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活动——班级故事会
活动主题
班级故事会。三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自主意识开始慢慢形成,而以合作讨论的形式,能够使得学生对于叙事性文章的感知更加深入,也能够引起一定的思考。通过对故事性文章的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探索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能够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提高综合素养。通过对故事性文章的阅读,了解故事性文章的特点,并且能够做到可以自主的去编写一些简单的小故事。
活动时间
两个课时
活动主体
活动开展流程
第一阶段,分组。
构建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每组4-6人,要有层次差,使得在交流中能够的到更多不同的意见,可以建议每个小组取一个自己组的组名,如“晨星”等,因为取组名能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引发一种归属感与责任感,为了维护自己的小集体的荣誉而努力;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为学习活动的展开做准备。
根据学生对于故事性文章的兴趣,设置一个悬念,留一个充分的想象空间给学生,充分带动学生的兴趣与激情。教师给予学生方法,推荐、收集优秀的故事,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等等之类,也可以借助于已学的或者还未开始的学习的课文为引,例如《科利亚的木匣》,《狮子和鹿》等。其次,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激情,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于叙事性文章特征的理解,从而能够自己编故事;
第三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活动。
首先,教师在简单的导入之后,可以讲述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小故事,尽量不去选择那些已经耳熟能详的故事,以新奇来打动人、吸引人。为了能够更加充分的让学生们得到满足,这里选取了具有猎奇心理的科幻故事为引——《猿人行星》。在成功引起学生注意后进行下一步。
其次,借助多媒体教学用具,教师可以把事先收集的一些图片、文字或者影视资料进行放映,注:图片资料要具有吸引力,视频资料时长不超过5分钟为最佳,。在这期间,教师可做适当的解说,但不能解释清楚。在结束放映之后,教师留下疑问,交由学生自主讨论解答,视频或图片资料也可以分批次进行放映,解答的过程也可以阶梯进行。
然后,学生群组之间开始进行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所设疑问,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自由回答。可以先由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互答,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说明,查遗补漏。此环节在于加强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团队之间的合作。
最后,开展“故事会”,此单元以学生为主体,以先前的教学导引为主,让学生自由发言,展示他们自己所收集的各种小故事,以及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自编自写简单的一些小
故事。叙事性的文章所含有的种类是很多的,以景写事等各种,他所展现的也是各种不同风貌,如:祖国的壮丽山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各种以人为戒的优良思想品质等等,而鼓励学生进行这种自主性的阅读学习,不仅仅能够帮助他们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更能够帮助他们增加一种民族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加深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阶段,总结归纳,结果展示。
选择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或者是学生所收集来的故事,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用表演的方式演绎出来,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热情,也可以加深学习印象,似的更加深刻。对于在活动课程中表现优越的小组给予表扬,同时对于表现不突出的小组也要给予鼓励和指导。在活动课程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肯定优点,对于不足之处有耐心的提出改正方法,提出应该如何归正的建议。
小组活动的水平评价(以10分制为主)
1.考察学生对于收集和整理课程所需资料的完成度:收集完成度较好的给予2分,较次之,给予1分;
2.学生的团队合作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在学习过程中,合作探究无疑是重要的,在考察过程中,观察学生之间的融合度,讨论状态,协作能力,较好者给予3分,融合状态相对次之,给予2分,团队协作无法运行,自己做自己事的,自己做回答的,给予1分
3.对于学生重组故事内容,或者自创小故事的,根据优良可分为:能够完整叙述故事情节内容,且有一定认识,自己能够编述小故事的,给5分,能够叙述故事,且能够表述一部分原创的,给予3分,对于故事情节无法把握,只能知晓大概的,给予2分。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的展开,十分顺利,由于此次的学习活动内容简单而又不失风俗,使得学生的精力都被极大的吸引,出于对故事的喜欢,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此外,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整的表述一到两个故事内容,并且有一定的自我体会,有少部分的同学可以自己阐述一些简单的小故事,总的来说,这堂课还是十分有效的,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使学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的优秀的思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