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五章《设计的交流与评价》教案

第五章《设计的交流与评价》教案

来源:九壹网
第五章《设计的交流与评价》教案

【教学时段】2011-2012学年上期通用技术课程第二阶段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  教材内容分析:

本章是《技术与设计1》的最后一章,同时也是学生到中心学习的第一阶段的最后一节课。(高二下期第二天下午)所以,首先,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制作来说,它是基于对已完成的设计与制作而实行的交流与评价;落实到教学中,分为“交流”与“评价”两个大的部分。交流部分,意在使学生了解交流的相关知识、方法、内容等,最终为自己的作品撰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而评价部分,则是使学生能从阶段性,多角度 “纵”“横” 两个方面来尽可能对设计与制作实行全面的评价,进而回顾自己的整个学习制作过程,完成自己的《设计制作报告》为自己第一阶段的学习划上一个的句号。

其次,对教材来说,这个章又起着一个总体回顾、梳理所知、总结启下的任务。教师在这个章教学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回顾整个第一阶段的流程与所学,辅导完成、总结上交章末所要求的五项作业一个作品。所以,看似简单,实则在内容上仍然比较饱和,需要整理头绪,使其清晰明了,达成教与学的同识同进。 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这时候,他们已经中心完成了第一阶段第一轮的学习,对我校的授课模式与环境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能够利用相对较为熟悉这个点,抓住学生兴趣点,充分引

导,提问激发其表现的欲望,以便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在引用的案例上,尽可能注意案例的生活化、以及新颖度。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引发教与学的共鸣;而新颖有创意的案例更能吸引学生,制造课堂兴奋点。  教学设计思路:

1、 针对本章的具体情况,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做到的是理清知识

点的关系,分别从交流与评价两个大方面入手,分讲他们各自的知识内容后落实《产品说明书》(交流部分)/《制作报告》(评价部分),完成本章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注意引用新奇吸人的案例,贴近实际生活问题来实行讲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

2、 介于本章又是设计制作的总结,又是全书的一个总结,所以,

在讲解,回顾时,应该恰当使用表格,使学生能对自己已学,要做的事情以及它们间的关系一目了解,建立学生对《技术与设计1》的整体理解,明确这个阶段我们做了什么?下一阶段,我们又将会做什么,为第二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3、 虽是评价与交流,易要注重开发学生思路,增加课程创意空

间,所以,授课中可通过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交流与评价(例如交流部份思考题3);打破我们习以为常的枯燥范例,将国外有趣漂亮的相关说明或评价案例纳入其中,打开学生眼界,增加课程本身的广度。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设计交流的意义,明确设计交流的方式;

2、 明确设计者与用户交流的意义及产品说明书的作用,学会编

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

3、 了解设计过程的各阶段及要求,能够对设计过程和产品实行

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和总结。 过程与方法:

学习讨论,通过实例了解交流的意义和不同的方式,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表达与评价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多角度思考的水平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 教学重点:

1、会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

2、能够对设计过程和产品实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和总结。  教学难点:

会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 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演示、讲授、电教综合辅助教学; 学法:分组学习,探究式教学,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节:撰写产品说明书; 第二节: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第四节:完成作业,总结回顾。

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各种说明书等  课前准备:

提前一天通知学生准备一些身边的各种产品说明书,并带到学校来。(每组至少要有准备一份)  教学过程: 导入:

由狼孩导入交流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直切主题。——从中可见,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不但仅一种社会需要,更可能是一种生物层面上的需要。交流如此重要,那么对于我们的创作设计来说,需不需要交流呢?

回顾一下你们在设计制作的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交流?我们的交流起到了什么作用? 过程:

 第一节 设计的交流 一、 交流的意义:

承上教师所提的问题,学生实行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1、 设计制作离不开交流。

2、 设计制作中的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1) 通过交流,益于达成了共识,使团队更好的合作。 2) 通过交流,发现不足,使设计得以改进。 3) 通过交流,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隐患,提前消除。

4) 通过交流,在多种方案中挑选出最佳方案。 二、 设计交流的方式

(一)回顾学习过程,从自身实践找交流方式。

师:交流这么重要,那么,回顾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是如何交流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师:刚才我们谈到了很多,我们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进行了讨论、我们多次在班上和组内画图展示我们的构想,有的同学还提到我们为了交流,学习了技术语言,比如说最基本的三视图~这非常的好。 (二)自学P151页,例1,从这个例子中看看还有哪些我们没有想到的交流方式。

(学生自学,回答,教师课件出表展示。)

例1中的交流方式

序号 1 2 3 4 5

(三)了解其他交流方式

方法 同学讨论会 小型讨论会 制作多媒体软件和网页 印发调查表进行调研 现场交流会 目的及意义 展示方案文本和样灯 请技术人员指导并提意见 组织网上讨论 获取更佳意见建议 艺术鉴赏和特色评价 师:根据不同的交流内容与不同的交流对象,交流的方式真是非常的多,远远不止我们提到的这些。(通过课件展示其他交流方式:样式雷的案例——以模型的方式进行交流;股票、汽车促销调查案例——线型图的方式进行交流。)

(四)了解总结常用的设计交流方式: 序号 方式 1 2 3 4 5 6 语言、文字文本方式交流 特点 详实、全面 技术图纸、图样、图表交流 准确明了,可操作性强 原型或模型方式交流 视像片、计算机演示交流 互联网、网页方式交流 其他 直观、形象 方便、快捷、明了、形象 方便、快捷、互动性强 师:当然,不管是什么交流,都是依照不同的内容与对象而定的,不能一概而论。 课堂思考:

1、网上购物流程用什么交流方式表达合适? 逻辑图

2、下列属于技术语言的是(B)

A.演员优美的舞蹈动作 B.交通的指挥手势 C.聋哑人讨论服装穿着的手语 D.国旗班标准的升旗动作

分析:本题考查“交流设计的想法和成果”。技术语言是设计交流的基础,设计交流是有内容的,设计交流的内容包括交流设计产品、设计方案、设计构思等。设计交流是有目的的,为了发现明确问题、提高设计水平、解决设计缺陷等。交通的指挥手势内容是告诉交通参与者进行相关的技术动作,或行或停等,目的是交通设计好路面上交通活动的方案后,将设计方案告知交通参与者,所以交通的指挥手势是技术语言。而演员优美的舞蹈动作一般只是让观众产生一种愉悦感,最多传达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国旗班标准的升旗动作,会激起人们的爱国热情,两者都没有设计相关内容的交流。而聋哑人的手语虽然在进行热烈的交流.其内容却不是关于技术设计的。 3、案例分析题 以以下是一份对某一特定人群(某中学学生)进行的关于上网情况统计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请进行分析,并提炼出你发现的问题。

以下是一份对某一特定人群(某中学学生)进行的关于上网情况统计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请进行分析,并提炼出你发现的问题 发放110份,收回105份,有效问卷100份

1、“上网的性别”比例:男65 人,占65% 女33人,占35%; 2、“年龄”:13岁的10人,占10%,14岁的50人,占50%,15岁的20人占20%,16岁以上的20人,占20%。

3、“父母工作情况”93.6%的学生父在县城有固定职业,6.4%的学生父母经商。

4、“网络知识”12.8%来自学校,40.5%来自同学,46.7%来自自学摸索。

5、“你上网的原因” 有的学生选择了多项,学习需要占2.5%,缓解学习压力占40.6% ,无聊的占14.5%,好玩的占42.4%。 6、“你上网的地点”40%的在网吧,60%在家里.

7、“上网的爱好程度”喜欢46.8%,很喜欢9.8%,一般32%,想上没上过11.4%;

8、“对上网的认识”: 利大于弊36% 弊大于利占23% 不知道的占41%。

9、“每周上网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或的占42.4%(多在星期六和星期天),3-4小时占31.4%,1-2小时占12.2%; 10、“上网的目的?”:玩游戏40.8%,以下依次为交友聊天占40.7%,娱乐占10.5%,看新闻占1.1%,其它占3.4%;

11、“你喜欢上什么样的网站?”网络游戏46.8%,交友聊天网站占45.3%,娱乐时尚性网站占3.5%,,占卜类网站占3%,新闻网站占1%,教育学习类网站占0.6%(老师让查板报资料等)。

12、“你是否浏览过黄色网页”调查表明:是占4.3%(其中有隐瞒); 13、“你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调查表明:暴力刺激性游戏占35.9%,网络性游戏占24.8%,其它游戏占11.7%。

14、“是否与网友见面”见面的占1.8%,从不见面的占90.4%,偶尔联系的占6.4%(短信联系);

15、“你上网的费用来源”积攒的零花钱占40.2%,问父母要得占10.8%,其它占25.6%.

16、“父母对其的态度”:不知道90.5%,不问2.4%,反对5.1%(家长知道基本都反对的),没有填支持的。 17、你认为上网有什么好处 ?

.能学到很多东西 20.6%, 能交到许多朋友 34.5% ,其他(减轻学习及家长压力,打发时间等)12.7%

18、“你对初中生上网的看法”大势所趋61.6% 应适当指导的占30.8% ,要严格控制的占7.6%。

19、“上网给你带来的问题”.不会带来问题 .7%,会带来影响10.3%。

20、“若有影响,主要是关于哪些方面的影响” 成绩下降 的占26.7% ,其他占.9%。

21、“你对上网的迷恋程度” 不迷恋 11.4% 一般 23.6 迷恋 45.4 很迷恋19.6% 22你是否因上网有逃课经历(任何课程)?是14.7% 否85.3%

23、“你认为网上道德重要吗”重要的占49.7% ,不重要的占 25.6% 无所谓占24.7%

24、“你同意以下那种观点吗”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占23.1%,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占53.8%,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23.1%

25、“你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看法”内容丰富、健康

42.5% 既有健康,也有不健康内容54% 有害的多,有益的少1.7% 有害的少,有益的多1.8%. 三、设计者与用户的交流

师:原来我们可以用这么多种方式来呈现和展示我们的设计,设计的产物是产品,而所有产品的目标都是用户,因此,这种展示与交流特别的在设计者与用户间非常的重要。

那么,作为设计者的你们,如果现在要把制作的作品当成产品销售出去,面对用户,你们通过什么与用户交流呢?——产品说明书或使用手册。

(一)产品使用说明的重要性。 案例说明产品使用说明的重要性:

案例A:因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而导致家用电器损坏 不当使用电吹风造成火灾

案例A,再结合书上P155页的例子,充分的说明了产品说明的重要性。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应,并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简单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编写 1、了解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一般内容;

1)结合手中自己准备的产品说明书,讲一讲它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教师小结:

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一般应包括的内容:

产品特点介绍

主要规格、性能、技术指标

产品整体结构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附图) 安装指导(附图)

使用操作方法、功能设置说明 安全注意事项和特殊要求 常见故障的处理及维护保养 附件/配件清单

其他有关的技术图表资料。

3)教师课件展示几种说明书或用户手册,对主要内容和编写格式讲

行简单的讲解。(学生作品说明书范例)

(三)常见的产品维修和服务途径(见书P156)学生自学。 知识延伸:消费者的权利。(见书P157)学生自学。 四、学生尝试写一份简单的说明书或者用户手册,教师辅导。 (一)结合刚才老师所讲的以及书上明确的说明书或用户手册主要内

容,基于自己小组的作品尝试编写一份简单的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

(二)分小组,互相交换阅读编好的说明书/用户手册,参照市场上

同类产品的说明书/用户手册开展讨论,教师挑选1-2个组的说明书进行证解分析,而后组内同学就自己写的说明书进行评议,记下需修改及充补的内容以及其它注意事项。 (三修改完善自己小组的产品说明书。

(四)教师对写得认真又好的小组说明书进行展示,简单分析及表扬。 ---------------------第一、二节课完---------------------  第三节设计的评价

师:我们前两节课讲到了设计的交流,最终落脚点是为自己的作品写了说明书/用户手册。在产品制作和生产的整个流程中,针对用户的说明书并不是最后的完结,事实上,一件产品只有达成了相关技术要求或性能指标,通过一系列的审核与评价才能最终走向市场。 可以说,审核评价是它走向市场的的最后一道门槛儿。

评价与交流是并存的,但又有不同,评价有过程性的也有最终的总结性的。我们在设计制作中既要去评价自己、别人,又同时要受到别人的评价。那么如何做好评价呢?

师:课件展示一件创意产品(便携式小板凳),然后询问学生,你如何对这件产品进行评价?

(学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但是每个人的回答都只是某一单方面或几方面的评价,如何做到比较全面的评价?这不仅仅需要你有相关的知识技术功底,同时还需要了解一定的评价的思维技巧。 (一)学生自评、展示作品。

1、下发稿纸,建议分组自评前从纵横两方面回顾,落列出评价的内容与要点。参照(P158表5-2;P159图5-8;) 2、学生代表分组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三)小组互评

每组展示后,即开始学生间的评价,所有组交流评价完后,教师对各组的评价情况进行点评和小结。

-----------------第三节课完--------------------

 第四节课:总结回顾本章及全章学习内容,完成上交作业。 一、 总结本章内容: 结合本章板书进行总结回顾。

二、 回顾第一阶段(技术与设计1)的全部内容,明确各阶段

的作业要求,完成并上交。

(一)翻开教材目录,回顾全书内容,重温每章节的重点所在,

进一步了解明确各章节间的关系,构建学习整体框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建立认知上的基础。

(二)明确各章节要完成的作业,上交已完成的作业,未完成好

的继续完成。

(三)对学生作业进行辅导或者补充性的再次介绍和讲解,以便

作业的落实。

三、 完成《过程性评价量标》,对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总

体评价。 要完成并上交的作业:

1、产品设计方案(第三章,怎么进行设计)1/人

2、技术试验报告(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测试优化部分)

1/组

3、产品使用说明书(第五章、交流部分)1/组

4、 设计制作报告(第五章、评价部分)1/组

5、 渝中区通用技术课程学习评价量表(个人学习情况评价,1/

人) 6、作品1/组

五、教师小结,结束第一模块的学习。

今天下午,我们给自己第一模块的学习划上了一个的句号。但这个句号并不是结束,我们应将技术与设计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同时为下一学年期进入《技术与设计2》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上的准备。 【教学后记】

交流与评价是技术与设计1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在这个阶段学生与教师将对他们的设计进行交流与评价,同时教师还要收这阶段所有的书面作业,由于教师要当堂通过网络打三个成绩,因此课堂组织教学很重要,为了使得课堂井然有序,我采取的方式是前三节课讲授交流评价的理论知识,最后一节课分小组评价作品的安排,在对学生作业上我要求分小组打包传文件,小组逐一交流打成绩的方式,通过这种安排既杜绝了以往交作业拖沓的现象,也保证了学生评价作品时间的充分,同时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我和其他同学也会适时的参与点评其作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