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

来源:九壹网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生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凤凰花”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象脚鼓、凤凰花”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1.播放泼水节的视频资料。(1)大家看到了什么?

(2)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板书:泼水节)“泼”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泼水会打湿头发,所以是三点水加头发的“发”)相机介绍泼水节的来历。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傣族人民举行赛龙舟、斗牛、泼水祝福等活动。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时,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也就到了,人们穿上漂亮的衣裳,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知道什么叫一年一度吗?(一年一次)

2.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傣族的泼水节吧。(看课件)看,清清的水啊,传递着人们彼此美好的祝福。然而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以忘怀。(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新课。(读题)

设计意图:

由讲述傣族的泼水节导入,顺势解决生字“泼”。接着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热闹盛况,然后引出1961年的泼水节,点出“难忘”,为课文的学习埋下伏笔。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难忘花炮

欢呼清水

泼水节人群柏树枝

火红欢乐多么

一年一度

四面八方

龙船

(1)指名认读词语,师相机正音。(2)去掉拼音,接力认读词语。

(3)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课件出示:泼祝

族健

民康

度寿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5)学习多音字,并组词。(6)读通长句子,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2.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设计意图:

采取集中识字的策略,要求学生运用识字方法,采用多种方式认读并牢记生字,指导读通长句子,为后面学习课文扫除障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说明)

2.同桌相互交流。3.指名交流。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周恩来总理的了解。设计意图: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时,提示学生从4个方面进行思考,这既降低了难度,又对学生进行了思考方法的指导。适时交流对周总理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师相机正音。2.仔细观察生字,分类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度、泼、龙”。

(1)上下结构:忘、穿、令。“忘”上窄下宽,“穿、令”上宽下窄。

(2)左右结构:泼、炮,都是左窄右宽。“泼”要注意左右部件穿插,右边是“发”,不要写成“友”;“炮”右边“包”的“巳”要与“已”区别开来。

(3)半包围结构:度、向。书写“度”时,“广”的长撇向左下伸展,给下边部件让出足够的空间;“向”外框写宽阔,“口”稍收紧。

(4)独体字:龙。“龙”字横不宜过长,撇向左下伸,竖弯钩圆润,点靠上。

3.学生练习书写。4.展示反馈,组织评议。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写好生字,先要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然后分类进行指导,重点指导难写、易错的生字,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写字时间,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