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加速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160例报告
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对160例腹部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和番泻叶治疗组(以下分别称为A,B组)进行临床观察研究证实番泻叶应用于腹部手术后病人,对促进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有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A组(传统组)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9-65岁,平均37岁。有高血压病史3例,糖尿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B组(番泻叶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14-70岁,平均40±0.5。有高血压史3例,糖尿病史1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两组病人血压、血糖、术后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所有病人无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异常,无凝血指标异常,近期无服抗凝药物,止血药物和抗溶药物史,两组病人的病种见表Ⅰ。
1.2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标准。两组病例经统计处理,在年龄、原发病、并发病和手术等方面(P>0.05)无明显差异。
1.3 治疗方法:
A组按传统方法:术前进行入院健康教育,告知围手术期的治疗措施。老年病人加强心、肺功能锻炼。非肠梗阻病人术前禁食6h,禁水2h。胃肠手术病人术前常规插胃管,其它病人均不插。术后适当镇痛,抗感染剂液治疗,第二日下床活动,排气后进流质、半流质。
B组:取番泻叶15g开水250ml冲泡15分,滤渣备用。于术后12h开始少量频服,次日同样250ml频服,若是胃肠减压者,通过胃管每2h灌注20ml,中间夹管1h,其余治疗同传统组(A)。
2.结果:
3.讨论:
近年来,欧洲的一些国家极力推广一种称之为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其目的是为了减轻因手术期病人的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造成的应激反应,加速病人康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1]。腹部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进食时间关系到病人能否迅速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术后早期促进胃肠蠕动,可加速胶原合成,增加胃肠血流量,促进吻合口周边新生血管增加。及时排除肠内容物,减轻吻合口炎症。有利于吻合口的胶原纤维形成,促进吻合口愈合。番泻叶能促胃肠蠕动早期恢复。使肠内容物迅速排泄,
消除腹胀,肠麻痹及肠扩张对吻合口的不利影响[2]。
本组用番泻叶明显促使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提前恢复,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早让病人进食,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中医认为,手术创伤耗伤人体气血,导致湿热瘀带,毒热郁结,以致运化无力,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使脾胃升降失调,气血郁闷,上下不通,则食物的消化吸收障碍,出现腹痛、呃逆、呕吐、肛门无排气、排便等症,腹部术后主要为“腑气不通,和阴血不足”故治疗上就要润肠通腑,急下存阴。小剂量番泻叶能疏通腑气,润肠通便,且单味番泻叶用之简单,价格低廉,疗效可靠,副作用小,不失为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良好方法[3]。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营养与加速康复外科[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14(2):1-3
2. 魏忠,中西结合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肠梗阻12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2。34(10):4
3. 赵有国等:番泻叶与大承气汤治疗腹部手术后,肠麻痹疗效比较中国中西结合外科201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