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 SCIENOE&TECHN0L0eY 三辊卷板机振动特性的分析① 蒙秉嵩 (贵阳学院机电系 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基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原理,通过对三辊卷板机工作原理的分析,指出了常存在的质量问题。根据对三辊卷板机所受力的分 析研究及简化,提出了一个力学模型和几个振动模型。同时由这些模型推导出对应的固有频率。 关键词:卷板机 力学模型 振动模型 固有频率 中图分类号:TH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2-3 791(2010)02(b)-0101--02 在三辊卷板机的设计及使用过程中, 通常会遇到回弹量控制、纵向很长零件中 部凸起、纵向呈锥度和边缘不平整等几个 问题…。回弹量可通过控制辊轴中心距调 节,边缘不平整可通过预弯解决。但对于纵 向很长零件的中部凸起和纵向呈锥度,除 了辊轴刚性不足外,系统振动也必须引起 足够的重视。辊轴弹性变形将会产生横向 振动和扭转振动。当辊轴的运转速度与其 临界速度相同或接近时,则可能发生严重 的振动,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引起毁 坏。通过建立三辊卷板机的力学模型和振 动模型,可对其振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t为零件厚度; a为下辊轴水平中心距; 冠为上辊轴的半径; 两边略去dx得:两边略去 得: +q= += 手(㈥ 4) 微段的转动方程式为:Q:重 将 其代人(4)式,得: a a 1, 足为下辊轴的半径。 卷板机工作时,上辊给零件一向下的 力和摩擦力,取上辊为研究对象,经简化和 抽象,其沿轴向受力如图2(a)所示。在坐标 为x处取长为 的微段,其受力如图2(b)所 Ox+g ( 由材料力学中平面假定所得的弯矩与 示。设左侧剪力和弯矩分别为Q和M,则 右侧相应地增加一增量,分别为Q+ 和 挠度关系式: :E1 将其代入(5)式 +dM。作用在辊轴上的载荷可视为均 得上辊轴横向振动的偏微分方程:1力学模型的建立 布载荷q(x)。由村料力学中平面载荷作用 图l所示为三辊卷板机的工作原理。对 下的平衡微分方程可得下式 。 称式三辊卷板机的上下辊轴的中心距Y可 按下式计算。引: O X2 E1 ㈦ 为了获得上辊轴自由振动的偏微分方 d:g( ) x 程,只需令(8)中q(x,z)=0即得(7)式: Y=√( +t+R2) 一a。一R—R1(1) dM为滚弯零件内层纤维回弹前的曲率 半径; d::Q ’ LIF, Ox jl- 则(7)式可简化为: 4 =。(7) x:q(x 上式的解为:y(x,f1=Y(x)sin(cot+(p), 。。 】,:0 (、8)u, 2振动模型的建立 2.1上辊轴的横向振动 如图2所示,设P为上辊轴的比重,E为 弹性模量,I为横截面对中心主轴的惯性 矩,EI为上辊轴截面抗弯刚度,横截面积为 式中: , k= 方程(8)的通解为: 式(10)中A、B、c、D为待定常数。可通过 A,将图2中q(x)用q(x,f)代替,Q+dQ和 y( ):A sin五 +BCOSkx+Cshkx+Dchkx(10) M+dM分 Q+ dx和M+ dx 两个支承的边界条件确定。根据图2确定其 CX OX 边界条件为: :代替。对于 微段应用动力学基本定律, 建立在Y方向的运动方程式为: 0,Y:0, — :0 dx+qdx: 图1 三辊卷板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3) :,,Y:0, :0 代入式(10)可得频率方程sin =0 由式(9)可得上辊轴的临界速度: 2\EI x M+dM 丁、/ ‘n:: , ,3'…)(11) 相应的主振型为: Qto(x): sink.x: sin l (a) 图2上辊轴受力模型图 (b) (n=l,2,3,…) (12) 当∞< ,时,辊轴力图保持挺直;当 ①作者简介:蒙秉嵩,男,1963年生,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优化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