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授课方案
授课班级 课课节 题 09D电气1、电气2 (首页)
授课日期 2 课堂类型 讲授 习题课 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 【知识目标】 1、 掌握纵波探伤 2、 阶段小结 3、 习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职业目标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情感目标。 重点:纵波探伤 难点:纵波探伤的波形及计算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重点难点 教具:多媒体课件、习题册 教具教学教学辅助活动:提问、学生讨论 辅助活动 复习 1、超声波的传播方式及特性; 2、超声波探头及耦合方式的种类; 3、超声波测流量的两种方法 4、多普勒效应 1、 超声波探伤 2、 阶段小结 3、 习题 5分钟 一节教学过程安排 讲课 73分钟 小结 作业 小结见内页,之后利用10分钟时间与学生互动答疑 10分钟 2分钟 习题册 第七章超声波传感器习题 任课教师:叶睿 2011年1月28日
审查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案附页 【复习提问】 上节课知识点: 1、超声波的传播方式及特性; 2、超声波探头及耦合方式的种类; 3、超声波测流量的两种方法 4、多普勒效应 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 第四节 超声波无损探伤 【本节内容设计】 通过课件与教师讲授超声波的A、B、C型探伤,掌握A型纵波探伤的测试方法并会读超声波探伤波形并计算。 【授课内容】 一、无损探伤的基本概念 1、材料的缺陷 气孔、加渣、裂纹、焊缝 2、无损检测的方法: 对铁磁材料,可采用磁粉检测法;对导电材料,可用电涡流法;对非导电材料还可以用荧光染色渗透法。以上几种方法只能检测材料表面及接近表面的缺陷。 采用放射线(X光、中子、δ射线)照相检测法可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但对人体有较大的危险,且设备复杂,不利于现场检测。 除此之外,还有红外、激光、声发射、微波、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探伤等。 超声波检测和探伤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无损探伤手段。 特点:既可检测材料表面的缺陷,又可检测内部几米深的缺陷,这是X光探伤所达不到的深度。 3、超声探伤分类:A、B、C等几种类型。 (1)A型超声探伤 A型探伤的结果以二维坐标图形式给出。它的横坐标为时间轴,纵坐标为反射波强度。可以从二维坐标图上分析出缺陷的深度、大致尺寸,但较难识别缺陷的性质、类型。 (2)B型超声探伤 B型超声探伤的原理类似于医学上的B超。它将探头的扫描距离作为横坐标,探伤深度作为纵坐标,以屏幕的辉度(亮度)来反映反射波的强度。它可以绘制被测材料的纵截面图形。探头的扫描可以是机械式的,更多的是用计算机来控制一组发射晶片阵列(线阵)来完成与机械式移动探头相似的扫描动作,但扫描速度
更快,定位更准确。 (3)C型超声探伤 目前发展最快的是C型探伤,它类似于医学上的CT扫描原理。计算机控制探头中的三维晶片阵列(面阵),使探头在材料的纵、深方向上扫描,因此可绘制出材料内部缺陷的横截面图,这个横截面与扫描声束相垂直。横截面图上各点的反射波强通过相对应的几十种颜色,在计算机的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上显示出来。经过复杂的算法,可以得到缺陷的立体图像和每一个断面的切片图像。 C型超声探伤的特点: 利用三维动画原理,分析员可以在屏幕上控制该立体图像,以任意角度来观察缺陷的大小和走向。 当需要观察缺陷的细节时,还可以对该缺陷图像进行放大(放大倍数可达几十倍),并显示出图像的各项数据,如缺陷的面积、尺寸和性质。对每一个横断面都可以作出相应的解释和评判其是否超出设定标准。 每一次扫描的原始数据都可记录并存贮,可以在以后的任何时刻调用,并打印探伤结果。 二、A型超声探伤 A型超声探伤采用超声脉冲反射法。而脉冲反射法根据波形不同又可分为纵波探伤、横波探伤和表面波探伤等。A型超声探伤仪外形如图7-12所示。 图7-12 A型超声波探伤仪外形 a)台式A型探伤仪 b)便携式A型探伤仪 1-电缆插头座 2-工作方式选择 3-衰减细调 4-衰减粗调 5-发射波T 6-第一次底反射波B1 7-第二次底反射波B2 8-第五次底反射波B5 9-扫描时间调节10-扫描时间微调 11-脉冲X轴移位 12-报警扬声器 13-直探头
二、A型超声探伤 (一)纵波探伤的方法 1、测试方法: 测试前,先将探头插入探伤仪的连接插座上。探伤仪面板上有一个荧光屏,通过荧光屏可知工件中是否存在缺陷、缺陷大小及缺陷位置。工作时探头放于被测工件上,并在工件上来回移动进行检测。探头发出的超声波,以一定速度向工件内部传播,如工件中没有缺陷,则超声波传到工件底部便产生反射,反射波到达表面后再次向下反射,周而复始,在荧光屏上出现始脉冲T和一系列底脉冲B1、B2、B3、…(见图7-12)所示。B波的高度与材料对超声波的衰减有关,可以用于判断试件的材质、内部晶体粗细等微观缺陷。纵波探伤示意图如图7-13所示。 图7-13 纵波探伤示意图 a)无缺陷时超声波的反射及显示波形 b)有缺陷时超声波的反射及显示波形 2、分析波形: 荧光屏上的水平亮线为扫描线(时间基线),其长度与工件的厚度成正比(可调整)。 (1).缺陷面积大,则缺陷脉冲F脉冲的幅度就高,而B脉冲的幅度就低。 (2). F脉冲距离T脉冲越近,缺陷距离表面经越近。 3、举例说明 例7-2 图7-13b中,显示器的X轴为10μs/div(格),现测得B波
与T波的距离为10格,F波与T波的距离为3.5格。 求:1)tδ及tF;2)钢板的厚度δ及缺陷与表面的距离xF 。 解 1)、tδ=10μs/div10div=100μs=0.1ms,tF=10μs/div3.5div=35μs=0.035ms 2)查表7-1得到纵波在钢板中的声速c=5.9103m/s则: δ= tδcL/2=(5.91030.110-3/2)m 0.3m xF= tδcF/2=(5.91030.03510-3/2)m 0.1m 【知识小结】:通过对以下知识的学习 A型纵波探伤的测试方法、波形分析及计算为掌握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作知识储备。 【阶段小结】 电涡流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AM、FM)电涡流 传感器的应用:位移、振动、转速、镀层厚度、安检、 表面探伤、电涡流接近开关特点三线制输出仪表的接线 方法。 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差动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调频式测量转换电路;电容传感器的应用:电容测厚仪、电容加速度传感器、湿敏电容、电容式油量表、电容式接近开关与电涡流接近开关的区别、压差式变送器。 压电传感器: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及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测量转换电路电荷放大器;3、压电传感器的应用:玻璃打碎报警器、压电式周界报警器、交通检测、动态力的测量、振动测量以及频谱图的分析。 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的传播方式及特性;2、换能器及耦合技术的种类;3、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超声波测流量的两种方法、超声波测厚仪、超声波测密度、超声波测液位和物位、超声波防盗报警、多普勒效应、A型纵波探伤的测试方法、波形分析及计算 【教学后记】:通过课堂习题的检验,作业的批改,第二堂课的提问,检验出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良好,可以顺利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板书设计】:如下
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 第四节 超声波无损探伤 一、无损探伤的基本概念 二、超声波探伤的方式 三、A型纵波探伤 阶段小结 电涡流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