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新源幼儿园:刘莹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学校的大门,学校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生疏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在“走近学校”这一主题活动中,老师要为孩子解除怀疑,从身心进展的很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学校做好充分的思想预备,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发觉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即时订正,培育幼儿的自我服务力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本班实际状况,通过平日里的观看,发觉班级里总是有几个小伴侣经常会来园比较晚,在日常的谈话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很多都是因为晚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来造成的。其他小伴侣中也有晚上很晚也不愿睡的现象。针对上述状况,预设了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主动心情,从而使小伴侣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习惯。为上学校做好预备。
活动目标:
1、有爱好地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2、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适应学校生活做好预备。
活动预备:音乐及相关图片制成的PPT
活动流程:情景创设——学唱歌曲——轮唱歌曲——玩耍结束
活动过程:
1 / 6
一、情景创设、激发爱好
1、上一次我们请小猫到我们班来做客,谁还记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猫?
(回忆故事,引入话题)
师:就要上学校了,拖拖拉拉的习惯可不好,早睡早起才会身体好,才会更有精神学习。
2、它今日上学又迟到了,是不是病又犯了?(出示第1张幻灯)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忧虑他快快起床吗?——生活中很多人都宠爱用闹钟来叫自己起床。
3、总结:你们想了那么多方法,有……,……都很好。我的方法是和XX的方法一样的,也是用小闹钟。(出示第2张幻灯)这可是一个很特殊的小闹钟,它还会唱“起床歌”呢!它用好听的歌声来叫小猫弟弟起床。想不想听一听?
二、观赏歌曲、学唱歌曲
1、完整观赏1遍录音。(初步感知歌词)
提问:你们听清楚小闹钟是怎样唱歌的?
2、再次倾听1遍录音。(生疏歌词,解决第一遍中没听清楚的乐句)
3、老师学小闹钟唱歌(老师演唱,激发幼儿学唱爱好)
2 / 6
4、集体学小闹钟唱歌(幼儿跟唱练习唱)
师:学会小闹钟的起床歌,我们就可以一起唱给小猫听,催它快点起床上学去了。
5、大闹钟唱歌(变换形式跟唱,为幼儿练习创设情景、供应机会,同时指导幼儿边随音乐节奏走边唱歌曲,为后面轮唱玩耍做铺垫)
三、轮唱歌曲
1、大闹钟的歌声真好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猫现在起床了吗?(出示第3张幻灯)还是没起床,真是个磨磨蹭蹭,不知道早睡早起的小猫,看来我们需要用两个闹钟来催催它了。
2、两个闹钟可以怎样唱歌呢?(让幼儿争辩,给幼儿探究的空间)
3、老师与个别幼儿示范。(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发觉轮唱的真正含义)
师:就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催它快一点是吗?这个方法好。谁先和我试试看?
提问:我们是怎样唱的?有什么隐秘吗?
师:第一个闹钟先唱,其次个闹钟晚一点在唱。在第一个闹钟唱完一句“快快起床”的时候其次个闹钟再从开头唱。
4、幼儿尝试轮唱。重点指导:两个闹钟不要变成一个闹钟。
3 / 6
5、两个小闹钟一个接一个地响,就像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催着小猫弟弟。它最终起床了,预备上学去了。
四、玩耍结束
1、我们小伴侣也马上就要上学校了,可不能像小猫一样,养成拖拖拉拉、不早睡早起的坏习惯,不然上学可能就会迟到了。你们有这样的坏习惯吗?(没有)
2、起床玩耍——尝试用轮唱的方法叫本班幼儿起床。
——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玩个玩耍,看看你们是不是一听见小闹钟唱完起床歌就起床了?谁来试试看?——我们应该怎样叫他起床?(替换歌词)——反复玩耍结束。(本环节主要意在把音乐作品同生活联系起来,使小伴侣阅历迁移。从而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为适应学校生活做预备。)
《快快起床》活动反思:
同一份教案,同一个老师,不同的孩子,实践出来的活动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针对本次活动,和前一次相比,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阅历,所以导致了该活动对于这一部分的孩子来说挑战点不够,幼儿比较轻松的完成了老师的预设。这是本次活动中最大的问题。分析问题消灭的缘由以及回顾整个活动过程,现做如下反思:
一、亮点:
1、环节紧凑,思路清楚,老师提问目的明确。
4 / 6
2、活动设计能够考虑情景性、趣味性。
3、结合主题背景及幼儿年龄特点,活动有价值、有挑战。
二、不足:
1、师幼互动中老师的回应策略有待加强。
(1)老师对幼儿阅历把握不足,随机指导力量不强,当幼儿轻松的完成预设后,没有当场做出有效的调整。
(2)老师语言引导未能多留一点空间给孩子探究。
(3)老师的回应语言需要进一步生动、亲切、精练、主动、规范。
2、活动中老师缺乏对音乐本身的处理及指导
具体体现在老师考虑到以变换不同形式吸引幼儿学唱的爱好,而没有考虑到对音乐本身快慢、强弱的处理同样也会引发幼儿学唱爱好,同时也会提升幼儿对唱曲的表现力量。
三、调整:
1、若幼儿无二声部轮唱阅历,本次活动环节设计不需调整。若幼儿二声部轮唱阅历丰富,需要提升活动挑战点,可以幼儿自主探究三声部或多声部轮唱。
2、在变换形式的练习学唱过程中,解决对音乐由弱渐强的处理及指导。
5 / 6
3、不断学习调整师幼互动中老师的回应策略,争取做到生动、亲切、精练、主动、规范。
附歌曲:
1 2     3 1    /   1 2   3 1      /   3 4    5   /  3 4    5 /
快快起床, 快快起床, 小弟弟,小弟弟,
5 6   5 4 / 3   1  /  5 6  5 4  /  3   1  /  2 7   1  钟儿已经敲响,钟儿已经敲响,叮叮当,叮叮当。
6 / 6
/   2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