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六年级复习课
Be going to结构
授课教师:邵丽
单位:青龙湖中心校 指导教师:闫丽华 性别:女
做课教师说课
本节课是一节时态复习课,复习的主题是be going to结构。
针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四个时态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往往说起来还勉强过关,一落实到卷面的写作中,就漏洞百出。为了切实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结合题型,采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设计思路,设计了本节课。由于本节课的主题是be going to结构,我通过分析学生制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
1.明确be going to结构的构成并能熟练地运用该结构询问他人和描述自己的计划;
2.通过师生交流、看图问答、阅读获取信息等方式,了解他人的计划并能运用正确的人称表达;
3.通过读写结合、以读带写的方式,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并有条理地描述自己的计划。
重点:运用be going to 结构合理描述计划 难点:be动词及人称的正确运用
为了省时、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并力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复习的质量。
一、热身环节
结合板书及现场资源通过师生交流,自然导入话题,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be going to 结构的意义。
二、听说练习 1.关注语言功能的操练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繁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对即将到来的五一节倍感期盼,此时抛出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May Day?这个问题让学生试着用be going to 结构并结合所学过的动词词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描述自己的五一计划,目的是关注语言的交际性,关注语言的功能。
2. 关注语言形式的操练
(1) 师播放PPT “米奇提问”并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对be动词am, is, are及人称的关注,通过呈现不同的图片巧妙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人称及be动词进行表达,在情境中突出重点。
(2) 学生通过米奇的示范明确了如何询问别人的计划,我紧接着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根据人物与时间状语进行提问的还击,此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反馈,来检测学生是否能够询问别人的计划,每个学生对于画面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因此回答也会五花八门,
1
由此发散学生的思维,复现更多的语言,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此外,通过图片呈现了不同的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并明确看到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要用将来时来表达的语法规则。
三、阅读理解
读前: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而是学生产生通过阅读篇章找到答案的愿望。
读中:Read and choose、Read and judge两个环节, 通过读懂问题后快速阅读篇章,并勾、圈出关键信息进行选择、判断的办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结合考试题型切实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与速度。
此外,篇章的主人公与学生同龄,面对毕业的压力,对即将到来的暑假充满憧憬之情,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我编写了这篇小短文,让学生读起来有感同深受的感觉,为下一步的写做好心理上的铺垫。
四、写作(读后的拓展运用) 1. 口头交流
(1)为阅读篇章加标题。此环节有三个目的: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反馈对文章的理解;引出写作的主题
(2)口头交流暑期旅游计划,通过引导学生关注5个疑问词,从而使学生明确写作的基本要素。
(3)口头交流暑期学习计划,通过该环节使学生明确,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从而实现目标3的达成。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替换表达这一方式为学生搭建脚手架,降低难度,通过分别谈论旅游及学习计划,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描述,培养其思路清晰、主题明确的写作思路。
1. 自主写作
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将所说的写出来,从说到写是能力的又一次提升,学生通过自主书写、小组互查、到实物投影上反馈纠正的环节扎实地掌握be going to 的功能与用法,同时也与他人分享了自己的美好向往。
五、总结作业
通过:Now Wang Bo is your friend. You have a new friend. Today, would you like to introduce Wang Bo’s plan for Summer Vacation by writing? 这一作业引导学生对人称进行转述来描述Wang Bo的暑期计划,进一步渗透考试题型,进行仿写的训练。
2
教学目标 1.明确be going to结构的构成并能熟练地运用该结构询问他人和描述自己的计划; 2.通过师生交流、看图问答、阅读获取信息等方式,了解他人的计划并能运用正确的人称表达; 3.通过读写结合、以读带写的方式,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并有条理地描述自己的计划。 重点:运用be going to 结构合理描述计划 难点:be动词及人称的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1.Today we are going to have a revision clas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What are we going to review. 2.There are so many teachers.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3. Do you know what the teachers going to do after this class? 4.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class? 5.指向板书字母 “e” T: What’s this? Yes, it looks like a duck. 指向板书字母 “b” T: What’s this? Yes, it looks like a pond and a tree. What is the duck going to do? Where is it going to swim? Why is it going to swim in the pond? T: Yes. It’s spring now. All the animals are going to come out. The bees are going to collect the honey. The frogs are going to sing the song in the pon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热身 1.Be going to. 2.Listen to our English class. 3.Talk about our class. 4.It’s a duck. 5. It’s going to swim. 6. It’s going to swim in the pond. 结合板书及现场资源师生交流,自然导入话题,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be going to 结构的意义 二、听说练习 1.关注语言功能的操练 播放PPT ,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May Day? 生根据实际情况尝试运用所学过的动词词组进行表达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on May Day? 1. 师播放PPT “米奇提问” 2. 关注语言形式的操练 What isAnn going todo on Children’s Day?师板书:am, is, are
3
生根据不同的画面回答问题。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繁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对即将到来的五一节倍感期盼,此时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试着用be going to 结构并结合所学过的动词词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描述自己的五一计划,目的还是关注语言的交际性,关注语言的功能。 通过呈现不同的图片巧妙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人称及be动词进行表达,在情境中突出重点。 此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反馈,通2. T: Now can you ask? Tom and Jimon Mother’s DayWhat areTom and Jim going todo on Mother’s Day?3. Check the questions. 过米奇的示范,来检测学生是否能够学问别人的计划,每个学生对于画面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因此回答也会五花八门,由生根据不同的此发散学生的思人称和时间状维,复现更多的语语选择正确的言,从而突破本课be动词进行表的难点。 达,练习问句。 此外,通过图片呈 现了不同的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并明确看到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要用将来时来表达的语法规则。 PPT 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进行猜测 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而产生通过阅读篇章找到答案的愿望。 通过读懂问题后快速阅读篇章,并勾、圈出关键信息进行选择、判断的办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结合考试题型切实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与速度。 此外,篇章的主人公与学生同龄,面对毕业的压力,对即将到来的暑假充满憧憬之情,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我编写了这篇小短文,让学生读起来有感同深受的感觉,为下一步的写做好心理上的铺垫。 1. 反馈理解 2. 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3. 引出写作主题 师播放Wang Bo in this Summer VacationWhat isWang Bo going todo in this Summer Vacation? 学生根据问题勾出关键信息 Read and choose. 三、阅读理解 Read and judge. 学生根据问题圈出关键信息 生通过自己对四、写作训练 T: Wang Bo didn’t give the title. Can you help 文章的理解为him? 1. 口头交流 文章加标题 4
T: I want to give the title, “My plan for Summer 生理解 Vacation” T: Now, you Summer Vacation is coming soon. Yes. Would you like to make a plan? T: Now first let’s make your travel plan. PPT: My planfor Summer VacationTravelWhere?How?Who?How long?First, I’m going to travel.I’m going to travel to Huangshan.I’m going there by train. I’m going to travel with my friends. I’m going to staythere for five days.生根据PPT提示尝试替换表达。 小组交流 反馈 T: Now first let’s make your study plan. PPT: My planfor Summer VacationStudyread books, learn English, go to a drawing class, … 通过替换表达为学生搭脚手架,降低难度,通过分别谈论旅游计划及学习计划,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描述,培养其思路清晰、主题明确的写作思路。 Second, I’m going to study. I’m going to read books. I like geography, so I’m going to buy some geography books. And I’m going to a swimmingclass. 生根据PPT提示尝试替换表达。 小组交流 反馈 将说的写出来是能力的又一次提升,学生通过自主书写、小组互查、2.自主写作 反馈纠正的环节扎实地掌握be 叫几个同学到实物投影上反馈 反馈纠正 going to 的功能与用法。 通过该作业引导 学生对人称进行 Now Wang Bo is your friend. You have a new 转述来描述Wang and 五、总结作业 friend. Today, would you like to introduce Wang Listen Bo的暑期计划,remember. Bo’s plan for Summer Vacation by writing? 进一步渗透考试 题型,进行仿写的 训练。 2. 生自主完师布置学生将所说的写出来 成任务单 T: Just now you discussed your plan for Summer 3. 小组互查 Vacation. Now let’s write your plan out. 5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针对六年级学生的语法复习课,通过上课,我认为本节课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设计专题化
小学六年级学生很容易混淆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教师如果不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和整合,那么学生即使做再多的练习,仍不能理顺、理清所学知识。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研读了北师大版教材中所有相关内容,发现教材中关于be going to 结构的内容很少,主要集中在四年级下册Unit 11 《Uncle Jack’s farm》这一单元。因此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be going to 结构”为专题,结合听、说、读、写等一系列活动,围绕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re are you going to travel to? How are you going? Who are you going to travel with? 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stay there?等句型,展开活动,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记住Be going to的结构特点。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专题性的复习很有必要,也很有效果。
2.复习氛围轻松化
在许多老师的认识中,复习课似乎就是练习课,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复习课也可以上的轻松有趣。
在本节课中,通过板书、PPT、现场资源以及阅读材料等一系列的资源,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思维得以发散,真心得以流露,真情得以释放,复习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枯燥的练习题,而是活生生的交流话题,本节课在轻松地氛围中开始,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达到了预期效果。
3.复习线路成熟化
在以往的复习中,多数老师总认为复习就是做题,复习语法就专门做语法题,复习阅读就专门做阅读题,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效果更是事倍功半。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才用了听说入手、阅读激趣、以读带写的复习线路,学生在本节课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而且复习的针对性很强,阅读与写作的问题设计与考试的题型一致,在此过程中还对学生进行了阅读与写作策略的指导,复习效果事半功倍。
4、难点处理细节化
Be going to 结构的难点有两个,一是be动词的选择,而是人称的正确选择,通过“摘树叶”匹配的活动突破了be动词的难点,通过选择不同人称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表达,巧妙并隐性地处理了人称运用这一难点。
5、生生互动充分化
本节课在诸多环节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多说,让生生之间多说,通过生
6
同桌说、小组说,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是主体,都充分地运用语言进行了表达,而不是只当听众。
当然,本节课也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1、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有时不太明确我的指令,比如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勾、圈”信息并写下题号的环节,就出现了部分学生开始不明白的现象,经过解释之后学生才明白。
2、再如,在阅读之前我预想通过设计悬念让学生猜测的环节,激发学生想通过阅读篇章找到答案的欲望,但由于之前没有要求学生把阅读材料扣在桌面上,部分学生通过阅读找到了答案。
3、由于前边的内容过多,导致后边的写作环节没有当堂反馈,只能放到后续的课时中再处理。
教师评课
琉璃河中心校 付玉静
4月29日听了青龙湖中心校两位老师的课,总体感觉两位老师对教材把握准确,整节课思路非常清晰,师生配合也很默契,她们的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思路清晰,训练扎实到位
两位老师所执教的整堂课以话题为主线思路非常清晰,从Free talk中自然导入本课的课题,内容层层深入(由词到句再到文,最后到写)、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各部分内容通过情景的创设,学生易于接受,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训练。尤其在张海兰老师的写作训练部分,由阅读引到写作而且利用范文中的重点句的出示,进行仿写,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帮助,训练扎实到位。
二、兴趣引领,操练形式多样,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复习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操练,两位老师由兴趣点着手,创设一些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在邵丽老师的课中,教师充分利用现场资源进行谈话,并发挥自己的优势,设计了精美的板书,利用板书进行充分训练,学生上课伊始就兴趣盎然。接下来学生通过情境回忆巩固,并通过示范模仿,进一步掌握所所复习的知识。课堂中两位老师安排了多样的互动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pair work, group work中学生互助进行操练,操练的很到位,且配合默契,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得到发展。
三、体现任务型教学理念
任务型教学体现充分,堂课中两位老师围绕复习主题,安排了大小不同的任务。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逐一完成由浅入深的任务,能力逐步提高。此过程中,教师
7
注重方法策略的指导,使之形成习惯与策略。
四、商榷之处
两节课中学生都未使用过教材,对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是否可以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处理。
韩村河中心校 赵 雪 飞
今天参加区级研究课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六年级英语课,受益良多。从张海兰老师的课中我学习到四种方法;1 全体阅读,调动学生情绪; 2 改错:将错误的句子按照某一类型整理出来,让学生从改错中学到正确的知识;3 造句:罗列某一类型的短语或词组,让学生利用某一句型使用所给词汇造句;4 由句子到短文,在短文关键信息处,列出选项,让学生自由组合成新短文。邵丽老师的语法复习课能够正确掌握从动词等短语到BE动词变化之间的教学重点转换。问答句中各尽其妙,问句贯穿多个特殊疑问句,答句渗透BE动词语法知识,最后的圈信息对我很有启发,我发现可以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阅读理解,训练学生圈出短文中的关键信息,比如人名,地点,时间等,这样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0年4月29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