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药学2016年第l3卷第1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药物疗法 徐兆景(广州I市荔湾区中医医院药剂科广』、II 510140)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2015 年6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入选PCOS患者49例,均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常规治疗,对抗雄激素,观察组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或 以健脾补肾、活血化瘀中医方剂治疗。结果:两组均未见退出病例。观察组痊愈率40.8%、愈显率83.7%高于对照组的16.3%、 36.7%,无效率8.2%低于对照组的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LH/FSH、PSV、EDV、FI、VFI、卵 巢体积、卵泡个数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ALT升高,对症处理,继续治 疗。结论: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PCOS,相比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可增进疗效,有效改善抑制卵巢器质性病变,对于保留卵巢功能进 而保留生育功能具有积极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西医药物保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12—0046—02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女性丘脑一垂体一卵巢(H—P一0)轴 功能异常引起的卵巢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女性一生罹患该病的 几率高达15%~44%,育龄女性发病率约为10%~20%llI。PCOS患 者以月经紊乱、不孕、发胖、性征改变为主要症状表现,是女性不 孕的常见病因之一,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采用t检 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采用x 检验,以P<O.05表 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医症候疗效:两组均未见退出病例。观察组痊愈率、愈显 影响家庭和谐。用药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方法,适用 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于有生育要求、卵巢功能保留较好者。西医常用促排卵治疗、抗 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评价对LL[n(%)] 雄性激素等疗法,但药物不良反应较高,改善症状效果不理想。 中医药具有多靶点优势,诊治PCOS经验丰富。本次研究试评价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PCOS疗效与安全性。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4年1月一2015年6月收治的PCOS患者 注:与观察组相比, P<0.05。 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西医参照美国ESHRE/ 2.2卵巢彩超特征: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LH/FSH、PSV、 ASRM协会2003年制定标准,中医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 EDV、FI、VFI、卵巢体积、卵泡个数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 导原则》 1诊断;②年龄18-45岁;③无药物禁忌症;④近3个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O.05),见表2。 月未采用其他方法治疗;⑤未合并其他可影响研究疾病,如附件 炎、急性盆腔炎等;⑥知情用意。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②不符 合诊断标准;③采用其他药物治疗;④合并其他相似临床表现疾 病,如功能性肿瘤;⑤合并其他类型严重器质性、系统性疾病,如 高血压、心脏病;⑥认知精神障碍。退出标准:①依从性差;②采 用其他方法治疗;③脱离随访;④其他原因导致的失访。共纳入 对象98例,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25.4-+4.1)岁。平均病程 (6.9---5.0)年。症状表现:肥胖11例、多毛22例、痤疮35例、TSH 偏高56例、有生育要求44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 组、观察组各49例,两组年龄、病程、症状表现等临床资料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方法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LI-I/FSH、 日巢经阴道三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 拯) 1.2.1对照组:月经周期d5,或黄体酮撤退性出血d5,给予达英一 35(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次,d,1片/次,同一时间,口服,连用3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与观察组相比,nP<O.05。 周,停药8d,开始下一周期,连续3个月经周期。同时加强饮食 2.3不良反应: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1例A 管理、适当运动,补充维生素,对于胰岛素抵抗者,联合盐酸二甲 升高,对症处理,继续治疗。 双胍控制血糖,积极控制体重。 3讨论 1.2.2观察组:同时给予复方玄驹胶囊,2次,d,1~3粒/次,或遵医 PCOS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是一种 嘱。部分患者联合中医方剂治疗,以健脾补肾为本,活血化瘀治标。 多因、多表现疾病,与流产、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等生殖系统疾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月经干净后3 5d,采血检测LH、 病密切相关,有报道显示还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西医治疗 FSH。同时进行彩超检查,测量卵巢间质内最粗大动脉收缩期血 PCOS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雄性激素生成、作用,减轻症状,预防 流速度峰值(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峰值(EDV)、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P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ri)、卵 巢体积、双侧窦卵泡数目。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每隔2周来院, 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了解主诉,评价不良反应。 子宫内膜癌等生殖系统疾病,对要求生育者,配合促排卵治疗。 但需注意的是,单纯西药治疗,如采用类固醇抗雌激素制剂、促 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素促排卯治疗,采用抗雄性 激素、控制IR药物,对抗雄性激素作用于胰岛素抵抗,作用靶点 1.4疗效判定:中医症候疗效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均较少,前文提到PCOS是一种多因性疾病,H—P—O作用机制 中有关PCOS诊断疗效评价标准评价 。 复杂,采用单一药物治疗可能无法根治,即“头痛医头、脚痛医 1.5统计学方法:以WPS xls数据表录人数据,转SPSS18.0软件 脚”,复发率高。 北方药学2016年第13卷第12期 47 早期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的临床应用 杨 巍(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如皋2265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50例创伤性休克患 者临床资料,按是否积极早期液体复苏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性液体复苏,实验组予以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实验组26例,对照 组24例。结果:实验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抢救中的作用重大,可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休克创伤性休克低血容量液体复苏 中图分类号:R605.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12—0047—01 创伤性休克是指由创伤造成的失血量过多,血容量相对不 表1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足引起的机体代谢失调的综合征_】I,随着交通工具及机械的发 展,各种交通事故、机器损伤及坠落伤等创伤逐年增多,创伤性 休克逐年增加,因病死率很高,如何治疗,已成为医学焦点,目前 有两种主张,大部分学者支持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而且在越短的 时间内完成效果越好,称为积极液体复苏方法,然而目前部分学 者认为此方法虽可恢复休克患者的循环功能,但可能加重恶化 病情,提倡性液体复苏日。本研究对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 组别 心率 平均动脉压 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现报道如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如皋市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5年l2月 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共收集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 3讨论 24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0.5 ̄15.7)岁。按是否积极早期 创伤性休克是急诊的一种常见病,对于创伤性休克,采用早 液体复苏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性液体复苏,实验组予以早 期积极液体复苏法可改善血流灌注,保护脏器功能,保证组织供 期液体复苏治疗,实验组26例,对照组24例。实验组男性14 血供氧,提升抢救效率[31。在治疗休克过程中,临床还需对病情 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0.3_+15.9)岁,对照组男性12例,女 迅速准确地判断,早期有效地处理,掌握好晶体液及胶体液的应 性12例,平均年龄(41.4 ̄14.1)岁。 用及时机,在积极扩容的同时需配合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近期 1.2抢救措施: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给予常规的抢救措施,对照组 研究发现,自体肢体抬高试验可增加回心血量,改善休克[51。本 在常规抢救措施的基础上性液体输入,对照组则予以早期、 研究结果证实,早期液体复苏更适用于创伤性休克,不仅提高了 足量、快速补液,使平均动脉压早期达到90mmHg,性液体 抢救成功率,挽救生命,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 复苏,当患者收缩压达到65mmHg时,采取控制减少液体输注。 担。 监测创份胜休克患者复苏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 参考文献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 [1]程晨.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与监护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 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 2008,5:50—52. 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 [2]R0传辉.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 临床分析l J1.当代 有统计学意义。 医学,2012,1:11—12. 2结果 [3]蔡建强,陈凛.出血性休克的液体治疗IJ1.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1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2010,6:463—465. 义( 0.05),两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 】蔡建强,陈凛.失血性休克液体治疗推荐方案lJJ.中国实用外科 0.05)(如表1)。 杂志,2011,7:628. 2.2实验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 [5]程越,思永玉.低血容量性休克容量复苏的研究进展[J]_中国老 后两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年学杂志,2016,11:2817-2819. 中医对PCOS的病因病机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但普遍认为 治疗,可增进疗效,有效改善抑制卵巢器质性病变,对于保留卵 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肾虚血瘀是主要病机,故治疗以健脾补肾为 巢功能进而保留生育功能具有积极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本,活血化瘀治标。有助于增强患者体质,改善代谢状态。 参考文献 本次研究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中医症候效果更 [1]丰有吉.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6. 理想,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治疗信心,肥胖、多毛等症 【2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 状的改善,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增进疗效、预防复发具有重要 断和治疗专家共/X[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6):553. 意义。从彩超评估结果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卵巢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第2版,北京: 血流动力学、形态学,使卵巢尽快恢复正常状态,从而恢复卵巢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85—388. 功能,调节H—P一0,控制症状 。卵巢器质性病变的减轻,也有助 [4]杨梦云,邱慧玲.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学及治疗研究进展l J1.中 于保留卵巢功能,进而改善生育功能,增加妊娠机会,这对不孕 华全科医学,2014,12(10):1651—1654. 要求生育患者非常重要。 [5]张文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PCOS,相比单纯采用西药 应用价值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62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