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延庆一模数学初三

2013延庆一模数学初三

来源:九壹网
一、( 共60 分,每小题 5分)

1. 若两条直线都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以上均有可能

2.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7部分时,它们的交线有 A.1条 B.2条

C.3条 D.1或2条

3.过点(1,0)且与直线 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

B.

C. D.

4. 设 、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 , ,则 B. 若 , ,则 C. 若 , ,则 D. 若 , ,则

5.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B1C的中点,则EF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 A. 2

B. 2 C. 12

D. 22

6. 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将△ADC折起,若∠DAB=60°,则二面角D—AC—B的大小为( ) A. 60°

B. 90°

C. 45°

D. 30°

7.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是A1C1的中点,则直线CE垂直于( ) A. AC C. A1D

B. BD D. A1D

8.如果一条 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①三角形的两边;②梯形的两边;③圆的两条直径;④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则能保证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是( ) A. ①③ B. ② C. ②④ D. ①②④

9.BC是Rt△ABC的斜边,AP⊥平面ABC,PD⊥BC于点D,则图有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8 C. 6

B. 7 D. 5

10.圆C:x2+y2+2x +4y-3=0上到直线 :x+y+1=0的距离为 的点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 求经过点 的直线,且使 , 到它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

A. B. C. ,或 D. ,或

12. 当点P在圆x2+y2=1上变动时,它与定点Q (3,0) 相连,线段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是( )

A. (x+3)2+y2=4 C. (2x-3)2+4y2=1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填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13. 经过圆 的圆心,并且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方程为___ __.

14. 以A(4,3,1),B(7,1,2),C(5,2,3)为顶点的三角形形状为 15. 已知实数 满足 ,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6. 半径为R的球放在墙角,同时与两墙面和地面相切,那么球心到墙角顶点的距离为__ 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 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过点 的直线 与 轴的正半轴、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 、 , 为坐标原点, 的面积等于6,求直线 的方程.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 垂直于⊙ 所在的平面, 是⊙ 的直径, 是⊙ 上一点,过点 作 ,垂足为 . 求证: 平面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为棱AD、AB的中点. (1)求证:EF ∥平面CB1D1;

(2)求证:平面CAA1C1⊥平面CB1D1.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圆C: ,直线L:

(1) 证明:无论 取什么实数,L与圆恒交于两点;

( 2) 求直线被圆C截得的弦 长最小时直线L的斜截式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

.

B. (x-3)2+y2=1 D. (2x+3)2+4y2=1

已知圆 与圆 (其中 ) 相外切,且直线 与圆 相切,求 的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动点M到点A(2,0)的距离是它到点B(8,0)的距离的一半,求: (1) 动点M的轨迹方程;

(2) 若N为线段AM的中点,试求点N的轨迹.

高一数学参

18. 证明:因为 平面 所以 又因为 是⊙ 的直径, 是⊙ 上一点, 所 以 所以 平面 而 平面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平面 19. 证明:(1)连结BD. 在正方体 中,对角线 .

又 E、F为棱AD、AB的中点, . .

又B1D1 平面 , 平面 , EF∥平面CB1D1.

(2) 在正方体 中,AA1⊥平面A1B1C1D1,而B1D1 平面A1B1C1D1, AA1⊥B1D1.

又 在正方形A1B1C1D1中,A1C1⊥B1D1, B1D1⊥平面CAA1C1.

又 B1D1 平面CB1D1,

平面CAA1C1⊥平面CB1D1.

21. 解:由已知, ,圆 的半径 ; ,圆 的半径 .

因为 圆 与圆 相外切,所以 .

整理,得 . 又因为 ,所以 . 因为直线 与圆 相切,所以 , 即 .

两边平方后, 整理得 ,所以 或 .

22. 解:(1)设动点M(x,y)为轨迹上任意一点,则点M的 轨迹就是 集合P={M||MA|=12|MB|}.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点M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x-22+y2=12x-82+y2. 平方后再整理,得x2+y2=16.

可以验证,这就是动点M的轨迹方程.

(2)设动点N的坐标为(x,y),M的坐标是(x1,y1). 由于A(2,0),且N为线段AM的中点, 所以x=2+x12,y=0+y12. 所以有x1=2x-2,y1=2y.① 由(1)知,M是圆x2+y2=16上的点, 所以M的坐标(x1,y1)满足x21+y21=16.②x 将①代入②整 理,得(x-1)2+y2=4.

所以N的轨迹是以(1,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