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长沙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人教版)长沙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来源:九壹网


一、选择题

1.某人用150N的力将500N的重物提高了30cm,那么他可能使用了( )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杠杆 C.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D.一个动滑轮

2.在斜面上将一个重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2N,斜面长1.2m,高0.3m.则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 )

A.1N B.2N C.0.75N D.3N

3.如图所示,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有长方形木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现有水平拉力F拉木块C,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由B向A缓慢运动过程中,拉力F将

A.变小 C.逐渐增大

B.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4.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次对应的弹簧测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P1>P2 C.F1=F2,P1=P2

B.F1>F2,P1>P2 D.F15.关于运动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骑自行车刹车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

B.滑雪时,人从高处自由滑下,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大于山脚下的气压 D.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的A点,到达

B点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图中C点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

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C,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从A到C,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到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小球受到的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D.从A到C,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小球与弹簧机械能总量不守恒

7.我国沉船打捞人员在南海打捞宋朝的商船。潜水员在水面下作业,当他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受的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的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所受的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所受的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8.中国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蛟龙号”潜水器……当今中国,科技进步使生活更加便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复兴号”高速列车因为速度很大所以惯性很大

B.静止时的共享单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共享单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共享单车的车座设计得较宽,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 D.“蛟龙号”潜水器在海面下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9.将重为8牛质量分布均匀的物块(不吸水)轻放入装满水的足够大的烧杯中,溢出重为5牛的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在水中一定沉底 B.物块在水中一定悬浮 C.物块在水中一定漂浮

D.若将物块切成两半,可以改变其浮沉状态

10.如左图所示,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不会掉下来。下列选项中所含物理原理与其相同且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以防止列车驶过时强

大的气流把人冲向离站台远的地方,从而发生危险

B.在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全国人民按要求居家隔离,以防止疫情的大面积传播。小棒在开窗通风时,发现当居室前后两侧的窗户都打开时,“过堂风”会把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因此认为绝对不可以把居室两侧的窗户同时打开

C.如右图所示,用力吹气,A管中的水将从管口流出。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作喷雾器 D.平行航行的船只有时会偏离自己的航道而相撞,因此相互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防止惯性产生的危险

11.我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拥有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湿地,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乘船游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需要划桨才能前进,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停止划桨,船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船上有游客时,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自身的重力 D.静止时船的重力不一定竖直向下 12.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并没有使桌面发生形变 B.某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方向的力之前,都需要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 D.特殊情况下,两个物体可以不接触也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将一块1m长的木板一端架高0.4m,用50N沿木板的拉力把一个重为100N的小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这里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称做_______,此时机械效率为_______。

14.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__N,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___J。

15.小明将放在水平桌面上重为3N的物理课本,水平匀速拉动0.5m。所用的水平拉力为2N,则课本克服重力做功______J,水平拉力做功_______J。

16.在一次登楼比赛中,体重相等的甲、乙两同学先后从一楼出发(层高相同),若他们登楼的速度保持不变,当甲登上7楼时,乙到达6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做的功大小之比为_________;他们做功的功率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

17.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船闸,下图是轮船通过三峡船闸的示意图。

(1)当轮船从闸室驶往下游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上游闸门和阀门A,___________阀门B(均选填“打开”或“关闭”),直至闸室水面下降到和下游水面相平后打开下游闸门,轮船驶向下游。

(2)船闸是利用___________原理来设计建造的。

(3)三峡船闸的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门高近40m,宽近20m。闸门一铁钉位于水下25m深处,它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将___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变”)。(g取10N/kg)

18.三峡船闸实现了上下游船只的通航,如图所示。船闸是根据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当闸室内的水深为46 米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19.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30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A物体上,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按图乙所示紧靠放于该桌面,用水平力F2推A,也能使A、B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施加给A的推力为______N。

20.如图所示,在开门的时候,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省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有关,在将门推开的过程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发生变化,如果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A点,推门和关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有关.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某中学生的体重为480N,站在水平地面上用200N的力在20s内把重为280N的箱子匀速提升4m,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提升箱子过程中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2.2020年2月2日,10天速成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再一次让世界看到了“赛跑的中国速度”,建设者们和医护人员一样都是勇敢的“逆行者”。如图所示,工地上的卡车装载完成后总质量为8t,车轮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0.4m2。当卡车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卡车功率为96kW,当装载完成后,请计算:

(1)卡车在水平地面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卡车匀速直线行驶100s时,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3)卡车匀速直线行驶100s时,卡车通过的距离有多长?

23.把体积为1000cm3、重为8N的小球A放入盛水的容器中。(g取10N/kg)计算: (1)小球A的密度ρA是多少?

(2)小球A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浮是多少?

(3)若取出A球,把另一个体积为600cm3、重为5.4N的木球B用细线系于容器底(如图所示),则细线受到的拉力F是多少?

24.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1m的正方体静止在湖底,上表面离水面深度为h,现用一根粗细和重力不计的绳子,将该物体从水底竖直向上拉,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个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0.1m/s匀速运动,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03kg/m3)求: (g=10N/kg,ρ水=1.0×

(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2)物体上升时在没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拉力是多少? (3)物体静止在湖底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25.小明从超市买了一壶食用油,标签上标注有“非转都因5L”等字样,用自行车搭载这壶食用油,匀速行5min回到距超市3km的家里,用体重计测得这查油的质量是4.7kg,小明和自行车总重653N,自行车途中受到的阻力的为车重的0.2倍。忽略油壶质量,g取10N/kg。

(1)这壶食用油的密度; (2)小明骑车回家的速度;

(3)小明骑车途中对自行车施加的牵引力。

26.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g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g取10N/kg)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的重力是多少?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体溢尽,擦于容器壁,测得总质量为660g,则小球的密度为多少?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某人用150N的力提起了500N的重物,如果使用滑轮,需要至少4股绳子承担物重,即至少是两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使用杠杆时,只需要动力臂是阻力臂的的动力臂。因此ACD均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倍,即100厘米32.C

解析:C

此过程所做有用功为

W有=Gh=5N×0.3m=1.5J

所做总功为

W总=Fs=2N×1.2m=2.4J

此过程所做额外功为

W额=W总-W有=2.4J-1.5J=0.9J

由于W额 =fs,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故选C。

W额s0.9J0.75N 1.2m3.A

解析:A

以杆为研究对象,杆受重力G和C对它的支持力F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支•l支=G•lG,水平力F由B向A缓慢匀速推动木块,F支的力臂在增大,重力G及其力臂lG均不变,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支持力在逐渐减小;由于支持力逐渐减小,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可知杆对物体C的压力也逐渐减小,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C和木板间、C和地面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拉力F也逐渐减小.

4.A

解析:A

由乙图可知,木块两次均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第一次速度大于第二次速度,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木块所受摩擦力不变,由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拉力不变,即F1=F2,由P=Fv可知,第一次拉力功率更大,即P1>P2,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C

解析:C

A.骑自行车刹车时,不能马上停下,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滑雪时,人从高处自由滑下,速度起来越快,而高度越来越低,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觉得不适,是因为山顶的气压较低,低于山脚下的气压,故

C错误,符合题意;

D.人潜入较深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尝试增加而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解析:B

ABD.下落过程中,高度减小,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在A点之前,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先增大;在AB段,向下的重力大于向上的弹力,合力向下,小球做加速运动,动能逐渐增大,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在BC段,向上的弹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动能逐渐减小,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综上所述,下落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量损耗,则小球的机械能减小,小球与弹簧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AD错误;

C.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由于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C点的弹性形变程度大于B点的弹性程度,所以C点的弹力大于B点的弹力,即C点的弹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故C错误。 故选B。

7.D

解析:D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可知,液体密度大小不变,潜水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那么即使继续下潜,潜水员所受的浮力不变;根据p液gh可知,液体密度大小不变,随着他继续下潜的过程中,深度在变大,液体压强是变大的。 故选D。

8.C

解析:C

A.物体的惯性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因此共享单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共享单车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共享单车车座较宽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C正确,符合题意;

D.在海面下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因此受到的浮力也不变,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9.A

解析:A

当烧杯中盛满水时,溢出的水重即为排开水的重,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块所受浮力为

F浮力G排G溢5N

可知物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物块在水中一定沉底。 故选A。

10.C

解析:C

【分析】

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A.列车驶过时,安全线内侧空气流速较快,压强较小,安全线外侧空气把人推向列车,从而发生危险,所以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故A不符合题意;

B.小棒在开窗通风时,应把两侧的窗户同时打开,以便于空气流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如右图所示,用力吹气,A管中的水将从管口流出。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作喷雾器,故C符合题意;

D.平行航行的船只有时会偏离自己的航道而相撞,因此相互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防止中间水流速快,压强小,两侧水流速慢,压强大,把船推到一起产生危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A

解析:A

A.向后划桨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有向前的推力,船才能前进,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

B.停止划桨,船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船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故B错误;

C.船上有游客时,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自身的重力与游客的重力之和,故C错误; D.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D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B 【解析】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弹力。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

A.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这个力属于弹力,由于力的作用相互,桌面对茶杯有支持力,这个支持力就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

B.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拉力越大,伸长量越大,同时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故B正确;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竖直方向的力,应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而要测量水平方向的力,需要在水平方向调零,故C错误;

D.弹力是接触力,两个物体不接触不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故D错误。

二、填空题

13.斜面80

解析:斜面 80%

[1]如图所示,该中简单机械是斜面。 [2]有用功为

W有Gh100N0.4m40J

总功为

W总Fs50N1m50J

效率为

W有40J80% W总50J14.10N25

解析:10N 25

[1][2]拉力F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不省力,故拉力为

F=2f=2×5N=10N

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5m,拉力移动距离

s拉力F做的功

11s5m2.5m 22W=Fs=10N×2.5m=25J

15.1

解析:1

[1]由于课本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重力做的功为0。 [2]拉力做的功

W=Fs=2N×0.5m=1J

16.6∶51∶1

解析:6∶5 1∶1

[1]设人重为G,楼层高为h,甲登上7楼时,克服重力做功

W1G6h

乙到达6楼时,克服重力做功

W2G5h

甲乙所做的功大小之比为

W1G6h6= W2G5h5[2]功率

PWFsFvGv tt两人体重相同,登楼速度相同,所以做功的功率相同,为1∶1。

17.打开关闭连通器25×105不变上浮

解析:打开 关闭 连通器 2.5×105 不变 上浮

(1)[1][2]由图知道,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此时闸室和上游水道的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构成连通器,直至闸室水面下降到和下游水面相平后打开下游闸门,轮船驶向下游。

(2)[3]打开阀门时,船闸的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是一个连通器,水静止时水面相平,船顺利通过,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3)[4]由 pgh知道,铁钉它受到水的压强

pgh1103kg/m210N/kg25m=2.5105Pa

[5]轮船由长江驶入东海后,依然漂浮在水面上,故浮力等于重力,即受到的浮力不变。 [6]又因为F浮=液V排g 知道,海水的密度变大,所以,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即船身相对于水面将上浮。

18.连通器46×105

解析:连通器 4.6×105

[1]船闸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2] 当闸室内的水深为46 米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

pgh1.0103kg/m310N/kg46m=4.6105Pa

19.15

解析:15

[1]用F1=30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A物体上,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B物块不会受到摩擦力,故B物块受到摩擦力为0N;由于AB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拉力F1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fA是平衡力,地面对A的摩擦力

fA=F1=30N

[2]若将A、B按图乙所示紧靠放于该桌面,用水平力F2推A,AB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地面对AB的摩擦力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为30N,A、B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推力F2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推力

F2=fAB=30N

物体A受到推力F2、B给A的推力FBA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AB两个物体完全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B总压力的一半,地面对A的摩擦力

fA1=

B施加给A的推力

FBA=F2-fA1=30N-15N=15N

11fAB=×30N=15N 2220.作用点运动状态方向【解析】由图知AB两处的位置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用手推A处比推B处更容易将门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把门

推开的过程中门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门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如果用大

解析: 作用点 运动状态 方向

【解析】由图知,A. B两处的位置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用手推A处比推B处更容易将门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把门推开的过程中,门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门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如果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A点,推门和关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方向有关。

点睛:(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能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解答题

21.(1)80W;(2)70%

解:(1)由图知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2h24m8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00N8m16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P(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总1600J80W t20sW有W总GhG280N100%70% FsnF2200N答:(1)提升箱子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80W;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22.(1)2105Pa;(2)9.6106J;(3)600m (1)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FGmg8103kg10Nkg8104N

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F8104N5p210Pa 2S0.4m(2)牵引力做的功为

WPt96103W100s9.6106J

(3)因车匀速行驶,则车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知

Ff0.2G0.2mg0.28103kg10Nkg1.6104N

由PFv可得,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

P96103Wv6ms 4F1.610N卡车匀速直线行驶100s时,卡车通过的距离

svt6ms100s600m

答:(1)卡车在水平地面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是2105Pa; (2)卡车匀速直线行驶100s时,牵引力做9.6106J; (3)卡车匀速直线行驶100s时,卡车通过的距离有600m。 23.(1) 0.8×103kg/m3;(2)8N;(3)0.6N 解:(1)小球A的密度

ρA=

(2)因

mG8N33-63=0.8×10kg/m VgV10N/kg100010mρA<ρ水

所以A在水中是漂浮

F浮A=G=8N

(3)因木球B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B=ρ水gV排=1.0×103kg/m3×10N/kg×600×10-6m3=6N

木球B受向下的重力、向下的拉力和向上的浮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GB+F拉=F浮B

细线受到的拉力

F拉=F浮B-G=6N-5.4N=0.6N

答:(1)小球A的密度ρA是0.8×103kg/m3; (2)小球A静止是受到的浮力F浮是8N; (3)细线受到的拉力F是0.6N。 24.(1)1×104N;(2)2×104N;(3)3×104N

(1)物体的体积V=(1m)3=1m3,物体在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V排=V=1m3,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

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1m31104N

(2)由图象可知,完全拉出水面时的拉力

FG3104N

物体在没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拉力

F拉GF浮3104N1104N2104N

(3)由图乙可知,物体从湖底上升至上表面到达水面用时30s,所以,物体静止在湖底时其上表面所处的深度

hvt0.1m/s30s3m

静止在湖底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gh1.0103kg/m310N/kg3m3104Pa

物体上表面的面积

S1m1m1m2

由p=F/S可得,静止在湖底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FpS3104Pa1m23104N

104N; 答:(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1×

(2)物体上升时在没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拉力是2×104N; (3)物体静止在湖底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3×104N。 25.(1)0.94103kg/m3;(2)10m/s;(3)140N (1) 食用油的体积为

V5L=5dm3=510-3m3

油的密度为

(2) 小明骑车回家的速度为

m油4.7kg33=0.9410kg/m -33V510mv(3)油的重力为

s3km3000m==10m/s t5min300sG油m油g=4.7kg10N/kg=47N

小明和自行车和油一共重

G总G人G车G油653N+47N=700N

自行车途中受到的阻力的为车重的0.2倍,所以阻力为

f0.2G总=0.2700N=140N

小明骑车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大小

F牵f140N

33答:(1)这壶食用油的密度为0.9410kg/m。

(2)小明骑车回家的速度为10m/s。

(3)小明骑车途中对自行车施加的牵引力为140N。 26.(1)1g/cm3;(2)5N;(3)2.5g/cm3

解:(1)由图乙可知,当液体体积是0时,容器的质量为100g,则液体密度为

m液150g100g液==1g/cm3 3V液50cm(2)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的体积为

VSh=50cm210cm=500cm3

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的质量是

m=液V=1g/cm3500cm3=500g=0.5kg

液体的重力是

Gmg=0.5kg10N/kg=5N

(3)溢出水的质量为

m排=100g500g100g660g=40g

小球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即小球的体积是

V球=V排则小球的密度

m排水=40g3=40cm

1g/cm3球3答:(1)液体的密度是1g/cm;

m球100g3==2.5g/cm V球40cm3(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的重力是5N; (3)小球的密度为2.5g/cm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