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学习 专享 O(∩_∩)O
第一章 循证医学总论
本章重点:1.循证医学的概念 2.循证医学的特点(2个) 3.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条件(4个) 4.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5步法) 5.三要素 四原则 五步法
思考题:1.循证医学产生和发展德尔 内在原因是什么 2.在中国实践循证医学存在的挑战有哪些
1.循证医学的产生 (1)疾病谱的改变
(2)医疗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匀 (3)医疗模式的改变
(4)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学发展和信息技术实用化使循证医学成为可能 2.循证医学三要素:医生 证据 患者
3.循证医学的定义:循证医学是将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的技能、经验和患者的期望、价值观三者完美结合,并在特定条件下得以执行的实用性科学。 4.循证医学的特点
(一)决策的三要素——证据、资源、和终端用户价值意愿 (1)“证据”及其质量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决策依据 (2)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3)充分考虑患者的期望或选择是实践循证医学的独特优势 (二)遵循四个原则 (1)基于问题的研究 (2)遵循证据的决策 (3)关注实践的结果 (4)后效评价,至于至善 5.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条件
(1)的需要、支持和女宏观指导
我们爱学习 专享 O(∩_∩)O
(2)高质量的证据、高素质的医学和患者的参与 (3)必要的硬件设备
(4)明确的目标、准确的定位、学以致用、持之以恒 6.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 (1)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 (2)检索当前最佳研究证据 (3)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 (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 (5)后效评价循证医学的实践结果 7.证据的三要素 (1)证据的分类分级 (2)证据的不断更新 (3)肯定否定不确定
8.循证医学的核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
第二章 怎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本章的要点:1.问题的来源 2.问题的种类 3.问题的构建 本章以理解为主
1.问题的特征
(1)问题是某种情境下一个未知实体,在目标状态和当前状态之间有一定差异
(2)所寻找或解决的东西有一定的价值,即问题的探寻或解决者相信寻找这些未知的东西有价值 2.问题的成分
给定的状态 目标状态 解决问题的障碍
3.临床问题的特殊性要求从事医疗相关工作的人员具备“ (1)准确分析、查询并评价所找出证据质量的能力
我们爱学习 专享 O(∩_∩)O
(2)应用找出的当前最佳证据,针对性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3)使用证据后的后效评价 (4)终身学习的能力 4.问题的构建 (1)背景问题(浅)
1问题词根 ○2一种疾病或疾病的某个方面 ○
(2)前景问题(深)
1患者或问题 ○2干预措施 ○3对比措施 ○4结局指标 ○
5.前景问题构建实例 暴露 对象结局 6.△实际问题举例分析
P15 实际问题举例表格,注意理解 7.找准临床问题所要具备的条件 (1)对患者的责任心
(2)要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 (3)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及社会、心理学知识 (4)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
(5)临床综合分析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第三章 证据的分类、分级与推荐
本章要点:1.证据的分类
2.证据金金字塔(新九级) 3.GRADE标准的证据质量、推荐强度
原始研究研究证据证据1.
非研究证据二次研究原始研究又可以分为试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
我们爱学习 专享 O(∩_∩)O
2.原始研究证据:是指直接在受试者中进行的单个有关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的结论。
3.二次研究证据:是指将尽可能全面收集某一问题的全部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严格评价、整合、分析、总结后得出的综合结论,是对多个原始证据再加工后得到的证据。 4.二次研究证据包括: (1)系统评价 (2)临床实践指南 (3)临床决策分析 (4)临床证据手册 (5)卫生技术评估 (6)实践参数
5.按使用情况分类(P18表格)
制定者 法律法规报告 简明概括,条理清晰 研究人员 一次数据为主 卫生保健提供者 二次数据为主 普通用户 大众媒体为主 6.证据金字塔(新九级标准)
系统评价和meta分
析
RCT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病例报告
观念、评论、意见(理论研究)
动物研究体外(试管)研究
我们爱学习 专享 O(∩_∩)O
注:RCT: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7.△GRADE标准(书上详细) (1)证据等级 高 非常确信 中 中等程度
低 有限 可能大不相同 极低 几乎没有 很可能大不相同 (2)推荐强度
强 明确显示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强推荐或强不推荐) 弱 利弊不确定或者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相当 (3)优势 (书上有,太多了,不是重点)
重点词:证据质量 推荐强度 升级降级明确 价值观和意愿 强弱推荐 (4)证据降级
1研究的局限性 ○
2研究结果的不一致 ○
3间接证据 两类,○第一无直接RCT;第二人群、干预措施、对照措施、预期结果及相关研究
中诸如此类的元素
4精确度不够或发生偏倚(系统误差) 置信区间较宽 未发表研究(例阴性研究)试验由企○
业赞助 (5)证据降级
1效应值很大 ○
2可能的混杂因素会降低疗效 ○
3剂量-效应关系 ○
(6)GRADE系统推荐强度的含义(对患者 临床医生 制定者)
1强推荐 多数患者会采纳 多数患者会接受 该推荐方案在多数情况下会被采纳 ○
2弱推荐 绝大多数患者会采纳,○但仍有不少患者不采用 应该认识到不同患者各自适合的方
案,帮助每位患者做出体现其价值观和意愿的决定 制定需要实质性讨论,并需要众多利益相关者参加
(7)影响推荐强度的因素: 证据质量 利弊平衡 价值观和意愿 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