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宁波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宁波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来源:九壹网
2014年第15期 经济研究导刊 O.I5.20l4 总第233期 EC0N0MIC RESEARCH GUIDE Serial No.233 宁波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张陶然 (宁波大红鹰学院社科部,浙江宁波315175) 摘要:许多研究都表明,科研工作出成果的最佳时期是30~4O岁,在中国科技人力资源中,40岁以下的科技人 才占65.7%左右,所以探索并做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引进,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健康成长,是不断提升城 市科技水平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任务。本调查是以宁波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为样本开展调查与研究,掌握这部分 人员的成长成才的基本情况等,了解他们的利益及心理诉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宁波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选拔、使 用、引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宁波市;青年科技人才;调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5-0052—02 一、宁波市历届青年科技获奖者的近况和特点 (二)特点 1.青年科技奖获得背肩负本行业领军职责,为 波市经 (一)近况 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基奉都是本单位各 1.基本情况。宁波市青年科技奖从1995—201 1年共十 行业的领军人物,在本职工作上起着主力军的作用。 届,奖项获得者共60位,获奖者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为37.2 2.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一作意向稳定,有利于和 社会的 岁,男性占86.7%,女性占13.3%;其中博士后占2.6%,博士 构建。被调查者对目前的 作认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f 39.5%,硕士占36.8%,本科及以下占21.1%;其中98%具 的占70%。除一位调查者在考虑上作调动问题,其他调查 有高级职称. .均未考虑r作调动问题,总体队伍稳定。 宁波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46.6%在机关、事业单位 3.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自我提升需求强烈,有利于推动。。 作,26.7%在高校 [作,26.7%在企业工作,主要集中在教育、 波市青年人才的成长。宁波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r 持学尢I卜 卫生、制造和第 产业。 境、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继续深造和自我提升的需求 常 2.个人的工作情况。根据调查显示,宁波市青年科技奖获 强烈,在问卷的建议巾70%的调查者提 了希望能提供 多 得者的 作状况良好,100%的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能经常参 的外 学习、深造、学术交流的机会 卜j单位的科研1:作,80%的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的个人意见或 建议比较或非常获得单位的重视,73.33%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二、宁波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的专业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70%的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对自 (一)青年科技人才分 不合呼 己的丁作环境感到满意。 据调查和资料反映,宁波市青年科技人才人部分集中丁 根据调查显示,有83.33%的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认为_I 机关、事业单位【_I作。这样的不合理分布造成青年科十£人才 作乐力比较大或者很大。其中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强度过大、 在科研所、高校、机关事业单位过于集中;同时企业缺少青年 作责任过重为压力来源的前一位凶素。其中宁波市青年科 科技人才,最终形成青年科技人才不能人尽 才。 技奖获得者近年来科技成果显著,获得者获专利数为人均5.4 (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经费投入 足,科研项}_{申 件。其中53.33%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有出国留学或做访问学 请 难 者或 进修等海外经历。 根据调查统计,科技人才住科研 作[}1,碰到的最卡 3.生活及其他状况。调查显示,宁波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的困难是科研经费不足,这 -一定程度 影响青 科技人 的收入水平在单位处于上游的占30%,属于中I:游水平的占 的科研积极性的发挥,希望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 43.33%,处于中游水平的占20%。并对目前科技:I:作者在社 青年基金项目,能更多地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科研机会 会上的地位感到比较和非常满意的占46.67%,另外宁波市 (■)继续教育l:作相对落后.学术交流缺乏 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对对于科技上作者的相关比 根据调查统计,单位有对员j 进修培圳制度的r 40%, 较了解的占36.67%,其中科技经费的主要来源是资 在最近的一年中,参加过社会} 各类培训的占0%,M时70% 金的占93.33% 的科技人 ‘建议希 能给青年科技l 作者更多的培圳、学术 收稿日期:2014—03—08 基金项目:2012年度宁渡市科协重点软科学研究课题“宁波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201001) 作者简介:张陶然(1979一),女,浙江宁波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 交流的机会。 监督,另要坚持用人责任追究,从而逐步形成公开公正、平等 (四)现有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和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不健全 竞争、择优录用的科学选拔机制。 4.建立不拘一格的科学的选拔人才方法。(1)专业能力选 拔法。我们在对科技人才进行专业能力考核时,强调的是专 业能力,在选拔人才时注重的是对专业能力的考核,可从以 下几个条件进行选拔:在专业领域上有一定的造诣、发表过 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著作、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获得一定级 别以上的成果奖项等。(2)综合素质选拔法。选拔青年科技人 才,我们要注重专业素质,更要注重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综 合素质选拔法,指通过咨询该领域专家的建议,建立有特色 的科技人才测评专家系统。该专家系统可对多领域的科技人 才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而客观地量化测评,尽可能地体现测评 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3)产学研结合法。高校的科技1 作 者往往过多地专注于课题研究类的理论研究;科研机构的研 究主要停留在方案设计;而企业却缺乏高科技人才的最新科 技来创新技术。 ( )使用 根据调查统计,66.67%fl ̄J科技人才认为影响本市高科技 发展的制约因素是科研激励机制不健全;44.5%的科技人才 认为在宁波市高科技人才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不足的主要 原因是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和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不健全。 ( )日前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制度不健全,应创新培 养机制 根据调查显示,调查者建议应健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制 度体系,包括引进和选拔、培养和使用、目标和考核评价与退 、配套条件等。 三、加快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引进的 对策与建议 (一)培养 1.营造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大 创新力度,m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具体措施,完善各 项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有利于引进、激励、评价青年科技人才 的具体,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科研平台和机会。 2.建 并落实青年科技人/jJ培养制度和人才激励。我 们应制定具体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发挥青年科技 人员的 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完善与科技上作者业绩 相结合的分配激励制度,建立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实际贡献相 匹配的_L资制度、奖励制度等。 3.重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将科技 一作者继续教育1:作优先纳入宁波市服务型教育体系,建立 专项资金,形成南、单位共同出资的继续教育格局。增加 学术活动经费投入,设立学术活动基金,每年定期资助优秀 青年科技人才参与一些高层次学术活动,鼓励他们在同际上 的学术交流,并给予相应的补贴。 1.敢于用人,善于用人,建 以人为本的人/jJ使用理念。 不同专业的人才能力和特长都有大小之分,我们应根据不同 科研lT作的需求,合理恰当地安排自各的岗位。同时,我们在 对科技人员量才授职之后,就要敢于放手把任务交给他们, 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通过努力去实现研究Fi标。 2.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调动人/r的积极性。青年科技人 才,他们更需要得到帮助、尊重、扶持,激励手段可以更好地 调动青年科技人才的丁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在使用 青年科技人才时更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_r 作环境,才能让他们安心地做好科研J 作。 3.建立完善的人才使用机制。首先应合理规划科技人才 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分布结构、专业结构等,使之形成科 学合理的结构;其次也要疏通人才进出的流动渠道。 (四)引进 1.应处理好本土人才培养和外来人才引进的关系。从短 4.进一步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科研经费的投入,创造良 好的科研环境。加强列’青年科技人才科研经费的资助,设立 青年项目和基金,使科研项目向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倾斜。 (二)选拔 1.加大选拔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的力度,实现科技带头人 期来看,优秀人才的引进确实带来了一定的生机与活力;但从 长期看,不重视培养本土人才,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失 的问题。我们应重视本土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相 结合的来促进人才培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2.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并建立引进人才的专门组 织。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可采取长期薪酬激励、福 利激励、股票期权激励、项目提成激励、低职高聘激励和事业 情感激励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还应建立引进人才的专 门组织。 3.为青年科技人才打造良好的科研及生活环境。宁波经 济要持续发展必须培养和引进青年科技人才,想要留住人 才,必须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为他们构建各级研究中 心、重点实验室等硬环境。同时和单位应对他们生活予 以更多的关心,如在薪酬待遇、住房条件、子女升学、配偶就 业等方面,采取更人性化的,使他们能更好地潜心于科 学的研究。 的年轻化。不仅要制订相应的,而且要把它作为一 项系统的人才J-程抓好。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发展潜力的青年 科技人才,单位更要敢:f打破常规、大胆选拔、委以重任,为 科研队伍输送创新的动力,从而提高单位的整体科研能力。 2.创新科技人才选拔的理念。选拔创新型的科技人才,理 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才是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特别是 青年科技人才,他们需要立足农村、立足1:厂,推广农业种 植、养殖技术、最新的生产技术,对于他们而言,创新意识、科 研的态度、实践的能力才是决定性的评价因素。 3.建立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在选拔青年 科技人/r时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应做到四公开: 公开、信息公开、程宁公开、结果公开。同时可引入公证 参考文献: (1】李光纬,郭临英.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速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J1.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1995,(34):55-58. 『2】闫柏良,樊月娟.加强山西省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5,(8):142—143. 【3】钟群鹏与青年科4 ̄:r-作者谈“人才失效”和自觉成才问题 .科技导报,2010,(12). 14茅林春.41跨世纪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培养【J1_高等农业教育,1998,(7):61—62. [责任编辑陈丹丹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