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弈喻教学设计

弈喻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九课弈喻教学设计

教 师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学习借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以下围棋为喻,阐述人贵有自知之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棋中之喻”。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论语》中有一则:“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说的是孔子杜绝了四种缺点:不凭空猜测揣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今天,我们将要从《弈喻》一文中进一步认识到为人切莫自以为是、妄自尊大。

二、检查预习

1.作家作品:钱大昕(1728--1804年)字晓徵,号辛楣,清代学者,他是中国18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著有《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文集》等。

2.字词注音:数败 嗤其失算 予赧甚 不逮己也 ....多訾古人之失 不能讳也 ..

1

三、汇报交流

1.解题:弈,指下棋;喻,比喻。题目点明以围棋为喻揭示某种现象的本质,告诉人们某种道理。

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读音不准或停顿不准的地方,互相交流,教师明确。

3.在熟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四、整体感知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段叙述了作者一次怎样的经历?有怎样的教训?

经历:先是观弈,嗤客失算,到与其对局,客胜予之后,予赧甚,到不出一言。

教训: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2.在写下棋时,重点描写了什么场面?

重点描写了“我”由观棋到下棋前后态度的不同变化。观棋时,讥笑客人;到自己与客人下棋时的思竭智穷、不堪一击,因而内心十分羞愧。

3.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段中“学者”的毛病是什么?客服这一毛病的办法是什么?

“学者”们常常指责、非议古人和别人过失。要克服这一毛病,就要换位思考,并且心平气和地冷静地推测揣度。

4.本文借观弈说理,实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人们容易看到别人的过失,而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

2

即观人之失易,观己之失难。启发人们要善于公正地对待别人,正确地看待自己。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警戒主观臆断、骄傲自大的人。

5.教师小结:本文作者以切身感受来说理,深入浅出,通俗、易为人接受,告诉我们下棋事小,做人事大,多看到别人优点,反省自己不足,才能下好人生这盘棋。

五、巩固拓展

1.联系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沙与沫》中的一句格言:重视人们的缺点,是我们最大的缺点。写出你读完本文的感悟?

如:人生如棋,世事如棋局,人生道路曲折多变,但关键是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一盘棋,输赢乃兵家常事,要有一个平常心,宠辱不惊,淡看胜负!

2.有关论棋的古诗:

棋(宋,王安石)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六、检测验收

1.重点字词:见课文及注释。

2.作者写下这篇《弈喻》的用意是什么?

警戒那些主观臆断、盲目自大、强不知以为知的人,教

3

人领会到公正地对待别人,正确地看待自己。

七、板书设计

弈 观棋 --→嗤棋 --→下棋 --→赧 由事喻理 喻 訾人之失→乐人之失→易地→果有失(人贵在自知)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