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常见卧位适用症

常见卧位适用症

来源:九壹网


去枕仰卧位

-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采用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采用此种卧位,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中凹卧位

-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屈膝仰卧位

-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

侧卧位

-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预防压疮

-臀部肌内注射

半坐卧位

-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使患者逐渐适应体位改变,有利于向站、立位过渡。

端坐卧位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难而被迫日夜端坐。

俯卧位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胃肠胀气导致腹痛时。采取俯卧位,使腹腔容积增大,可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头低足高位

-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头高足底位

-颈椎骨折患者作颅骨牵引时,用作反牵引力。

-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膝胸卧位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截石位

-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

-产妇分娩。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者采取半坐卧位的机理

 采取半坐卧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瘀血和心脏负担

 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

腹腔、盆腔术后或有炎症者采取半坐卧位的机理

 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由于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弱,故可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减轻中毒反应。同时还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

 腹部手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还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并有利于切口愈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