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老师们,我们可能都觉得自己整日忙忙碌碌,工作、生活压力也很大,任何事只要能够应付过去,就算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得过且过的偷懒行为,在这样一种心态下工作,何谈工作业绩和优秀? 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今天校长推荐的文章是潍坊广文中学赵桂霞校长的一片短文《优秀是一种习惯》,希望老师们能从中有所启发!
优秀是一种习惯
邓晓云是去年加盟我校的生物老师,在文华校区工作。常听学部主任、教研组老师夸她,甚至她任班主任的15班的家长们对她也是夸赞有加。一个刚刚入职的年轻老师,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赢得主管、同行和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到底是因为什么?
6月13日,笔者参加邓晓云老师的婚宴,算是领教了她的非凡。
大凡吃过婚宴的人都知道,婚宴菜品几乎都是流水程序菜,又因为婚宴人多,餐厅会购买一些半成品来加工,所以婚宴往往盘子碟子不少,而可口的饭菜并不多,甚至不少人吃不饱。邓晓云老师的婚宴和笔者参加的众
1
多婚宴不同,酒店是她经过几家酒店的试吃确定下来的,而且每次试吃,她都会带上几个同事听意见。为了能在理想的酒店里宴请,她更改了早就定下的婚宴时间,重写请柬,只为让大家吃好。基于同样的目的,婚宴菜品也是在试吃时一个一个确定下来的,因而她的婚宴上都是可口的饭菜,如同平日里在酒店点餐。笔者和同事们都吃得很饱,邓老师的婚宴也成了笔者永远的记忆。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邓晓云的工作中更是随处可见。
从任教初一生物开始,她就有这样的习惯:将笔记认真、思路清晰、内容翔实的优秀作业留照片,建立“优秀作业群”,在各班推广和表彰。渐渐地,学生们会学习了。在她看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们知道优秀的标准。而且,对学生来说,展示优秀成果比陈述标准条目更具引导价值。“优秀作业群”成了作业标杆,学生们学有目标,学业成绩不断提升。
从担任15班的班主任起,她就有这样的习惯: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发现一个阶段班级学生的共性问题,先用书信沟通,再通过班会解决。渐渐地,15班的课堂内外秩序越来越好。在她看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首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在给学生们书写的近3000字的《让生活习惯优秀起来》书信中,她历数了各种零食对健康的危害,要求青少年着重培养生活、文明礼貌、道德、学习、思维和劳动等六大方面的日常习惯。现在看来,这封信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越来越持久。
从担任老师以来,她就有这样的习惯:坚持实践体验,寓教于乐,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渐渐地,她班的活动越来越多,学生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在她看来,开展活动不但提升了学生们的素质,还增进了亲子间、师生间的感情,更有利于班级建设。例如,为期两天的班级“素质训练营”,是她牺牲休息时间与家委会策划并在初一学部率先实施的;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展植物主题研究性学习,也是她班在初一学部首个实施的。看到学生们在每次活动中的收获与成长,看到家长见证孩子成长时的感动,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如同她的婚宴,她的付出获得了所有学生、同事、家长的交口称赞。 是的,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这些习惯就会成为你的巨大财富,让你幸福一生。(潍坊市广文中学 赵桂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