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正骨学模拟试卷1(精)(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医正骨学模拟试卷1(精)(word文档良心出品)

来源:九壹网
中医正骨学模拟试卷1

一、名词解释 (3×5分)

1.骨折不愈合 2.颈干角

3.关节突跳跃征 4.解剖复位 5.弹性固定

二、填空题 (0.5×30分)

1.骨折的三大特有症状为______、______、______。

2.骨折的移位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五种。

3.尺骨干中段骨折,近端受肱肌的作用向______移位,远端因骨间膜及旋前方肌的前拉而向______移位。

4.骨折的早期局部并发症:有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 5.脱位特有症、征为______、______、______及弹性固定。 6.关节稳定性的维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7.由______所著的《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8.关节脱位的晚期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腱鞘炎,及______。 9.脊髓损伤按致病因素与损伤程度,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15分)

1.骨折愈合过程分期是

A.炎症期、血肿机化期、塑形期 B.炎症反应期、修复期、塑形期

C.炎症期、血肿机化期、骨痂改造期 D.炎症反应期、新生骨痂期、骨痂改造期 2.锁骨骨折外固定后,锻炼不当可引起再移位,下列锻炼你认为正确的为:

A.肘屈伸活动和用力握拳 B.耸肩练习 C.肩外展和外旋练习 D.平抬患肢 3.下列易并发桡神经损伤的骨折是

A.肱骨干三角肌止点以上骨折 B.肱骨干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 C.肱骨干上段骨折 D.肱骨干中下 段骨折

4.肱骨外髁骨折手法复位不佳与夹板固定不牢,都可能导致骨折出现不愈合,在骨骼以后的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肘部发育畸形进而发生

A.正中神经麻痹 B.桡神经麻痹 C.尺神经麻痹 D.前臂外侧皮神经麻痹 5.股骨颈骨折持续牵引时,应将患肢置于__________位?

A.外展、外旋 B.外展、中立 C.内收、中立 D.内收、外旋 6.髌骨骨折适用于抱膝圈固定的为

A.分离移位0.5cm~1cm B.分离移位0cm~0.5cm C.分离移位0.5cm~1.5cm D.分离移位0cm~lcm

7.胸腰椎骨折与脱位早期局部肿痛,胃纳欠佳,大便秘结,舌苔白薄,脉弦紧等,血瘀气滞的,治以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可内服

A.复元活血汤加减 B.腰伤二方 C.八珍汤 D.壮腰健肾汤 8.踝关节处于_________位置时不易发生扭伤:

A.踝关节背伸位 B.踝关节跖屈位 C.踝关节外翻位 D.踝关节内翻位 9.关于月骨脱位,错误的是

A.掌腕横纹处有压痛 B.腕关节呈背伸位,手指伸直困难 C.腕关节功能障碍 D.握拳时第3掌骨头明显塌陷

10.某男,37岁。伤后臂部疼痛.肿胀,臂部有明显的环形压痛,并出现腕下垂,临床应

考虑的诊断为

A.肱骨干骨折 B.肱骨髁闻骨折 C.肱骨髁上骨折 D.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 11.某女,62岁,伤后腕关节上方明显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受限,桡骨下端处压痛明

显,从侧面观察桡骨远端呈“餐叉样”畸形,应考虑的诊断是

A.科勒骨折 B.史密斯骨折 C.巴尔通骨折 D.桡骨远端掌侧缘劈裂骨折 12.女,43岁,右踝跌伤1天,X线片示:右胫骨下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治宜:

A.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B.撬拨复位、石膏固定 C.袜套悬吊牵引复位 D.跟骨牵引复位固定

13.某男,22岁,右膝因建筑塌方受伤后剧痛、肿胀,横径增大,外侧向活动明显,可在

右膝外侧扪到股骨髁下缘,内侧扪及胫骨平台上缘。宜初诊为:

A.膝关节内侧脱位 B.膝关节前脱位 C.膝关节后脱位 D.膝关节外侧脱位 14.当髋关节处于以下哪种位置容易发生后脱位

A.屈曲外展位 B_屈曲内收位 C.屈曲外旋位 D.伸直内收位 15.跖趾关节脱位复位后应将患趾固定于

A.伸直位 B.背伸位 C.屈曲位 D.外展位

四、判断题 (1×10分)

1.掌指关节脱位复位后应固定在掌指关节伸直位。 2.将安置好的夹板捆扎,依次为:近端、中间、远端。 3.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畸形严重。

4.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由于相关肌肉牵拉,骨折远端移位方向是掌侧与桡侧。 5.典型的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桡偏型骨折的成角方向为骨折断端向后外成角。 6.肱骨干的滋养动脉在肱骨上段进入肱骨内向下行。

7.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后,骨折远端的移位方向是桡侧和背侧。 8.距骨骨折后最易发生缺血性坏死的是距骨头骨折。 9.腓骨疲劳骨折发病的最初表现为小腿局部剧痛。 10.单纯附件骨折不属于脊柱不稳定性骨折。

五、简答题 (8×3分)

l.简述骨折功能复位的标准。

2.简述科勒骨折的牵抖复位法整复。 3.简述股骨头、颈部的血液供应。

六、论述题 (21分)

l.试述肱骨干骨折的移位特点及机制。(10分) 2.病案(11分)

章某,男,44岁,劳作时不慎自约1.5米高处跌落地上,右足跟部先着地,当即感右足跟及腰部疼痛,无法站立活动。查见右足跟部瘀斑及肿胀、明显压痛,腰肌紧张,脊柱活动明显受限,L2椎体棘突有明显压痛。

试分析:1) 该患者应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 (3分) 2) 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2分)

3) 对该患者宜怎样治疗? (6分)

一、名词解释 (3×5分)

1.骨折不愈合:骨折超过正常愈合时间较长,骨折仍没愈合,断端仍有异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端互相分离,骨痂稀少,骨断端萎缩光滑,髓腔封闭,称为骨折不愈合。 2.颈干角:股骨颈轴心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成一夹角,称为颈干角。

3.关节突跳跃征:当外来暴力致脊椎高度屈曲时,会致关节囊撕裂,后纵韧带断裂,使下关节突向上移位或移位的上下两关节突尖相对,如脱位分力较大时,则使下关节突向前移位至下一椎骨上关节突的前方。同时会引起背伸肌痉挛,可使下关节突交锁在下一椎骨上关节突的前方。

4.解剖复位:骨折的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指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

5.弹性固定:关节脱位后,骨端位置改变,关节周围未撕裂的筋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位置上,远端肢体被动活动时,虽可稍微活动,但有弹性阻力,当去除外力后,脱位的关节又恢复到原来的特殊位置,这种体征变化称为弹性固定。

二、填空题 (0.5×30分)

1.骨擦音 畸形 异常活动

2.分离移位 缩短移位 旋转移位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3.前 掌、桡侧

4.感染 血管损伤 缺血性肌挛缩 神经干损伤 脏器损伤 5.关节畸形 关节盂空虚 触及突出的骨端 6.骨骼因素 韧带因素 肌肉因素 7.蔺道人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8.关节僵硬 骨化性肌炎 骨缺血性坏死 创伤性关节炎 9.脊髓震荡 脊髓受压 脊髓挫裂伤

三、单项选择题 (1×15分)

1.A 2.A 3.D 4.C 5.B 6.B 7.A 8.A 9.B 10.D 11.A 12.C 13.A 14.B 15.A

四、判断题 (1×10分)

1.F 2.F 3.F 4.F 5.F 6.F 7.T 8.F 9.F 10.F

五、简答题 (8×3分)

l.答:(1)对线标准:①下肢骨折:侧方成角须完全纠正;前后成角一成人≤10°,儿童≤15°。②上肢骨折:肱骨干骨折≤15°,前臂双骨折不允许有成角。(2)对位标准:①旋转移位须完全纠正。②对位:长骨干骨折≥l/3,干骺端骨折≥3/4。(3)长度标准:①分离须完全纠正。②短缩:下肢骨折一成人≤lcm,儿童≤1.5cm;肱骨骨折可放宽。 2.答:整复时,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患肢外展,屈肘90°,前臂中立位。助手握住患肢前臂近端,术者用两手握持患肢手掌,两拇指置于骨折远端背侧,其余四指置于腕掌部,先顺势拔伸牵引2~3分钟,以矫正重叠移位,然后将前臂远端旋前,利用牵引力,顺纵轴方向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

3.答:股骨头、颈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有三部分:①由股深动脉发出的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的分支在转子处形成血管网,分成骺外侧动脉、干骺端上动脉、干骺端下动脉,入股骨颈而至股骨头,是股骨头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②股骨干滋养动脉自股骨髓腔上行达股骨颈基底部,部分与上述各动脉分支吻合;③来自闭孔动脉的髋臼分支(小凹动脉)由股骨圆韧带中间进入股骨头内、下方l/3部。

六、论述题 (21分)

1.答:肱骨干骨折,因损伤部位不同,其移位的方向也不同:

①骨折线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上时,若在胸大肌止点处骨折,肱骨近端骨折块受外旋肩袖肌的牵拉向外旋转,骨折远端因受三角肌和胸大肌的牵拉作用,常向上向前移位。 ②若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与胸大肌止点之间,近骨折端因胸大肌、大圆肌和背阔肌的收缩而向前、向内旋转移位,远骨折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的收缩而向上、向外移位。 ③肱骨干的骨折线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时,近骨折端因三角肌和胸大肌的收缩而向前、向外旋转移位,远骨折端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向上重叠移位。

④肱骨干下l/3段骨折时,骨折远端移位的方向可因前臂和肘关节的位置而异。 ⑤另外,暴力的方向、上肢重量和前臂的位置,均可影响远骨折端的位置。 2.答:①对该患者应拍右跟骨侧位、轴位及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 ②初步诊断为右跟骨骨折和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

③治疗措施:跟骨骨折,若移位不明显,早期可局部制动,活血祛瘀药物外敷,扶拐不 负重步行锻炼4周左右;若明显移位,则宜手法撬拨复位,尽可能恢复结节关节角,复位后固定患肢屈膝、足跖屈30°位4周~6周。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应平卧硬板床,骨折处垫枕复位,l周~2周后逐渐行五点支撑等功能锻炼。内服药物均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