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管理-办公楼工程塔吊方案 精品

建筑工程管理-办公楼工程塔吊方案 精品

来源:九壹网
办 公 楼 工 程 塔吊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海珠区新港中路赤岗派出所以北、赤岗公路后街东侧,建设单位为广州高宜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设计单位为深圳市方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广州市财贸建设开发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广州市花都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建筑规模如下:总建筑面积24658.5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5391.5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9267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16层(局部15层),地下2层(地下二层含有部分人防)。建筑总高度为55.65米,天面层标高为51.45米,首层层高5米,二层层高4.45米,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米;地下室负一层4.55米,负二层3.55米,用作地下车库兼人防;首层为商铺及办公入口大堂,二层及以上为办公室。

根据现场情况,拟在拟建筑物布置1台塔吊。 二、编制依据

1、 施工图纸资料;

2、 塔吊安装使用说明书及设备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 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 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XX); 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7、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8、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20XX)。 三、设备资料

项目部拟进场的塔机是由广西建机生产的液压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型号为

TCT6012。该机为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多用途塔机。公称起重力矩1000KN·M,最大起重量8T,工作幅度2.5m-60m,最大幅度额定起重量1.2T,式起升高度45m,附着式起升高度75m。 四、塔机安装前的准备 3.1 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安装塔机前熟读使用说明书,以便正确、迅速安装塔机。

安装时需要一台轮式吊车(或其它起重设备),其性能应适应起吊部件的需要,同时妥善协调安装和组装步骤,合理配置塔机安装人员,处理好组装现场的各种关系,则能使辅助吊车使用时间最少。 3.1.2 塔机安装的基本规定:

(1)司机、安装工、起重工必须是劳动人事部门进行考核取得合格证者,严禁无证操作、安装、维修塔机。

(2)安装塔机的全过程必须有专人指挥。严禁无指挥操作,更不允许不服从指挥,擅自操作,严禁操作人酒后作业。

(3)参加操作人员必须做到:

a.了解塔机使用说明书中有关安装过程的规定。严禁修改说明书中的安装程序。

b.了解塔机各部件连接形式和连接尺寸。 c.了解塔机各部件的重量及吊点位置。 d.了解对使用设备及工具的性能及操作规程。 3.1.3 安装塔机的一般规定:

(1)必须遵循塔机安装程序。

(2)必须安装安全保护设施。如:扶梯、护栏等。 (3)平衡臂上未装足平衡重时,严禁吊载。 (4)风力超过4级时严禁塔机进行安装作业。

(5)安装过程中必须用螺栓将下接盘、标准节和套架连接起来,并拧紧螺母。

(6)必须按规定配置正确的平衡重重量。 (7)加节前起重臂方向和套架开口方向必须一致。

(8)标准节起升(或下降)时必须尽可能靠边近塔身(最大幅度在10米内)。

(9)顶升安装标准节过程中,严禁旋转起重臂,开动小车或使吊钩上下运动。

以上规定同样适用于拆塔减节。 3.1.4 安装注意事项:

(1)检查连接螺栓是否拧紧。

(2)塔机各部件所有的螺栓材质和规格不同,决不可混用。

(3)平衡臂、起重臂拉板安装前应检查接头是否连接牢靠,拉板是否有损伤现象。

(4)起吊平衡臂或起重臂安装时,一定要把吊绳与安装用起重机吊钩用钢丝绳夹或卸扣锁固,防止钢丝绳夹角过大时钢丝绳脱钩。

(5)收紧变幅钢丝绳,以小车在重载情况下不打滑为宜。 (6)当塔机在未安装平衡臂和起重臂之前,应进行回转试运转。 (7)调整高度限位器,使吊钩组上限位置处于离小车滑轮之间的距离(空间尺寸)在大于1000㎜时,起升运转应停止。

(8)力矩器、重量器、幅度器、各电气限位等装置均应按规定安装和调试。

(9)塔式起重机的主体结构,电动机底座和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导线的金属护管等都应良好可靠的接地。

(10)标准节安装不得换方位,否则爬升用踏步方向装错,无法进行爬升。 (11)起重臂由9节组装而成,必须按出厂规定的标记或标牌顺序组装,切不可相更换。

(12)起重臂相互连接用的上弦销和下弦销均是专用的特制零件,不得代换。

(13)整机安装完毕后,应检查塔身的垂直度误差,允差为4/1000。 3.2 塔机的安装位置

3.2.1 塔机安装场地的参考尺寸(见图1)

图1 塔机安装时所需场地尺寸

3.2.2 塔机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建筑物并考虑覆盖面,以充分利用起重臂的有效幅度,还应考虑塔机安装、拆卸方便。

3.2.3 塔机的最长旋转部分——起重臂、吊钩等要避离高压输电线5米以上,以免触电伤人、损坏设备等事故发生。 五、基础设计

塔吊基础采用四桩桩基础,承台5×5m,厚度为1.8m,上下各配双层双向26B16钢筋,塔基砼强度等级为C30。将预埋螺栓按图纸标准尺寸埋在砼中。附塔吊基础计算书。 六、人员组成

为确保塔吊施工安全,项目部配备了专职安全人员指挥作业人员进行搭设和拆除管理。 现场负责人:汤剑锋 质检负责人: 庄红杏 安全负责人: 邱闻君 现场指挥: 江长烟 七、安装工艺流程

1、塔机组装

塔机组装顺序:安装底架→安装标准节→安装套架回转支承总成→安装塔顶→安装平衡臂总成→安装司机室→安装起重臂总成。

(1)将3节塔身节吊装到埋好在底架固定基础上的塔身节上(塔身节上有踏步的一面应位于准备安装平衡臂的下方)。用12件10.9级高强度螺栓将两节塔身书连接牢靠。塔身间均用12件10.9级的高弧度螺栓连接,其预紧力矩为

1700N·m,每根高强度螺栓均应拧入两个螺母拧紧防松。

(2)顶升套架的吊装

①将套架按设计图要求组装完毕后,将吊具挂在套架上,拉紧纲丝绳吊起。切记安装顶升油缸的位置必须与塔身踏步同侧。

②将套架缓慢套装在塔身节外侧。

③将套架上的爬爪放在塔身书的第二节上部的踏步上,再调整好16个爬升导轮与塔身节的间隙(间隙为2~3mm)。

④安装好顶升油缸,将液压泵站吊装到平台一角,接好,检查液压系统的运转情况。

(3)回转支承总成的吊装

将下支座、回转支承、上支座用80件8.8级的M27高强螺栓连为整体。每个螺栓的预紧扭矩应达900N·m,并用双螺母拧紧防松。

①将吊具挂在上支座四个支柱耳套下,将回转支承总成吊起。

②下支座的八个连接套对准塔身节四根主弦杆的八个连接套缓落下,将回转支承总成放在塔身顶部。切记下支座的斜腹杆方向应与塔身节装爬梯斜腹杆方向一致;下支座与套架连接时,应对好四角的标记。

③操作顶升系统,将液压油缸伸长至第2节塔身节的下踏步上,将套架顶升至下支座连接耳板接触,用16件M4的螺拴将套架与下支座连接牢固(每个螺栓用双螺母拧紧防松)。

④缩回液压池缸,用8件10.9级的M36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节连接牢固(每个螺栓用双螺母拧紧防松)。 (4)回转塔身的安装

将吊具挂在回转塔身四根主弦杆处,拉紧吊索。

①吊起回转塔身,安装时注意用于安装平衡臂和起重臂支耳的方向,使靠近起重量器一边的支耳与上支座的起重臂方向一致。

②用8件10.9级的M36高强度螺栓和16件10级的M36高强度螺母(双螺母防松)将回转塔身与上支座紧固。螺栓的预紧力矩应达到1700N.m。 (5)塔顶的吊装

吊装前在地面上先把塔顶上的平台、栏杆、扶梯及力矩器装好(为使安装平衡臂方便,亦可在塔顶的后侧左右两边各装上两根平衡臂拉杆)。

①将吊具佳在搭顶上。

②将塔顶吊到回转塔身上,应注意将塔顶垂直的一側应对准上支座的起重臂方向。

③用4件销轴将塔身与回转塔身连接,穿好并充分张开开口销。 (6)平衡臂总成的吊装。

在地面上把两节平衡臂组装好,将起升机构、电控箱、电阻箱、平衡劈拉杆一部分装在平衡臂上,并固拨好。回转机构接上临时电源,将回转支承以上部分回转到便于安装平衡臂的方位。

①吊起平衡臂(平衡臂上设有4个安装吊耳)。

②先用定轴架和销轴将平衡阂与回转塔身固定联接好。

③再将平衡臂逐渐抬高至平衡臂拉杆与塔顶处平衡的拉杆相连,用销轴铰接并穿好与张开开口销。

④缓慢地将平衡臂放下,再吊装一块1.05t重、一抉2.40t重共计两块平衡重安装在平衡臂上。

(7)司机室的吊装

把司机室吊到上支座靠右平台的前端,对准耳板上孔的位置,然后用三根销轴联接并穿好开口销。也可在地下先与回转支承总成组装好后作为一整体一次性吊装。

(8)起重臂总成的吊装

①在塔机附**整的枕木(或支架,高约0.6m)上,拼装好起重臂。注意无论组装多长的起重臂,均应先将载重小车套在起重臂下弦杆的导轨上。

②将维修吊蓝紧固在载重小车上,并使载重小车尽量靠近起重臂跟部最小幅度处

③安装在起重臂根部处的牵引机构,卷筒绕出两根钢丝绳,其中一根通过臂根导向滑轮固定于载重小车后部,另一根通过起重臂中间及头部导向滑轮,固定于载重小车前部。在载重小车后部设有3个绳卡,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受力一边,绳卡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6~7倍。钢丝绳与载重小车的前端设有张紧装置,如牵引钢丝绳松驰,调整张紧装置,即可将钢丝绳张紧。在起重机臂根部还有另一套牵引钢丝扼张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牵引钢丝绑松驰时,可用该装置将绳丝绑张紧。

④将起重臂拉杆拼装好后与起重臂上的吊点用销铀铰接,穿好开口销, 放在起重臂上弦杆的定位托架内。

⑤检查起重臂上的电路是否完善。使用回转机构的临时电源将塔机上部结构回转到便于安装起重臂的方位。

⑥找准吊装平阻卓后起吊起重臂总成至安装高度。用定轴架和销轴将回转塔身与起重臂根部联接固定(起吊钢丝绳从汽车吊吊钩至臂架上弦的空间高度要保证不妨碍起重臂拉杆起扳)。

⑦接通起升机构的电源,放出起升钢丝绳并缠绕好钢丝绳,用汽车吊逐渐抬高起重臂的同时开动起升机构向上,直至起重臂拉杆靠近搭顶拉板,将臂长短拉杆分别与塔顶拉板用销轴铰接,并穿好开口销。松驰起升机构钢丝绳,吊车吊钩下降使起重臂缓慢放下,拉杆受力。

⑧使拉杆处于拉紧状态,并根据要求检查起重臂是否上翘1/70,否则更 换一组拉杆的连接板,直到基本满足1/70的要求,最后松脱滑轮组上的起升钢丝绳。

(9)平衡重的吊装

根据所使用的起重臂长度及对应的平衡重吊装平衡重。

起重臂三种臂长工况下平衡重的配置及安装位置严格按要求安装,然后用连接板、螺栓,将每块平衡重之间互相串联好。

(10)穿绕钢丝绳

吊装完毕后,进行起升钢丝绳的穿绕。起升钢丝绳由起升机构卷筒放出,经平衡臂上排绳滑轮,绕过塔顶导向滑轮向下进入回转塔身上起重量器滑轮,向前再绕到载重小车和吊钩滑轮组,最后将绳头通过绳夹,用销轴固定在起重臂头部的防扭装置上。小车上装有一个自动换倍率装置,通过操纵起升机构能自动的从2倍率转换成4倍率,也能从4倍率转换成2倍率。

(11)接电源及试运转

当整机按前面的步骤安装完毕后,检查塔身的垂直度,允差为1/1000, 再接电路图的要求接通所有电路的电源,试开动各机构进行运转,检查各机构运转是否正确,同时检查各种钢丝绳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否有脱槽现象,是否与结构件有摩擦,所肯不正带情况均应予以排除。

如果安装完毕塔机就要使用,必须调整好各种安装装置方可使用。 2、顶升加节 (1)顶升前的准备

①按液压泵站要求给其油箱加油。

②清理好各个塔身节,将待顶升加高用的塔身节在顶升位置的起重臂下排成一排,这样能使塔机在整个顶升加以过程。不用回转机构,能使顶升加节过程所用时间最短。

③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

④将起重臂旋转至顶升套架前方,平衡臂处于套架的后方(顶升油缸正好位于平衡臂下方)。

⑤在引迸平台上准备好引进滚轮,套架平台上准备好塔身高强螺拴。 (2)顶升前塔机的配平

①载重小车吊起-节塔身节或其它重物使之停在某一位置时塔机基本配平,然后拆除下支座四个支腿与塔身节的连栓螺栓;

②将顶升液压系统操纵杆推至“顶升方向”,使套架顶升至下支座支腿刚刚脱离塔身的主弦杆的位置;

③通过检验下支痤支腿与塔身主弦杆是否进一条垂直线上,并观察套架8个导轮与塔身主弦杆间隙是否基本相同,检查塔机是否平衡。略微调整载重小车的平位置,直至平衡并作好标纪,使得塔机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梁的位置上。

④操纵液压系统使套架下降,连接好下支座和塔身节间的连接螺栓。 (3)顶升作业

①将一节塔身吊至顶升套架引进横梁的正上方,在塔身节下端装上四只引进滚轮,缓慢落下吊钩,使装在塔身上节的引进滚轮比较合适地落在引进横梁上,然后摘下吊钩。

②将载重小车开至顶升平衡位置。

③使用回转机构上的回转制动器,将塔机上部机构处于制动状态,不允许有回转运动。

④卸下支座四个支腿与塔身节连接的8个高强螺栓。

③将顶升横梁顶在塔身节踏步的圆弧槽内(要设专人负责观察,顶升横梁两端销轴都必须放入圆弧槽内),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伸出,将顶升套架及其以上部分顶起,顶起略超过半节塔身节高度后,使顶升套架的爬爪搁在塔身节的上一级踏步上。确认两个爬爪准确地挂在踏步顶端后,将油缸活塞全部缩回,提起顶升横梁,重新使顶升横梁顶在塔身节的上一级踏步上。再次伸出油缸,将塔机上部结构再顶起略超过半节塔身书高度,此时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装入-

个塔身节的空间,将顶升套架引进横梁上的塔身节引至塔月正上方,稍微缩回油缸,将新引进的塔身节落在塔身顶部,并对正,卸下引进滚轮,用12件M36的高强度螺栓(每根高强螺栓必须有两个螺母)将上下塔身连接牢靠(预紧力矩不小于700kN.m )

再次缩回油缸,将下支座落在新的塔身顶部上,并对正,用8件M36高强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每根高强螺栓必须有两个螺母,即完成节塔具节的加节工作,若连续加几节塔身节,则可按照以上步骤重复几次即可。为使下支座顺利地落在塔身顶部,并对准连接螺栓孔。在缩回油缸之前,可在下支座四角的螺栓孔内从上往下插入四根(每角一根)导向杆,然后再缩回油缸,将下支座落下。

3、附着

(1)先将附着框架套在塔身上,通过四根内撑杆将塔身的四根主弦杆顶紧及与塔身的腹杆连接好,通过销轴将附着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连接基座连接。

(2)每道附着架的四组附着撑杆应尽量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但在安装附着框架和内撑杆时,若与塔身节的某些部位发生干涉,可适当升高或降低附着框架的安装高度。允许附着框架与连接基座的高度差不大于200mm。

(3)安装附着装置时,应当用经纬仪检查塔身轴线的垂直度,其偏差不得大于塔身全高的4/1000,允许用调节附着撑杆的长度来达到。

(4)附着撑杆与附着框架,连接基座,以及附着框架与塔身、内撑杆的连接必须可靠。内撑杆应可靠地将搭身主弦杆顶紧,并与塔身的腹杆夹紧,各连接螺栓调整好后,应将螺母可靠地拧紧。开口销应按规定张开,运行后应经常检查有否发生松动,并及时进行调整。

(5)附着点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规定 八、安装及拆除注意事项 (一)安装注意事项

1、塔机的安装工作应在风力小于四级时进行,要保证足够的安装场地及安装场地无障碍物。

2、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具备。塔机基础和底架必须严格按规范施工制作,基础混凝土必须密实、无蜂窝,标号不得低于300号,必需达到规定90%强度方能安装整机。基础平面允差小于1/500。(地基基础及基础剖面图见附图)

3、安装时必须遵循立塔程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安装。听从安装指导员的指挥。

4、塔机组装顺序:安装底架→安装标准节→安装套架回转支承总成→安装塔顶→安装平衡臂总成→安装司机室→安装起重臂总成。

5、待塔机组装完毕并进行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顶升作业。顶升作业时必须由专人指挥、专人照管电源、专人操作液压系统、专人装拆紧固连接螺栓。

6、塔机加节完毕,应旋转臂架至不同角度,检查塔身各接头处和底架与基础节和地脚螺栓的拧紧问题。

7、要注意吊点的选择。根据吊装部件选用长度适当、质量可靠的吊具。严禁将钢丝绳直接穿在安装吊耳上,以免将钢丝绳磨断。

8、塔机各部件的所有零件,不得随意替换。要检查各齿轮、润滑部件,及时加注。

9、必须安装和使用保护安全设施,如扶梯护栏等。

10、在安装(拆卸)过程中,严禁安装(拆卸)一个臂架就中断作业。 11、塔机在安装、顶升、运行、拆除过程中,当听到有异常音响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未排除故障不允许恢复工作。

12、塔机的各种安全保护装置一旦调试完毕,任何人不得随意进行调整,更不准擅自取消。

13、安装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拴好安全带。 14、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二)拆卸中注意事项

1、塔机的拆卸也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配备相应监护人员,明确职责、落实措施。

2、塔机拆卸前,应对顶升机构进行保养和试运转。

3、在试运转过程,应有目的地对限位器、回转机构的制动器等进行可靠性检验。

4、在塔机标准节拆出、套架与塔身没有连成整体前,严禁使用回转机构。 5、塔机拆卸时应对顶升机构的主要受力件经常检查。

6、顶升机构工作时,所有操作人员应集中精力观察各相对运动件的相对位置是否正常,如果套架在上升时,套架和塔身之间发生偏斜,应立即停止上升

并下降。

7、塔机拆卸方法同安装过程,只是工作程序与安装相反。须注意事项亦同安装过程。由于考虑到塔机拆卸时工作场地不如安装时宽敞,在拆卸时应特别注意工作程序、吊装堆放位置,不可马虎大意。

塔吊基础设计(四桩)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XX。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T94-20XX。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准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T/T187-20XX备案号J953-20XX

(5)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XX。

(6)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高宜赤岗办公楼岩土工程动步勘察报告及高宜赤岗办公旅业楼基桩超前钻探报告”。

(7)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马TCT6012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二、主要计算参数 (1)基本参数

ⓐ采用TCT6012塔式起重机,起吊重量为80kn及CK107号钻孔地质资料进行计算。承台面绝对标为5.3m。

ⓑ本场地地下水丰富,埋深绝对标高为6.25m—9.4m。桩基全置于地下水内。考虑枯水期的出现,故本桩基按枯、丰水

期分别计算,并选其中最不利状况进行设计 (2)计算参数 (a)荷载参数

Px ,Py——水平力(KN)

Pz——重直力(KN)

Mx ,My——倾复力矩(KN·M) Mz——扭矩(KN·M)

比较两种工况,非工作状态对桩基危险最大,故采用非工作状态,并

载荷 工况 工作状态 非工作状态 Px 29 71 Py 29 71 Pz 荷载 Mx My Mz -573 -1600 -1617 453 -556 -1722 1726 1 按以下调整荷载进行设计计算:Px=Py=75KN Pz=560KN Mx(y)=1800KN-m (b)桩基主要参数

本塔吊采用桩基支承,采用4根φ800钻孔灌注桩。桩端入中风化泥质砂岩1.95m..承台及桩的砼等级为C30,fc=14.3N∕mm2,Ec=3×104N/mm2,桩长12m,钢筋选用HRB335,fg=300N/mm2。

承台尺寸为:长(A)=5m,宽(B)=5m,高(H)=1.8m,γ砼=25KN/m3 承台在歇水期标准自重:Gk=5×5×1.8×25=1125KN 承台在丰水期标准自重GK=5×5×1.8×(25-10)=675KN

(c)荷载分项系数(y)及倾复安全系数(K倾)的取值。塔吊基础承载力的分项系数y除基础自重为1.2外其余全为1.4。倾复安全系数K倾= 1.6 ( d)承台底以下岩土力学资料

地层 编号 3 4-1 4-2 4-3 合计 地层名称 厚度Li(M) 粉质粘土 全风化泥质砂岩 强风化泥质砂岩 中风化泥质砂岩 2.09 2.8 5.2 1.91 12 桩侧摩阻力 特征值桩端承载力特征值浮qsiaLi (KN/m) 73.15 112 416 286.5 887.65 抗摩阻力折减系数i 0.6 0.6 0.6 0.8 iqsiaLi (KN/m) qsia(KN/㎡) 35 40 80 150 qpa(KN/㎡) 2500 43. 67.2 249.6 229.2 5.

(e)塔吊桩基图

三、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1)轴心竖向力标准值作用下单桩轴力标准值(Nk) ⓐ 枯水期 ⓑ丰水期

NK=

枯PzGk5601125==421.25KN>0(压力) N4N丰KPZGKN浮560675308.75KN>0(压力) 4(2)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单桩最大,最小轴力标准值(Nkmaxmin) Nkmaxmin=

PzGkMXi

± NXi2

∑M=MX+PzH=1800+75×1.8=1935KN.m

塔吊Mx(y)作用在桩基的对角线位置时对桩基的影响最大,故Xi=2×1.7=2.4m 代入:ⓐ枯水期

N枯KmaxminPzGk560112519352.4MXi

±=±=421.25±N422.42Xi2

824.38KN403.13=18.12KN>0(压力)

ⓑ丰水期

NKmin丰maxPZGK4浮MXiKN0(压力)308.75403.13711.88。 294.86KN0(拔力)Xi(3)水平力标准值作用下,单桩桩头承受的水平力标准值(Hik)

Hik=

Px(y)n=

75=18.75KN 4四、单桩承载力验算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 (1)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计算 ⓐ抗压:Ra压压D20.82=up∑qsiaLi+qpaAp up=πD=3.14×0.8=2.51 Ap===0.5㎡

44m

代入:Ra=2.51×887.65+0.5×2500=2228+1250=3478KN

ⓑ抗拔R拔aUPiqSiaLi0.9GP2.515.0.9d24(砼水)1480.620.90.824(2510)12=1480.6281=1561.62KN

(2)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单桩承载力

枯丰枯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全为轴心压力.且NKNK ,取NK421.25KN

N枯K421.25KNRa3478KN(安全)

压(3)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单桩承载力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最大压力为Nkmax824.38KN 最小压力为Nkmin94.86KN

枯丰(拔力)取其绝对值94.86KN计算

枯压ⓐNkmax824.38KN1.2Ra1.234784173.6KN(安全) 丰浮ⓑNkmin94.86KN1.2Ra1.21561.621873.94KN (安全)

(4)水平力作用下单桩水平承载力 ① 桩身配筋计算

25单桩桩顶水平抗力标准值 H1抗=βd 1.5d20.5d(1+k0.8Nik) mftkAP承台底2(d+1)=2(0.8+1)=3.6m 范围内为可塑粉质粘土,查表得 β=60

P吊重56067580圆截面γm=2,ftk=2.01N/mm2,Nik=zGk==288.75KN

44代入H1Kd抗25浮0.8Nik0.8288.751035221.5d20.5d(1)600.81.50.80.50.8(1)mftkAP22.015105 =45.36KN>= Hik =18.75KN

依上计算桩顶水平抗力满足要求,可不配抗弯钢筋,但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依规范桩径400-2000时,纵向钢筋配筋率为0.65%-0.2%。,今取0.6%。AD2800244×0.6%=3014.4mm2 选10B20 A实2

s=×0.6%=s=3142 mm 43142g=

3.148002=0.625% ②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Ha)的计算 RαHa=

mftkWoU(1.25+22M(1+ζNNik倾g)) mmftkAnα=5mboE c桩顶处土质为可塑粉质粘土 查表得 m=8 bo=0.9(1.5d+0.5)=0.9(1.5×0.8+0.5)=1530mm Ec=0.85×3×104N/mm2=0.8×30KN/(1103)2=2.55×107

KN/㎡ I=

Wod2 Wo=

dE32×[d2+2(sE-1) gd2o] c =3.140.832[0.82+2×(210522.55104-1)×0.625%×0.7] =0.0785×(0.+2×6.84×0.00625×0.49)=0.0535m3 I=

Wod=0.0535×0.8/2=0.0214m42 EcI=2.55×107KN/㎡×0.0214m4=5460×102KN·㎡

381.53105α=5460102=50.0224=0.47 圆形截面m=2,Wo=0.0535m3,ftk=2.01N/mm2,Nik=288.75kN,pg =0.625﹪, 桩换算深度αL=0.47×12=5.m﹥4m,查表得Um=0.768,查得N=0.8 N1 圆形截面桩换算截面积

d2Es3.14221052n[1(1)ρg[1(1)0.6250.5(10.7840.625)0.5m4Ec42.55104压拔代入Rha压amftkWONik(1.2522ρg)(1ξN)UmγmftkAn0.4722.011030.05350.8(1.2522)(1) Rha0.76822.011030.5131.621.39204.91kN>Hik18.75kN(安全)Rha131.621.39(1⑤桩顶抗拔力验算

拔288.75)131.621.390.86157.34KN18.75KN (安全)

22.011030.5本桩基在丰水期出现竖向拉力,应验算其抗拔力。 ⓐ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承载力(NK)

抗N抗KTgk2Ggp

Tgk11uciqsiaLi(3.40.8)45.2477.54KN n4Ggp群桩基础所包围的桩土总量5512(2010)750KN

桩数4抗代入:NK丰Tgk2Ggp2477.547501238.777501988.77KN 21988.77KN (安全)

Nkmin94.96KNN抗K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承载力满足要求。 ⓑ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承载力(NK)

抗NK=抗TukGp 2

TukdiqsiaLi0.85.1481.8KN

Gp抗d24L浮砼0.82412(2510)90KN

NK=丰Tuk1481.8Gp90740.990830.9KN 22抗Nkmin94.86KNNK830.9KN

基桩呈非整体破坏时的抗拔承载力满足要求。 ⓒ单桩抗拔承载力验算 ①单桩抗拔承载力

单桩抗拔摩阻力特征值:Fd5.1418.8KN ,单桩拔力标准值 Nkmin94.86KN

丰F=1481.8KN >Nkmin=94.86KN (安全) ②桩纵向钢筋抗拔力

桩纵筋 As=3142mm2桩纵筋抗拔力 f=3142×0.3=942.6KN

丰丰单桩拔力Nkmin=94.86KN f942.6KNNkmin94.86KN(安全)

丰五、桩基抗倾覆验算

M倾MMx(y)Px(y)H1800753.22040KN.m桩自重:

d2Gp0.9L(γ砼-γ水)4 20.80.912(2510)81kN4侧摩擦:

TukdλiqsiaLi3.140.81481.8kN Rm2(GpTuk1481.8)2(81)13.8KN 22浮M抗倾Rm(aici)(pzGk)bi=13.8×

(3.8+0.4)+(560675)2.16903.962593.59497.46KN-m

KM抗倾M倾9497.464.66K倾=1.6 (安全) 2040a注:在M倾的作用下,地基土将对桩及承台产生主动土压力Pi=iZitg (45。

i)2Ci 22btg(45。i)及被动土压力Pi=iZitg (45。i)2Citg(45。i)。前者可使塔吊加

222a大对“倾复0点”的倾复力矩(M倾,而后者则增加抗倾复力矩p .Hi)ib2(M抗倾pi .Hi)。从对上述公式对比判断,因两者土质类别、厚度、及埋深

bb均相同,故Pi必大于Pi ,相应(M抗倾)也必大于(M倾)。为此土压力的倾复效应不会对塔吊安全造成影响。故本设计对其倾复安全仅作定性分析,而定量计算则予从略。 六、桩身承载力计算 ①桩身配筋

a依四/(4)/①桩身配筋计算,桩身纵向钢筋选10ɸ20,As=3142mm2,ρ○

gbaba0.625%

ⓑ箍筋为ɸ8@150,桩顶以下4m范围内为ɸ8@100。@2000设1ɸ14加劲箍。 ②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Q)验算

Q0.9(cfcApAsfy) 水下施工,取C=0.7

80023308300)5374.46kN Q0.9(cfcApAsfy)0.9(0.74对角方向的单桩最大轴力Nkmax1.45601.211251.4(1800751.8)2.4 2422.4533.55.381097.88KNQ5374.46KNNk1097.88(安全)max

七、承台承载力验算 ①承台冲切承载力验算 a塔身对承台的冲切计算 ○

圆桩换算成方桩边长为

ab0.8d0.80.80.m

塔身传来冲切力设计值(FL)

FL1.4Pz1.4560784kN

承台抗冲切力值Fl抗

Fl抗2βox(bc+aoy)+βoy(hc+aox)βhpftho βoxβoy0.84 λox+0.2aoxλoxλoy

ho因aox0.546>0.2ho0.21.60.32 aox0.546aox0.5460.341 ho1.60.840.84βoxβoy1.55

λox+0.20.341+0.210.9(1.80.8)0.92,ft1.43N/mm2 查得βhp120.8取λoxFl抗2βox(bc+aoy)+βoy(hc+aox)βhpftho2[1.55(1.6680.546)1.55(1.6680.546)]0.9214301.6284.36kN>FL=784kN(安全)b角桩对承台的冲切计算 ○

扣除承台自重后桩顶最大的竖向力设计值(NL),按对角线位置

PzNL1.44MXi)1.4Xi2560(1800751.8)2.4]760.38kN2422.4承台抗冲切力值(NL抗)

a1ya1x)+β1yC1)]βhpftho 220.56β1xβ1y

λ1x+0.2a1x0.546λ1x0.341

ho1.60.56β1x1.04 βhp0.92

0.341+0.2a1y1.6NL抗2β1xc2)βhpftho2(1.12)0.9214301.68406.37kNNL760.38KN(安全)22NL抗[β1xC2②桩基承台斜截面的剪切验算

扣除承台自重后桩顶竖向力(VL)设计值

maxⅰ对角线方向 ○

PzVL max1.441.4[MXi)Xi2560(1800751.8)2.4] 2422.4760.38kNVL 中1.4Pz5601.4196kN 44VLVL maxVL 中760.38196956.38kN

ⅱ平行x(y)轴方向 ○

MXiPz560(1800751.8)1.7VL max1.4()1.4[]594.38kN44Xi2441.72VL max2VL max2594.381188.76kN

以上两个竖向力(VL)设计值比较,选平行x(y)轴的VL max1188.76kN

maxVL 抗βhsβftboho,βhs4λxλy80048000.84 hohoax0.5461.751.570.341,β1.3 ho1.6λ10.3411VL 抗=βhsβftboho0.841.3143051.612492.48kN>VL max1188.76kN(安全)

③承台抗弯计算

a塔身边的最大弯矩(Mnax)计算 ○

x(y)轴①平行x(y)轴方向计算的一侧双桩轴向力设计值(max)

x(y)轴max1.45601.211251.4(1800751.8)2(1.7)2441.72(533.8398.38)1863.76KN

②沿对角线方向计算的一侧双桩轴向力设计值(∑V对角max)

V对角max1.45601.211251.4(1800751.8)2.4 2422.4=533.5+5.38=1097.88KN

对角V中=533.5KN

∑V对角max=533.5+1097.88=1631.38KN

对角轴x(y)轴∑Vx(y)=1863.76KN>∑V=1631.38KN 取∑V=1863.76KN maxmaxmaxMmax=1863.76×0.866=1614.02KN·M b承台底配筋计算 ○

M1614.02106As3736.15mm2

0.9fyho0.93001600选27ɸ16,As5427mm2(纵横相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