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3.2身体的防卫教学设计

3.3.2身体的防卫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身体的防卫 (第2课时)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三章 第3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 2.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 二、教学重点

人工免疫和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教学难点 人体的免疫功能。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

介绍: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患者的死亡率很高

资料:宋朝时有人把病人的痘痂(伤口痊愈后脱落的块状物)经过减毒后,吹进小孩的鼻孔,使小孩获得对天花的抵抗力。

思考:1.小孩获得对天花的抵抗力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病人的痘痂属于抗原还是抗体? 3.痘痂吹进小孩的鼻孔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资料:

19世纪,炭疽病的传播严重危害了欧洲的畜牧业,牛羊等牲畜成群死亡。

巴斯德从病畜血中分离出致病菌,并用高温处理,使其毒性降低。然后,给25只健康羊注射毒性降低后的病菌,另25只健康羊不注射,作为对照。

几周后,给这50只羊分别注射了足以致病的强毒炭疽杆菌。几天后,注射过毒性降低病菌的25只羊都很健康,而另外25只羊都感染了炭疽杆菌。

你能用免疫学的原理来解释巴斯德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吗? 思考:

1.你手臂上有接种时留下的小疤痕吗?你知道目的是为了什么? 预防接种,以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2.如果外出活动,有人被毒蛇咬伤,这时候用抗原好还是注射含抗蛇毒抗体的血清好? 立即注射含抗蛇毒抗体的血清,因为这样快速。 (一)人工免疫

定义:人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 分类:

人工自动免疫:接种抗原,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1

人工被动免疫:注入特异性抗体或淋巴因子 特点:

人工自动免疫:获得免疫作用速度慢,维持时间久; 人工被动免疫:获得免疫作用速度快,维持时间短. (二)计划免疫

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 来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

讨论:

列举你曾经接种过的疫苗,然后接种疫苗的目的是预防哪种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参见80页我国现行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还有如:乙脑疫苗: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脑菌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三)人体的免疫功能:

(1)抗传染免疫功能(防御感染) :皮肤的屏障作用等 (2) 免疫监视的功能:识别清除异常细胞 (3)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 消除衰老死亡细胞 当免疫功能失调时: 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

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学生读图:过敏反应的机理 介绍艾滋病,读图:

讨论:1.感染了HIV后,是否就是艾滋病患者?

2.对于艾滋病患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请你谈谈预防艾滋病的措施有哪些。

2

谈收获。

火眼金睛辨真伪:(请把不对的地方找出来,并改正)

人体的抗传染免疫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前者指由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它能产生抗原,抗原是指一类蛋白质,能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菌产生的毒素,细胞免疫是指针对细胞外体液中的病原菌进行免疫,它由T—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无记忆功能.

小试牛刀

1. 把乙肝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这种措施和这种免疫分别是( B )

A、控制传染源,人工免疫 B、保护易感人群,人工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非特异性免疫 D、保护易感人群,细胞免疫 2.人体的免疫功能是 ( C ) A、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B.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C.抗感染免疫、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D.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

3.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哪一类传染病 ( B )

A.乙型肝炎 C、小儿麻痹症

B.结核病 D.破伤风

4.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的原因是 ( C ) A、直接杀死天花病毒 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

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天花的抗体 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3

5. 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损伤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是下列人体的哪一项免疫功能发挥作用 ( B )

A.防御感染 B. 保持自我稳定 C. 实施免疫监视 D.以上三项都是 6.下图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在第二次感染时,虽时隔一年,但抗体不像上一次那样感染后要过一段时间才产生,而是迅速产生足量的抗体,其原因是B淋巴细胞对接触过的抗原具有免疫记忆

能力。利用这一原理,人们可以通过预防接种的方法来预防该传染病,接种的疫苗属于 抗原(“抗原”或“抗体”)物质。这种预种传染病的方法属于人工主动性免疫。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正常则人体机能正常发挥,若人体的免疫功能太强,便会引起过敏反应,说明人体的功能也需要和谐。由此可以对学生进行班级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等的情感教育。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