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工作报告

研究工作报告

来源:九壹网


研究工作报告

一、立项的目的、意义

水稻收获机械主要有全喂入式、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和割晒机。机械化收割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而且每亩约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30~40元。目前我国水稻收割的机械化程度很低,而水稻又是我国 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因此这一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技术先进,能耗低,效率高,车身体积小,运转灵活,履带行走,易于下田,收获后能保持茎杆完整,是水稻产区最受农民欢迎的机型,市场前景良好。但是,限于技术含量较高,国外品牌垄断市场等因素,导致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市场一直为日本的久保田和洋马两家企业所瓜分,占据着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发展迅速,江苏锋陵集团公司所产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2009年已占到该机型25%的市场份额。 水稻比小麦对收割机的要求更为苛刻。据调查,我国水稻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复杂,加上土地园田化水平低,机耕道建设不配套,使水稻收获机械难以 很好地适应农艺的要求。我国水稻主产区在南方,南方多丘陵、高原,地区和季节性差异大,这对水稻联合收割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 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偏小使得机械化效率低,水稻价格近几年走低使农民调减水稻 改种其他经济作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发展。

当前影响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普及的最大障碍是缺乏质量 稳定、价格适宜的机具。国产水稻联合收割机科研开发滞后,适用机具少,质量 不能让农民满意:背负式联合收割机对地表的破坏严重;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技术状态不稳定;双季稻地区的农民为了种晚稻,多有存留稻秆的要求,可靠性好的日本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价

位高,购机者亏本经营;可靠性低的国产收割机价位低,但 故障多,购机者无利可图。因此,谁能较好地解决水稻联合收割机市场 的这一矛盾,必将成为市场上的赢家,介于以上因素,公司决定开发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二、立项情况

公司在2009年3-4月市场调研后,六月正式立项,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产品开发中心技术人员全员参与,包括董事长在内,约20人的研发队伍,据系统进行分工,共成立了7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完成了任务。 三、达到的技术水平 我们选取了几款国内市场常见的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了性能参数对照,下表所示。 国内外常见收割机性能参数对照表 型号 久保田PRO488 洋 马Ee-60 大 同DSC48 科利亚4LBZ-148 锋 陵4LB-150 宇 成4LBZ-150 整机尺寸 (长×宽×高)(mm) 机重(Kg) 功率(Kw) 收割行4 2 4 4 4 4 35.3 10.3 35.3 35.6 46 40 2220 920 2180 2180 2350 2400 4150×1900×2200 2695×1540×1660 4340×1780×2270 4340×1780×2270 4100×2170×2280 4100×2070×2200

数 割幅(mm) 割茬高度范围(mm) 适应作物高度(mm) 倒伏适应性 顺割:低于85°逆割:低于70° 生产效率(亩/小时) 损失率 破损率 含杂率 ≤0.01% ≤0.1% ≤1% ≤2.5% ≤0.5% ≤3% ≤2.5% ≤0.5% ≤3% ≤2.5% ≤0.5% ≤2% ≤2.5% ≤1% ≤3% ≤2.5% ≤0.5% ≤3% 3~6 顺割:低于85°逆割:低于70° 0.9~1.2 3~6 4~7 4~7 3~6 顺割:低于顺割:低于80°逆割:85°逆割:低于70° 低于85° 650~1300 550~1200 650~1400 600~1300 35~150 50~150 35~150 35~150 1450 770 1450 1480 1500 1450 我公司的发动机16.2KW,收割行数为3行,在作物横向输送回转换向装置及茎杆作物夹持深度调节装置结构上,技术创新,适用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其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

四、下一步研究发展目标

我国地形复杂,水稻种植的农艺、作物品种、土壤情况、水文条件相差较大,单一的水稻收获机械不可能适用所有的水稻收获,加上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多品种、多机型将成为近一段时期内水

稻收获机械的发展特点。在工业发达国家,水稻收获机械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除了具有传统的基本功能外,自动化控制秸秆堆放处理、自动打包等技术也在水稻联合收割机上得到了应用,这也必将成为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发展的主要方向。

XX公司 2009.12.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