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文学刊 2014年第12期 核心期刊评价机制研究 O高平亮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1) [摘 要] 质量是一个期刊能够得到长远发展的命脉。一个期刊具有多大的市场需求、是否能够得到读 者的认可以及能够通过有价值的文章带来研究价值、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取决于期刊所采用的评价机制。合理 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保证文章筛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保证所载文章具有实际的科研价值,同时,合理的期刊评价 机制能够确保列入到核心期刊行列的期刊能够满足国家的导向和市场的需求,合理的评价机制具有广泛而深远的 实际意义。 [关键词] 核心期刊;评价机制;期刊质量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2—0045—02 首先,对于一个刊物而言,是否能够进入到核心期刊的 行列,直接影响着该刊物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没有进 随着我国对于科研工作的不断重视,核心期刊的数量 也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各个期刊之间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对于期刊自身所载文章的具体要求,不同的期刊杂志社 具有不同的标准和评价机制。一个期刊究竟在多大程度上 赢得读者的认同,能够吸引多少优质的作家的来稿,能够在 多大程度上发挥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这取决于期刊的质 量,而期刊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期刊采取了怎样的评价机制。 为了提高期刊的质量,充分发挥期刊在科研以及其他方面发 挥的作用,国际提出了设置核心期刊,但是不论是什么类型 的期刊都离不开载文评价问题。这个问题是期刊面临的一 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现行核心期刊的评价机制是否科学合 理、客观公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入核心期刊的刊物,由于被刊物的征订者认为是质量不高的 刊物,对于其应用没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使得刊物的征订 量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刊物的经济效益。其次,一个刊 物能否进入到核心期刊的行列,与今后刊物的质量能否得到 进一步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关系。作者以及科研工作人员在 完成文章的写作之后,通常都会对投稿期间进行一定的选 择,加之现在学校以及科研机构等只承认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的文章为科研成果,这就使得没有列入核心期刊行列的期 刊,很难提高其质量,没有质量从而谈起期刊的未来。从这 两个方面而言,对于期刊进行核心期刊以及非核心期刊的划 分,对于各个期刊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不利的。 二、核心期刊的评价机制 核心期刊对于其他非核心具有很多的冲击,但是为了能 、核心期刊的含义 所谓的核心期刊就是在一个学科中,该期刊载有大量本 学科具有价值的论文,对于该学科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到底是哪种期刊可以列为核心期刊的行 首先,部门没有针对所有的期间制定一个是否列入 够使一些具有价值的期刊在一个学科领域中发挥领军的作 用,评选核心期刊还是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的。为了 能够全面的评建兼顾,评选核心期刊就应该遵循以下通用的 评价机制。 1.政治标准。核心期刊的评选标准对于不同的机构和 列,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核心期刊的标准,不同部门对于核心期刊的认定缺乏权威性 和规范性。其次,不同的机构对于核心期刊的认定标准也各 不相同,甚至其标准之间具有很大的出入,这主要和机构的 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向一致。最后,不同的学校甚至同一学 单位而言各不相同,但是无论是怎样的具体标准,其不可以 缺少的一个标准就是政治标准也可称之为政治质量。所谓 校的不同院系之间对于核心期刊的界定也不尽相同。由此, 的政治标准就是对核心期刊发挥导向作用的标准。只有方 向正确了,才能够保证期刊能够在今后不断的获得新的突破 可以得到对于核心期刊名单的确定,都是根据不同的单位和 机构自身的研究需要确定的。但是,从期刊本身的发展而 言,是否被收录到核心期刊,决定着其存亡,进入核心期刊行 列的期刊能够通过不断地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对于没进入核 心期刊行列的刊物有可能以此进入到了恶性循环的状态。 和发展,否则将会给期刊带来致命的打击,使其面临着被核 心期刊列表除列的问题。即使一个政治标准错误的期刊不 会被取缔,期也将在一段十分长的时间内无缘问鼎各种奖 项,这种因为在评奖过程中,政治标准自身就具有一票否决 [基金项目】内蒙古财经大学2013年校级重点课题“核心期刊评价机制研究——兼论《财经理论研究>”(JXZI301)。 [作者简介】高平亮,男,辽宁辽阳人,内蒙古财经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硕士,研究方向:编辑出版研究。 .-——45.-—— 现代文萃 的权利。 高平亮/核心期刊评价机制研究 关系稿、人情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期刊所载文章 的质量。 虽然在学术界经常会听到“学术无禁区”的说法,但是在 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也应该对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进行 匿名审稿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双向匿名,其对于期 刊的质量考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但是该项考核并 不是绝对的,其存在着一些例外的情况。匿名审稿需要期刊 具有一定的条件和经济实力,对于那些学校的期刊,由于其 严格的区分,不能够将两者混为一体。对于一些学术问题经 常存在很难判定是学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不同的人可能就 有不同的观点。无论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难度,学术期刊应 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研究原则。文 章应该讲求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方法和理论的创新。 由于害怕出现政治标准性的错误,一部分期刊只追求平稳紧 紧依托于实际,不敢对文章的创新性提出相应的要求,这会 是期刊失去应有的科研价值和实际意义。 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的财政支持,其数量相对于匿名审稿的 需要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将匿名审稿落实到实 处。同时,审稿专家基本上都是在某一个领域具有超前的研 究成果的人员,他们本身承担着繁重的科研工作,使其兼职 审稿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量,不能按时完成审稿的情况时有发 生。对于某些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的文章没有必要采用匿 因此,对于期刊的评选应该严格遵循政治标准,确保期 刊中的文章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发表出来,其不会严重的超前 于实际,会遭到学术界的批评,也不会晚于实践,使其失去应 用的引领价值。 2.摘转率和应用率。期刊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 了期刊自身的独创性,对于摘转率和应用率越高的期刊,其 具有的独创性价值就越高。因此,在核心期刊的诸多的评选 标准中,摘转率和应用率便是一项重要的引用指标。 现在对于刊物进行评价的文摘刊物主要有《新华文摘》、 名审稿的方式。例如:某一个领域的研究专家乙投了一篇文 章,杂志社聘请专家甲对其进行匿名审稿,但是甲感觉乙是 这个领域的佼佼者,于是又将稿件转给乙审,乙最终发现问 文章就是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坚持匿名审稿就会降 低审稿的效率和效果。这就说明,期刊在采取匿名审稿的时 候,不能够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应该针对不同的文章进行适 当的调整,实现其最终保证文章质量的目标。 三、结语 (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这 些文摘已经逐渐成为评价一个期刊质量高低的重要参考依 据。对于一个期刊究竟发表怎样的文章,能够获得较高的应 用率和转摘率,上述文摘已经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但是刊物在创办的开始就确定了刊物的办刊宗旨、特色以及 目标,没有必要非得由摘转率牵着自己前行。二次文摘虽然 将不同学科的很多优秀刊物上的文章进行了再次整理和汇 总,代表了不同学科研究的最高水准。 刊物文章的转摘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期刊的质 量,这种影响也不是绝对的。首先,不同的二次文摘对于文 核心期刊设置的最终目的就是发挥不同期刊在各地研 究领域的领军作用。由于核心期刊的存在也使得期刊领域 出现了不公平竞争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期刊领域核心期刊和 非核心期刊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对于核心期刊的遴选也 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于核心 期刊的评选各执一词。为了对期刊进行科学合理、客观工作 的评选,确定核心期刊的评价机制就成为关键。但是,任何 期刊的评价都不能够通过单一指标的评估完成,通过本文的 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在期刊评价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综合整治 标准、摘转率和应用率、匿名审稿等指标的评价机制。为了 能够更好地实现核心评选的科学合理性和客观公正性,需要 对核心期刊的评价机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章的摘转具有自身的侧重和倾向,有一部分期刊虽然具有很 多高质量的文章,但是其不符合二次摘录文摘的方向,这并 不能够代表该类期刊质量不高。其次,我国不同学科中均具 有众多的刊物,文摘的编辑不可能严格地按照政治标准以及 质量标准对每种刊物中同一类型的文章进行研读和挑选。 【参考文献】 [1]梅雪姣,张鑫听.书吧的“悦读”与“体验”——北京地区 书吧调研报告[J].教育科学文摘,2011(1). [2]蒋涛涌,郭立锦,刘翠,张镅,张和平,方罗来.对高校学报 实行公益性保护的必要性及其“异化”[J].合肥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0(4). 最后,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严重地影响着摘录 者选取稿件的公正性。因此,摘转率可以作为衡量期刊质量 的一个指标,但是不能够将其作为核心的指标。 一篇文章发表之后是否具有社会效益,主要看这篇文章 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引用率这项指标能够更好地 体现社会对于文章的反应。相对于摘转率而言,引用率在对 期刊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 理性,因为读者在决定是否引用文章的时候,其主要考虑的 因素就是对自己的研究是否具有价值。因此,在对期刊进行 质量评价时可以综合考虑期刊中文章的摘转率和引用率,同 时也应该对这些比率的造假行为进行严惩。 [3]齐昆.国内核心期刊研究综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 作的意见(2002年9月13日,教社政(2002]10号) [J].教育部政报,2002(10). [5]谢文亮.影响因子的设计缺陷及其修正[J].中国科技期 刊研究,2013(5). 3.匿名审稿。匿名审稿能够确保消除审稿过程中各种 稿件质量之外的因素对审稿结论的影响,保证审稿的客观 性、公正性和科学合理性。匿名审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6]陈颇.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评价指标分析[J].体育 文化导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