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13期99

•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孟军

(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 麻醉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

月间收治50例单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疼痛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麻醉优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值、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实施产生引导的神经阻滞,有利于提升麻醉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老年骨科;超声引导;神经阻滞;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13.065

本文引用格式:孟军.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3):99.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机体免疫力逐渐衰退,关节老化和骨质疏松的问题日益严峻,导致我国骨折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手术是目前骨折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手术具有风险高、创伤大的特性,所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十分重要[1]。在骨科手术中利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好,现有如下报道。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比较(n,%)例数2525

1级2015

2级34

3级26

麻醉有效率

92.076.0

2.2 两组患者疼痛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患者疼痛值、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

例数2525

疼痛值0.61+0.121.36+0.14

不良反应发生率

2(8)6(2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单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60-80岁,平均(65.23+11.45)岁。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65-85岁,平均(69.36+10.23)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1.2.1 实验组:局部麻醉采用1%的利多卡因,在Gevenue便携超声诊断仪下进行硬膜外穿刺,在l4间隙旁的脊柱正中进针,到达l4神经根部,回抽未见血液及脑脊液后,缓慢注入20 mL0.5%的罗哌卡因,超声横扫股骨与坐骨结处,当坐骨神经呈现出三角形或卵圆形高回声时,说明坐骨神经处于半腱肌与股二头肌外侧,在坐骨神经旁进行超声引导穿刺,缓慢注入25 mL 0.5%的罗哌卡因。

1.2.2 对照组:蛛网膜穿刺选择患者的l2-3L或l3-4L脊椎间隙位置,注入3 mL的2 mL 0.75%的左旋布比卡因和1 mL的10%葡萄糖溶液,退出腰麻针后,在硬膜外置管,根据手术程序注入适量麻醉剂。

1.3 判定标准。麻醉效果:1级:患者手术全程无痛感,肌肉松弛度适宜;2级:患者手术全程有轻微疼痛感,肌肉松弛度一般;三级:患者手术全程疼痛感明显,需辅助药物止痛,肌肉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麻醉有效率=1级+2级/总例数×100%。疼痛值:利用VAS对患者疼痛值进行评分,满分1-10,分值越高,疼痛值越明显。不良反应:神经损伤、刺穿血管、尿滞留和呕吐等。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的资料数据用 (%)率表示,同时采用t检测,计量平均数资料用±标准差(±s)表示,其次采用χ2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最后使用统计学SPSS 21.0的软件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3 讨论

老年患者普遍器官功能和免疫系统下降,出现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的人群越来越多,导致出现骨折的概率增加。因为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血液循环能力较弱,神经系统反应能力缓慢,所以在手术过程中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对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所以在术前要针对老年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出完善的治疗方案,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避免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术后严密观测患者的各项体征,完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现阶段,最理想的麻醉效果是麻醉不良反应小、麻醉风险小且并发症小的麻醉方式。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打破了传统麻醉方式操作复杂的特性,不需要患者频繁变换体位,并且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可以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后续手术的平稳进行。

本次研究选择单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麻醉优效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疼痛值、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比较常规麻醉方式优势更明显,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有利于后续治疗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实施产生引导的神经阻滞,有利于提升麻醉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方卿.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

的价值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7,4(30):881-882.

[2] 孙连娟,祝胜美.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

骨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32):32-33.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患者麻醉优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