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专题
高三语文备课组编制:方华杰 2008.12.21.
选用句式
一、考点说明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包括三项内容:
第一是了解各类不同的句式,学会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 第二是仿造列举的一句或几句话,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这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较新的题型。同时,它又是难度较大的题。这一类题从思维的角度看,是考查考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从语法的角度看,是考查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能力;从表达方面看,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第三是掌握不同句式的变换方法,能根据语境要求,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属于语言运用E级。
二、复习点津
选用句式
1、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不同,语意深浅的不同等)或题目规定,选择恰当的句式。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句式的基本知识,以便恰当地选择句式。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并尽力使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性等。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的。
高考句式的选用题,通常是与句子的衔接、连贯结合在一起考查的。 2、选用句式的基本要求。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基本保持给定语句原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材料,以新的句式体现命题者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新的句式”,是由考生自己设计、选定的,“选用句式”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服务的,要注意四点:
①要围绕“中心点”展开。 ②根据语意的侧重点选择句式。
③调整句式,使之明晰。要使语句不明晰的句子变明晰。 ④组合词语或句子要根据语义要求。 3、选用句式题的解答步骤。
①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突出强调某个意思,增强思考时的针对性。
②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所供语言材料,确定答题切入点。 ③选择适合要求的选项或组织恰当的词语组合成句。
三、考点训练
1.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微笑战斗,强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A.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
B.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
C,对虚伪的笑,不必怒目而视,要报之以粲然的微笑;对阴冷的奸笑,也当笑颜相迎。 D.对阴冷的奸笑,为什么不可以还以笑颜?对虚伪的笑,为什么不报之以粲然微笑,而一定要怒目而视?
【解析】语意由轻到重安排 【答案】B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清晨,稻地野滩的草棚院里,雄鸡的啼声互相呼应着。在大平原的道路上听起来,河水声和鸡啼声是那么幽雅,。繁星一批接着一批,从浮着云片的蓝天上消失了。
东方首先发出了鱼肚白,,。
①空气又是这样的清香,使人感到分外凉爽、舒畅 ②使人感到分外凉爽、舒畅,空气又是这样的清香 ③霞光辉映着朵朵云片 ④朵朵云片中透射出霞光
⑤还没消雪的奇形怪状的巅峰中也透射出霞光 ⑥辉映着还没消雪的奇形怪状的巅峰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⑥ 【解析】“空气”一句与上句句式结构一致,也是下句“使人感到分外凉爽……”的原因之一,所以选①,③⑥句都是从观察天边的角度来写,陈述主体一致。
【答案】A
3.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解析】⑤句紧承“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这一问题,故排在首位,①句进一步阐述原因,又提出问题,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后,④句紧承②句“价值”,紧跟其后,③句进行小结,故在最后。
【答案】⑤①②④③
仿用句式
一、考点说明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本能力点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其基本要求是:明确题目要求,服从表达需要,掌握句式特点,参照所仿句式,注意内容连贯,确保文面整洁。
句式仿用主要采取“依葫芦画瓢”的形式,从多侧面、多角度考查。对联仿写,诗词仿写,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的仿写等是近年考查的热点。
二、高考常见题型 (1)填空式
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如:
例1、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7题,5分)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分析参考】(1)打比喻。文中列出三个类似的比喻句子(像),那么也要造类似的比喻句才可以。可以写“五十年像一首歌曲”,“五十年像一个赛场”,“五十年像一部戏剧”,“五十年像一条大路”等等。(2)前低后扬。从“有急流也有缓流”,“有冷色也有暖色”可以看出,前者表低落,后者表扬起,那么在拟定新句子的时候,可以注意到这个特点。与上面对照,可以写“有低音也有高音”,“有失误也有成功”,“有平静也有高潮”,“有弯曲也有笔直”等等。(3)前后照应。“长河永远奔流”照应“有一条长河”等,那么续文也应照应上文的内容,可以写“乐曲渐趋高潮”,“赛事正趋激烈”,“剧幕徐徐拉开”,“大路继续向前”等等。
例2:(2009天津卷)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 , , 。置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静听鸟语,轻嗅花香,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
仿照“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一句,在下面横线处将上文补写完整。 【答案】句意通顺,比喻修辞。示例:路边的小花,纤蕊若斯,带露绽开。
例3(2009重庆卷)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4分)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 , ;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 。
【答案】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不狂妄所以有修养;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不胡为所以有理性。
(2)续写式
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如:
例1、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2001
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题,6分)
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希望是 , , 。 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 , 。 【分析】句式对应。
首先,明确例句的格式。第一句例句是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属于“什么是什么”的格式,像个判断句,实为暗喻。把抽象的“希望”比作可以“看得见”的“地平线”,使要表达的意思更为晓畅。
【错误答案】“希望是光明”、“希望是气候”。 其次,要注意句间关系。例句“就算……也”是两个具有让步关系的分句,这也属于“句式”问题。
【参】①(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②(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例2、根据文意,再举一个例子,句式与例句相同。
有勤,才有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分析】此题是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续写的例子一定是因为“勤”而成功的人,要写出两个由“才有了”构成的并列分句,分句之间要有密切联系。
【参考】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 (3)命题式
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句式仿写。如:
例1、仿用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
【分析】此题仿写的句子内容上与例句无关,只是句式要求一样。要求认真看清例句的句式特点:即两个并列的比喻句。做题要善于联想,做到比喻得当。试题的基本要求有两点:一是必须以“时间”作为本体;二是必须写出两个并列关系的比喻句。如果再仔细分析,本题的要求还有三点:一是比喻中本体必须出现,可以是明喻或暗喻,但不能是借喻;二是每句话的两个分句均为主谓句,后一个分句为兼语式;三是前后两分句的语意必须衔接,后一个分句应对前一个分句从功能及作用上作出合理的解释。如将书籍比作梯子,下面紧接着就写梯子能“引导”人“登”上殿堂,又如将书籍比喻成“钥匙”,下面就说它能“开启”心灵之窗。
【参考】时间好比一个良医,它能教我们医治流伤的血口。时间如同一位慈母,它将帮助我们抚平心灵的创伤。
时间如同一位法官,它对每一个人都是公而无私的。时间好比一支画笔,它在人们的脸上画出了人生的苍桑。
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好比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涤去心灵的杂质。
例2: (2009湖北卷)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幸福”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示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1)《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 (2)《荷花淀》中的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 【答案示例】
(1)(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钻石项链,拥有了钻石项链,就拥有了我的幸福。 (2)(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家乡白洋淀,保卫了白洋淀,就保卫了我的幸福。 【考点】综合考查仿写和扩写。
【解析】试题比较新颖。素材取材于课本,很好地解决了回归可本的问题。这种情境型与扩展型仿写,关键是不能脱离课文中相关人物的性格,开放程度小些。 (4)开放式
(一)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所写句子的内容或形式隐含在答题者过去的阅读视野中。
1、以“成功”和“失败”为中心,写一段排比句 【分析】:此题只限定的内容,排比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比较灵活。如比喻式排比,对比式排比等。主要是要有丰富的联想能力。
【参考】:虚心的人往往成功,懒惰的人常常失败;自信的人往往成功,自卑的人常常失败。 (二)、只提供例句的形式,不限定仿写的内容。如:
例1、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比喻+疑问) 【参考】勤奋是成功的基石,登上了多少难攀的台阶?
例2、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要求:第一句的比喻领有下面三个比喻,四个比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四个比喻合理贴切。
【分析】海与浪花、涛声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鱼虾、海鸥与海也有一定联系。 【参考】
A、大地是万物的母亲;//山峰是脊梁//河流是乳汁//花鸟虫鱼是大地的儿女
B、高山是大地的一本书;//迎客松是封面,//山路是索引,//奇花异石是高山的正文。 C、成功是人生的一扇门;//经历是门窗,//挫折是门槛,//欢笑和泪水是成功的门帘。 D、夜是天空的一件晚礼服;//浮云是天空,//繁星是亮片,//月影是夜的脚步。 注:关于诗歌仿写的题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比较典型。
(三)请另选事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奇寓一定的思想感情。(2003北京春季题)
原作:《雨伞》
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却湿透你自己。 【参考】 《帆》:你注定一生与风浪抗争,//时时为船推波助澜,//却吹打你自己。 《蜡烛》:你注定一生和黑暗为伴,//时时为别人送去光明,//却燃尽你自己。 (四)续写对联
对联登陆高考语文试卷,给人“返璞归真”之感,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很好地检
测了学生的语言功底,起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同时对联在内容上推陈出新,给人以时代气息,起到引领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作用。
例1(2009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答案】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秀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解析】该题属于老题新考,变化一下形式,也是为了降低难度。考生只要具备简单的对联知识就能做好。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
例2:(2009湖南卷)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解析】 A(四个选项中,末字都是平声,与出句的仄声相反,符合平仄规律,但C项的末字“飞”为动词,与上句表颜色的形容词“青”不配对,先排除这一项;D项中“高”虽为形容词,但与“碧”不属同一范畴,且“风平浪静”与“身正才卓”在意境上难以对接,亦排除;B项基本上也可对上上句,但“阔”字与对字的“静”同属仄声,已犯对联忌讳,“情深海阔”中“情深”与“海阔”并无联系,而且“心平浪静”与“情深海阔”也不存在多大关系,比较起来“志远天高”与“心平浪静”就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全句平仄相对,意境相合,属最工整的对句,当选A。)
三、注意点
仿写的五条原则: (1)句式一致
仿写的内容要和例句的内容的句式相同。首先,要明辨结构,是短语,还是句子;其次,要分辨修辞,是排比句、比喻句,还是对偶句。 (2)话题一致
仿写的内容要符合主旨,不能偏离了话题。 (3)主体一致
仿写内容的陈述主体应前后一致,不然,语言的前后衔接就会脱节,语势也会不连贯,从而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 (4)修辞一致
就是要切合要求,要么和例句相同,要么和前后一致。从近几年考题看,排比、比喻、对偶、反问出现得较多。此外,拟人、对比等也要注意。 (5)情调一致
仿写的内容要做到感情一致、风格一致、色彩一致。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语言的感情基调,或昂扬或低沉或乐观或消极或明快或暗淡。
变换句式
一、考点说明
“句式变换”一般采用文字表述题的方式考查。长句与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一般句与修辞句的变换、重组句子是考查的热点。但纵观历年高考题,变换句式主要有两种形式:长句与短句变换、整句与散句变换。句式变换是本考点仅次于仿用的又一个考试热点。
二、高考常见题型
(一)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复习提示
1.长句(单句)和短句(复句)的特点及变换。
长句和短句是相对而言的,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词语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就是短句。长句和短句各有特点,表达效果也各有不同: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气势畅达,适宜于政论性的文章和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和心理活动的内容;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适宜于叙述性的文章,尤其适宜于表现紧张的气氛、激越的情绪、坚定的语气等。
(l)长句变短句。
长句变短句,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①先抓出句子的主干,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将它们变成按时间先后排列的短句。例如: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
巴尔的摩地方1987年5月30日裁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的制造商向一位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偿45万美元巨款。
【解析】这句话的主干是“巴尔的摩地方裁决一制造商赔偿巨款”,然后,我们把修饰成分按时间先后排列组合,这个长句就可变为下列三个短句:a.亚特兰大市一制造商生产了一种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b.一位妇女因使用这种美发剂而毁发毁容。c. 1987年5月30日巴尔的摩地方裁决制造商向这位妇女赔偿45万美元的巨款。
②抽出句子的主 干,让并列的修饰语分别成为分句。例如:
今后的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改革,实现干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五项工作。
【解析】可改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五项工作: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改革;实现干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
③抽出复杂的修饰成分中的一部分,改为复句里的单句,再让其他的修饰成分分别作分句。例如:
在牧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骑着枣红马,穿着蓝色蒙古袍,腰间系着豆绿腰带,身上背着红十字药箱的青年。
【解析】改为:在牧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骑着枣红马的青年,他穿着蓝色蒙古袍,腰间系着豆绿腰带,身上背着红十字药箱。
(2)短句变长句。
短句变长句的方法与长句变短的方法相反,可先找出几个短句陈述的主要内容,找出其共有的部分作为句子的主干,然后把几个短语中的其他成分变为长句里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修饰成分;或把短句中分别与中心语搭配的修饰成分合并在一起与中心词搭配。例如:
把下面的短句变成一个长句。 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怀有远大的理想而又德才兼备,他们志愿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祖国。
【解析】改为:他们都是怀有远大理想而又德才兼备,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祖国的应届毕业的大学生。
长句变短句或短句变长句时,应注意内容不能省略,不能改变,可以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不能有语病。
长句和短句的变换方法也适宜于单句和复句的变换。因为长句变短句就是让原来单句中的修饰成分变成一个或几个句子,这些句子与原来句子的主干部分组合在一起,也就成了一种复句的形式;反过来,短句变长句,也主要是把复句形式的几个句子组成结构复杂的单句。
经典例题
1、以“我国近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为开头,把下面语段中加横线部分重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句。不得改变原意,可增删少量词语,但句中不能使用标点符号。
古文化的辽西区,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或为主,波及到京津唐地区。这一地区是探索燕山南北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近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1921年就有考古工作者对锦西沙锅屯遗址进行发掘,1930年又有人对西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作过调查„„
我国近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 。 【解析】此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题目要求将几个单句重新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句。变换时,不能遗漏原句内容,不能改变原意。加横线部分写了辽西区的范围和在探寻燕山南北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及考古方面的地位,题干还要求不能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是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为主并波及到京津唐地区的旨在探索燕山南北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古文化的辽西区。
2、[2009年北京卷•21]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答案】①曹雪芹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
①曹雪芹在他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
②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它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
②曹雪芹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他通过《红楼梦》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
(二)整句和散句的变换
复习提示
整句和散句的特点及变换。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顶真句、回环句,也使用具有同一关系的复句。其修辞效果是形式
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句式长短不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其修辞效果是能使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呆板。
恰当地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可以收到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而又节奏鲜明、气势磅礴的效果。要使散句变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做题时可对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其相似点,从而归类划一,使其变成对偶句、排比句或其他结构一致的句子。整句变散句的要求则与散句变整句的要求相反。
例如:
把下面的整句改为散句。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
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解析】此题考查散句变换整句和修饰手法的运用能力。散句变换成整句,就是把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变换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表意明晰的一组句子。题干还要求改写后的句子为排比句。
【答案】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
考点训练
1.个别词语和句子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答案】我喜欢自然风光,更喜爱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我喜欢大自然的音响,更喜爱美妙动听的音乐;我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更喜爱情节曲折的小说。
2.将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改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以更换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迹,无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河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成为朵朵云中最祥和的一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改句:
【解析】可把画线句改为三个含有“见到……你只要无愧地做了……”结构的句子,从而构成排比
【答案】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奔腾的大河,你只要无愧地做了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云朵中最祥和的一朵。
(三)重组式变换
复习提示
所谓“重组”是指要求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改变陈述对象而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解答这类试题特别要注意分析原句的意义层次关系,从而理出合理的表达思路。例如:
用“音乐”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改变陈述对象,原句结构就发生了变化:音乐可以让,也只能让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听众的各种非理性的欲望得到净化。
经典例题
以“希望”为开头,重组下面这段文字,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不得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希望,而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
【答案】 示例一:希望是诗人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到的,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这就使得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
示例二:希望是虚幻无力的,因为它是诗人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到的,因而它也就不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这就使得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
用“西安”作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时至今日,气派不倒的,风范依存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仰观那城墙、角楼,禁不住豪情长啸。
改为:西安 【答案】西安时至今日,气派不倒,风范依存,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魅力的古城,仰观那城墙、角楼、使人禁不住豪情长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