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表- 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来源:九壹网
表—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理化性质 中文名:二氯甲烷 英文名:Dichloromethane 分子式:CH2Cl2 外观与性状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接触限值 毒性及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毒性 -96.7 39。8 分子量:84.94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相对密度(水=1) 1。33 饱和蒸气压(kPa) 相对密度(空气=1) 30。55/10℃ 200 300 / 2.93 危险货物编号:61552 UN编号:1593 CAS号:75-09—2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 最高容许浓度(mg/m3)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LD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 LC50:88000mg/m3,1/2小时(大鼠吸入) 二氯甲烷是麻醉剂,可引起呼吸和循环中枢麻痹,可引起肺水肿。急性中毒:病人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重者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水肿,出现神志昏迷等麻醉症状.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消失、动作迟钝、嗜眠等。可致皮肤损害,出现皮肤脱脂、干燥、脱屑和皲裂。 燃烧性 燃烧爆炸危险性 急救措施 泄漏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闪点(℃) 引燃温度(℃) 危险特性 建规火险分级 禁忌物 灭火方法 可燃 / 615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19 12 爆炸上限(v%) 爆炸下限(v%)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能放出剧毒的光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碱金属、铝. 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曝晒.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②运输注意事项: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