粘液细胞随处可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川黄柏:皮层散有多数石细胞,韧皮部外侧石细胞多。粉末 : 关黄柏:鲜黄色;纤维鲜黄色,常成束,壁甚厚,木化,胞腔狭细,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石细胞众多,鲜黄色,类圆形或分枝状, 壁甚厚,层纹明显。 尚有粘液细胞、 淀粉粒、长方形木栓细胞。川黄柏:黄色或深黄色;分枝石细胞较多,形较大。多角形木栓细胞及较大粘液细胞易察见。
柴胡:1.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3~8mm。根头膨大,顶
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2.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紧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药材显微鉴定】根横切面:1.柴胡木栓细胞7~8列。皮层狭窄,有7~11个油室,径向40~80μm,切向48~68μm,周围分泌细胞6~8个。韧皮部有油室,直径约27μm。形成层环状,木质部大,约占4/5,直径较大的导管多切向排列,木纤维群排列成数个断续环状。
2. 狭叶柴胡木栓细胞6~10列。皮层狭窄,有油室8~12个,径向50~60μm,切向70~102μm,周围分泌细胞8~10个。韧皮部油室多,径向17~27μm,切向24~80μm,含黄色油状物。木质部导管多径向排列,木纤维群较少,散在,老根中有时成断续环状。
黄芩: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栓内层厚角细胞,切向延长。韧皮射线外侧常弯曲,
有裂隙,韧皮部外侧可见单个或成群的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韧皮纤维成束,常断续排列成环。 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或相聚,木纤维成束,木薄壁细胞有的壁稍厚,有多数单纹孔。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粉末:粉末黄白色。纤维细长,弯曲,多碎断壁极厚,非木化,胞腔线形,孔沟不明显,纤维处常纵裂成帚状。具缘纹孔导管,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有时 3-10 纹孔口连接成线状,亦可见较细的网纹导管。淀粉粒较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或类肾形,复粒由 2-4 个分粒组成。木栓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或类方形垂周壁较薄,有时细波状弯曲。石细胞较少,类三角形或类方形,壁较薄可见层纹,胞腔大,孔沟稀少
20. 简述白芍、黄芪、黄连、川贝的性状鉴别要点
答:白芍:药材性状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
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踞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饮片性状1、白芍呈类圆形的薄片。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平滑。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酸。2、炒白芍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气微香。3、酒白芍形如自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微有酒香气。
黄芪: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栓内层厚角细胞,切向延长。韧皮射线外侧常弯曲,
有裂隙,韧皮部外侧可见单个或成群的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韧皮纤维成束,常断续排列成环。 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或相聚,木纤维成束,木薄壁细胞有的壁稍厚,有多数单纹孔。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粉末:粉末黄白色。纤维细长,弯曲,多碎断壁极厚,非木化,胞腔线形,孔沟不明显,纤维处常纵裂成帚状。具缘纹孔导管,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有时 3-10 纹孔口连接成线状,亦可见较细的网纹导管。淀粉粒较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或类肾形,复粒由 2-4 个分粒组成。木栓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或类方形垂周壁较薄,有时细波状弯曲。石细胞较少,类三角形或类方形,壁较薄可见层纹,胞腔大,孔沟稀少。
黄连:横切面。味连:木栓层为数层细胞,其外有落皮层,常脱落。皮层较宽厚,可见根迹维
管束和叶迹维管束;石细胞鲜黄色,单个或数个成群。维管束外韧型,环状排列,射线明显,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约由 10-20 个纤维集成。木质部黄色均木化,木纤维发达;有髓,可见少数单个石细胞。雅连: 髓部有较多石细胞。云连: 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粉末:棕黄色,味极苦。石细胞鲜黄色,单个或成群,方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孔沟和纹孔明显。纤维黄色,韧皮纤维纺锤形或梭形,壁厚,纹孔较稀;木纤维较细长,壁较薄,有的纹孔对呈人字形。淀粉粒小而多
川贝:粉末:类白色 松贝、青贝:淀粉粒甚多,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平
整或略作分枝状,脐点短缝状、点状、人字形、马蹄状,层纹隐约可见,半复粒较多,可见 2~4 个脐点,复粒少,由 2 分粒组成。偶见不定式气孔,圆形或扁圆形。 螺纹导管。草酸钙结晶细小。炉贝:淀粉粒广卵形、贝壳形、肾形,脐点人字形、星状或点状,层纹明显
21. 区别下列生药:红花与番红花
答:红花大家都很熟悉,纵然我们生活中没有过多的见过红花实物,但常见的一些治
疗铁打损伤外用药或者一些活血化瘀的药酒中都会使用红花。红花是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地都有大量种植,红花夏季开花,初开始泛黄,逐渐成熟发红,当花色鲜红时其有效活性成分含量最高,是最适宜收采的时间。红花味辛性温,可以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可以治疗因血瘀血滞引起的闭经、痛经等,外用则可以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血瘀肿胀等情况。红花味辛可散、性温可通,是活血痛经止疼的良药,是治疗妇科血瘀证的一种常用药。红花活血化瘀之余还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对于跌打损伤、癥瘕积聚都可以起到治疗作用。红花的使用方法也很多,可以入汤剂煎服,也可以泡药酒内服,亦可以制作油外涂,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中药里面还有一种中药名曰“番红花”,也称作西红花、藏红花等。番红花虽和红花听起来像一种药物,实际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药材,而且价格相差也极大。番红花,从其名字来讲可以知道原本这种药材并非我国出产,史料记载番红花乃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间从伊朗等地带到我国的,因途径丝绸之路路过,古时间的人民不知道国外还有什么地名以为此物就是出产,便用藏红花来命名。
番红花和红花是两种不同的药材,番红花来源于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就是花朵中心的一丝丝花柱,产量极低,而且种植采集都很费时费工,加之其极好的药用加之,自然价格不菲,如今优质的番红花市场上每克都价值百元。番红花味甘性寒,也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因其微寒,还能凉血解毒祛斑,因此非常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对于女士来讲,番红花可以调经止痛,又能解毒祛斑,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自然会受到她们的青睐。因为番红花属于名贵药材,所以人们使用的时间也非常珍惜,一般较少大量的用于汤剂煎服。番红花用量很小就能起效,一般就用喝水的杯子泡上几根就可,优质的番红花可以连续泡上3-5杯左右。番红花不仅可以活血化瘀,调经止疼,现代研究发现经常泡服番红花还可以极大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人体内分泌环境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于爱美的人来讲,番红花还可以解毒祛斑,改善肤色,间接的产生美容养颜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番红花的活血调经效果很好,但对于孕妇却是忌用的,番红花能够引起子宫收缩,提高子
宫的兴奋性,使子宫变得敏感,这对孕期女士来说是不好的一方面,所以女士朋友们在选用的时间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
22. 区别下列生药;党参与当归
答: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党参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等的干燥根。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懒言短气、四肢无力、食欲不佳、气虚、气津两虚、气血双亏以及血虚萎黄等症。但表证未解而中满邪实的不能用。 该品功效与人参相似,惟药力薄弱。治一般虚证,可代替人参使用;虚脱重证,则仍用人参为宜。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那么当归和党参有什么区别呢?除了功效上的区别,两者外形略相似容易弄混。当归根圆柱状,分枝,有多数肉质须根,黄棕色,有浓郁香气。党参呈椭圆形或类圆形的厚片,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切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有裂隙或菊花纹,有淡黄色圆心,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23. 区别下列生药;天南星与半夏
答:如果我们从形态上来看,天南星的植物相对比较高大,大约是50-100厘
米,根部扁平类似土豆,叶片一眼看去有点像张开的手掌,所以我们也叫它虎掌。其他的特征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而半夏的植物较矮,根部是须根,叶子相对较少,所以从外形来看天南星和半夏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两者在别称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因为两者光别称就有好几十个。我们关键还是从功效来看看天南星和半夏的区别,天南星味道比较苦,辛辣但是性温,对于上火祛湿有很好的疗效,外用还可以消肿止疼,在临床上偏瘫,或者惊厥等疾病都会用到天南星来做药引子。而半夏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生津止渴,对于咳嗽或者风寒有很好的疗效
24. 区别下列生药;人参与西洋参
答:人参的主要产地在我国的吉林省和朝鲜北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吉林参和高丽参。根据人参的不同加工炮制,有白参和红参之分。人参的主要功用是大补元气,健脾丰晰,宁神益智。对气脱危证、脉微欲绝、肺虚气喘、脾胃衰弱、怔忡出汗等症状,服用往往很有效。经常少量服用,可以起到病防病保健功效。但肝阳亢盛以及湿阻热盛如高血压者忌用。 西洋参的主要产地是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国家,由于美国国旗是星条旗,所以获得了“花旗参”的称号。近些年我国也已引种成功。 西洋参主含人参皂甙等补益成分。我国研究人员对吉林人参和国产西洋参应用现代检测手段所得数据显示,二者均含15种以上的微量元素,其中钾、钴、镍、铜、锌、锰、钼、硒等含量,西洋参均高于人参。 西洋参性味苦、甘、凉,归经于肺、胃二经,主根呈园柱形、长仿钟形,长 2-6cm直径0.5-1.7cm。西洋参的主要功效是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一般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喘咳痰血,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肠热便血等症。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归经于脾、肺二经,主根长约5-20cm,直径为 1-3cm。用于治疗气虚欲脱,脾气不足,肺气亏虚、津伤口渴,心神不定,失眠多梦,惊悸健忘,气虚及阳痿等症。 尽管西洋参和人参同科、同属,均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具体品种不同。中药药典:“西洋参滋补降火,人参提气助火,效用相反。凡是阴虚火旺,久咳之人,每用真西洋参,则气平火敛,咳嗽渐平;若用伪西洋参,则出现面赤苔红,干咳痰血,口燥促诸危象焉。”故而言之,人们在选择参类时,应当认真的区别。 西洋参按中医理论来说:主要功用是补肺清火,养胃生津。口干而渴,持续低热,口鼻干燥,舌质红而少苔者无苔等症状,均可服用西洋参。但表邪或湿热未尽者,及证属虚寒者,皆不宜用。 人参是久享盛誉的名贵补品,它的常用服法有下列几种: 1.研末吞服:将参研成细末,每日服1次,每次2-3g,用温水送下。 2.泡茶饮用:把参切成薄片,每次3-5g,置于茶杯或保暖杯中,用开水泡浸代茶饮。一般可连泡数次,待味度变淡后连渣一起吃下。 3.隔水蒸服:把参切成薄片,取6-9g放入带盖的碗或小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文火隔水蒸煮1小时。服时连汁带渣一起吃下。 人参的新用途: 1.有抗癌作用。日本科学家最近从朝鲜人参发现有一种强烈的抗癌物质,并测定了其化学结构。他们从人参中提炼出油质的抗癌物质,用0.5μg的抗癌物质投入1mL癌细胞中,即可杀死50%的癌细胞。 2.近年来科学家还发
现,人参对多种癌症是具有抑制作用。 3.增强性机能。人参能促进男女性腺功能,因此可用于治疗性机能衰弱。 4.提高脑力劳动效率。人参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或抑制过程,从而提高脑力劳动者的效率。前苏联学者让上夜班的人员服用人参,结果比不服者大大减少差错。人参还能改善睡眠和情绪,大剂量可起镇静作用。 5.护发作用。祖国医学认为,内服人参能补胃益气,滋生津液,有利于头发生长,然而,“人参外用”也能营养头发。据研究,人参萃取物能促进头发毛细血管的循环,及时供应并增补头发根部毛乳头内血管网的营养成分,有效地预防头发稀疏,黄软、开叉、脱落,以及断发,早白等现象,并有止屑、止痒功能。 6.护肤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内服人参具有抗胆固醇的效应,可防止动脉硬化,促进毛细血管对皮肤的血液循环,提高血液对皮肤的营养供应,从而延缓皮肤的老化。据研究,人参中的有效成分还能由皮肤直接吸收。在北方寒冷的气候中,刷洗人参的工人惊奇地发现,接触人参仅二十余天,就使他们原本粗糙的皮肤变得柔软嫩洁白,光滑健美。 西洋参的食用方法: 目前,许多消费者认为购买西洋参统参(全参)或饮片比较经济且真实可靠,但对西洋参的用法不甚了解。以下几种常用的食用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很好,食用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 1.吞服:将西洋参研成细末,每次服1-2g,1日3次,温开水送服。 2.含服:把西洋参切成薄片口含,每片0.1-0.2g,每次3-5片,1日3次,待参片变软后细嚼咽下。 3.煎服:将西洋参单味水煎,每日3-10g,文火久煎,分次服或其他煎好的药汁兑服。 4.蒸服:用西洋参6g,加黄酒半两,隔水蒸1小时,分3次服。 5.茶饮:取西洋参泡水代茶,每日3-6g,待味道变淡后嚼食之;亦可用参叶、绿茶、蜂蜜适量泡茶饮服。 6.食疗 西洋参与鸡、鸭、鹅、山药、百合等放入砂锅中文火炖透,参、肉、汤一并食用。 西洋参3g,红枣2枚,银耳3g,加水蒸1小时后可饮服。可反复泡2、3次,取出,加糖煮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