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nesm132塑料部件的热循环试验方法.doc

nesm132塑料部件的热循环试验方法.doc

来源:九壹网


日 产 技 术 标 准 规 格

塑料部件的热循环试验方法 M 132 N E S Methods of Thermal Cycle Testing for Plastic Parts 1994 修订

目 录

1. 适用范围……………………………………………………1 2. 试验方法的种类……………………………………………2 3. 试验场所的状态……………………………………………3 4. 装置…………………………………………………………3 5. 试验品………………………………………………………4 6. 试验条件……………………………………………………4 7. 操作…………………………………………………………5 8. 评估项目……………………………………………………6 9. 显示…………………………………………………………6 10. 判断标准……………………………………………………6

参考 在本标准中,关于特别重要的页及项目,作为关键页、关键项目标识如下。本文中的页及项目,加☆标明。

关键页 关键项目 2 表1 4 表2

4 图1

1.适用范围 本标准是有关以汽车所用塑料部件为对象,旨在确定有无在市场上因高低温循环而产生相对初始形状、尺寸、外观等的异常的热循环试验方法(以下称试验方法)的规定。

备考 在本标准中,带{}表示的单位和数值是根据现有单位,在此一并记载,以供参考。

引用标准:JIS Z8703-1983 试验场所的标准状态。

2.试验方法的种类 试验方法的种类根据部件的安装部位及材质为表1所示3种。作为参考,一并记载了旧分类。

表 1 试验方法的种类 试验方法的种类 适用 目的地S (1) 适用部件 2个循环 4个循环 10个循环 (3)旧分类 车内(厢内)中1A类 位于门腰以上位置,安装在阳光影响(直射、传导、辐射、对1B类 流)强部位的部件。 安装在低4A类 车内,于门腰位置,受阳光影响小部4B类 位的部件。 湿度影响大的材质制成的车内部件中,安装5B类 在受阳光影响大部位的部件。 由纸、纤维等受6A类 湿度影响大的材质制成的车内部件中,安装6B类 在受阳光影响小部位的部件。 安装在车1A类 车外,体水平部位的1B类 部件 安装在车2A类 车外,D S D S D S D S D S D S D 前窗滴水槽 (6)后窗滴水槽 车顶滴水槽 门腰滴水槽 前柱滴水槽 固定柱滴水槽 缓冲器(聚氨脂制除外) 后外板蒸发器 (4)散热器润滑油 (5)轮罩 (6)车顶镶边、遮阳板、柱装饰(上) 内嵌面板部件、转向轴盖、承座、内嵌反射镜、转第1法 后行李箱内饰、向轮 门饰(腰部)、车身内顶倒棚衬垫 门饰(下)、踏板、第2法 隔板衬垫、柱装座位 饰(下)、车尾行安全带收回装置 A、B类 李箱衬垫 成形顶板 后行李箱内饰 充填物 (压合板制) (充填木屑) 车身内部被覆物 (H/B车等) 前部车身内部被覆物 车底板垫 行李箱垫 第1法 纤维等受(内饰) 5A类 由纸、 第3法 1类 A、B 第3法 2类 A、B 体垂直部位,高第2法 于门腰部位的2B类 部件。 (外饰) 安装在车3A类 车外,体垂直部位,低于门腰部位的3B类 部件。 第3法 2类 A、B 缓冲器 (聚氨脂制) 侧导向槽 (8)

试验方法的种类 适用 目的地(1) 适用部件 2个循环 4个循环 10个循环 (3)旧分类 第5法 1类 第2法 (外饰) 5类 车外,受到机械发动机罩散热 孔 室(发动机室)热气影响部位所有地区 发动机罩顶栅、 的部件 发动机罩第二挂6类 钩涂层、前灯装饰 第5法 2类 散热器护罩、副 油箱、散热器软1类 管皮带、 进气管、电扇、 安装在机械室交流发动机、第3法 2类 (发动机室)的所有地区 ASCD、发动机风(机械室) 部件 扇、燃料泵隔板 第4法 1类 第4法 2类 第4法 4类 3类 蓄电池、燃料 过滤器、清洗罐 注:(1)S:北美、中南美、澳大利亚、中东、非洲、东南亚的热带地区。D:国内、一般出

(2)根据汽车的形状等,有时适用部件不同。 (3)适用树脂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内外部件等、功能性部件、安装部件及软质聚氯乙烯部

件。

(4)受机械室热气影响的部件另行规定。

(5)受制动系统产生的热量影响的部件另行规定。 (6)非软质聚氯乙烯制成形部件可循环2周。

3.试验场所的状态

(1) 室温状态 JIS Z 8703(试验场所的标准状态)的标准温度状态(温度20±

5℃)与标准湿度状态20级(相对湿度65±20%)的状态。

(2) 标准状态 JIS Z 8703的标准温度状态2级(温度20±5℃)、标准湿度状态

2级(相对湿度65±20%)的状态。

4.装置

(1) 恒温槽

温度控制:±2℃以内

加热、冷却能力:将试品与夹具装入恒温槽的状态下,在30分钟内将槽内温度加热、冷却至设定温度。

(2) 恒温恒湿槽

温度控制:±2℃以内 湿度控制:±5%以内

加热、加湿能力:将试品与夹具装入恒温槽的状态下,在30分钟内将槽内温湿度加热、加湿至设定温湿度。

5.试验器 试验品原则上使用成品,只要对试验无特殊指定,便要将试验品在3.(2)标准状态下放置24小时后进行试验。

此外,关于具体内容与试料数,需由当事者间协商。

(7)

注 作为部件而完成的成形品,也包括二次加工的和复合而成的。

6.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表2所示。 试验 试验方法的种类 符号 1A类 1B类 第1法 4A类 4B类 5A类 5B类 1A类 第2法 1B类 2A类 2B类 第1法 6A类 6B类 3A类 3B类 第2法 5类 6类 1类 第3法 2类 Ⅵ 3类 Ⅴ Ⅳ 80℃(10)(7)

目的地 (8)(9)(1) 指定温度 90℃ 80℃ 80℃ 70℃ (10)(8)90℃ -40℃ Ⅰ Ⅱ 80℃(10)/4b→室温/0.5h→ /1.5h→室温/0.5h为1循环,2、4、10循环 80℃ (-30℃) -40℃ (9)/4b→室温/0.5h→ /1.5h→室温/0.5h为1循环,2、4、10循环 70℃ (-30℃) 90℃ -40℃ (8)(9)/4b→室温/0.5h→ /1.5h→室温/0.5h→70℃95%RH/3h→ Ⅲ 80℃ (-30℃) (9)-40℃ 室温/0.5h→ /1.5h→室温/0.5h为1循环,2、4、10循环 (-30℃) 90℃ 80℃ (8)80℃ 70℃ -40℃(8) (10) -40℃ (9)/4b→室温/0.5h→ /1.5h→室温/0.5h→70℃95%RH/3h→ 70℃ (-30℃) (9)-40℃ 室温/0.5h→ /1.5h→室温/0.5h为1循环,2、4、10循环 (-30℃) 130℃(11)80℃ 70℃ 70℃ 60℃ (13)(10)(-30℃) -40℃ 130℃90℃ (11)(9)/4b→室温/0.5h→ /1.5h→室温/0.5h→70℃95%RH/3h→ 90℃ (-30℃) (9)-40℃ 室温/0.5h→ /1.5h→室温/0.5h为1循环,2循环 (-30℃) 125℃ -40℃ 115℃ /4b→室温/0.5h→ /1.5h→室温/0.5h→70℃95%RH/3h→ 90℃ (-30℃) (9)-40℃ 室温/0.5h→ /1.5h→室温/0.5h为1循环,2循环 (-30℃) (12)(9) 125℃ 115℃ 90℃ (12)注:(8) A类90℃、B类80℃ (9) 限定于非寒冷地区(北美、欧洲)时,原则上为-30℃。

(10) A类80℃、B类70℃。但,在热循环试验条件中,仅缓冲器采用3A类90℃、3B

类80℃。

(11) 5类130℃、6类90℃

(12) 1类125℃、2类115类、3类90℃

(13) A类70℃、B类60℃。但,缓冲器使用A类80℃、B类70℃。

此外,无论何种恒温槽(1槽型、3槽型),槽内试验品及安装工具的温度最好

能在30分钟内达到设定温度。各条件模式如图1所示。

例:设定温度程序

模式1例(试验符号Ⅲ)

图 1

90℃/4h

70℃95%RH/3h

室温 -40℃/1.5h -40℃/1.5h 高温设置4b 室温 低温 室温 高温高湿 室温 低温 室温

放置3h

放置 放置 放置 放置 放置 放置 0.5h 1.5h 0.5h 0.5h 1.5h 0.5h

7.操作

(1) 安装试验品至正常使用状态(14),放入恒温槽或恒温恒湿槽,按规定的时间在

规定的试验温度下的高温侧进行试验。

(2) 加热规定时间后,在试验温度进行8个评估项目的评估。没有设备或设备不足

的情况下,从槽中取出后,在3分钟以内,进行8个评估项目的评估。

(3) (2)的评估结束后,在室温下将试验品放置30分钟以上。 (4) 放置后,进行8个评估项目的评估。

(5) 之后,依次放入调节至规定热循环条件的恒温槽或恒温恒湿槽,分别放置规定

的位置。

(6) 规定的热循环试验结束后,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以后,进行8个评估项目的评

估。

注(14)试验品安装在试验台架或安装器具状态,与安装在汽车上时的负荷条件一致。但,载重时的重量、尺寸,由当事者间进行协商。 例:仪表灯箱 11.8N(1.2kgf) 后包装架 49N(5kgf)

8.评估项目

根据表3的评估项目进行评估。

表 3

项 目 项 目 表面性质 软化·硬化 粘合 发涩 安装部位松动,正常操(15)作也会引起破损、故障等。 尺寸变化 变形 间隙 起伏 凹凸 形状尺寸

注(15)所谓正常操作是指:

(1) 用手轻轻敲击、按压、引拉、抓。 (2) 用脚轻磕打、轻踏、轻按。 (3) 身体倚靠、坐下。

9.表示

(1) 评估项目中,尺寸变化以外的项目,利用文章表述,要有内容和实物样本。 (2) 尺寸变化的表示单位为mm,取舍至小数点后1位。 (3) 提交试验中槽内温湿度测量数据。

10.判断标准 无表3评估项目所示异常。 具体按部位和部件由当事者间协商,并图示。

· 其它 外 观皱纹 裂纹、龟裂、破损 剥离 膨胀 浮起 讲 解 M 0132 1994

讲 解

1.修订的宗旨 本试验标准上次修订时间为1987年,,在部分试验适用分类中,与NES M 0131-1990《合成树脂部件的高温试验方法》条件重复,所以本年度对NES M 0131-1990中的第2法(安装在车厢外部件为对象)及第3法(安装在机械室的部件为对象)进行删除修订。

2.主要修订内容

(1) 适用范围

修订前试验目的并不十分明确,所以此次予以明确。

(2) 操作

以规定时间进行1循环高温加热后,在该温度以及室温条件下放置30分钟以上,根据此后的评估项目进行评估。

(3) 评估项目的设定

在旧试验标准中,操作判断标准中包括应评估内容,为了统一,均增加了新的项目,明确了应评估的项目。

(4) 补充热带地区

通过此次的修订,将中南美地区追加为热带地区。

其理由是认为根据各国的最高气温将这些地区列为热带地区较为适当。

(5) 增加聚氯乙烯部件的循环次数的理由

作为适用部件例,将前窗滴水槽、后窗滴水槽以及侧导向槽的前试验标准2循环增至10循环。

其理由是上述软质聚氯乙烯制部件的收缩在2循环后并未停止,需要进行10个循环。

制定:1973年3月14日 日产汽车株式会社 NES委员会 委员长:佐佐木 健一 修订:1994年6月23日 开发部会 部会长:大久保 宣夫

审议分科会:非金属材料分科会 分科会长 :滨中 隆夫 专门委员会:树脂部件专门委员会 专门委员会会长:栗林 正巳 干事 :重高 俊郎

修订制作者 :川濑 丰生

专门委员会委员:藤本 直也 户冢 昭人 矢代 英彦 石乡冈喜代春 涩川 聪哉 森田 犹也[日产车体(株)] 角田 仙一[日产车体(株)] 藤田 浩[爱知机械工业(株)] 阿久户淳一[日产柴油机工业(株)] 如对本标准有意见或疑问,请与设计管理部技术标准化中心联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