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专用】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知识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教育专用】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知识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来源:九壹网
教育学习+K12

第一单元复习课

学习目标:

1、 知道第一单元知识网络。

2、 能概括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能说出近代以来列强同我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其主要内容和影响。

诊断补偿

【第一单元知识网络】

教育学习+K12

达标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上面的浮雕再现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辉历程。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组浮雕,它反映的主题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 D.抗日战争

2.右图再现了某条约的签字场景,该条约中破坏中国关税的条款是( ) A.赔款2100万两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岛 D.英商进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为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同时也为了抢救圆明园十二兽首遗产,圆明园十二兽首纪念币首 次铸币(右图)。圆明园十二兽首青铜尊在下列那次侵华战争中被掠走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 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4.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 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 攻战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 事件是( )

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 卫战役

6.“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 同一条约的是(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岛给英国

7. 通过图文结合的学习,请你判断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 ①都规定了割地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割占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

教育学习+K12

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恩格斯说,不费一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

B.

C.

国 D.

10.“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列强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二、读图与简答

11.请你观察右图中的人物,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图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是谁吗?

(2)他们各自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2.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 请回答: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一、二分别是哪次战争的形势图?

(2)根据图片,你能写出战争中侵略者的大致侵略路线或战争地点吗?

(3)图一、二反应的两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结合地图分析通商口岸位置的变化情况以及从中得到的认识。

三、材料分析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

教育学习+K12

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

《美国东亚外交史》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 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3)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4)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5)12月4日是该“夏宫”罹难纪念日,假如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作为火烧该宫的见证人,你怎样用简练醒目的文字,富于感情的语言向世人报道这段历史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义和团民谣:“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二: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误国殃民”?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2)材料一中法、英、俄“心胆寒”“势萧然”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材料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不足有哪些?

(3)八国联军中的八国指哪些国家?它们何时开始侵略中国?

教育学习+K12

(4)材料二反映了义和团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看,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5)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总结反思

教育学习+K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