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北128 师 范 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53卷2017年第3期 Vo1.53 2Ol7 No.3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DOI:10.16783/j.cnki.nwnuz.2017.03.023 甘肃省温泉旅游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温煜华 ,齐红梅 (1.甘肃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 2.兰州市城关区委党校,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以甘肃温泉为例,选取影响温泉旅游开发的内在因素和外在驱动力两方面共2O个指标构建温泉旅游序位开发 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甘肃省25处温泉的开发序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温泉实际情况较为一致, 可信度高.根据评价结果,将25处温泉分为高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开发3类.高适宜开发的6处温泉要挖掘文化 内涵,与周边旅游地联合开发,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较适宜开发的25处温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可进入性, 与已经开发的温泉形成错位开发格局.不适宜开发的11处温泉以保护为主. 关键词:温泉旅游地;层次分析法;开发序位 中图分类号:F 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88X(2017)03—0128—07 Suitabil一 一 ity assessment ot^ tourism devel ● ● ● opment of hot spring in Gansu Province WEN Yu—hua ,QI Hong—mei。 (1.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Gansu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of CPC, Lanzhou 730070,Gansu,China; 2.Chengguan District Party School of CPC,Lanzhou 730030,Gansu,China) Abstract:Hot spring is an unrenewable resource,the aim of exploiting order evaluation on hot spring resource is the optimize distribution of hot spring.In accordance with methods of AHP。in view of characteristic of hot spring,the author developed an indicator system of exploiting order evaluation consisting of 20 indices from two aspects--intrinsic factor and extrinsic driving force influencing hot spring tourism development.Evaluation of exploiting order of 25 hot springs is applied in Gansu Pronvince.It suggests that the results have a high reliability because it conforms to practical situation.Tourism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of 25 hot springs in Gansu is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including high suitability, medium suitability and unsuitability.6 springs of high suitability should excavate its cultural intension, develop with surrounding tourism jointly,strengthen tourism publicity and promotion.8 springs of medium suitability should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promote the possibility of tourist’S access.It’S not fit for develop for the remaining 1 1 springs for various reasons. Key words:hot spring tourism destina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exploiting order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与养生的关注,温泉 旅游因其较强的医疗保健功能备受青睐.甘肃各地 一,缺乏温泉文化建设,温泉保护措施不力.甘肃 省的温泉大都属于中低温地热田 ,流量较小. 随着开采量的增大,很多温泉流量减少,甚至出现 温泉也相继开发,但很多温泉开发水平低,产品单 收稿Et期:2016—09—29;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12—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XMZO9O);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YB1l6) 作者简介:温煜华(1981一),女,甘肃靖远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 E—mail:wenyhua@163.corn 2017年第3期 2Ol7 NO.3 温煜华等:甘肃省温泉旅游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ot spring in Gansu Province 129 断流现象.因此,对温泉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温 泉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规划的前提.国外学者在旅 游开发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研究.Ullah等自然因素 肃温泉为例,构建温泉旅游开发序位评价体系,运 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温泉旅游的开发序位,期望能为 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评估方法提供科学参考. 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共26个指标对巴基斯坦南部的 海岸景观进行评价,根据其开发潜力,将海岸景观 1研究区概况 温泉属于水热型地热资源,它的形成分布与区 域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按照形成原 因,温泉一般有隆起断裂对流型和沉积盆地传导型 两种形式_1 ,甘肃省多数温泉属于隆起断裂型地 热资源.甘肃省远离板块边缘,水热活动强度不 大.据2015年统计,甘肃省有温泉28处,温度介 分为5个等级,并指出只有消除政治障碍,旅游地 的经济潜力才能充分发挥 ].SHI Y Q等从旅游 发展基础条件、边境旅游现状和边境旅游发展潜力 3方面构建县域旅游竞争力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 对中国136个边境县域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分级l3]. Matzarakis等以中欧国家卢森堡为例,从生理适宜 温度、降水类型和旅游气候舒适度3方面对其旅游 气候潜力进行评价 ].Blancas等运用主成分分析 法对西班牙滨旅游目的地的进行序位评价,评价结 于25~56℃,都属于中低温地热资源(我国规定 25℃以上的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的地 热水为温泉).20世纪5O年代国家在清水汤浴河 果可为旅游规划做依据 ].国内学者也对温泉旅 游资源的开发序位进行了探索研究.沈惊宏等以湖 南省温泉为例,从旅游目的地系统、旅游出行系统 和旅游客源地系统3方面构建温泉旅游开发适宜性 评价,根据适宜性将湖南省90个温泉划分为3类, 并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对策r6].齐先文等从温泉资 源禀赋、区位条件、区域支持条件3方面对皖江城 市带温泉旅游开发条件进行量化评估,得出各地区 的开发潜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发对策[7].黄 温泉、武山温泉乡温泉和通渭汤池沟温泉所在地建 立了疗养院.后来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它们逐渐 发展为温泉旅游地.随着私人资本的投入,相继在 温泉品质较高、水量较大的温泉地建立了6处温泉 旅游地(表1),它们已经成为集休闲养生、娱乐观 光、会议接待于一体的度假胜地.这6处温泉含有 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康体保健功能强.其 中清水汤浴河温泉中的锌含量居全国名泉之冠;武 山温泉乡温泉属于我国优质氡泉;通渭汤池沟温泉 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永泰御温泉和三 坊七巷旅游地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提升发 展对策 ].蓝力民从温泉资源条件、区域条件和 属于我国三大铁泉之一.但是受落后经济和相对封 闭区位条件的影响,温泉旅游开发水平较低,产品 功能单一,游客体验性不强,温泉旅游的经济效益 未能充分发挥.其他未作旅游开发的温泉,有的用 作简单的洗浴、灌溉、养殖,有的地处偏僻,人烟 稀少,温泉任其流失.本研究选取甘肃省25处温 泉为研究对象(28处温泉中有3处因钻孔堵塞而断 流). 旅游区位条件3方面共24个指标构建温泉旅游资 源开发评价体系,并对广东从化、清新、龙山3处 温泉进行了尝试评估[g].这些学者对温泉旅游开 发潜力作了扎实研究,但是,普适性广、可操作性 强的温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本研究以甘 表1 甘肃省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概况 Tab 1 Exploration situation of hot spring tourism resources in Gansu Province 注:据笔者2012年9月实地调查完成.温泉类型为温泉的水化学类型,根据笔者在温泉取样后测得 西13O 北师范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第53卷 V0l_53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图1 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序位评价模型 Fig 1 Evaluation model of exploiting order of hot spring tourism resources 2研究方法 2.1 构建温泉旅游开发序位评价体系 满意度.与观光游客相比,度假游客更看中旅游环 境质量和游憩功能l1 .一般森林覆盖率和气候舒 适度可以反映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 旅游开发条件是优质的温泉资源得以开发的外 在条件,主要涉及到经济条件、客源市场规模、区 位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区域 旅游开发规模和消费层次_1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旅游开发中,旅游发展又 为了评价温泉旅游地开发序位,构建合理、完 整的指标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 温泉的实地考察,参考了专家在旅游资源评价中所 确立的评价因子,从温泉资源条件和旅游开发条件 两方面构建了温泉旅游开发序位评价体系(图1). 温泉资源是温泉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也决定 着温泉旅游开发的潜力大小.温泉资源禀赋一般用 观光游览价值、医疗保健价值和环境质量等指标来 评价.温泉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较强的旅游,仅靠 单纯的洗浴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温泉旅游的开发 已经向综合开发的趋势转变.因此,温泉地周边观 光游憩功能就成为温泉综合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 为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它们之间会形成良性循 环.而且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成正 比,因此人均GDP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对 外开放程度高的地区,温泉旅游开发的经济条件更 完备.温泉旅游地的主要客源市场是临近市县的城 市居民_】 ,他们向往自然,崇尚返璞归真,在温 泉旅游中获得身心的放松.因此,主要客源市场的 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决定着温泉旅游地的客源规 模.旅游区位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业发展 素.温泉地周边观光游憩点越多,温泉的科学考察 价值越大;历史文化底蕴越深厚,温泉的游览价值 就越大.医疗保健价值也是温泉旅游开发的主要因 素,一般泡浴温度高于体温才具有开发利用潜力; 流量决定温泉的开采量口 ,进而影响温泉的可持 续发展能力;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含量越多,温 的条件和地位.良好的区位条件可以使游客顺畅到 达旅游目的地,温泉旅游目的地与周边景区的组合 关系也影响着它们整体功能的发挥.如果温泉旅游 地与周边景区是替代竞争关系,必然会使弱势一方 处在旅游阴影效应下,发展受到阻滞和屏蔽;反之 泉的医疗保健功能就越强.生态环境质量的舒适程 度也会影响温泉游客的体验质量,进而影响它们的 亦然.因此,温泉地到客源市场的交通越便利,越 2017年第3期 2017 No.3 温煜华等:甘肃省温泉旅游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ot spring in Gansu Province 1 3 1 易与周边景区形成合作共赢局面,温泉地的旅游区 位条件就越好.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中赖以支撑 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基础设施会影响人们的出游意 愿_】 .交通通讯条件影响着游客决策,旅游设施 和服务质量影响游客的体验水平,进而影响游客的 满意度.因此,交通通讯和服务设施质量基本反映 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 2.2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表2温泉旅游开发评价体系 Tab 2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hot spring tourism resources 权重 评价项目层 权重 评价因子层 权重 4.92 4.85 温泉资54.39游览价值 源条件 13.85观光游览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 历史文化底蕴 4.O8 6.53 6.2O 5.56 医疗保健功能18.29 水温 出水量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 矿物元素含量 生态环境质量22.25 森林覆盖率 气候舒适度 重.首先请高等院校、旅游局的相关专家对各层次 指标的重要性打分,列出各层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判 9.78 12.47 断矩阵.其次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各指标权重 (表2).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 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旅游开45.61 6.29 经济发展水平17.13 人均GDP 发条件 第三产业主导性 4.78 GDP增长率 2.85 资本开放度 客源市场 10.90客源规模 3.21 6.12 4.78 从一级指标的权重看,决定温泉旅游开发潜力 的主要是温泉资源本身的价值,其次是旅游开发条 件,两者相差将近10个百分点.从二级指标权重 看,得分最高的是生态环境质量,这与王莹在国内 休闲度假旅游调查中得出“72 的游客认为生态环 城市化水平 旅游区位 9.86交通连接度 交通通达度 3.74 3.49 与周边景点组合 2.73 基础设施 7.72区内交通设施 通讯设施 2.9O 1.94 境质量是休闲度假游客最重视的因素”的结论_l ] 较一致. 表3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序位评价赋值 旅游接待能力 2.88 Tab 3 Variable assignment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hot—spring tourism resources 评价指标 观光游憩价值D 评价依据 评价/计算方法 很好(9~10)、好(7~8)、较好(5~6)、一般(3~4)、差(0~2) 专家评判 科学考察价值D2 历史文化价值D 很好(9~10)、好(7~8)、较好(5~6)、一般(3~4)、差(0~2)专家评判 很好(9~10)、好(7~8)、较好(5~6)、一般(3~4)、差(0~2) 专家评判 水温D 流量D 水温影响游客体验 流量决定开发量并影响开发潜力 地矿局资料 地矿局资料 矿物元素含量D 森林覆盖率D 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含量影响医疗保健功能 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环境状况 地矿局资料 (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气候舒适度D 采用综合舒适度指标S s一0.6 l T~24 J+0.07 I H 一70 I +o.5 l 一2 l,T为月均气温,HR 为月均相对湿度, 为月均风速 2015年甘肃省年鉴 人均GDP D。 经济是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三产业主导性D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部门 GDP增长率Dl_ 2OO5—2Ol5年的GDP增长率 经济外向度D 客源规模D 。 城市化水平D】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GDP)×100 2OO5 2Ol5年甘肃省年鉴 (实际利用外资/GDP)×100 2015年甘肃省年鉴 (非农人口/#-末总人口)×100 经济外向度一般用资本开放度指标衡量 客源规模由主要旅游客源市场决定 用城市化率指标 交通连接度D s 交通通达度D 周边景.最组合D 交通连接度反映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卢指数 衡量交通是否便利,常用通达度指数表示 温泉地与周边旅游地的组合关系 J9一交通网中边的数量/交通网中顶 点的数量 温泉地到主要客源市场(市县)行政 中心直线距离的总和 交通设施D 公交车普及度基本反映区域的整体基础设施水平 温泉地与周边景区联动开发加分, 与周边景区替代竞争减分 公交车普及度一年末实有公交车营 运车辆/年末总人口 通讯设施D 。 用人均拥有邮电业务量指标 旅游服务设施D。。 主要表现为旅游饭店的数量和规模,用餐饮业收入代替 2015年甘肃省年鉴 2015年甘肃省年鉴 西132 北师范大 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53卷 VO1.53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3评价因子赋值 其中,P 为评价指标处理后的值; 为指标总数; D 为转换前的某指标值.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指 标数据才具有可性比. 本研究选取的指标大多为可量化的指标,这样 就避免了人为主观赋值的不确定性,增强了整个评 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靠性_1 .本研究的数据除了 反映温泉游览价值的3个指标采用专家评判法外, 其他数据都是客观数据.温泉医疗保健功能的指标 3结果与讨论 3 8 ● ● 3 4 ● ● 6 9 ● ● 5 9 ● ● 5 5 ● ● 4 ● 9l 7 9 3 l 6 6 5 2 3 8 38 3 O 7 3 4 2 7 2 8 8 O本研究对甘肃25处温泉的开发序位进行评价, 数据由甘肃省地矿局的地热处提供;森林覆盖率数 据由甘肃省林业厅提供;气候舒适度是根据甘肃省 气象局最近1O年数据,运用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 计算得出;交通方面的数据从甘肃省交通厅内部资 料获得;其他数据都是通过近年的甘肃省统计年鉴 直接获得或计算得出.考虑到温泉游客大多是短途 游客,甘肃省温泉旅游地的客源半径多在300 km 以内,因此,交通通达度采用温泉地到300 km半 温泉资源开发综合评价计算公式为l6]elaa 1 ● l ● l o 17 ● 4 9 9 3 3 ● ● 4 1 ● 6 1 ● ● 8 4 ● ● 3 O● E一∑Q P , i一1 l ● 6 3 6 9 1 7 9 6 8 2 4 3 4 3 (2) 6 ● 3 8 5 O 1 5l 3其中,E为温泉资源的综合评价值;n为指标的数 1 1 1 1 1L ● l目;Q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值;P 为第i项指标 6 3 8 8 0 O 8 2 8 7 3 8 4 9 2 O 2 O 8 ● O O ● O ● 7 1 ● ● 3 ● 6 ● 5 ● 2 19 0 8 67 7的评分值.甘肃省各温泉资源旅游开发评价值见表 4.由表4可知,甘肃省温泉的总分普遍较低,得 5 ● 8 4 4 ● ● 4 ● 3 ● 7 ● 4 ● 4 ● 4 ● 4 ● 7 7, 径内所覆盖的各市县行政中心的最短距离总和来计 算.由于上述各指标单位不统一,因此要对其进行 标准化处理,数据转换公式为[1 ]3。 分在6O分以上的仅有4处,可见甘肃省温泉旅游 6 7 9 4 9 4 5 7 7 2 6 2 l l 3 3 1 1 0 7 9 5 开发水平较低.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看总分值, 而且要注重温泉开发的制约因素,如有的温泉流量 6 ● 4● 1● 1 ● 2● 9● 2● 6● 2● 6● 9● P 一i0×D /∑D , 』i=l /n 特别小,那就不适宜开发.根据分值和制约因素将 O 8 3 2 7 1 O O 9 6 5 1 4 5 8 7 0 7 2 5 8 1 (1) 温泉分为3大类:高适宜型(45.76~73.10)、较适 4 ● 表4 甘肃省温泉资源开发序位评价结果 4 ● 4 ● 2 ● 3 ● 5 ● 5 ● 5 ● 5 ● 5 ● 5 ● 5 6 6 7 8 8 O 2 1 5 2 5 4 2 8 6 5 9 9 9 5 2Tab 4 Outcome of evaluation of the exploiting order of hot spring destination in Gansu Province 温泉地 平凉五里墩 游览价值 保健价值 环境质量 经济水平 客源条件 区位条件 基础设施 6 ● 总分 O _排名 ● 3 ● 3 ● 4 ● 4 8 7 l 29 2 ● ● ● 2 ● 9 ● 泾川何家坪 泾川罗汉洞 1 7 5 7 5 7 4 7 7 2 O l 2 5 l 1 5 1 2 5 5 16 4 5 3 2 3 6 3 ● 灵台东沟 24 3 4 ● ● 3 ● 7 l ● 2 ● 2 ● 7 ● 4 ■ O ● 8 5 1 7 3 4 O 3 ● 镇远刘坪 清水汤浴河 秦安于夫子沟 通渭汤池沟 9 O 7 9 2 4 12 54 1 1 8 l 8 2 5 2 6 3 1 O 1O 7 通渭义岗 定西西巩驿 14 13 1 天水温家峡 武山温泉乡 舟曲龙达沟 迭部旺藏 2 21 19 18 迭部卡告 永登药水沟 8 6 2O 15 25 l7 11 3 武威药王泉 肃南皇城 肃北硫磺山 民勤重兴 肃北川南山 永登龙王沟 天水中滩 礼县老虎沟 瓜州大奇山 22 23 2017年第3期 2O1 7 NO.3 温煜华等:甘肃省温泉旅游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ot spring in Gansu Province 133 宜型(33.53~43.27)和不适宜型(26.23~33.3O). 根据评价结果,甘肃省高适宜旅游开发的温泉资源 有6处,较适宜开发的温泉有8处,不适宜开发的 温泉有11处. 3.1 高适宜开发的温泉 综合评分值排在前7位的温泉,除天水中滩温 泉外(受已开发的天水温家峡温泉的屏蔽影响,为 避免恶性竞争,将其列入较适宜开发级别),其他 6处温泉正好是甘肃省已开发的6处温泉旅游地, 说明评价结果较为可靠.这6处温泉资源禀赋、客 源市场和区域环境条件都较好,开发潜力巨大.但 目前开发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未来开发的侧重点为: 1)温泉旅游是一种体验性较强的旅游方式, 温泉旅游实际上就是对温泉旅游文化的体验.在开 发设计过程中,要把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融入到温 泉旅游地的建筑风格、园林设计上,把温泉的沐浴 文化融入到温泉洗浴方式上,开发形式多样的洗浴 形式,提升游客的兴趣和参与性. 2)生态环境作为温泉旅游地的载体,对游客 来说非常重要.在温泉旅游地增加绿化面积,建设 人工湖等,都可以增加温泉旅游地的魅力. 3)温泉游客不单纯追求康体保健功能,更追 求旅游地的综合性文化体验.温泉可与周边丰富的 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进行捆绑 开发,形成综合优势. 4)由于甘肃省温泉旅游还处在“养在深闺人 未知”的阶段,很多省内游客对温泉旅游了解甚 少,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走出去”促销和 以节事文化为载体吸引游客进来的方式,提高温泉 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考虑到温泉的更新速度非常慢,而且温泉 开发还可引起地面沉降,因此,对温泉要按照储量 进行适度开发,加强回灌力度,避免温泉废水的任 意排放,使得温泉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3.2较适宜开发的温泉 较适宜开发的温泉的资源禀赋、区域环境和客 源市场都处于中等开发价值.这类温泉总体条件不 高,温泉开发的局限性较大.对这些温泉,要进行 全方位论证,找出温泉开发的因素.若温泉温 度太低,低于人体正常体温,那就影响了温泉的泡 浴功能.或处在偏远山区的温泉,交通条件和客源 市场了它的后续发展.所以,这8处温泉,要 根据它们的资源条件和开发条件,因地制宜地开 发.如天水中滩温泉、永登龙王沟温泉和通渭义岗 温泉受到已开发的温泉的屏蔽影响,应选择错位发 展.处在城市郊区的温泉可用作生活用水,冬季取 暖.处在工业区附近的温泉可用来洗毛制革等工业 化利用,相比于一般水,温泉洗出的毛色鲜艳,手 感柔软,价格较高.处在偏远地区的温泉可进行温 室种植,热带鱼、水产品养殖,可给当地农村经济 发展带来活力. 3.3不适宜开发的温泉 不适宜开发的温泉的资源禀赋、区域环境和可 进入性很低.甘肃省温泉多属于小型地热田,流量 小,影响了温泉的开发规模和潜力,如处在迭部 县、灵台县、泾川县、礼县及干旱地区民勤县的6 处温泉流量在1 L・S 以下,如此小的流量了 它们的开发利用价值.剩下的5处温泉,有的处在 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区,有的处在内陆荒漠区,可 进人性很差,客源市场远,环境质量差,适游期 短.上述这l1处温泉暂时不宜开发利用. 4结束语 本研究以甘肃省25处温泉为例,构建温泉资 源开发序位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对甘肃温 泉资源的开发序位进行评价,将甘肃省温泉分为高 适宜开发型、较适宜开发型和不适宜开发型3类, 并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结果 可为温泉地开发时序及投资评估作重要参考,也可 为温泉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温泉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是一项复杂工程,本 研究还有如下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构建的温泉开发 评价体系对开发水平较低的地区较适用,但在旅游 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还应加上游客偏好、温泉地 居民态度及等指标.本研究通过层次分析 法评价各指标的权重,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将 来考虑通过与专家深入交流沟通或结合运用模糊数 学等方法,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致谢:论文写作过程中,甘肃省地矿局高级工 程师李百祥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此表示由衷的感 谢. 参考文献 [1]温煜华,王乃昂,朱锡芬,等.天水及其南北地区 地热水水化学及起源初探[J].地理科学,2010, 西l34 北师范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第53卷 Vol_53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31(6):668. 21(11):l3Z3. [2] ULLAH Z,JOHNSON D,MICALLEF A,et a1.Coastal scenic assessment:unlocking the potential [8]黄云.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闽都民俗文化旅游资 源对比研究一以永泰御温泉和三坊七巷为例[J].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4):33. for coasta1 tourism in rura1 Pakistan via Mediterranean developed techniques[J].Journal of Coastal Conservation,2010,14(4):285. Y Q,ZHONG L S,CHEN T,et a1.Tourism [3] SHI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and spatio—temporal [9]蓝力民.温泉旅游资源可开发价值定量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新探[J].资源科学,2013,35(2): 312. ,1io]孙冰.我国深层地热资源的认识与勘探方法建议 [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S1):20. [11]王华,彭华.温泉旅游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border counties[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6・26(6):817. [4] MATZARAKIS A,RAMMELBERG J,JUNK J.Assessment of thermal bioclimate and tourism climate potential for central Europe:the example of 析I-J].旅游学刊,2004,19(5):51. r12]WARN S.Recreation&Nelson Thores Ltd,2002. Tourism[M].UK: Luxembourg [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2013,114(1):193. [5] BLANCAS F J.GONZALEZ M,MACARENA I 一0,et aL The 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3] 温煜华.基于旅游动机的游客聚类研究一一以甘肃 温泉游客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o15 (11):49. [14]王莹.杭州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调查及启示[J]. 旅游学刊,2006,21(6):44. application to Spanish coastal destinations[J]. Ecological Indicators,2010,10(2):484. [15]徐淑梅,陈才.区域旅游竞争力数字化评价体系研 [6] 沈惊宏,余兆旺,周葆华,等.区域温泉旅游开发 究[J].地理科学,2008,28(5):642. -116] 刘贤腾.空间可达性研究综述[J].城市交通, 2007,5(6):36. 适宜性分析及其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13, 28(12).2127. [7]齐先文,查良松.皖江城市带温泉旅游地定量评价 及开发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 (责任编辑 惠松骐) (上接第68页) [8]L1 x Q,ZHANG W x.Iron nanoparticles:the core—shell structure and unique properties for Ni(1I) modified aligned carbon nanotubes L J].Electrochem Commun,2007,9:65. sequestration[J].Langmuir:ACS Surfaces Colloids,2006,22:4638. GRUNDIG B, SCHUMACHER [13] STREHLITZ B,W.et al|A nitrite sensor based on a highly sensitive nitrite reductase mediator coupled amperometric [9] WANG CB,ZHANG W X.Synthesizing nanoscale iron particles for rapid and complete dechlorination of detection[J].Anal Chem,1996,68:807. IBANEZ J G. Environzrzental E14] RAJESHWAR K,Electrochemistry: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TCE and PCBs[J].Environ Sci Techn,1997,31: 2154. [1o]LIU Y,MAJETICH S A,TILT()N R D,et a1. TCE dechlorination rates,pathways,and efficiency of nanoscale iron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in Pollution Sensors and Abatement[M].Baij ing, Academic Ptess,l997. a1.Direct [15] CHEN L,TANG Y,WANG K,etEJ].Environ Sci Techn,2005,39:1338. [11]ZHANG H,JIN Z H,LU H,et a1.Synthesis of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supported on exfoliated e1ectrodeposition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 on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 [J]。Electrochem Commun,201 l,13:133. graphite for removal of nitrate[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6,16: s345. [16] KUMAR A V N,JOSEPH J.New Zn NiHCF hybrid electrochemically formed on glassy ̄ar ̄oB.: observation of thin 1ayer diffusion during electro— r12]ZHAO K,SONG H,ZHUANG S,et a1. Determination of nitrite with the e1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hydrazine[J].J Phys Chem C,2015, l19: 296. property to the oxidation of nitrite on thionine (责任编辑 陆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