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分析及维护
【摘要】
在现代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控车床得到了大量的运用,而我国也在这个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数控车床主要包括电气系统、液压系统以及机械部分。因此对数车床的维护也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液压系统的维护,由定期维护与日常维护组成。为了在维护的过程尽量的解决问题,对液压系统应有充足的了解,而本课题则是主要介绍了典型的液压系统以及维修维护的主要方向以及办法,应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维护
Abstract
In the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th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obtained the massive utilization,but our country also obtained th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domain. Th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mainly includes the electrical system,the hydraulic system as well as the machine part.Therefore to th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maintenance also i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mportant constituent.
The hydraulic system maintenance, is composed by the maintenance routine and the routine maintenance.In order to as far as possible solves the problem in the maintenance process,should have the 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to the hydraulic system, but this topic was mainly introduced the model hydraulic system as well as the service maintenance main direction as well as the means,should this topic research have the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Numerical control engine bed,Hydraulic system;Maintenance
关键词: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宋体,小四)
Abstract: The caption .............
Key words:
CK6136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分析与故障维修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概述
1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根据自己题目定概述内容 1.1 液压系统的组成 1.2 液压系统的特点
第二章 某型号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的分析 2.1 某型号液压系统的组成 2.2 某型号液压系统的特点 2.3 液压系统的分析
第三章 某型号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的故障 3.1 液压系统故障概述 3.2 液压元件故障 3.3 液压回路故障
第四章 某型号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的维修 4.1 液压系统维修概述 4.2 液压元件维修 4.3 液压回路维修 第五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最少列写五篇。
目 录
第一章: 简述数控机床的液压系统原理、工作过程及主要元件;
1.1 液压系统原理...............................................1
1.2 液压基本回路................................................1 1.2.1压力控制回路..............................................1 1.2.2速度控制回路..............................................1 1.2.3动力滑台压压系统..........................................1 第二章:数控机床的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1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一般原则................................. .. 2
2.2 一般常见故障的检测.......................................... 2 2.2.1压力不足(输出力和力矩不足).............................. . 2
2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2.2油缸或马达紧急动作(压力和流量波动较大)...................2 2.2.3工作时液压油温过高........................................2 2.2.4液压油起泡................................................2 2.2.5液压油缸动作不正常........................................2 2.2.6工作时液压管路撞击或震动剧烈..............................2 2.2.7液压泵启动频繁............................................2 第三章: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结合具体数控机床说明。 3.1正确使用和维护液压系统......................................3 3.1.1正确选择使用液压油、确保液压油和液压系统的清洁.............3 3.2防止油温过高................................................3 3.3防止液压系统进入空气........................................3 3.4正确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操作粗暴和随意操作.....................3 3.5加强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3
总结 ........................................................... 4 结 束 语.......................................................... 5 谢 辞............................................................. 6 文 献............................................................. 7
1. 简述数控机床的液压系统原理、工作过程及主要元件;
1.1 液压系统原理及主要元件(小三号粗黑体,左对齐,单倍行距)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在密闭的容器内,利用有压力的油液作为工作介质来思想能量转换盒传递动力的。其中的液体称为工作介质,一般为矿物油,他的作用和机械传动中的皮带、链条和齿轮等传动元件相类似。
液压系统主要由:动力元件(油泵)、执行元件(油缸或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类阀)、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等五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油泵)他的作用是把液体利用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力能,是液压传动中的动力部分。
3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执行元件(油缸、液压马达)它是将液体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其中,油缸做直线运动,马达做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 包括压力阀、流量阀和方向阀等。它们的作用是根据需要无级调节液动机的速度,并对液压系统中工作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向进行调节控制。
4.辅助元件 除上述三部分以外的其他元件,包括压力表、滤油器、蓄能装置、冷却器、管件及油箱等,他们同样十分重要。
5.工作介质 工作介质是指各类液压传动中的液压油或乳化液,它经过油泵和液动机实现能量转换。(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论文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磅)
1.2液压基本回路(四号粗黑体,左对齐,单倍行距)
所谓液压基本回路就是由有关的液压元件组成用来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典型回路。一些液压设备的液压系统虽然很复杂,但它通常都由一些基本回路组成,所以掌握一些基本回路的组成、原理和特点将有助于认识分析一个完成的液压系统。(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论文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磅)
1.2.1 压力控制回路(四号粗黑体,左对齐,单倍行距)
压力控制回路是利用液压控制阀来控制系统整体或某一部分的压力,以满足液压执行元件对力或转矩要求的回路,这类回路包括调压、减压、增压、保压、卸荷和平衡等多种回路。
例如图1.单级调压回路 如图,在液压泵出口处设置并联溢流阀2即可组成单级调压回路,从而控制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论文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磅)
4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图1.溢流阀的作用
1.2.2速度控制回路
快速运动回路又称为增速回路,其功用在于使液压执行元件在空载时获得所需的高速,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或充分利用功率。实现快速运动的方法不同有多种方案,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快速运动回路。
差动回路:图2所示。其特点为当液压缸前进时,活塞从液压缸右侧排出的油再从左侧进入液压缸,增加进油处的一些油量,即和泵同时供应液压缸进口处的液压油,可使液压缸快速前进,但使液压缸推力变小。
在液压系统中,如果由一个油源给多个液压缸输送液压油,这些液压缸会因压力和流量的彼此影响而在动作上相互牵制,必须使用一些特殊的回路才能实现预定的动作要求。
5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图2.差动回路
同步回路在液压装置中常需使两个以上的液压缸作用步运动,理论上依靠流量控制即可达到,但若要作到精密的同步,则可采用比例式阀门或伺服阀配合电子感测元件、计算机来达成。
6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图3.使用调速阀的同步回路
1.2.3动力滑台压压系统
液压动力滑台
液压动力滑台是由组合机床上用以实现进给运动的一种通用部件,其运动时靠液压缸驱动的。滑台与其他一些通用部件可组成各种不同机床,并能按多种进给方式实现半自动工作循环。液压动力滑台虽有不同的规格,当其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却基本相同,如图所示:
7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1.功率器 2.变量泵 3.7.13单向阀 4.电液换向阀 5.背压阀 6.夜空顺序阀 8.9调速阀 10.电磁换向阀 11.行程阀 12.压力继电器 图4.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原理图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快进
按下启动按钮,电磁铁1YA通电,电磁换向阀B左位接入系统,液动换向阀A在控制压力油作用下也将左位接入系统工作,其油路为: 控油回路——进油路:过滤器1泵2阀B(左)i1阀A左端 出油路:阀A右端L2阀B(左)油箱。
于是也使换向阀A的阀芯右移,使其左位接入系统(换向时间由L2调节)。 主油路 ——进油路:过滤器1泵2单向阀3阀A(左)行程阀11缸左端 出油路:缸右腔阀A(左)单向阀7行程阀11缸左端
此时犹豫负载较少,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较少,所以液控顺序阀7关闭,液压缸左右腔形成差动连接,泵在低压下输出最大流量,滑台快进。 2.第一次工作进给
8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当滑台块进终了时,滑台上的挡块压下行程阀11,切断了快进油路。电液换向阀4的工作状态不变,控油回路因此没有改变。而主油路中,压力油只能通过调速阀8和电磁换向阀10(右位)进入液压缸左端。由于油液流经调速阀而使液压系统压力升高,液控顺序阀开启,单向阀7关闭,液压缸右侧的油液经液控顺序阀6和背压阀5流回油箱。同时,泵2的流量也自动减少。滑台实现有调速阀8调速的第一次进给。 3.第二次工作进给
第二次工作进给的控制油路和第一次工作进给是时的相同,其主油路的回油路也与第一次工作是进给的相同,不同之处是主油路的进油路。当第一次工作进给终了,挡块压下行程开关,使电磁铁3YA通电,阀10左位接入系统使其油路关闭,压力有需要通过调速阀8,9进入液压缸左腔。由于调速阀9的通流截面积比调速阀8截面积小,所以进给速度进一步降低,因此滑台实现由阀9调速的第二次工作进给。其主油路的进油路与第一次进给的不同也不仅仅是由阀9代替阀10。
4.死挡铁停留
当滑台第二次工作进给完毕,碰上死挡铁后停止前进,停留在死挡铁处。这时液压缸左腔油液压力升高,当达到压力继电器12的开启压力时,压力继电器动作,发出信号给时间继电器,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停留时间。系统内的油液今本停止流动。
设置死挡铁可提高滑台工作进给终点的位置精度。 5.快退
滑台停留时间结束时,时间继电器发出信号,使电磁铁2YA通电,1YA,3YA断电。这时地地磁换向阀B的右位接通,控制油液使液动换向阀A接入系统工作。滑台返回时负载小,系统压力低,泵2的流量自动开到最大,所以动力滑台快速退回。
控油回路——进油路:过滤器1泵2阀B(右)i2阀A右端 回油路:阀A左端L1阀B(油)油箱。
流动换向阀A有控制油路使其换为右位(换向时间由L1调节) 主油路 ——进油路:过滤器1泵2阀B(右)i2阀A右端 回油路:缸左腔阀13阀A(右)油箱。
9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 数控机床的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1 液压系统诊断的一般原则(小三号粗黑体,左对齐,单倍行距) 以
正确分析故障时排除故障的前提,系统故障大部分并非突然发生,发生前总
有预兆,当预兆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产生故障。引起故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规律可寻。统计表明,液压系统发生的故障约90%是由于使用管理不善所致为了快速、准确、方便的诊断故障,必须充分认识液压故障的特征和规律,这是故障诊断的基础。
下原则在故障诊断中值得遵循:
(1)首先判明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和外围环境是否正常需首先搞清是设备机械部分或电器控制部分故障,还是液压系统本身的故障,同时查清液压系统的各种条件是否符合正常运行的要求。
(2)区域判断根据故障现象和特征确定与该故障有关的区域,逐步缩小发生故障的范围,检测此区域内的元件情况,分析发生原因,最终找出故障的具体所在。
(3)掌握故障种类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故障最终的现象,逐步深入找出多种直接的或间接的可能原因,为避免盲目性,必须根据系统基本原理,进行综合分析、逻辑判断,减少怀疑对象逐步逼近,最终找出故障部位。
(4)故障诊断是建立在运行记录及某些系统参数基础之上的。建立系统运行记录,这是预防、发现和处理故障的科学依据;建立设备运行故障分析表,它是使用经验的高度概括总结,有助于对故障现象迅速做出判断;具备一定检测手段,可对故障做出准确的定量分析。
(5)验证可能故障原因时,一般从最可能的故障原因或最易检验的地方开始,这样可减少装拆工作量,提高诊断速度。
(6)目前查找液压系统故障的传统方法是逻辑分析逐步逼近。此法的基本思路是综合分析、条件判断。即维修人员通过观察、听、触摸和简单的测试以及对液压系统的理解,凭经验来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当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根源有许多种可能。采用逻辑代数方法,将可能故障原因列表,然后根据先-易后难原则逐一进行逻辑判断,逐项逼近,最终找出故障原因和引起故障的具体条件。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论文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磅)
10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2一般常见故障的检测(四号粗黑体,左对齐,单倍行距)
故障源 机械元件 故障产生的原因 2.联轴节松或出现问题 3.防震装置出现问题 吸路1.出油口过滤器堵塞或自然过大 阻力过大 液压泵 2.吸路堵塞或有泄漏发生 3.油位太低 1.泵的防震装置出现问题 2.泵的最大设定压力太大 3.转轴密封或吸油口密封出现问题 4.泵的控制系统混乱 供、回1.供、回路松或安装位置不好 路 2.回路堵塞或无油 解决措施 2.应紧固或更换联轴节 3.检查紧固或更换新件 1.检查清理或换新件 2.检查处理 3.检查加油 1、检查紧固或换新件 2、重新设定最大压力值 3、检查更换新密封 4、重新调整控制系统 1.检查紧固管路或重新走管 2.检查清理或清理 供路1.阀因赃物堵塞 中的阀 控制阀 2.阀的节流或喷嘴太小 2.流量过大引起的噪音 3.控制系统混乱 控制系统故障 5.阀体因磨损或赃物堵塞出现问题 6.系统压力失控 液压油 吸油困难 2.液压油脏损坏内部元件 3.液压油起泡 1.检查清理 2.检查并更换合适元件 2.适当调节流量或比例控制板3.重新调节控制及线路 5.检查或更换新件 6.重新调整压差控制板 2.更换新油品 3.检查原因或更换新油品 1.泵与电机的联轴节不在一条中心线上 1.重新找中心 流量、比例1.流量控制阀震动影响到其他控制元件 1.检查处理 4.电磁阀因电磁力小或电压引起堵塞或系统4.检查电磁阀线包1.因油位低或油温低液压油粘度大造成1.检查并处理液压油
11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2.1 压力不足(输出力和力矩不足)(四号粗黑体,左对齐,单倍行距)
故障源 机械元件 故障产生的原因 1.电机联轴节磨损 2.液压泵或电机转向不对 3.防震装置出现问题 4.电机或液压泵传动轴上的键被剪切 吸路液压泵 1.过滤器堵塞或数目过大 2.由于磨损,泵的内部出现泄漏 力设定值过低 供、回路 1.供、回路出现泄漏 堵塞 供路中的阀 1.阀的工作压力设定太低 漏 3.阀体的弹簧损坏 4.阀的型号不对或内部节流(喷嘴)太小 流量、比例控制1.内部流量阻尼太大产生压降太大 阀 2.流量调节阀的调节不合理或故障 1.检查处理 2.重新调节流量或更换1.重新调整设定压力 3.检查更换新件 4.更换合适部件 2.因阀体或密封件磨损产生的内部泄2.检查修复或更换新件 解决措施 1.检查或更换联轴节 2.检查处理 3.检查紧固或更换新减震4.检查处理 1.检查清理或更换新件 2.检查处理或更换新件 压力传感器设定值 1.检查处理 3.液压泵控制元件出现故障或控制压3.检查处理或重新设定2.管路内部阻力过大或吸油口过滤器2.检查清理或更换元件 3.比例控制阀工作状态不对(路零点漂新件3.通过调节比例控移或压力设定为零时柱塞不在中间位制板重新调整零点或强置) 部单向阀出现问题 5.控制阀阀芯卡住造成故障 液压油 重 2.粘度太高而产生的流量受阻较大 3.液压油起泡 其他问题
制性复位,或检查压力阀阀芯或单向阀或修复更换5.检查处理换件 换新油品2.检查油温油品3.检查原因或更换油液 1.通过PC更改、更新控4.阀体因磨损而产生的内部泄漏或内传感器信号4.检查电磁1.粘度流失而产生的内部泄漏比较严1.检查油品、油温或更1.压力控制系统控制程序出现问题 12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执行元件出现故障 制程序2.检查处理 2.2.2油缸或马达紧急动作(压力和流量波动较大)
故障源 机械元件 故障产生的原因 1.泵与电机的联轴节不在一条直线上 吸路阻力过2.吸路太小或拐弯较多 大 3.出油口过滤器堵塞或数目太大 4.吸堵塞或有泄漏 液压泵 解决措施 1.重新对中心 2.适当调整吸路 3.检查或更换过滤器 4.检查处理 1.变量输出泵的流量调节器出现1.调整或更换新件 问题 2.检查调整压力或更换2.泵的系统压力调节装置的背压新件 阀出现问题 1.供、回路冲不好或内阻力1.检查调整或清理 太大 2.检查清理或换件 2.回路过滤器堵塞 供、回路 供路中的阀 1.管路中阀的远程控制出现问题 1.检查控制线路 2.管路中的单向阀出现问题 2.检查处理或换件 流量、方向控制1.流量控制阀震动影响到其他控阀 制元件2.流量过大引起的噪音3.控制系统混乱4电磁阀因电磁力小或电压低引起堵塞或控制系统故障 1.检查处理2.调节流量或换件3.通过调整比例控制板重新调整零点或强制性复位,或检查压力传感器信号4.检查电磁阀阀芯或单向阀或修复5.阀体因磨损或赃物堵塞出现问更换5.检查处理或换件 题,系统压力失控 1.液压油污染 1.更换新油 2.液压油起泡 2.检查原因 1.在输出端没有足够大的反作用1.考虑更换 力(如降压喷嘴、减压阀) 液压油 其他问题 2.2.3工作时液压油温过高
故障源 液压泵 故障产生的原因 解决措施 1.液压泵因磨损而导致工作效率降1.更换备件 低 2.检查调整或更换备13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变量泵的调节器出现故障 3.液压泵流量或速度调节太大 供、回路 件 3.重新调整流量 1.供、回路截面积小导致较大的1.考虑更换新管路 摩擦力 2.检查清理 2.管路中的过滤器堵塞 1.适当停机降温 2.重新设定压力 1.重新调整流量设定值或更换新件 2.检查、处理比例阀内外部泄漏点及内部单向阀磨损情况 3.通过调整比例控制阀的比例控制板重新调整零点或强制性复位,检查压力传感器信号 供路中的阀 1.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2.压力设定过高 流量、方向控制1.流量设定值过低(经泵回流量太阀 多)或流量控制阀出现问题 2.比例控制阀因泄露损失较大 3.信号为零时比例控制阀阀芯没有处于中间状态 液压油 1.温度太低而产生的内部泄露比较1.检查油液、油温或更严重 换新油 2.温度太高而产生的流量受阻较大 2.检查油温油液 3.液压油起泡 3.检查原因或更换油液 1.系统冷却能力不足或冷却效率低 2.液压泵一直处于负荷运转状态,液压泵压力定值低于系统压力阀设定值或系统压力传感器(压力控制开关)设定值过高 3.液压油量不足 4.冷却水温差控制开口比例的流量阀出现问题 5.冷却系统温差设定值过高 6.环境温度过高或空气相对湿度过大 7.没有低温坑却水或冷却电机(泵)故障 8.低温冷却水温过高 9.列管式换热器内部结垢 1.检查冷却循环泵和低温冷却水工作状况,或热交换器内部结垢清理 2.检查压力控制阀电磁铁是否能够失电后阀设自动复位 3.适量添加液压油 4.检查阀的工作状态 5.调整温差设定值 6.检查处理或更换新备件 7.检查低温:冷却水循环系统8.采取管路保温措施9.检查清理 其他问题 14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2.4液压油起泡
液压油起泡故障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将表5 故障源 吸油口 故障产生的原因 1.吸路泄漏 2.油位过低 解决措施 1.检查处理 2.适量加油 液压泵及回1.液压泵转轴密封或吸油端密1.检查更换密封件或进路 封环 行处理 2.回路没有浸没入油中 2.采取措施使回路浸没入油中
2.2.5液压油缸动作不正常
液压缸动作不正常故障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将表6 故障源 供路 故障产生的原因 1.管路软管弹性太大 2.电磁铁失效 3.比例控制阀发生泄漏 4.阀体内部脏 1.由于密封失效或控制故障造成远程控制单向阀没有立即关闭 2.限位开关位置不对 解决措施 1.重新走管 2.更换部件 3.检查处理或更换部件 4.检查清理 1.检查清理密封或远程控制线路 2.检查相关限位开关位置 其他问题 15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2.6工作时液压管路撞击或震动剧烈
工作时液压管路撞击或震动剧烈故障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见表7 故障源 供、回路 故障产生的原因 1.供路容积过大 2.回路控制太快 3.回路节流或喷嘴失效 解决措施 1.适当缩短供路 2.适当调节流量控制阀 3.检查调整
2.2.7液压泵启动频繁
液压泵气动频繁故障原因及解决措施将表8 故障源 液压泵 故障产生的原因 1.液压泵因磨损(吸油盘)出现泄漏 2.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范围设定太小 解决措施 1.检查修复或更换备件 2.重新调整压力开关的设定范围 供路中的阀 1.蓄压器安全阀或电磁铁故障1.检查更换密封件或电造成回流 磁铁 2.供路单向阀不起作用 2. 检查处理或更换新件 1.比例控制阀工作状态不对(零点漂移或不得电时阀芯不在中间位置) 2.压力传感器信号不正确 3.比例阀内部单向阀磨损而产生内部泄漏 1.调整比例控制板重新调整零点,或检查处理比例阀 2.检查或更换压力传感器 3.检查处理或更换单向比例控制阀 16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阀 液压油 1.工作时间液压油温度高,粘度1.适当停车降温 降低
3.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结合具体数控机床说明.
3.1正确使用和维护液压系
液压系统由于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操作简单和省力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于建筑机械上。但如果使用维护不当,则会大大提高故障发生率,严重影响机械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谈谈正确使用和维护液压系统的方法。
3.1.1正确选择使用液压油、确保液压油和液压系统的清洁
根据一些资料统计证明,液压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有70%~85%是由于液压油受
污染变质而引起的。因为液压系统所用的各种泵、阀类元件,相对运动件之间都有光洁度很高的配合面和精密度很高的配合间隙,有些元件还设有阻尼孔、缝隙式控制阀口,如果油液中混人杂质,将会堵塞这些缝隙、小孔,阻碍油液的运动,破坏液压件的正常工作。如杂质进人阀内,就可能破坏阀芯与阀体的配合面,或卡在它们中间,造成阀的密封不严或动作不灵。如油液中污物过多,将会堵塞滤油器,使系统循环受阻,安阀常常开启,冷却不良,系统温度升高。所以,保持液压系统和液压油的清洁,是维护液压系统的关键。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1)按说明书的规定,选用合适的液压油。①液压油的种类及精度要求,必须依据液压系统和元件厂家的具体规定和要求;②如果因故使用代用油时,则尽可能满足原牌号油的性能要求;③切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混合使用。
(2)采用封闭式油箱,在油箱人口处安装具有一定精度的空气滤清器。
17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3)在使用过程中,应防止水分、乳化液。灰尘。纤维杂物及其它机械杂物的侵人。
(4)液压油的油量要适当。液压油箱的油量在系统管路和元件充满油后,应保持在规定的油位范围内。
(5)元件、管路和系统在投人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 (6)加油时必须严格过滤。经常检查滤油器,发现脏时予以更换。
(7)定期检查液压油质量,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在检查液压油质量时,主要检查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液压油的氧化程度液压油在使用中,由于温度的变化,空气中氧及太阳光的作用,将会逐渐被氧化,使其粘度等性能改变。氧化的程度,通常从液压油的颜色、气味上判断。如果液压油的颜色呈黑褐色,并有恶臭味说明已被氧化。褐色越深,恶臭味越浓,则说明被氧化的程度越厉害。此时,应更换新油。②液压油中含水分的程度液压油中如果混人水分,将会降低其润滑性能,腐蚀金属。判断液压油中混入水分的程度,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其颜色和气味的变化情况,如液压油的颜色呈乳白色,气味没变,则说明混人水分过多。二是取少量液压油滴在灼热的铁板上,如果发出“叭叭”的声音,则说明含有水份。此时,应更换新油。③液压油中含有杂质的情况在机械工作一段时间后,取数滴液压油放在手上,用手指捻一下,察看是否有金属颗粒,或在太阳光下观察是否有微小的闪光点。如果有较多的金属颗粒或闪光点,则证明液压油含有机械杂质较多。这时,应更换液压油,或将液压油放出,进行不少于42h以上时间的沉淀,然后再将其过滤后使用。
(8)更换液压油时,注意应在机械刚工作完毕,趁液压油热的时候放出(以便容易把机械杂质、油污等带出)。具体办法是:操纵工作装置使其置于最高位置,关闭发动机,利用其自重下降,使油缸彻底排油,然后彻底清洗油箱及相应管路,加人新的液压油。
(9)正确清洗液压系统。清洗液最好采用系统用过、牌号相同的液压油。切忌使用煤油或柴油作清洗液。清洗时应采用尽可能大的流量,使管路中的液流呈紊流状态,并完成各个执行元件的动作,以便将污染物从各个泵、闹与液压缸等元件中冲洗出来。清洗结束后,在热状态下排掉清洗液,按更换油的方法加人新的工作油液。
3.2防止油温过高
液压系统的温度,根据实验,一般在35t~60℃范围内最为合适,最高应不超
过80℃。在正常的油温下,液压油各种性能良好。油温过高会使液压系统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如粘度下降,润滑油膜变薄并易被损坏,润滑性能变差,容积效率低,机械磨损加剧,橡胶密封圈加速老化,密封性能随之降低等。因此在使用中,应控制系统油温保持在正常范围。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油箱中的正常油量,使系统有足够的油液进行循环冷却。 (2)在执行机构不工作时,应及时使系统卸荷。
(3)经常清洗冷却装置,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根据工作环境温度,选用合适粘度的液压油:周围环境温度高,应选用高粘度油,周围环境温度低,应选用低粘度油。在一般环境温度下,齿轮泵宜选
18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用50℃时18~38pf/s的油。
(5)气温较高时,机械不可连续运转时间过长,通常在气温高于30℃的条件下,机械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4h。
(6)当气温低于10℃以下时,应使系统在无负荷状态下运转约20min,使油温升到规定值。
3.3防止液压系统进入空气
液压系统进人空气后,会使液压油发生“乳化”现象,破坏油液的性能。进
人油液中的空气体积随系统压力、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阻碍液流的运动,因此使液压执行元件在作业中出现忽停忽动、速度缓慢、力量不足等现象,通常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工作爬行”。爬行现象不但破坏液压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有时甚至引起振动,产生噪声。因此,必须严防空气进人液压系统,具体办法如下: (l)吸路及泵的驱动轴轴端密封处等低于大气压的部位,应注意不要漏气。 (2)防止回口油时带人空气,不要使回一露出油箱的表面。
(3)如系统已进人空气,应及时查出漏气部位进行排除。并把进人系统的空气排除掉。
(4)加人新油后,应连续操纵工作装置提升、下降、翻转,以便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3.4正确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操作粗暴和随意操作
在进行挖掘、回转、铲推、举升等作业的操作时,动作一定要平稳准确,收
放操纵杆及时,避免过猛过快,以免突然打开或关闭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等执行机构进、出油口时,产生压力冲击,导致各部油封加速损坏、高压软管起泡破裂、管接头处松动渗漏,甚至还可能使溢流阀因瞬时开启过大而使阀芯卡死,发生内漏,造成作业无力,工作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3.5加强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液压系统发生一些故障时,事前往往都会出现异常现象。而认真严格地日常
检查和保养,对于及时发和排除小的故障,预防大的事故发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应重视和加强日常检查和保养。一其主要内容如下:
(1)液压系统在工作前,应仔细检查各紧固件和一管接头有无松脱,以及管道有无变形或损伤等。
(2)液压泵在初次运转前,应向泵内注满油,以防空运转损坏液压泵。
19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3)液压泵在开始运转时,可采取连续运转的方法(尤其在寒冷地区),观察运转是否灵活。确认运转正常、无异常响声时再进人工作。
(4)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分配阀的工作压力,如果超过或低于规定值,应进行调整。 (5)在液压系统进人稳定的工作状况后,除随时注意油温、压力、声音等情况外,还应注意观察液压缸、液压马达、换向阀、溢流阀等元件的工作情况。以及整个系统的漏油和振动情况等。
4.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车床也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但其中的基本技术却还
是原来的,因此对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维护工作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数控车床的液压系统的基础部分,必须要有深刻的了解,并对它的基本原理,基本构造,以及维护方法有充足的了解与认识。
(2)对于新型的液压系统要有一定的认识,并能了解它的原理,以及在发生故障时能快速的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3)对数控车床的日常保养也是同样重要的,这样可以把可能出现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在出现故障时也能及时的处理掉。
(4)在工作中,应及时的记笔记。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记下来,并分析,解决,记录。在日常余暇时可以看一看,这样在出现同类问题时可以快速的解决掉。 (5)在这段设计中,多实践,多思考,多学习,多问,使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不够,在液压系统方面还有很多难题,因此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很好的去学习的!
20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结 束 语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于自身的提高是不可忽视的。在此期间,不仅学会了如何去写论文,知道了设计论文的格式,以及想要写好一篇设计困问说需要具备的知识,并通过检阅各种资料,学习到了更多书上无法学到的专业知识,了解更多关于数控技术的信息,例如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 本设计系统主要是根据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即常见数控机床的类型、原理及结构,与数控机床工作过程分析、主要元件介绍以及主要液压系统原理、正确使用和维护液压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数控车床不仅仅是传统的发展,数控车床的发展也将向更高层次发展,向高速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复合化、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和开放性是当今数控机床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实现了直流电机多种工作方式的是数控技术功能强大,而价格又实惠的先进产品数控技术的广泛使用,跟是体现了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
21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谢 辞
在整个毕业设计中,我得到了指导老师王朝老师的热心指导和帮助。王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忙,不仅要带我们组的毕业设计还要上课,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冲检阅资料到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回执草图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与了我悉心的指导。除了敬佩王老师的学识渊博外,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其次要感谢同组同学对我的无私帮助,还要感谢我的室友对我的支持,还要感谢我的母校——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母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另外,我还要感谢那些曾给我授课的每一位老师,是你们教会我专业知识。在此,我再说一次谢谢!谢谢大家!谢谢老师们!
再次由衷感谢答辩组的各位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诲,我一定会努力,尽自己的微博之力去回报母校的培养之情,争取使自己的人生对社会产生些积极的价值或者去传播正能量。
22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梁红杰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案例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李壮云,葛宜远主编-液压元件与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3] :李玉林主编-液压元件与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 :胜帆,罗志骏主编-液压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