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控制爆破 附近居民楼玻璃大量破损 事故分析

控制爆破 附近居民楼玻璃大量破损 事故分析

来源:九壹网
控制爆破附近居民楼玻璃大量破损事故分析

1控制爆破内涵及分类 控制爆破的基本内涵

控制爆破技术要结合隧道整体的地质环境和工程建设规模的大小进行爆破。通过控制爆炸技术将整个爆炸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将爆炸产生的噪声、碎石、冲击波等方向、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能够将爆破后的效果达到最初设计时的理想效果,从而达到全面控制爆破的要求。

控制爆破技术的主要分类

(1)微差爆破技术采用毫秒延时雷管进行控制爆破,最大优点在于控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爆破的岩石大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爆破出的石块碎片落点相对的集中,方便施工清理,有效减少爆破危害效应,提高爆破效果。(2)在需要爆破区域的前面,通过人工预留出一定数量的炮孔,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炸药的利用效率,并且将爆炸中的岩石质量进行改善的爆破技术就是挤压爆破技术。主要优点是有效利用施工的时间,保证工期进度,减少爆破的次数。因为在爆破的过程中岩石受到二次挤压冲击,破碎效果更佳,减少二次爆破。(3)将准爆区域率先爆破出一条裂缝,作为岩石与需要爆破的位置线,保护围岩,防止爆破的冲击波伤害,这种技术就是预裂爆破技术。这种爆破方式需要的炮孔直径较小,增加了孔痕率,导致规模受到较大影响,但可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2控制爆破技术

水下静态爆破控制技术

在距离周边建筑10米的范围内,均应采取静态爆破。因为在该距离范围之内,采取最低的有效爆破药量,均不能将爆破振动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如果地下水位已经达到了静态爆破表层的标高,则无法直接进行静态爆破。在这种情况之下,首先必须采取降水的方法,降水之后再采取静态爆破。因此,通常在爆区爆破开槽,而后分层逐级向静爆边线进行浅孔小台阶松动爆破,当静爆区域完全降水之后,再实施静态爆破。如果采取此法还不能达到完全降水,则需要在静爆区域外边线,用手风钻打一排孔距为2米的降水孔。

单响起爆药量控制技术

一般砖混结构非抗震建筑的最大安全震速为2—3cm/s。对于老旧建筑或地基坚固程度较差的建筑,应将这一安全震速再降低到80%,以确保爆破震速控制在建筑物允许的爆破震速范围内。为有效控制爆破震动速度,除进行单响起爆最大药量的计算以外,还应配备波检测仪。通过仪器监测严格进行试炮,以准确调整和控制单响起爆最大药量。

噪音控制技术

爆破噪音,不仅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同时更容易造成居民恐惧心理的效应,担心房屋损坏。因此,城市控制爆破在有效控制爆破震动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爆破噪音的控制。而爆破噪音的大小,在岩石性质一定的情形下,主要取决于单响起爆药量和一次起爆药量的大小以及爆破网络的联结方式。所以,要有效控制爆破噪音,一是要控

制好单响起爆药量。二是要控制好一次起爆最大药量。三是网络连接方式应该采用孔内微差的方法,严禁采用孔外微差的方法。因为相同的起爆药量,孔外微差引起的噪声比孔内微差引起的噪音高出一倍之多。另外,钻孔作业施工,应尽量避免在居民睡眠的时间内进行,以营造和谐的施工环境。

爆破飞石控制技术

城市控制爆破,不仅是控制飞石的危害距离,更多的情况是杜绝飞石的产生。

这就要求采取多种有效手段,避免飞石的发生。主要的技术手段包括:(1)严格控制装药量。(2)加强炮孔填塞质量。(3)科学选择炮孔参数。尽可能避免出现浅孔。(4)当飞石不能绝对避免时,应加盖炮被。

3隧道工程中控制爆破技术分析

(1)确定炮孔数量和直径分析施工周围的实际环境,掌握岩石成分数据,通过爆破原理进行理论研究,根据施工中隧道内开挖断面的炮孔数量,通过公式计算,明确炮孔数量。(2)计算装药量,并进行分配,控制爆破主要装药量的影响,如果装填的药量不足,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药量装填过度,爆炸的冲击波将会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3)炮眼的直径给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炮眼过大,将会装入更多的炸药量,导致爆炸的效果扩大。而如果是非意识的将炮眼直径扩大,将会导致爆炸对碎石产生的碎裂度降低,影响了岩石的碎裂质量与断面的平整度。以炮孔扩大后加强爆破瞬间为例,出现岩

石的碎裂程度严重下降,爆炸产生的碎石大小也会不规则。炮眼位置的确定,需要将施工环境与炸药性能、施工设备等进行综合分析,经过科学的计算分析,确定炮眼孔径与炮眼间的距离。经过施工人员的经验总结,并且将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准确分析,最终计算炮眼的直径为32mm~50mm。并且炮孔对炸药与岩石间的缝隙要保持1/10直径的距离。并根据实际的施工设备确定通过直径38mm的风动凿岩机进行对岩石表面炮眼的钻孔工作。

4爆破施工主要设计方案 上台阶的施工

(1)炮眼位置与距离的的确定。确定各个参数后,在从距离底板50cm的位置进行钻孔,沿隧道的中线两边各设置8个垂直掏槽孔,保持掏槽孔位置对称。辅助孔与槽孔的有效距离为40cm。中间的掏槽孔也要保持40cm左右的距离。外面的一排辅助孔的距离需要控制在80cm左右。在隧道的圆拱处布置四排崩落孔,保证每一排的距离控制在60cm,最后一排崩落孔的距离控制在65cm~80cm。设置的孔眼呈5°左右的倾斜角度,并且保证炮孔与开挖位置的距离在20cm。底板孔布置在边缘处,保证倾斜的角度为10°,孔距为85cm。

(2)设计装药结构和单孔装药量的确定。经过计算后,明确爆破中对炮眼数量与炮眼所需直径的要求,然后计算炸药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不同装药方式,爆破中装填的炸药种类与装药结构也是不一样的。具体的装药标准是隧道拱形位置的炸药选择为卷装型乳化炸药,根据炮眼的直径确定炸药卷的长度为20cm、直径25cm、重量

为100g。而在底部的炮孔中需要装填的炸药则换成了卷状二号岩石炸药,这是为了达到爆破中不同爆炸效果的目的,并且确定长度为20cm、直径32mm、重量为150g的炸药卷进行爆破施工。

(3)爆破顺序以及起爆方法。为了达到预期的爆破效果,需要对爆破的起爆顺序进行有效控制,本次控制爆破顺序为掏槽孔→辅助孔→崩落孔→边墙周边孔→底板孔→拱部孔。只有精确的控制起爆顺序才能将爆炸的效果控制在理想的设计范围内。

4.2下台阶的施工

(1)炮眼位置与孔距的确定。隧道下断面的爆破作业布置三排主炮孔。第一排炮孔抵抗线在1.1m左右。第二排炮孔的距离在0.8m,每排有4个炮眼其距离控制在1m。在隧道的两侧边缘处布置4个周边孔,距离控制在0.7m左右。(2)设计装药结构和单孔装药量的确定。下断面的炸药装填结构与上断面一致,但是炸药量应变化,底板孔的炸药量为200g左右的乳化炸药,其他位置为每卷重量150g左右的2号岩石炸药。

结论

总而言之,在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爆破时,要根据爆破区周边的不同环境和不同工程设计要求,采取不同爆破方案,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和严格的控制爆破以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