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官营中心完全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走进一代“童话大师”安徒生
三年级 李 振 2016.3.18
读物分析:
《安徒生童话》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丹麦著名童话。是一本图文并茂,语音诙谐有趣,通俗易懂,如诗一般的童话杰作。文章通过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情节:命运悲惨的卖火柴小女孩,秉性善良的小美人鱼,让人嬉笑的愚蠢的皇帝,遭遇离奇的女儿„„通过这些故事的教育,使学生热爱生活,让他们沉浸在童话世界中,让他们回味童年的美丽时光,懂得追求真、善、美,成为诚实向上的人。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已有读书的一般经验,听讲、识字、朗读的能力基本形成。学生的自我阅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不再停留在书本的色彩感、人物的卡通感,而能比较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读本,通过平时课外阅读指导,在阅读习惯方面,已经有了自觉、喜好阅读的良好习惯;而在方法的掌握上,由于年龄特征所限,仍需要老师加强指导。 设计理念:
小学生到了中年级,随着识字的增多,不仅具备了阅读课外书的条件,同时也产生了阅读课外书的愿望。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通过画、说、读、写、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让学生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渗透读书方法,能够完成读书卡,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安徒生及其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的快乐,让学生喜爱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阅读童话兴趣,并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故事《皇帝的新装》、课件 、《安徒生童话》书 、 读书卡 教学过程:
一、看故事激趣导入,揭示主题。(4分钟)
1、看故事《皇帝的新装》。
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爱看书了,老师也爱看书,但我就最喜欢看童话故事,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多媒体出示故事《皇帝的新装》,学生看故事。)
2、揭示主题
这个故事多有趣啊!大家有所不知,这个故事就是童话大师——安徒生写的。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近安徒生,走进安徒生童话世界。(板书:走近安徒生,走进安徒生童话世界)
二、走近安徒生(6分钟)
1、学生汇报课外对安徒生的资料的搜集情况。
同学们平常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都有搜集资料的习惯,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安徒生的资料,搜集好了吗?(估计学生搜集好了)下面请同学们把你们搜集到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
(①请1、2个学生介绍安徒生。②请3个学生用画展示自己最喜欢看的故事。)
2、过渡:大家真会搜集资料!其实安徒生一生倾注在他的作品中,为孩子们谱写了很多童话故事,为全世界的孩子们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相信大家现在已经等不及了,我们就赶紧走进安徒生童话世界吧。请打开故事书里的《丑小鸭》一文。
三、走进安徒生童话世界(25分钟) 师生共读故事《丑小鸭》,指导读书方法。 1、明确课外阅读的读书方法。(5分钟)
同学们,记得我们第三单元讲的内容也是有关童话故事的,大家知道用什么方法阅读童话吗,谁来告诉老师?(请学生说,老师边课件出示板书)
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内容 认真读,边读边想 读书方法 划出好词语、好句子 在深刻的内容旁作批注 做好积累,写下收获
2、师生共读故事《丑小鸭》,完成读书卡。(10分钟)
共同读,小组讨论,组员完成各自读书卡,小组长完成小组读书卡。 3、学生交流共读情况。(10分钟) ①学生展示读书卡。
看到大家这么认真读书,积累肯定不少了,有请小组长展示展示你们组的读书卡。
②演一演:学生小组表演精彩片段。
看到大家读得那么起劲,有个别组觉得只是读还不够,还想表演一下了,那哪个来表演一下?(表扬奖励精彩的表演)
四、总结延伸(5分钟)
1、小结:同学们,其实每本书里面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能跟大家一起走近安徒生,走进安徒生童话世界,老师感到很高兴。那请大家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2、延伸:同学们,让我们拿起书,运用掌握的读书方法,以书为伴,希望我们同学都能走进更多的童话世界,成为我们班的阅读之星。
附:板书设计
走进一代“童话大师”安徒生
——《安徒生童话》课外阅读指导课
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内容
认真读,边读边想 读书方法 划出好词语、好句子
在深刻的内容旁作批注 做好积累,写下收获
《走进一代“童话大师”安徒生》阅读指导课课后小结
本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1、从本学期文学家教学单元拓展开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了解安徒生的文章和平生故事,感受安徒生笔下的精彩。2、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阅读收获的舞台,用“快乐课外阅读活动”这个形式,让学生自由提问、解答、品评、感悟。3、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查照自己所需的资料。
本节课结束,我想了很多,也反思了许多。
在安排本节课之前,我细读了张主任发给学校的材料,设计思路是准确的,但也许是没有放开去理解,所以整堂课本身也存在局限性。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指导,但没有真正放开让孩子们去读。失去了阅读课的真正意义。在激发读书兴趣方面,虽然达到了一定效果,但我还可以这样设计:当讲完《皇帝的新装》后,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读过的《安徒生童话》的其他作品,并谈自己的收获。这样,让其他孩子产生羡慕,从实践中激发其他孩子去读这些童话的渴望之情。在推荐其他书目环节中,可通过课件或实物投影和简单介绍相结合。
这堂课,新颖有趣,别开生面,熔知识性,活动性为一炉,有效提高了学生信息检索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本课通过一系列性地提高:1、课前布置学生从各个途径(图书馆、书店、„„)搜集资料,课上交流、整合、汇报。2、询问了资料获取的途径和具体操作方法。3、介绍收集资料的途径:图书馆、书店购买、家里的藏书、图书的检索方法:(1)题名检索(书名)(2)作者检索(作者的姓名)(3)分类检索(图书在馆内的分类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必须了解图书的分类方法。例:中国小说I24,散文I26,诗歌I22,儿童文学I28等)(4)主题检索(每本书的内容主题,小学用的比较少)。6、介绍网上查找资料的方法。7、课的尾声将活动延伸,引导学生再用相关方法搜集信息,研究资料,解决新问题。制作的课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的收获。
不足之处,图书馆的分类能让学生在馆内操作以下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