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的反和廉政建设》
作者:暂无
来源:《检察风云》 2011年第2期
新闻办公室2010年1 2月29日发表了《中国的反和廉政建设》(以下简称《》),这是新中国诞生以来,中国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外介绍中国党和中国始终坚决反对,加强廉政建设的基本情况。这是党和向世人的真情告白,彰显了中国加强反腐倡廉的原则立场、价值取向和重要经验。
昭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坚定决心
,它是由官方制定发布的阐明及执行的规范报告,是一国或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中国自1 9 9 1年发布第一部开始,截至2 0 1 0年底,中国已发表了6 0多部。现在,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反和廉政建设》,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古今中外早已有之,它是一个世界性的痼疾,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对现象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反对、加强廉政建设,是中国党和中国的坚定立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和反对、加强廉政建设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主要表现是,党、和各级、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反腐倡廉理论不断发展、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继续加大查力、违纪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坚决惩处分子;重视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注重从源头上做好防治的工作;切实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反领导和工作机制;反腐倡廉的社会评价有所提高,形成了比较有利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反国际合作不断扩大。
当前,反腐倡廉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必须清醒看到,由于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领域的现象仍然易发多发,有的案件涉案金额巨大,违法违纪行为趋于隐蔽化、智能化、复杂化。特别是制度漏洞导致权力制衡难实现,发生在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身上的严重违法犯罪案件,严重损害了党和的形象。因此,问题依然存在,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繁重。全体同志必须深刻认识反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廉政建设和反斗争新成效。
告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党和以《》形式向世人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国反和廉政建设基本情况,实质上是主动呼应国内人愿,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全面反映反腐倡廉建设基本经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党和中国始终以坚决的态度反对,加强廉政建设。从建国初的“三反”、 “五反”运动,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从世纪之交的加大反斗争力度和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制定建立健全反的国家战略,整体推进反和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反腐倡廉呈现出系统治理、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中国在反和廉政建设上认识不断深化,实践不断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至2010年,中国公众对反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 9%提高到70.6%;公众认为消极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68 1%上升到83.8%。伴随着中国反腐倡廉不断取得进展和显著成绩,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的评价与日俱增。在2003年的国际反贪污大会上,许多与会的国际代表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中国反的决心。2005年9月28日,在第五次亚太地区反会议上,一些与会人员对中国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进展给予了积极评价,对中国经验表示赞赏。
实践证明,中国的反和廉政建设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和积累开展反和廉政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些成功经验主要包括: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党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反领导和工作机制。第二,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保证反和廉政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服从服务于科学发展,始终把反和廉政建设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开展。第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五,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第六,必须坚持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和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当然,这些经验还需要在反腐倡廉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加深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
宣示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30年反腐倡廉的成功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反和廉政建设方面,中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在坚决惩治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工作领域,逐步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的具体道路之_,是一条与中国现阶段发展相适应的反腐倡廉之路。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最显著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从过去的“运动反腐”转变为 “制度反腐”。特别是在领导与工作机制方面,我国以中国为依据,制定了一系列反腐倡廉法律法规;以中国党章程为依据,制定了一系列中国党党内制度规定,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和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方面,我国已形成了由中国党党内监督、监督、内部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公民监督和监督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体系。各监督主体既相对,又密切配合,形成了整体合力。这两者结合,显示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
《》从“坚定不移地推进反和廉政建设”等八个部分,详细阐述了中国党和中国反的坚定立场以及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基本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全面而系统地解析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总体思路、领导与工作机制、反和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改革和制度创新、依法依纪查处案件、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反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要内容和基本做法,使人们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有一种形象化的了解。
揭示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总体部署
《》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是把反和廉政建设作为一项国家级的战略性规划提出来,进行总体部署、系统治理、整体推进。2005年1月,印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实施纲要》,2008年5月,又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从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方面,形成了对惩防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旨在表明,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已经制定了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国家战略。
就《》概述的惩防“体系”的战略构想而言,其核心层面的体系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的反和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其赖以支撑和不可或缺的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法律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备、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息化体系的建设等等。当前我们必须以完善惩治和预防体系为重点,整体推进反和廉政建设。
编辑:靳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