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光学部分)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 有一平面透射光栅,每毫米有500条刻痕,刻痕间距是刻痕宽度的两倍。若用600nm的平行光垂直照射该光栅,问第几级亮条纹缺级?能观察到几条亮条纹? ( C )
A. 第1级,7条
B. 第2级,6条
C. 第3级,5条
D. 第2级,3条
2. 下列情形中,在计算两束反射光线的光程差时,不需要计算因半波损失而产生的额外光程的是:( D )
空气 MgF2 n=1.38 空气 玻璃 n=1.5
A
C
油膜n=1.4 水
B
空气 MgF2 n=1.38 玻璃 n=1.5
油膜n=1.4 空气 水
D
3. 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C )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4. 如图,S1、S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点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路径S1P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1、折射率为n1的介质板,路径S2P垂直穿过厚度为t2、折射率为n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B )
(A) (r2n2t2)(r1n1t1)
(B) [r2(n21)t2][r1(n11)t1] (C) (r2n2t2)(r1n1t1)
S1 S2 t1 n1 r1 r2 t2 P n2 (D) n2t2n1t1
5、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并且n1<n2>n3,1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1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 C )
(A) 2n2e/(n11) (B) 4n1e/(n21) (C) 4n2e/(n11)(D) 4n2e/(n11)
n 1 e n2 n3 6、在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中从A沿某路径传播到B,若A、B两点相位差为3,则此路径AB的光程为( A )
(A) 1.5
(B) 1.5 n
(C) 1.5n
(D) 3
7、一束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且此两偏振片的透振方向成45°角,则穿过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I为( B )
(A) I0/42
(B)I0/4
(C)I0/2
(D)2I0/2
8、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为d、缝宽为a、总缝数为N的光栅上。取k=0,±1,±2....,则决定出现主极大的衍射角的公式可写成( D )
(A) N a sin= k
(B) a sin=k
(C) N d sin=k
(D) d sin=k
9、把一平凸透镜放在平玻璃上,构成牛顿环装置。当平凸透镜慢慢地向上平移时,由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 B )
(A) 向中心收缩,条纹间隔变小
(B) 向中心收缩,环心呈明暗交替变化
(C) 向外扩张,环心呈明暗交替变化 (D) 向外扩张,条纹间隔变大 10、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透明薄片,放入后,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 A )
(A) 2 ( n-1 ) d
(B) 2nd
(C) 2 ( n-1 ) d+ / 2
(D) ( n-1 ) d
11、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则薄膜的厚度是( D )
(A) / 2 (B) / (2n) (C) / n (D)
2(n1)
12、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S,则S的前方某点P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点的( D )
(A) 振动振幅之和
(B) 光强之和 (D) 振动的相干叠加
(C) 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
1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拉大光屏与双缝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条纹间距将( C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不能确定
14、光波的衍射没有声波显著是由于( D ) (A) 光是电磁波 (C) 光有颜色 二、填空题
1. 两列光波的相干条件,可表述为:频率相同; 存在相互平行的振动分量 或 振动方向相同; 具有固定的相位差.
2. 获得相干光波的方法有分波前法; 分振幅法; 分振动面法 .
3. 在杨氏干涉实验中,若双缝的距离为a,双缝到屏的距离为D,则相邻亮条纹中心或相邻暗条纹中心的距离为
(B) 光速比声速大
(D) 光的波长比声波小得多
D a4. 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双缝上。观察屏上P点到两缝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 双缝的
则 P点处二相干光线的光程差为宽度为d。设双缝和屏之间充满折射率为n的媒质,_ _ _ r1 p S1 d r 2n(r2 –r1 )__。
S2 n 5. 用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在一块多缝光栅上,其光栅常数d =3 m,缝宽a=1 m,则在单缝衍射的明条纹有___5_____条谱线(主极大)。
6、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n的劈形膜形成等厚干涉条纹,若测得相邻明条纹的间距为l,则劈尖角=___
___________。 2nl7、某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个每毫米有800 条刻线的光栅上,如果第一级谱线的衍射角
为30°,则入射光的波长应为____625 nm ______。
8、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投射于缝宽为a,总缝数为N,光栅常数为d的光栅上,光栅方程(表示出现主极大的衍射角 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 d sin =k ( k =0,±1,±2,……)______。
9、波长为50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常数为1.0×104 cm的平面衍射光栅上,第一级衍射主极大所对应的衍射角 =____30°____。
10、波长为=55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2×104 cm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光谱线的最高级次为第______3______级。
11、当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在交界面处的反射光与入射光有相位相反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半波损失 。
12、由马吕斯定律,当一束自然光通过两片偏振化方向成30o的偏振片后,其出射光与入射光的光强之比为 3I0/8 。
13、用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置于空气中厚度为e、折射率为1.5的透明薄膜,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为 3e + 。
14、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相干光源S1和S2相距d = 0.20mm,S1、S2到屏幕E的垂直距离为D = 1.0m。若第二级明纹距中心点O的距离为6.0mm,则单色光的波长为 600nm; ;相邻两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3mm 。
三、判断题(正确的表述在括号中打“√”,错误的表述在括号中打“×”)
1、光栅衍射条纹是单缝衍射和缝间干涉的共同结果。 2、光是横波,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3、等厚干涉图样一定是明暗相间的直条纹。
( √ )
-
( √ )
( × )
5、等倾干涉图样一定是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 √ ) 6、干涉和衍射产生的是完全一样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 × )
7、若以白光垂直照射单缝,则光屏处为波长最短的紫色光条纹。 ( × ) 8、光的衍射可以分为夫琅和费衍射和菲涅耳衍射两种。
( √ )
9、在杨氏实验中,若用两个完全的光源代替狭缝S1和S2,接收屏上仍然能出现干涉条纹。
( × )
10、在杨氏实验中,为了提涉条纹的清晰度,因而在装置中不用小孔而用缝。
( √ )
11、在杨氏实验中,若双缝的距离为d,从双缝S1和S2的两列光,到达光屏上的任一点P的光程差2dx D ( × )
12、在杨氏实验中,若双缝的距离为d,若要让光屏上的P点处于亮条纹中心,x必须满足xDk,k0,1,2,…… d ( √ )
13、在杨氏实验中,相邻亮条纹中心或相邻两暗条纹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