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础练习题答案要点(新版)

基础练习题答案要点(新版)

来源:九壹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基础》分章练习题答案要点

绪 论

一、单项选择

1.B 2.C 3.B 4.D 5.C 6.D 7.D 二、多项选择

1.BCE 2.ABCD 3.ABCDE 4.ABCDE 三、简答题

1.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1分)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分)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分)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分)

⑤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含义和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分)

2.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什么?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成长要求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它们互相联系,相互统一。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D 2.D 3.B 4. A 5.D 6.B 7.C 8.A 9.D 10.B 11.A 12.A 13.C 14.B 15.C 16.D 17.B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二、多项选择

1.ADE 2. ABCDE 3.ABCDE 4. ACDE 5.ABCE 6.BCD 7.ABCD 8.ABCE 9.ABCE 三、简答题

1. 简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存在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超越现实而幻想未来;(2分)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是现实的反映,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2分)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幻想和梦想。(2分)

2. 简述理想的概念和特征。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1分)

①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1分);②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1分)③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1分)。

四、分析题

1. 答:理想具有时代性的特征。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总是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是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们的理想必然会被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饥寒的年代、温饱的年代、离乱的年代、安定的年代,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不同的。 理想对于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可以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五、论述题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1. 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1)理想的含义。(2分)

(2)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2分)

(3)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充满着艰险和坎坷。所以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2)

(4)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2分) (5)结合历史和实际。(2分)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

1.C 2.C 3.A 4.A 5.C 6.C 7. A 8.D 9.B 10.C 11.B 12.C 13.A 14.B 15.A 二、多项选择

1.ABE 2.ABCDE 3.ABCDE 4.ABCD 5.AB 6.ACDE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具有什么样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民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2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1分)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1分);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1分)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1分)。

2. 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6分)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红样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2分)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来年性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建设的必须要求。(2分)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新年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2分)

四、论述题

1.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应如何评价爱国主义传统的价值和意义?

(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2分)

(2)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2分)

(3)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2分)

(4)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宏扬爱国主义,必须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资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互利共营。(2分)

(5)结合实际(2分) 五、材料分析题

答:(1)① 强烈的爱国情感,可以使人树立远大的生活目标;②强烈的爱国情感,可以使人产生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③ 强烈的爱国情感,能够激发人的聪明才智;④爱国主义是我们每个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有志之士建功立业的思想基础。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已任。(可根据自身实际具体分析)

第三章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一、单项选择

1.D 2.C 3.C 4.C 5.C 6.C 7. A 8.A 9.D 10.B 11.B 12.C 13.B 14.A 15.D 16.C 17.A 18.C 19.A 20.D 21.C 22.B 二、多项选择

1.ABC 2.ABE 3.ABC 4.ABCE 5.CD 6.BCDE 7.ABE 8.CE 9.ABE 10.ABCDE 11.BCD 三、简答题

1. 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应坚持哪些评价方法?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1.5分);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1.5分);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统一(1.5分);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1.5分)。

2. 简述人生观的含义及其内容。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2分)人生观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1分)第二,人生态度,即怎样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1分)第三,人生价值,即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1分)

四、分析题

1. (1)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珍视亲情、关爱弱小、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不畏艰辛、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人生追求。(2分)

(2)人生的道路上,谁都免不了碰上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1分)信念坚定、勇于接受挑战的人,能够从挫折和困苦中汲取成长的智慧;(1分)意志不坚定或容易满足的人往往半途而废;(1分)胆怯、懦弱的人常常被挫折和困难吓倒,有的自暴自弃、随波逐流。(1分)

然而,要从挫折和苦难中得到财富和智慧,需要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坚如磐石的信念和经年累月的坚持。(1分)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结合洪战辉事例。(1分)结合自身实际。(2分)

2. 张华舍身救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他的行为创造了宝贵的精神价值。(2分)精神价值对社会对他人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推动历史进程方面,精神价值比物质价值更具有深远的意义。(3分)

根据学生能否结合实际,说理清晰程度,逻辑性和哲理性的强弱等,教师综合给分(0—5分)

3.人生责任包含相互联系的两层涵义:一是指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应当承担的职责、应当完成的分内事,即应尽的责任;由人的社会性决定。

人生责任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没有承担或完成应尽的职责而必须承担的过失或责罚,即应追究的责任。由人的自主性决定。

人生责任是由个人的自主性与社会性共同决定的。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有受社会制约的一面,也有自主自择的一面。面对人生责任,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和权利。人们履行还是不履行人生责任、责任心的强弱、选择这种或那种责任行为、履行这样或那样的人生责任等,总是根据主体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按照主体的意志来选择和实行的,因此,主体必须对自己的言行及其产生的结果负责。

4.(1)结合袁隆平的事迹集中论述或分散论述均可。(2分)(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2分)(3)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2分)(4)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2分)(5)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分)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2分)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五、论述题

1.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在未来社会里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点:(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分)(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2分)(3)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2分)(4)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2分)(5)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2分)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

1.B 2.B 3.B 4.D 5.D 6.B 7.A 8.D 9.D 10.D 11.C 12.B 13.C 14.B 15.A 二、多项选择

1. CD 2.ABC 3.AD 4.ABCDE 5.ACE 6.ABC 7.BCDE 8.AC 9.ABC 10.ABC 三、简答题

1. 简述大学生应该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6分)

一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2分)二是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2分)三是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2分)

2. 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①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1分);②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1分);③讲求谦恭礼让,强调克娇防矜(1分); ④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1分);⑤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1分);⑥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1分)。

3. 简述大学生应该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①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2分);②是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做出道德选择(2分);③是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2分)。

4. 简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8分)

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1分)②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1分)③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1分)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1分)⑤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1分)⑥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1分)⑦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1分)⑧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1分)

四、分析题

1. 谭千秋大爱无疆、勇于担当。生前,他为共和国的崛起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边远山区默默奉献,今天,他又用这惊天壮举吟颂了撼动灵魂的生命之歌。重大灾害面前,谭千秋老师能够舍我而求其境界,其精神不死,是个伟大的英雄,伟大的人民教师。

范美忠在地震来临时选择自己逃生,从人性来讲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在学生在校期间保障学生的安全,范当时连一句快跑都没说自己冲出教室,一点不顾学生安危,亵渎了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同时也极大地挑战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公众中形成了不良的影响。范跑跑事件,也折射出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责任心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联系实际再具体加以分析和说明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五、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论述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1)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诚信行为,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2分)

(2)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国家和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牢固确立在中国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终身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2分)

(3)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学习态度,坚守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2分)

(4)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水平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2分)

(5)结合实际。(2分)

2.联系丽水学院的实际情况,谈我国但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要点:(1)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1分)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1分) 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1分)

(2)我国社会公德也存在诸多问题:(3分) (3)结合丽水学院实际(3分);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4)根据论述综合给分(2分)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

1.A 2.D 3.A 4. A 5.D 6.B 7.B 8.D 9.A 二、多项选择 1.BDE 三、简答题

1. 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5分)

①文明礼貌 (1分);②助人为乐(1分); ③爱护公物(1分); ④保护环境(1分);⑤遵纪守法(1分)。

四、分析题 1.按要求填写。 五、论述题

1. 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1)掌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2)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3)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

1.D 2.B 3.A 4.B 5.A 6.B

7.D 8.D 9.C 10.D 11.D 12.A 13.D 二、多项选择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1.ABCDE 2.ABCDE 3. ADE 4.BCD 三、简答题

1. 大学生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6分)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当:①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1分)②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1分)③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1分)

(2)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应当:①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1分)②有敢于创业的勇气;(1分)③要提高创业能力。(1分)

2. 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3分)。在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3分)。

3.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有哪些?(5分)

结婚的必备条件有三条:一是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1分);二是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三是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1分)。结婚的禁止条件有两条: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1分);二是禁止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结婚(1分)

4.(1)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1.5分)(2)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1.5分)(3)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的对待恋爱;(1.5分)(4)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1.5分)

四、论述题

1. 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⑴正确分析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2分)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1分)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1分)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1分)(3)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外,大学生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一是要奠定立足创业的思想和心理基础。(1分)二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1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分)三是要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1分)(4)结合自身实际。(2分)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

1.B 2.C 3.C 4.B 5.D 6. D 7.C 8.A 9.B 10.B 11.B 12.B 二、多项选择

1.ACD 2.ABC 3.ABCD 4.ACE 三、简答题

1. 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维护的各项具体的法律义务主要包括哪些?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1分),保守国家秘密(1分),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1分),如实提供证据(1分),及时报告危害行为(1分),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有间谍器材(1分)

2. 简述法律的本质及含义。

①本质: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3分)②含义:法律是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1分)、反映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分)的统治阶级意志(1分)的行为规范。

3. 何谓法律素质,大学生职业生活中法律素质的培养需要抓好那些环节?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2分)(1)努力学习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知识。(1分)(2)努力提高职业法律意识。(1分)(3)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法律规范的能力。(1分)

4. 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途径有那些?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1分)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建设的必然要求;(1分)是大学生提高综合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1分)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1分)。途径: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1分)确立报国的崇高志向;(1分)增长报国的才干;(1分)坚持报效祖国的积极行动。(1分)

四、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如何维律权威。 1. 解释法律权威的概念(2分)。

应当(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2分);(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2分);(3)敢于同犯罪行为作斗争(2分)。

结合实际(2分)。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

1.D 2.B 3.D 4.C 5.B 6.D 7.D 8.B 9.B 10.C 11.A 12.D 13.A 14.A 15.A 16.B 17.D 18.D 19.A 20.B 21.C 22.B 23.C 24.D 25.C 二、多项选择

1.ABD 2.ABCE 3.ABCDE 4.ABCDE 5. ABC 6.ABCDE 7.ABCDE 8.ABCD 9.ABCDE 10.ABCD 11.ABCE 12.ACDE 13.ABCDE 14. BD 15.ABCDE 16.ABCDE 17.ABCDE 18.AC 三、简答题

1. 解释刑法的基本原则。(6分) ①罪刑法定原则(1分),解释(1分); ②罪刑相当原则(1分),解释(1分);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③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1分),解释(1分)。 2. 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分)

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1分)、自愿原则(1分)、公平原则(1分)、诚实信用原则(1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1分)。

3.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那些?

平等权;(1分)政治权利与自由;(1分)宗教信仰自由;(1分)人身自由权;(1分)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1分)社会经济权利;(1分)文化教育权;(1分)特定主体权利。(1分)

4. 简述犯罪构成要件的内容。

①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2分);②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2分); 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必须具备的条件。犯罪客观方面主要有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2分); ④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2分)。

5. 简述刑罚的概念及其特征。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2分)(1)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1分)(2)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1分)(3)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1分)(4)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1分)

6. 为什么说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一)在内容上,

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际机构组织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原则和职权职责等根本性的内容。

(二)在效力上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其他法律法规不能与之相抵触,否则无效。

(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

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只要过半数即可。

7. 紧急避险适用条件是什么?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危险而采取的;(1.5分)(2)必须是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1.5分)(3)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1.5分)(4)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1.5分)

8. 什么是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其构成要件是哪些?

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自己的过错、实施非法侵犯他益的行为,对受害人承担的民事责任。(2分)其构成要件有:(1)损害事实的发生。(1分) (2)致害行为的违法性。 (1分) (3)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1分) (4)侵害人有过错。(1分)

四、分析题

1.(1)李某的盗窃行为属于盗窃犯罪的未遂。(2分)因为盗窃行为已经开始着手实施,是意志以外的客观原因导致犯罪行为没有得逞。(2分)

(2)李某返回欲将保安员杀死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的未遂。(2分)因为杀人行为已经开始着手实施,是意志以外的客观原因导致犯罪行为没有得逞。(2分)

(3)如果李某撬开了保险柜,将财物装入口袋,到单位大门口时被保安员抓获。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那么该行为属于盗窃犯罪的既遂。(2分)因为盗窃目的已经实现。(2分)

2.(1)王某构成犯罪(2分);用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分析(每方面1分,计4分);(2)简述犯罪形态理论(2分),认定王某构成犯罪中止(2分)。

3. ⑴存在无因管理的法律关系,⑵该女子应该支付,因为是管理人在管理女子事物过程中遭受的损失;⑶可以请求女子支付,因为是为 该女子垫付的必要费用。

4.(1)药费应当由甲承担(2分)

(2)因为甲已满16周岁,(2分)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2分)可以视为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2分)

5. ⑴本案中只有甲的邻居张某享有对5万元遗产接受遗赠的权利。(2分)因为甲只有一子丁,但是甲的儿子丁不能享有该5万元遗产的继承权,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赠具有和遗嘱继承同样的效力,而且甲所立将财产由其子丁继承的口头遗嘱无效,因此,该5万元遗产由张某接受遗赠。(2分) ⑵甲所立的将财产由其子丁继承的口头遗嘱无效。(2分)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人在危急的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本案中,丁很难证明甲所立的口头遗嘱是在危急情况下所立,此外,本案中,见证人为一人,不符合口头遗嘱的见证人为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要求,因此,丁不能享有继承权。(2分)⑶甲的5万元遗产应当全部由张某以遗赠的方式继承。(2分)

6.本案中,薛某的行为属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故意伤害、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册参

7. 无效。(2分)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⑴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分)⑵意思表示真实(2分)⑶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2分)结合本案案情,高某出具欠条这一民事行为,系甲某乘人之危所致,并不是高某的真实意思表示,所以高某出具的欠条不具有法律效力。(2分)

8. 乡司法助理员的话是不正确的。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是1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由于刘甲与刘乙于1998年8月20日达成赔偿协议,诉讼时效中断。从同年8月底重新开始起算诉讼时效,因此刘甲于1999年6月15日决定向起诉并没有超过1年的诉讼时效。即使超过1年的诉讼时效,也应当受理,因为超过诉讼时效使权利人丧失了胜诉权,但并不因此丧失起诉权。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