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0=m/V0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0'=m/V0'
*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D=V/V0·100%
*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孔隙率的特征: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反应了材料的致密程度,材料内部孔隙的构造,可分为联通的与封闭的两种,连通不仅彼此贯通且与外界相通,而封闭孔隙则不仅彼此不连通且与外界相隔绝,孔隙按尺寸大小又分为极微细孔隙、细小孔隙和较粗孔隙,孔隙大小的分布对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大。
润湿边角:材料、水和空气的交界处,沿水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θ,θ越小浸润性越好。
*润湿边角与浸润性的关系:①θ=0,材料完全被水浸润。②θ≤90,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③θ>90,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间的吸引力,则材料表面不会被浸润,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吸水性: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材料的吸水性用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的分类:⒈质量吸水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内部所吸水分的质量占材料干重的百分率,⒉体积吸水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内部所吸水分的体积占赶早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百分率。 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的关系: WV=Wm·ρ0/1000
材料的吸水性和孔隙率、孔隙特征的关系:对于细微连通孔隙,孔隙率越大,则吸水率越大,闭口孔隙水分不能进去,而开口大孔虽然水分易进入,但不能存留,只能润湿孔壁,所以吸水率仍然较小。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
吸水性和吸湿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材料吸水后会导致其自身质量增大,绝热性降低,强度和耐久性将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材料吸湿和还湿还会引起其体积变形,影响使用。不过利用材料的吸湿可起到降湿作用,常用于保持环境的赶早。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部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KR=fb/fg(KR软化系数,fb饱和水状态下抗压强度,fg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KR>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 不透水性(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用渗透系数表示KS=Qd/AtH,也可以用抗渗等级表示。 抗渗性与孔隙率和孔隙特征的关系:细微连通的孔隙水易渗入,故这种孔隙越多,材料的抗渗性越差。闭口孔水不能渗入,因此闭口孔隙率大德材料,其抗渗性仍然良好,开口大孔水最易渗入,故其抗渗性最差。 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循环作用而不破坏,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称为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Fn,n为所能经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如F25,抗冻性取决于孔隙率、孔隙特征及充水程度。
导热性:当材料两侧存在温差时,热量将由温度高的一侧通过材料传递到温度低的一侧,材料这种传导热得能力称为导热性,用导热系数λ表示,λ<0.23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 *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德材料,适合做绝缘材料。(冬暖夏凉)
强度: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比强度:强度与表观密度的比值,(作用)是评价轻质高强的指标。
强度和孔隙的关系:孔隙率越大的材料强度越低,其强度与孔隙率具有近似直线的比例关系。
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完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或瞬时变形) 塑性:在外力作用个下材料产生变形,如果取消外力,扔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
脆性: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之后,材料突然破坏,而破坏时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称为脆性。
韧性: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冲击韧性)。
耐久性:指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其自身及环境因素长期破坏的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而不变质、不破坏的能力。
*提高耐久性的措施:①提高材料本身的密实度,改变材料的孔隙构造;②降低湿度,排除侵蚀性物质;③适当改变成分,进行憎水处理,防腐处理;④做保护层
第二章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
-------------------------------------- 第三章
胶凝材料:凡是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能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的材料。
水硬性凝胶材料:不仅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的在水中硬化,并保持、发展其强度的凝胶材料。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且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发展强度的凝胶材料。
建筑石膏:将二水石膏在非密闭的炉窑中加热脱水,得到的β型半水石膏,称为建筑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度较差、分散度大、晶粒较细,而α型半水石膏结晶良好、分散度小、晶粒粗大。
*建筑石膏的技术特性有哪些?土木工程对建筑石膏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什么?
(建筑石膏的技术特性有:凝结硬化好;硬化后空隙率大、强度低;体积稳定;不耐水;防火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调湿作用;装饰性好。土木工程对建筑石膏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不同等级的建筑石膏应满足其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细度要求,并要求它们的初凝时间不小于6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0min。)
建筑石膏的应用:①粉刷石膏,②石膏砂浆,③石膏板,④艺术装饰石膏制品。
*过火石灰:若煅烧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石灰岩中所含粘土杂志中的SiO2、Al2O3等成分发生熔结,从而使多孔结构的石灰变得结构致密,表观密度增大,水化反应极慢,称为过火石灰。过火石灰呈黄褐色,当石灰砂浆中含有这类过火石灰时,它将导致在樱花的石灰砂浆中继续水化成Ca(OH)2 ,产生体积膨胀,从而形成凸出放射状膨胀裂纹。
石灰浆的硬化是由结晶作用、碳化作用两个过程同时进行来完成的。
石灰的性质:①保水性和可塑性好,②硬化慢、强度低,③硬化时体积收缩大,(和石膏相反),④耐水性差。
石灰膏的制作方法:先将生石灰在化灰池中加水消毒成石灰浆,再通过 流入储灰坑,石灰浆在储灰坑中沉淀并除去上层水后成为石灰膏。由于省石灰中难免会有或多或少的过火石灰,所以为了保证过火石灰充分熟化,需使石灰膏在坑内存放两周以上方可使用,成为“陈伏”
*陈伏的作用:消除过火石灰的伤害
为什么灰土和三合土广泛用于建筑物基础和道路的垫层?
(消石灰粉可塑性好,夯实或压实下,灰土或三合土密实度增大,并且黏土中的少量活性氧化硅与氧化铝与Ca(OH)2在长期作用下反应生成了水硬性水化产物,使颗粒间的粘结力不断增加,由此,灰土或三合土的强度和耐水性能也不断提高。)
模数:水玻璃中二氧化硅与碱金属氧化物之间的摩尔比n成为水玻璃模数,n=SiO2/R2O模数大小决定着水玻璃在水中溶解的难易程度。
水玻璃的硬化:可掺入适量促硬剂,如氟硅酸钠(Na2SiF6),氟硅酸钠的适宜掺量为12%-15%(占水玻璃质量),用量太少,硬化速度慢,强度低,且未反应的水玻璃易溶于水:用量过多会引起凝结过快,造成施工困难。
水玻璃的性质:①粘结性能较好,②耐热性好、不燃烧,③耐酸性好,④耐碱性与耐水性差。 --------------------------------------- 第四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成份: 硅酸三钙(3CaO·SiO2,C3S),硅酸二钙(3CaO·SiO2,C2S),铝酸三钙(3CaO·Al2O3,C3A),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C4AF).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特性:
①C3S:水化速度较快,水化热较大,其水化产物主要在早起生成,因此早起强度最高,且能得到不断增长,是决定水泥强度等级的最主要产物。
②C2S:水花速度最慢,水化热最小,其水化产物和水化热主要在后期产生,因此,对水泥早起硬度贡献很小,但对后期强度增加至关重要。
③C3A:水化速度最快,水化热最集中,如果不缠加石膏,易造成水泥速凝,他的水化产物大多在3d内就产生,但强度并不大,以后也不再增长,甚至倒缩,硬化时所表现出的体积收缩也最大,耐硫酸盐性能差。
④C4AF:水化速度介于C3S和C3A之间,强度也是在早期发挥,但不大,它的突出特点是抗冲击性能和抗硫酸盐性能好,水泥中若提高它的含量,可增加水泥的抗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硬化后的水泥石是由凝胶体、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内核、毛细孔、自由水等组成的非均质体。
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①水泥矿物组成的影响,②水泥细度的影响,③水灰比的影响,④养护条件的影响,⑤养护时间的影响。
*体积安定性: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①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沸煮法检验游离氧化钙,,测试分试饼法和雷氏法),②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镁,③石膏掺量过多。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法》测水泥强度,规定40mm×40mm×160mm,在温度(20±1)℃的水中,养护到一定的龄期(3d、28d)后,测其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将硅酸盐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强度等级(R表示早强型)
水化热有利于低温环境中的施工、不利于大体积结构的体积稳定性。对于冬季施工等低温环境工程,宜采用水化热大的水泥,以利用其自身的水化热量来保证混凝土凝结硬化。
碱含量:配置混凝土的集料中含有活性SiO2时, 若水泥中的碱含量高,就会产生碱-集料反应。
硅酸盐水泥腐蚀的类型:软水腐蚀、盐类腐蚀(硫酸盐腐蚀、镁盐的腐蚀)、酸类腐蚀(碳酸的腐蚀、一般酸的腐蚀)、碱的腐蚀。
水泥石腐蚀的原因:内因(①水泥石中存在着易被腐蚀的成分,即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等,②水泥石本身不密室,含有大量毛细孔隙,使腐蚀性介质容易通过毛细孔进入其内部。)
外因(水泥石存在的环境中有易引起腐蚀的介质,呈溶液状态,浓度在某一最小值以上)
★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①根据水泥石侵蚀环境特点,合理选用水泥品种或掺入活性混合材,②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特点,③在水泥石的表面涂抹或敷设保护层,避免外界腐蚀性介质对水泥石产生腐蚀作用。
★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及应用:①早期和后期强度高,可用于对早期强度有要求的工程,也可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强混凝土工程;②水化热大、抗冻性好,一般不宜用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③干缩小、耐磨性较好,一般用于干燥环境工程,适用于快速抢修工程和冬季施工;④抗碳化性较好,可用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如热处理车间;⑤耐腐蚀性差,不能用于海港工程、抗硫酸盐工程等;⑥不耐高热,不宜用于温度高于250℃的耐热混凝土工程,如工业窑炉和高炉的基础。
生产水泥时的混合材料的分类:活性混合材(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非活性混合材。 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特点是存在二次水化。
★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及应用:①早期强度发展慢,后期强度增长快,凝结硬化速度慢,早期强度发展慢,不适用于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②耐热性好,适用于高温环境;③水化热小,可以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④耐腐蚀性好,可用于海港、水工等受硫酸盐和软水腐蚀的混凝土工程;⑤硬化时对温度、适度敏感性强,特别适用于蒸汽养护的混凝土预制构件;⑥抗碳化能力强,一般不用于热处理车间的修建;⑦抗冻性差,不宜用于严寒地区;⑧抗渗性差、干缩较大,使用中要严格控制用水量,加强早起养护。 *三种水泥特点:①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抗渗性好;②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干缩较小,抗裂性高,但其早期强度较其他掺混合材料的水泥低;③复合硅酸盐水泥综合性质较好。
特性和专用水泥:铝酸盐水泥、快硬水泥、膨胀水泥和自应力水泥、抗硅酸盐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水工硅酸盐水泥、砌筑水泥。 -------------------------------------- 第五章
混凝土中的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起填充、包裹、润滑的作用,砂石起骨架、填充和体积稳定的作用,故集料称为骨料。
水泥品种选择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所处环境条件以及设计、施工的要求进行。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原则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则水泥强度等级也宜越高;设计强度等级低,则水泥强度等级也相应低。(高配高,低配低)
细度模数: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后平均粒径的大小,通常用细度模数表示。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 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用筛分析法测定。
*最大粒径:粗集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如何选择集料最大粒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规定:①最大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最小截面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②对于混凝土实心板,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2,且不得大于50mm,③对于泵送混凝土,集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应符合有关规定,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粒径的集料。
压碎指标值值:测定堆积后的碎石或卵石承受压力而不破坏的能力
压碎指标值越小说明集料抵抗压碎的能力越强。 碎石的强度可用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表示,卵石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表示。
矿物掺合料:是指在配置混凝土时加入的能改变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无机矿物细粉。尤其是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灰等具有良好的活性。
减水剂对混凝土的作用表现:(技术经济效果)①在不减少单位用水量的情况下,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流动度;②在保持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③在把持一定强度和流动性的情况下,在减水的同时,相应减少了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④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以及混凝土的其他物理力学性质。
几种常见减水剂:①木质素硫酸盐类减水剂;②萘系减水剂;③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磺酸盐类;④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⑤聚缩酸类高效减水剂;⑥复合减水剂。
缓凝剂:缓凝剂是一种能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缓凝剂适用于夏季高温施工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上品混凝土与泵送混凝土。
引气剂:引气剂是一种能使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引入大量微笑密闭气泡,从而改善其和易性和耐久性的外加剂。
早强剂:是指能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而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
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是混凝土组成材料拌合后尚未凝结硬化的混合物。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性能。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方面含义。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塌落度法,维勃稠度法(对于干硬性的混凝土拌合物,通常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稠度)。
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因素:1、混凝土拌和物单位用水量2、水泥浆的数量3、水灰比——水泥浆的稠度
砂率:混凝土中细集料的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百分率,用砂率(βS)表示。砂率有一个合理值,当水与水泥用量一定,采用合理砂率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改善和易性的措施:①通过实验,采用合理砂率,以利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和节约水泥;②采用较粗大的、级配良好的粗、细集料;③当所测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小于设计值时,保持水化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浆用量,拌合物塌落度大于设计值时,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④掺加适宜的外加剂和掺合料。 混凝土拌合物制作成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为20±2℃,湿度为95%以上,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下,养护到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用fcu,k表示。采用符号C加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表示。
轴心抗压强度的测定采用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轴心抗压强度fcp比同截面的立方体强度值fcu小。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①水泥强度;②水灰比 ;③集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④外加剂的掺合料。 强度试件尺寸:在进行强度试验时,立方体试件尺寸越小,测得的强度值越高;棱柱体试件强度低于同截面的立方体试件强度。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①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水泥;②采用低水灰比的混凝土;③采用有害杂质少、级配良好、最大粒径较小的集料和合理的砂率;④采用合理的机械搅拌、振捣工艺;⑤保持合理的养护温度和湿度,可能的情况下采用湿热养护;⑥掺入合适的外加剂和掺合料。
混凝土徐变: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的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这种长期力-应变曲线与初始切线大致平行,这样测出的变形模量成为弹性模量。
温度变形:混凝土热胀冷缩的变形称为温度变形。 混凝土徐变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水泥石凝胶体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黏性流动,并向毛细孔中移动,同时吸附在凝胶粒子上的吸附水因荷载应力而向毛细孔迁移渗透的结果。负荷初期,由于毛细孔多,凝胶体较易在荷载作用下移动,因而负荷出去徐变增大较快。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徐变使钢筋的预加应力受到损失。
混凝土的徐变的因素:混凝土徐变是其水泥石中毛细孔相对数量的函数,即毛细孔数量越多,混凝土的徐变越大,反之减小;环境湿度减小和混凝土失水会使徐变增加;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则混凝土徐变增大;水泥用量和品种对徐变也有影响,水泥用量越大,徐变越大,采用强度发展快得水泥则混凝土徐变减小;因集料的徐变减小,故增大集料含量会使徐变减小;延迟加荷时间,会使混凝土徐变减小。 混凝土的碳化优缺点:碳化可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碳化也增大了混凝土的收缩,但减弱了其对钢筋的防锈保护作用,,是钢筋易出现锈蚀。
*碱-集料反应:碱性氧化物和活性氧化硅之间的化学作用。
碱-集料反应需要具备条件:一是碱含量高;二是集料中存在活性二氧化硅;三是环境潮湿,水分渗入混凝土。
预防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措施:①使用含碱小于0.6%的水泥,并且要控制混凝土各反应的掺合料,以降低混凝土总的含碱量;②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③使混凝土致密,防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④采用能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硅灰等。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①合理选择水泥品种,使其与工程环境相适应;②采用较小水灰比和保证水泥用量;③选择质量良好、级配合理的集料和合理的砂率;④产用适量的引气剂、减水剂和掺和量;⑤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⑥加强使用过程中的例行检测、维护和维修。
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一种是以每1m³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四项基本要求:①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②应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③应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即满足抗冻、抗渗、抗腐蚀等方面的要求;④符合经济原则,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做到节约水泥,合理的使用材料和降低成本。
水泥、水和砂子与石子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①水泥和水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水灰比表示;②砂与石子之间,用砂率表示;③水泥浆与与集料之间,用单位用水量(1m³混凝土的用水量)表示。
轻混凝土: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³的混凝土称为轻混凝土。
-------------------------------------- 第六章
砂浆:是由胶结料、细集料、掺合料、水以及外加剂配置而成的建筑材料
建筑砂浆按照用途不同可分为:砌筑砂浆、抹面砂浆以及特殊用途砂浆
*砂浆的和易性:指砂浆拌合物便于施工操作,并能保证质量均匀的综合性质,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个方面。
*砂浆的流动性是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流动性用稠度值表示,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 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砌筑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强度及水泥用量,而与拌合水量无关,与水灰比无关。
每立方米砂浆砂用量:砂浆中的水、胶结料和掺和量是用来填充砂子的空隙,1m³砂子就构成了1m³砂浆。 -------------------------------------- 第七章
每平方米24墙用砖128块、37墙用192块、49墙用256块
砖块公称尺寸240mm×115mm×53mm。
泛霜:是砖的原料中含有的可溶性盐类,在砖使用过程中,随水分蒸发在砖表面产生盐析,常为白色粉末。 石灰爆裂:指砖内存在生石灰时,待砖砌筑后,生石灰吸水消毒体积膨胀而使砖开裂的现象。 -------------------------------------- 第八章
钢材按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合金钢。 钢材按脱氧程度分为:沸腾钢(F),镇静钢(Z),半镇静钢(b),特殊镇静钢(TZ)。
随着含碳量的提高,铁素体逐渐减少而珠光体逐渐增多,钢材的强度和硬度随之提高,而塑性、韧性则逐渐降低。
钢的化学成分:(有用成份:碳、硅、锰、钛、钒)有害成份:磷、硫、氧、氮
磷是钢中的有害元素,随着磷含量的增加,钢材的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温度越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越大,显著增加钢的冷脆性。
硫也是钢中的有害元素,由炼铁原料中带入,可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由于硫化物熔点低,使炼钢在热加工过程中造成晶粒的分离,引起钢材断裂,形成热脆现象。 弹性极限σp,屈服极限σs,抗拉强度与屈服之比(强屈比)σb/σs,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强屈比越大,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安全性越高。
伸长率:伸长率越大,表明钢材的塑性越好。通常钢材以δ5和δ10分别表示L0=5d0和L0=10d0时的伸长率,对于同一种钢材,δ5大于δ10。
中碳钢与高碳钢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与低碳钢不同,其抗拉强度高,塑性变形小,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这类钢材由于不能测定屈服点,故规范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时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点,用σ0.2表示。
冲击韧性: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冷脆性:钢材的冲击韧性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当达到一定温度范围时,突然下降很多而呈脆性,这种性质称为钢材的冷脆性,这时的温度称为脆性临界温度。
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形变的能力。钢材的冷弯性能指标以试件被弯曲的角度(α)和弯心直径对试件厚度的比值(d/α)来表示,α越大,比值越小,表示冷弯性能越好。冷弯实验能揭示焊件在受弯表面存在未融合、微裂纹及夹杂物等缺陷。 冷加工:指金属的切削加工。
冷加工强化处理:是指将钢材在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
时效处理:钢材冷加工后,在常温下存放15~20d或加热至100~200℃,保持2h左右,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硬度明显提高,而塑性及韧性明显降低,弹性模量则基本恢复,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
三种钢种:碳素结构钢(牌号表示Q235AF,钢号↑含碳量↑强度硬度↑,塑性韧性↓)、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两位数表示,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数,如45Mn表示平均含碳量0.4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用Q、屈服点数值、等级A、B、C、D、E表示;主要用于轧制型钢、钢板来建造桥梁、高层及大跨度建筑)。
型钢和钢板种类:热轧型钢、冷弯薄壁型钢、钢板和压型钢板。
钢筋种类:热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冷轧扭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及钢绞线。 -------------------------------------- 第九章
木材中有三种水,自由水、吸附水和结合水。
自由水:存在于细胞腔中和细胞间隙中的水,其含量影响木材的表观密度、燃烧性和抗腐蚀性;吸附水:被吸附在细胞壁内细胞纤维间的水,其含量影响木材体积的胀缩和强度;化和水:木材化学组成中的结合水,常温下不变化对木材性质无影响。
*纤维饱和点:当木材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自由水完全失去,而细胞壁吸附水尚未饱和时,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
平衡含水率:潮湿的木材能在较干燥的空气中失去水分,干燥的木材也能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当木材长时间处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中,则会达到相对稳定的含水率,亦即水分的蒸发和吸收趋于平衡,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木材湿胀干缩性的规律:当木材的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木材体积产生膨胀,随着含水率减小,木材体积收缩;而当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之上,只是自由水增减变化时,木材的体积不发生变化。由于木材非匀质构造,故其胀缩变行各不形同,其中以弦向最大、径向次之、纵向最小。 木材各种强度的大小关系:抗压(顺纹1,横纹1/10~1/3),抗拉(顺纹2~3,横纹1/20~1/3),抗弯(1.5~2)。
*木材的强度和含水量的关系:含水量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木材强度不变;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随含水量降低,即吸附水减少,细胞壁趋于紧密,木材强度增大,反之强度减小。
-------------------------------------- 第十章
热塑性聚合物:具有线型或支链型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包括全部聚合树脂和部分缩合树脂,具有可反复受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性质。
热塑性塑料:以热塑性树脂为基材,添加增强材料或添加剂所得的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 分子结构为体型,包括大部分缩合树脂
热固性塑料:受热时软化或熔融,可塑造成型,随着进一步加热,硬化成不熔的塑料制品。 -------------------------------------- 第十一章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通常称为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
针入度反映的是沥青的稠度,针入度值越小表示沥青稠度越大;反之表示沥青稠度越小。一般说来,稠度越大沥青的黏度就越大。
*沥青的牌号划分对其性质的影响:在同一品种石油沥青材料中,牌号越小,沥青越硬;牌号越大、沥青越软,同时随着牌号增加,沥青的粘性减小(针入度增加),塑性增加(延度增大),而温度敏感性增大(软化点降低)。
延度:沥青的延性是指在外力拉伸作用下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通常用延度表示。 *对于屋面防水工程,注意防止过分软化。 -------------------------------------- 第十三章
用于控制室内热量外流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把防止热量进入室内的材料叫做隔热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通称为绝热材料。
*材料的导热系数大小与其组成与结构、孔隙率、孔隙特征、温度、湿度、热流方向有关。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