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矗 t 理论援讨 20世纪80年 国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农民协会。这个集体 一关千 农业经济 ●●从土地包干到户谈起 改革一 改革——土地 队(即村民委员会)甚至是原来的人民公社(即乡 代初期的农业经济 土地由谁来代表?实际上仍然是由原来的生产大 包干到户(家庭承包 镇)来代表,而不是农民选出的土地管理委 经营),其历史意义 员会。更由于存在两级土地交易市场,它们的交 可以与50年代初期 易价格非常悬殊。村得到的是低价,市、 的土地改革相媲 县、乡镇从农民低价征用的土地,而以商业 美,都可以大书特 土地高价出售,从中获取暴利。所以,不实行 书。土地改革是中 “耕者有其田”,农业经济改革就没有完 国党和人民政 成。第三步应是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进行 甘 天 府领导的,发动农 流通领域(购销、运输、加工、仓储、信用等等) 民群众起来分地主 的合作,做到联而不合。这是世界合作运动的成 硕 的土地,属于反对 功之路。有条件的地方,如果农民在自愿互利的 封建制度的范畴。 基础上,要求和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专业合作 包干到户是农民的 经营,当然也应该大力鼓励和支持。 创举,把人民公社 二、这是因为农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生 的集体所有土地包 产和农村流通两大部分。 给农民耕种(实质是 从农业生产着眼,农业的出路在于(1) 土地还家),使农民 规模经营;(2)资本经营;(3)农民文化水平。 获得了经营自主 以中国的现实情况看,规模经营平均能达到 权,是在改革开放 每户二、三百亩就很不错了。一年可以净收入6 指引下,在全 万至9万元(按一亩净收入300元计算)。这应该 国农村发展起来 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的,属于拨乱反正的范畴。 农业要改变吃饭农业为致富农业,就要把农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二者都没有完成其应 业当资本经营。经营农业的目的是利润。这样一 有的历史使命——在个体农民所有制的基础上, 继续向现代农业发展,尚达不到“行百里者半 来农业就成了真正的产业资本。 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农民要有中专的文化水 九十”的地步,而是刚走到半途,切不可半途 平,才能承担起现代农业的责任。 而废。 达到上述三个基本点,需要一个较长的过 包干到户是农业经济改革的第一 程,也许要三、四十年时间。但是这个进程现在 已经开始,而且势头很好。我们一定要让中国农 步,是成功的。 改变农业生产关系,从而发展了农业生产 民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 力,使农业生产量快速发展。但是农业经济体 三、现在。中国的农村。 制改革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就没有继续深化 (1)仍然是小农经济占着优势。(2)有些地方 和发展下去。第二步应是“耕者有其田”,把 也出现了一些租地农场主(即农业大户,还出现 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剥夺的土地还给农民。现在 了跨地区的租地农场主),实行规模经营和资本 农村的集体土地名义上是农民集体所有,但中 经营。这个趋势正在加快发展。(3)原来没有实 南方农村2009年第1期 ·87· 理论援讨 行分地到户的公社和大队,依然实行集体经 合作运动有益的经验教训,应该是建立以农民 营,并经过20多年来的几次整合,已经成为纵 私有财产基础上的流通合作所有制为主体的多 向和横向的经济联合体,走上规模经营和资本 种商业所有制的流通,坚持以市场化为取 经营的道路,取得成功。(4)原来国营农场农业 向的改革开放,以市场机制作为调节流通 工人建立家庭农场,实行规模经营和资本经 的机制。的宏观正是通过对某些与国 营,取得实效。但有一部分土地仍然掌握在各 计民生关系重大的商品市场的调节来实现。 级领导干部手中。其中,有些人已经成为土地 按此,则农村流通所有制结构应是:流通 出租者——新生的官僚地主。中国有几千年的 封建社会,产生这种怪现象是不奇怪的。(5)现 在正在推行的国有林业改革,如果是按上 世纪8O年代农业承包到户的模式,那无疑是一 种正确的选择。但一定要把林地和林产品处理 权分给林业工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林业的流 通领域合作社,实行民办公助,使林业生产配 套成龙。千万要吸取农业经济改革的经验 教训。 农业经济改革中的败笔,是供销合作 社和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以失败告终,二者的 农民集体财产被私有化和权贵资产阶级化了, 没有改革成真正农合办的合作社。更为可 悲的是把被称为“异军突起”的社队(乡村)办 的企业(其财产权也基本上是农民的),也以 “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名义,大部分财产行权 贵资本主义化和私有化之实。这是继农业集体 化之后,又一次剥夺了农民集体财产的行为。 提高农民教育质量。第一步,是真心实意 办好义务教育。第二步,是要在20年内,在办 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农业中专教育。将 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业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到中 等专业水平。第三步,是将大部分的农民教育 水平提高到农业大专水平。没有现代农业科学 知识武装起来的现代农民,农业现代化是没有 可能的。 四、农村流通改革是农业经济改 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商业改革的 个重要方面。 农村流通改革的目标模式,吸取世界 88· 合作社(主要)、国有商业企业、个体商贩、私 营商业企业以及外资和港澳台资本的商业企业 等等多种商业经济成分。除了国家法律规定的 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极少数商品,由国家实行 宏观以外,商品都应该是自由流通,也就 是宏观下的商品自由流通。 五、在可以想象的相当长时间内。土地始 终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靠土地谋生和保险。 今后即使继续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所有 权归集体所有,但是一定要实行农民永佃制。 农民可以有自由转让土地使用权,包括出租 权、抵押权、赠与权等等。现在农户的自留地 和宅基地的所有权应归农民所有。国家可以制 定法律,耕地转变为非耕地,特别是商业 用地。中国实行市管县的行政管理,原来 设想是由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但 是,也带来另一方面的弊端,就是城市随 意征用农村耕地(使农民失去赖以为生的耕 地),并从中谋取私利。这就成了前面所说的现 行土地制度和当前土地的弊端。中国的土 地制度和的土地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 时候了。 六、农民不仅是农村土地的所有者,也是 农村的主人公,又是农业的经营管理者。 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同农民商量出耕地 的科学利用和保证粮食生产持续性发展的好办 法。所以,不要越俎代庖,自以为高明。在这 方面,我们是有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的。上 个世纪50年代,由于某些领导人的错误理念, 用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和农业集体化、人民公社 南方农村2009年第1期 理论捧讨 化这把剪刀强加于中国农民,剪断农村、农 民就有了出路:可以得到土地入股企业的红利和 民、农业同市场连系,使得中国农业20多年处 在企业劳动的工资。(2)同时,鼓励城市商业企 于停滞状态。这条道路是同发达国家近160来 业到农村分设连锁商店和超级市场。(3)并且允 年的世界合作社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相悖的。世 许外资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把农村金融和农 界合作社运动所提倡的合作社是自愿互利原则 村经济对外资完全开放。这种模式,也是一种空 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联而不合”的合作 想。违背了农民是农村土地的所有者,是农村的 社。不论在欧美,还是在东亚的日本、韩国 主人公,又是农业的经营管理者的原则立场,也 等,通过合作社(名称不一,但基本上是流通领 同样有悖于世界合作社运动的理论和实践。菲律 域的合作社)使农民在产品销售、加工、运输、 宾就是这种模式失败的一个实例。历史将证明它 保管和生产资料采购方面联合经营以及资金周 在中国会失败得更惨。但是倒霉的仍然是农民。 转,从而加强市场竞争能力。实践证明是成功 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丢掉强加于农民 的经验,是易于为农民所接受的农民自我服务 的某些极“左”的和极 右”的空想,应该帮助 的组织。 和指导(或者说是民办公助)农民走世界合作社运 现在,又有某些人走到另一个极端,主张 动所提倡的联而不合的合作社道路(当然,也不 要靠企业家来引导农民、农业、农村走上现代 是唯一的形式)。这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化道路。(1)如媒体所报道的,他们提出: “以 (作者系原中国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企(业)带(农)村,以(农)村促企(业),(农)村 (责任编辑:许宏大) 企(业)结合”的一种模式。以为这样一来,农 *—“—{{—件 +I-—*—剞一** } —“—*{卜*—书—棒 *{}—*—{{一* *—射—书一*一*—*—{}_ 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近日就深化改革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他说,我们要高度重视悬殊逐步拉大的事实,这是改革过程产生的问题,但不是必然的, 是因为和法制不完善、不健全造成的。这些问题必然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特别是关于“权力市 场化”、 “权力私有化”、 “权力期权化”等行政性垄断的问题。深化经济改革,必须以打破 行政垄断为突破口。 怎样打破行政垄断?他认为:第一,实现国有垄断企业股权多元化,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垄 断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第二,推行“阳光政治”,鼓励社会公众参与讨论和监督。国有垄断行 业是特殊利益最为集中的领域,在股权多元化改革中,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利益博弈,有可能出现 新一轮利益瓜分。对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方案公开,程序公正,社会参与,媒体监督, “让权 力在阳光下运行”。第三,破除行政权力的垄断,必须转变职能。近些年来,的直接干预 渗透到微观经济活动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垄断行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甚至涉及到已经市场化的 竞争性产业。这种行政权力的滥用,为的行为提供了制度土壤,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 的格局,导致公信力下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转变职能,凡是市场主体有 能力做好的事情,尽可能地将权力归还给市场主体,的主要职责是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 环境。 (立摘自《羊城晚报》周方文) 南方农村2009年第1期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