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生是老师的镜子

学生是老师的镜子

来源:九壹网


学生是老师的镜子

学校教学楼的转角处有一面镜子。上课前老师们从镜子前走过,都会习惯性地去照一照,整理下衣服头发,争取以最佳的仪容去面对学生。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注重的还是外表,却忽略了我们言行、情感、态度等一些由内而生的东西带给学生的影响。

这天,我在给孩子们上口语交际课——“父母的爱”。里面有三个小故事,要孩子们针对故事中父母的做法谈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冯刚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每次考试结束后,是他最害怕的时候,因为少不了又要被爸爸训斥。爸爸每次骂完他,总是说:“我爱你,才会这样严格要求你。”

我让学生读完这个小故事后,首先回忆一下自己的父母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时的态度,并与小故事中爸爸的做法进行比较,再针对小故事中爸爸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有以前口语交际的经验,孩子们都很积极地投入回忆中,有的还主动在小组里交流了一会儿,然后陆续地高高举起手来要发言。

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来看,小故事中父亲的做法明显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讨厌考试,甚至对考试产生条件反射般的心理恐惧。我很自信,以我班孩子的判断能力及机灵劲儿,准确判断这位爸爸做法的错误是不成问题的,他们也一定能找出足够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只需引导他们在语言组织上注意规范表达即可。

果然,第一个发言的孩子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位爸爸的做法不妥当,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更没信心。”我还想引导他说说爸爸应该怎么做。可第一个孩子的话音刚落,就有另外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把手举得更高,那激动的表情告诉我,他持反对意见。

“我认为这位爸爸做得对,他这样做是爱孩子的表现。如果他不训斥孩子,孩子以后就会认为爸爸不重视他的成绩,就不会努力,成绩也会越来越差……”这个持反对意见的孩子一边说着,居然有不少孩子一边不住地点头。

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我很想即兴来场小辩论。于是我插话:“同意第二位同学意见的举手。”手举起来了,61个孩子,举起了48只小手。孩子们判断力的偏差让我吃惊。

“孩子考不好训斥孩子也是应该的吗?”我提醒那些举起手的孩子。

“我认为是应该的。家长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知道,读书要努力。”第三个孩子很自信地回答。

“我也认为这位爸爸做得对,他爱孩子,就应该严格些。就像王老师,每次我们考得不好,你都会很生气。你说过,你爱我们,希望我们好,才会这样。小故事中的爸爸也一样。”第四个孩子急忙“助阵”。

我脑袋嗡嗡响。此刻,我的脸一定是青一阵,红一阵。孩子说这话时语气是真诚的。正是这种真诚,使得孩子们就像是一面面最真实的镜子,无心却准确地照出了老师的虚伪——明明工作缺乏耐心,态度不好,却要加上冠冕堂皇的理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给这节课的反思写下了这句话。这堂口语交际课上的“意外”,引起了我的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老师在对着玻璃镜子整理外表的同时,是不是也该不时地以学生为镜子,照一照自己言行、态度、情感是否有偏差,并及时“整理”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